赵 平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核心路径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不是想当然的事情,必须遵循其内在规律,否则就会偏离其正确发展方向。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去审美化”或“去意识形态化”的现象就是违背其客观规律所产生的恶果。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一般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基本遵循。分为美的尺度显现律和课程目的恪守律。
美的尺度显现律,即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之美的尺度符合律,也叫做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规律显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应当符合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规律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真善美和谐的有机统一体。真,求真,真假判断,无所谓美与丑;善,求德,价值判断,也无所谓丑与美。美,求美,美丑判断,但丢掉了真、善的关照,美也会迷失方向。三者和谐统一,才是健康的真正的审美化。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真”之美辨析。真,即真实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与进步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属于客观真理的范畴。
概念推理逻辑判断,这是人的本质力量之一。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正确反映了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与进步的客观规律。真理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对象化的真理中印证了人的逻辑抽象、判断推理等本质力量。但这无所谓美与不美。只有当真理形象化的展示,让人们形象化感知、体验到逻辑抽象、判断推理等本质力量而产生精神愉悦,才是美。理性美不是理性本身美,而是理性带来的美。
科学美学就是“寻求科学理论与对科学理论的欣赏这一对主客观矛盾在审美感知过程中的统一。”[1]如嫦娥奔月、三峡大坝凝结并形象化的呈现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人们直观到自身产生精神愉悦,灵魂震撼,此时,才有美的产生。
综上所述,“真”之美即真理之美。真理之美是真理对人的逻辑、推理、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把握与运用规律等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呈现。这一“呈现”可能是美的——这种抽象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孕育着美的因子,可能会激起受众的感动、震撼、惊喜、神奇等情感共鸣;也可能不会引起受众的情感波澜,即不产生美的体验。关键在于:当“真理”这种发现规律、抽象真理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能否实现“形象化的呈现”。 这种发现规律、抽象真理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之形象化的呈现才是美。即当“真”被形象化地化作可以感知的对象,让受众真切体验到了人之“真理”之能力——“本质力量”的神圣神奇与精神愉悦——就是美。正如一段优美的文字承载的真情引起受众真情共鸣一样。譬如,人类基因编码模型,量子运动实验,央视“加油向未来”栏目中“非牛顿体”“牛顿摆”“在报纸上煎鸡蛋可以将鸡蛋煎熟”“鱼鳔胶、白乳胶、糯米胶粘木头哪个强度最大?”“钢丝绳套管的摩擦力能使汽车吊起来”“发球机瞄准剑身,两者同时启动,球可以击中剑身”等通过一个个或惊险、或有趣、或奇妙的科学实验来展现科学的神奇、科学趣味、科学的魅力、科学的作用,让观众在体验科学好玩、科学友善的过程中品味科学之美,“真”之美。这种发现规律、抽象真理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不能被形象化的呈现就不是美,只是“真”而已。所以康德说 :“没有美的科学,只有美的艺术。”“一个科学,若作为科学而被认为是美的话,它将是一个怪物。”[2]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之美,也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发现的规律、真理的形象化呈现。让人在美的感动中学习、掌握、内化(运用)这些真理和规律指导人生。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善”之美辨析。善,既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理念上,也反映在客观真理性上,属于体现社会正义和道义范畴。这也是形象化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
善是人对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判断。价值拷问、意义诉求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道德原则、规范、自我修养是人的创造力量在和谐价值关系构建中的体现。道德生活的认知、道德规律的发现是人的主体性体现;道德原则规范的制定、道德修养等解决道德生活矛盾、问题的是人的创造性能动性体现;目的与手段、权利与义务、悖论、道德情操美是道德智慧、道德艺术的体现。这一切都是本质力量对象化展现。同样彰显出人的本质力量,换一句话说也只是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已,无所谓美丑。当这些本质力量对象化得以形象化展示时才有美丑话语权。德性美、德行美都不是美在自身,而是其可能带来的美。将其放入道德生活中形象化的表现出来就是美。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一个人悦纳了“思想的社会关系”,与他人“心照不宣”“心心相印”“同心同德”和“齐心协力”的状态,会给人以美感,正如音乐的旋律承载的真挚情感满足了受众的情感诉求产生共鸣一样,心灵美因其心灵和谐秩序承载的善满足他人善的诉求而产生灵魂震撼也是“共鸣”。就是一种美。人们依据道德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在其乐融融的社会生活中品味着德行美。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善”的美是纯洁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精神世界的表征又是纯洁道德和精神丰富的能源。而我们常说的“五讲四美”“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最美乡村医生”等最美系列之美并不是与“丑”相对应的“美”,而是与“恶”与“不善”对应的伦理美。伦理美追求的伦理和谐(美)。其包含心灵美和行为美两个基本范畴。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美”之美辨析。美,既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之真与善的内容方面,也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面,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学范畴。这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形象化呈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青少年成长规律等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奉献社会、遵守秩序、尊老爱幼、爱护公物、遵法守纪、保护环境等等本身不具有审美价值,即无所谓美与丑。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美”的美——道德情感、人格形象、人性美、文化依归、风俗传统、理想追求、信仰感召、英雄故事、历史传说、模范行为、领袖传奇、经济军事外交历史事件等等,本身就是审美对象,具有审美意义。同情、怜悯、互助、分享、敬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大道直行、嫉恶如仇等道德情感;舍生取义、“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和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人合一、敬天畏地等文化风俗;“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舍身举起炸药包的董存瑞,“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等伟岸人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彰显的理想的光辉;伟大的长征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等昭示的信仰的魅力……常常以其形象性、情感性、主体性、故事性、情节性、传奇性等等吸引受众,以其或壮美或优美涤荡受众的灵魂。让受众在美的品味中顿悟人生、感悟社会、升华境界。
美包括人的任意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形象化的呈现。既包括正性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形象化呈现,如理想、信仰、诚信等;也包括负性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形象化呈现,如破坏力、嫉恨等等。既有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也有将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艺术课,我们是有选择的。健康向上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审美取向,即建立于真、取向于善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力量应该是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力量或破坏健康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力量。我们不去渲染、不宣扬负性本质力量。艺术可以将负性本质力量撕毁创造出喜剧,将现实中的丑恶放进艺术中欣赏品味。冯骥才的《三寸金莲》复原那曾经活着的奇异的历史,再现三寸金莲那一方匪夷所思的天地,给这中国文化中最隐秘、最闭锁、最黑暗的死角以雪亮的曝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欣赏它们。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回避各种丑恶现象,应该将他们“撕毁”、揭示出其本质,以警示受众;我们会直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进行批判,分析其危害,并引导受众趋美避丑,崇尚高雅,弃恶从善。培养受众分析鉴别、批判的能力,可以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室效应”:因免疫能力的缺失,经不起风吹雨打。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美”的美的一个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美”的美还表现于形式美。
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真”的美、思想政治教育“善”的美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话,思想政治教育的“美”的美则指称的是形式。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美,或称为外在审美价值。主要是指运用画面、音乐、色彩、语言、节奏等构成的形式美,给人们带来感官愉悦,满足对以视听为主的表层审美需求。
课程目的恪守律,即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之合目的性的符合律,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应当恪守其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性与意识形态规律相统一、其意识形态教育目的性与审美规律相统一的规律。
意识形态性与审美形态性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为某政党或集团利益及合法性进行辩护,建构自己的意识形态和解构敌人的意识形态。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目的性与意识形态规律相统一,保证意识形态教育的科学性。“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主流意识形态无法靠国家政权直接赋予,还需要依赖意识形态自身所塑造的理论权威以及这些理论权威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一复杂过程的核心环节,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也是一门科学,绝不是什么话有利于本阶级意识形态建构就说什么话、什么话不利于本阶级意识形态建构就不说什么话,什么话有利于敌对阶级意识形态解构就说什么话、什么话不利于敌对阶级意识形态解构就不说什么话;什么样的理论有利于本阶级意识形态建构就建构或移植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理论不利于本阶级意识形态建构就规避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理论不利于敌对阶级意识形态解构就回避什么样的理论。不能够任性批评、解构或粉饰、建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按照意识形态自身发展规律进行科学批评与解构,才能令人信服。
经典承继律。意识形态变革、兴替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但,意识形态建设决不能够割断历史。无论怎样创新,其中的核心观点和普遍原理的演进,总是缓慢而深刻地被镶嵌于历史文化之中,只有批判地继承这些核心观点和普遍原理,才能打牢意识形态建设的根基。因此,意识形态建设,不是对原有意识形态体系的全盘否定和推倒重建,而是在原有经典基础上扩充和更新知识体系,否则,这种意识形态就经不起考验。
现实解释律。就是说科学的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现实解释力量,理论是抽象的、现实是具体的,知识是滞后的、现实是变动不居的。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随着时代进步和主体认识能力的提升,它必然要及时涅槃与更新。
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各种矛盾会不断产生,在“新”思想不断入侵,多元价值并存,多元社会思想纷争的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会受到冲击,各种意识必然需要依靠自我更新抢占思想阵地。所谓的抢占阵地,就是具有强大的现实解释力量,及时的解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并以“真理”的面目呈现出来,给人以安全感和正确的引导,进而获得群众。因此,意识形态解释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根据变动不居的社会现实不断更新和重建知识体系。就是说,科学的意识形态必须扛起解释新现实的重任,提升能与多元社会思想论争的理论自信,在自我主张中有效地解释现实世界。
价值坚守律。意识形态的教育不是纯粹的客观教育,而是有目的、有信念、有意志的知识传承,其重点不是为人们提供解释客观事物及世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而是为人们提供良好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引导受众在意识形态中体验自己的行动,体验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因此,社会成员会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调节行动,以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来使其实现自我约束。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目的性与审美规律相统一,保证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性。意识形态就是为推翻或维持统治系统服务的话语。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言说就是在实践中塑造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协调社会成员的行动,使其在话语训导下形成某种行为习惯,以话语帮助人们养成确切的观念甚至信仰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因为其目的正当性,就以权力、权威、高压等简单粗暴的方法强行灌输,这样,不仅不会获得好的教育效果,相反会严重挫伤受众的兴趣,并破坏意识形态的科学形象。因而,意识形态教育应当强调艺术性、讲究方法。按照审美规律进行演义,让受众在审美体验中认同意识形态。
主体客体共鸣律。所谓共鸣就是在艺术鉴赏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而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使鉴赏主题与艺术形象之间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状态。其实质就是审美主体具有某种审美诉求与审美客体具有可以满足主体审美诉求的审美属性,在审美实践中获得共鸣共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意识形态发展规律和受众自我发展的规律及审美特点,善于将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审美化创新,以符合受众健康的审美趣味,引导受众在审美共鸣中完成意识形态认同,进而培养其信仰。
尺度和谐统一律。即“物的尺度”和“内在尺度”的统一。动物只是适应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会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处处会对对象运用固有的尺度来建造;因此,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一切创造成果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其“物质尺度”,更追求其审美价值。主体进行着多种多样的实践,且不断的从物质生产实践、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中获得了某种自由。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遵循“物的尺度”和“内在尺度”的统一,意识形态合法性就在于其“人民主体”,在于为人民服务,只有代表人民利益才能为受众所接受和内化;另外,尺度和谐统一还表现在“物质尺度”“精神尺度”的统一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更要进行精神满足和形上引导。
感性与理性交融律。审美是一种靠直觉进行的情感反应,这是毋须赘述的事实。人们的直觉能力包括感性直觉与理性直觉两个部分。感性直觉只能把握事物的表面现象,而理性直觉却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意义。
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对形象的直觉,但这种直觉本身又伴随着非逻辑的理性。越是高级的审美对象越是需要审美主体高度的理性直觉。主体理性直觉能力的大小标志着主体整个的文化水平和审美修养的高低。总之,审美的过程是一个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反过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成果、意识形态理性认知也需要感性直觉,对于审美修养的较高的群体——大学生而言,显然不会仅仅满足于其感性或理性,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审美处理,做到感性与理性交融才能提升其教育教学效能。
特殊规律是指某些事物所特有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特殊规律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殊规律。这些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特别遵循。
主体激活律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主体激活规律,就是激活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审美旨趣,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共同体,在教与学的主体共鸣中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人类的实践活动需要有相应素养的合格的主体与之相匹配,所以:
首先,调动所有主体的积极性,认真参与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儿,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部“教”之主体和“学”之主体的全员参与。就“教”之主体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4]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主体就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等,应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全员参与,承担其立德树人的责任,且,“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教学相长,学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核心主体。如果说,为谁培养人是“教”之主体要回答的历史命题的话,成为什么人、成为谁的接班人是学生追求的目标,让学生以主体身份而不是被动的“客体”参与其中,才有真正的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构建积极伦理关系,包括积极同事伦理及和谐师生伦理关系。积极同事伦理关系,每位教师都应当同心同德、互助合作,不仅要秉承己欲达而达人的美德,而且要站在政治高度做到美美与共、优势互补、深度合作的同事关系。和谐师生伦理关系,建立师生主体间性伦理关系,学生也是共同体的主体,师生平等合作,客体是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的、政治的、道德的、人生的、法律的、心理的等等问题。“需要紧扣思政课的特殊使命,以大学生为关注点。”[6]才能真正构建出助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积极的伦理关系。
最后,需要激活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主体的审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不仅需要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素养,更需要高深审美素养。“对于没有乐感的耳朵而言,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不断培育自己健康的审美趣味儿,高雅的审美理想,具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把握审美因子,彰显被遮蔽的美和赋予不具有审美意义的内容以美的形式的工作能力,并且具有高超的审美表达能力,可以将可以审美的思想政治教育完美地传达给学生、产生共鸣,在美的洗礼中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是在主体情感共融中完成的。情感共融律是指教师发自灵魂深处的真情呼唤,得到学生发自灵魂深处的真诚应答,情感密切交融在一起,彼此影响、承领,形成情感回路的活动规律。
“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由人的情感促成的。”[8]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情感投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调动、控制和运用自己的情感。其一,情真意切,只有真情才是美的,只有真情才能感人、只有真情才能动人。其二,爱无等差,热爱全体学生、爱护学生的全部,不因为学生的出身、家庭背景、学习好坏、觉悟高地而另眼相看。其三,热爱自己的职业和专业。爱岗就是爱自己、敬岗就是尊敬自己,教师是国民灵魂的雕刻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更是人生的形上引导与考量的人,只有真心爱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的人,才有为之奉献的可能,只有默默奉献者才能赢得职业尊严、学科尊严、专业尊严和人的尊严,尊严不是他人施舍来的,而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其一,热爱自己的老师,亲其师才愿意信其师。大学师生关系不如中小学关系亲密,如果说这一代人不知感恩,那么,大学生也曾经真心热爱和感恩自己的中小学老师,为什么,到了大学反倒倒退了呢?这是大学教师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其二,热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按照兴趣激发的规律诱导学生爱上该门课程。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活动本身感兴趣。例如,有的人是出于对外语学习本身的兴趣才学习外语,这是直接兴趣的表现,而有的人是为了考托福而热衷于外语学习,这是间接兴趣的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要尽可能地将某些看上去“枯燥乏味”的内容、出乎意料地与生动事例、有趣知识联系起来;将某些看上去“简单易懂”的内容,出乎意料地与学生未曾思考过的问题、未曾接触过的领域联系起来;将某些看上去似乎是“教条性”的内容,出乎意料地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和未来工作与事业联系起来;将某些看上去“经典性”的内容,出乎意料地与当代社会、现代科技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的惊奇和兴趣。[9]
形式适用律,即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段与教育教学的内容相匹配的客观规定性。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审美化的境界,形式方法没有好坏高低之分,适合就是好形式好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内容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党和国家预设好了的,教师的能动性就在于创新形式与之匹配,以实现教学目标。其一,内容与方法匹配,严肃崇高的内容天然的规避幽默滑稽的形式,原则问题不容商量也就拒绝讨论协商法;反过来,没有民主和谐的方法难易培养出平等观念、权利意识,没有探究式教学法也难易培养出创造性人格。方法本身就有育人功能。其二,方法与教师教学风格匹配,教学风格是教师有意识地、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地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分为:理智型、自然型、情感型、幽默型和技巧型,显然,幽默型风格的教师,不适应于理性方法,理智型风格的教师也不会适合幽默、轻松、夸张的方法与形式。偏好理性推理的教师不喜欢煽情、鼓动性方法。总之,协调和谐才有高效率。其三,是方法与学生学习能力相匹配,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适合探究式、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适合参与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限于篇幅,不再展开讨论。
价值契合律,即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统一的客观规定性,也叫做价值匹配律。人是价值动物,对价值的拷问是人所以为人之根本,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思维就是价值导航,二者是相通的。该规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航要符合人的价值诉求的发展规律。
有效的价值引导离不开“利益的满足”,人的一切行为都与其利益相关,而利益的满足,不仅仅是指物质的、功利利益的满足,更是指称精神利益、形上价值的满足。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精神、意义的追求,就行而下而言,人就是动物,就是由吃喝拉撒睡、喜怒哀乐愁等因子构成,如果仅仅追求于物质的、形下感官的满足,人就不成其为“人”了。人的形上性追求,总是赋予自己的言行以意义以彰显人的价值性存在。如果丢掉了“爱情”的神圣追求,婚姻就是“动物交配”,舍弃了饮食文化、放弃了美食追求,吃饭也就等同于动物的“觅食”。同样是人的吃喝拉撒睡却会带来不同的人生境界。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物质利益满足的基础上,追求精神利益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才是真正的人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理应契合人的精神的形上的发展诉求,即使对物质利益的满足也有一个君子爱其财取之有道的引导主旨。精神价值引领是人的价值追求方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二者和谐统一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