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耶纳美学的“解构”与“建构”

2015-07-31 01:52张文初黄春玲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解构

张文初++黄春玲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思想家解构传统美学和建构新美学二者并举的重要时代。桑塔耶纳解构经典美学的“非功利性”和“普遍性”;建构“对象化”思维范式。桑塔耶纳认为美是情感的对象化。桑塔耶纳的“情感对象化”不是以外在客体对象表现主体内心情感,而是情感和感觉印象一起构建对象性事物。

关键词:桑塔雅纳;美;对象化

作者简介:张文初,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南 长沙 410081)

黄春玲,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

西班牙裔美国著名思想家桑塔耶纳(George Santayana 1863~1952)1896年出版《美感——审美理论大纲》(The Sense of Beauty Being the Outline of Aesthetic Theory)。{1}该书致力于从一般哲学原理的层面解构传统的美学观,创建符合现代人审美经验的理论范式。桑塔耶纳对传统美学的解构主要表现在对“非功利性”和“普遍性”两个观念的攻击上。

“非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又译为“无利害关系”)、“普遍性”(universality)是由康德建立的经典美学的核心观念,到桑塔耶纳撰写《美感》时已主宰西方美学100多年。针对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说的“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2}“美是不依赖概念而作为一个普遍愉快的对象被表现出来的”{3}的论断,桑塔耶纳在《美感》中针锋相对地提出“审美快感的特征不是非功利性”{4};“审美快感的特征不是普遍性”。{5}桑塔耶纳拒绝审美普遍性的基本依据是审美经验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他说:“普遍性的要求是一种自然的误会”,“众所周知,在审美中是找不到多少一致性的”。{6}桑塔耶纳的观点意味着从康德回到休谟。不过,他没有引述历史上的思考以证明自己观点的可取性。他对审美差异性的论证主要是从审美的经验事实出发。从理论逻辑上看,桑塔耶纳的论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审美判断的普遍性“是否可能”和“是否有意义”;第二,在审美上坚持自我的差异“是否有必要”。桑塔耶纳不承认审美的判断能够有“普遍性”,理由是所谓“普遍性”即是“一致性”;而导致一致性生成的根源不存在。“所有的一致性是基于人们的出身、性格和环境的相同而得出的”{7},而这种“相同”本身只是虚构,人们的出身、性格和环境都是不相同的。桑塔耶纳承认特定时代的艺术杰作赢得了普遍的喜爱。但是他不认为此种“普遍喜爱”即可证明审美有“普遍性”,因为所谓“普遍喜爱”实际上有很大的盲目性成分,“像人们十之八九对于交响乐的微妙和声确实是聋子那样”{8},从内在实质上看,并没有真正的一致和普遍。虚假的普遍建立在对伟大作品的盲目崇拜上。由此桑塔耶纳甚至批评“艺术史上最伟大的时代往往也是最不宽容的时代”{9}。他认为,哲学上陷入情绪化的争论如谩骂,也许是偏激,应该避免;但“在艺术方面却往往是健康的表征”{10}。在桑塔耶纳看来,审美就应该坚持自我的独特性,坚持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为它“是审美诚意的最大佐证”{11}。

桑塔耶纳拒绝以“非功利”定义美感,理由有三个方面。第一,审美和非审美虽然有轻视功利和重视功利的区别,但这种区别不是“性质的区别”,“不过是强烈程度和入微程度的区别”;因此,不能把“非功利”看作审美的基本特征。{12}第二,审美本身并非完全不掺杂功利观念。“欣赏一幅画固然不同于购买它的欲望,但是欣赏总是或者应该是与购买欲有密切关系的。”{13}由此,“非功利”并没有揭示审美与非审美的区别。第三,如果说审美因为非功利而无私心的话,其实非审美的快感也是无私心的。“每一真正的快感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无私念的”{14},因为在快感中出现的所谓“私心”其实并不是“私心”:“自私的内容本是一片无私”{15}。桑塔耶纳的此一理由包含两个层面的论证:其一,“非功利”与“无私心”的同一;其二,所有快感都是无私心的。桑塔耶纳认为所谓“非功利”,就是指“不占有对象”,而“不占有对象”,让自己和他人一起“分享”对象,也就是“没有私心”。桑塔耶纳的此种“同一性”观念包含了将功利“窄化”的意向。“功利”有时并不能以“占有”来定义。比如科学可以改变人类的生存条件,这也是科学的功利效应。但此种功利就不存在个体占有的问题。“将功利窄化”导致桑塔耶纳对审美非功利性的否定会出现矛盾。对此,本文后面将论及。桑塔耶纳认定所有真正的快感都没有私心:此一认定基于他对快感现象的纯粹心理学上的认识。在他看来,所谓“快感”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愉悦”是主观的情绪,不涉及客体。既然不涉及客体,就谈不上“占有”;不占有,也就没有所谓的“私心”。桑塔耶纳并不排除世上有人占有客体、私心很重的现象。“当一个人醉心于酒肉、房产、儿女、犬马的追逐之中时,他就被称为自私的人”,因为他的兴趣“并不与别人共享”。{16}但在桑塔耶纳看来,这种人的“追逐兴趣”并不是“真正的快感”。

较之“普遍性”观念的影响,“非功利性”观念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更为深刻。在桑塔耶纳探讨美学的时候,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还是非常强劲的思潮。而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的主要观念就正是审美的非功利性。鉴于非功利性在理论逻辑和历史实践上的深刻定位,要真正彻底否定这一观念事实上是极为困难的。桑塔耶纳的思考就凸显了此一艰难。在一方面持“明确否定”的态度的同时,桑塔耶纳在很多方面实际上保留了对非功利性观念的认同。他论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差异时说:“在审美感受中,我们的判断必然是内在的,是根据直接经验的性质,而决不是有意识地根据对象毕竟实用的观念;反之,道德价值的判断……则往往根据它可能涉及的实利意识。”{17}此外,论审美快感和生理快感的区别、论文艺的作用、论宗教崇拜的时候,也都明显地表现了对审美的非功利性的肯定;这种肯定显然同他的“否定”相矛盾。造成矛盾的原因在哪?其中的一个直接原因与前已言及的他有时对“功利”一词的“窄化”有关。桑塔耶纳在阐释历史上的非功利性观念时将“功利”一词“窄化”了,但在现实地思考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时则并没有“窄化”。这意味着:桑塔耶纳在评述历史上的观念时,认为历史上人们所说的“功利”仅仅是现实生活中可以“占有”、可以消费的具体的物质对象,而事实上在不可占有的、非窄化的、宏大的意义层面上,审美是有功利效应的,因此“非功利说”属于误读;但在他自己思考艺术世界和审美现象时他则看到了艺术和审美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具有非功利性,因此,他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审美的“非功利性”。要补充说明的是,同时肯定和否定审美非功利性观念的矛盾从另一方面看又并不是矛盾。桑塔耶纳自己就承认,审美本是既有功利性,又有非功利性的现象。正因为存在此种“既有”、“又有”的两可性,所谓功利性和非功利性都不能成为对审美特征的界定,不能用“有无功利性”来界定审美。由此,回头看《美感》卷一第8节的标题“审美快感的特征不是它的非功利性”(the differentia of aesthetic pleasure not its disinterestedness){18},可以明确的是,该命题否定的其实仅仅是康德以来的非功利性“观念”的合理性,而不是审美的“非功利性”这一“特征”本身。桑塔耶纳要说的是:审美本身虽然有“非功利”的一面,但是理论上不能用“非功利性”来定义,因为它本身还有“重功利”的一面;在理论上,能够定义审美特征的只能是“对象化”这一范畴。

与否决“非功利性”、“普遍性”相呼应,《美感》认为审美的根本特征是“对象化”。对象化(objectification),又可谓之“客观化”,在审美和诗艺领域里,指可供观照的客观对象的认定和建构。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美学家如立普斯、艾略特一样,桑塔耶纳重视对象化。其美学理论上的突出贡献可以说就是对象化思维范式的建构。桑塔耶纳对于“对象化”的重视首先可从《美感》一书的论述方式上看出。《美感》卷一论“美的本质”,讨论了11个命题,其中第10个命题的名称是:“审美快感的特征在于对象化”{19}:前9个命题或分析审美与非审美的现象差异,或剖析历史上流行的审美观念,都不是对于审美特征的肯定性论述,只有这第10个命题所说的“对象化”才构成对审美特征的肯定。由此可见,“对象化”在桑塔耶纳的观念中是判别审美与非审美的关键。

《美感》关于“对象化”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卷一的第10节中。理解桑塔耶纳的思想首先可从该节行文的思路上看。桑塔耶纳首先指出,从日常对美的感觉来看,美是“存在于对象上”的,“像它的颜色、比例、大小那样”;对于美的判断“不过是对一种外在存在,对外界的真正美妙的感知和发现”{20}。接着,桑塔耶纳说明:把美看成对象性存在的观念是荒谬的,因为“美是一种价值”,“只存在于知觉中,不能存在于其他地方”,“不能想象它是作用于我们感官后我们才感知它的独立存在”{21}。桑塔耶纳上述两层论述旨在说明:“人们日常对美的感觉”和“美的本质”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依前一方面,美是客观的、独立存在的、对象化的。依后一方面,美是主观的、依赖于知觉的、非对象化的。以通常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相互辩难的方式,文章接下来应是逻辑排中律的出场,即指明其中某一方的合理性,另一方的不合理性。但桑塔耶纳不是这样。他接下来言说的是:现代哲学可以提供的对“矛盾”产生根源的解释。转到“矛盾根源”的分析,放弃排中律的选择,意味着承认矛盾的双方都具有合理性,没必要否定任何一方;或者是认为:重要的不是去否定某一方面,重要的是说明该矛盾产生的根源。桑塔耶纳接下来便是用相当多的篇幅从现代哲学的角度解释美的“对象化”和“主观化”之间的矛盾。解释的重心虽是放在“对象化”这一方面,但他同时论说了美的主观化和美的对象化之间的不矛盾性。关于桑塔耶纳这一方面的具体解释,容后再论。先看后面的思路。在“现代哲学的解释”之后,桑塔耶纳对于审美对象化的论证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个是关于原始思维的分析。“……感情,正如感觉印象一样,在本质上说来是能够对象化的。我们深信,在原始民族的无意识经验中这世界看上去就是他们的恐怖和激情所化成的精灵,而不是他们尚未能想到的明了的数学概念的投影。”{22}桑塔耶纳关于原始思维的分析凸显了“情感”在其中所占有的突出位置。按此分析,“审美的对象化”主要就是“情感的对象化”。历史上关于情感的对象化有很多论述。西方里普斯的移情论,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之说,都属于其列。桑塔耶纳的特殊性在于:第一,明确地从审美角度解释情感的对象化;第二,按桑塔耶纳一方面“美是情感”、另一方面“美又是情感对象化”两重论述并存的思路来看,情感在起始就是美的,并非要等到对象化之后才成为美。桑塔耶纳的另一个论证是对现代人思维中仍然存在的情感对象化的分析。桑塔耶纳说,虽然在平凡白昼的一切中间地带,机械科学已取得进展,生活已经理性化,情感的作用已被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但“在习而不察的我们自己身上,在复杂零乱的动物生活和人类生活方面,我们仍然诉诸意志和观念的功能来说明一切,正如我们对宇宙问题和宗教问题仍沉没在沉沉夜色之中一样”{23}。“意志和观念的功能”也就是情感的功能。桑塔耶纳认为,尽管机械科学已导致生活大规模的理性化,但情感的对象化在现代人身上仍然存在。现代人的审美对象化正由情感对象化构成。

在分析原始人和现代人情感对象化的情形之后,桑塔耶纳分析了审美和科学的差异。“一件事物的科学观念是该物所唤起的许多知觉和反应的最大抽象;但是审美观念却是不大抽象的,因为它还保留着感情的反映和知觉的快感,并把它们作为所设想的事物的必要成分。”{24}从浪漫主义以来,近现代美学就很重视审美的感性特征。仅仅从重视感性这一方面看,桑塔耶纳的审美差异性分析不具有独创性。桑塔耶纳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是从审美的“对象化”上凸显此一特征的。

第10节的最后论述,主要是从对象化的角度给美下定义。桑塔耶纳说美是“与事物密切结合起来”的、“变成了事物的一种属性”的、可“同其他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这样结合的快感加以区别”的“对象化的感情”。{25}桑塔耶纳关于美的定义复杂而晦涩,包含了前面所说的关于现代哲学的论述;要领会其中的思想内涵,关键在于理解他对于现代哲学的引证。而在讨论他的现代哲学观之前,还需要先回到他关于美和美感等观念的基本看法上来。

《美感》的论述表明,在桑塔耶纳的思想中,美和美感同义。唯物主义美学通常把“美”定义成客观性的成分,将美感归结为主观心理感受。此种区分对桑塔耶纳来说没意义。在桑塔耶纳这里,美即是美感,美感即是美。虽然具体论述时,他有时会用beauty(美)一词,有时则会说the sense of beauty(美感),似乎两者有别。但是他明确指出:“美是一种价值”,“是一种感情,是我们的意志力和欣赏力的一种感动”{26}。在他的观念中,美即是美感。

美是美感,是心理的、主观的情感,这在理论上就构成了前面所说的同美的“对象化”的矛盾。现代哲学观的引入即在于解释这一矛盾。桑塔耶纳说:“现代哲学”“教我们用一体化的方式来言说感性世界的一切因素。一切都是感受物。事物由感受物组成,并被想象为永恒的外在的对象。事物的组成和想象取决于人的理智习惯。”{27}桑塔耶纳没有说明他所谓的“现代哲学”是哪个哲学家的观点。依其内容,大概可以把它归入由康德到马赫的唯心主义哲学之中。从与下面侧重从“知觉”层面展开的论述相区别而言,桑塔耶纳所谓“事物由感受物组成”的观念可以看作本体论层面的阐释。它旨在说明所谓客观对象本质上是主观创造物。桑塔耶纳的本体论阐释赋予了“对象”以两重性。对象,就其作为被观照的事物而言,是客观的,非心理性的,非感受性的。但就其生成、就其本质来说,是心理性的、主观性的,非客观的。对象的“两重性”也可以从“整体”和“要素”两个层面分别定位。对象的客观性指的是对象作为被观照的“整体”的存在,对象的主观性则是对其“要素”的定性。“对象具有两重性”也就同时说明了作为对象性存在物的美也具有两重性。美一方面是被观照的对象,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又是人的情感和想象所创造的,因而也是主观的。

除了本体论的阐释,桑塔耶纳的哲学论述还包含知觉论即认识论层面的解读。桑塔耶纳说,“流行的知觉学说”阐释了前述本体论的断言,即解释了对象性事物的主观性构建:外物作用于感官,形成印象经验;印象经验合并、统一,形成知觉表象,成为通常所谓的事物、对象。“事物就是这样因被人知觉而区别于我们对它的观念的,它本来是由各种印象、感情、回忆凝结而成的,这一切都供给我们去联想,都卷入想象力的漩涡之中而融为一体了。”{28}“知觉论阐释”区别于“本体论阐释”的地方在于,它是从知觉的具体情形上来论述事物的主观性构建的,因此它强调感觉、印象、经验以及它们之间的合并、凝结等这些属于具体层面的要素和机制。另外,知觉论强调了感觉印象本身具有外在根源。人们所说的“事物”虽然是由感觉印象凝结而成,但感觉印象本身又仍然来自外部的世界。对作为感觉印象根源的外部世界的认定在桑塔耶纳的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是由他的整体性的自然主义哲学所规定的。虽然这一认定同前面所说的“主观性构建”有一定的矛盾。

包括本体论和知觉论在内的哲学阐释意在破除美的主观性和对象化之间的相互排斥。但如果这一“破除”仅仅基于“感觉印象构成对象性事物”的机制,则破除的目的还不能说已经达到。此中的问题是:桑塔耶纳所说的美是情感,美的对象化是情感的对象化。按通常的理解,“情感”不同于“感觉印象”,“情感的对象化”不同于“感觉印象构建成对象性事物”;后者的论证不能代替前者的论证。桑塔耶纳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弥补这一理论漏洞的方式是:把“通常的理解”看成现代科学化思维带来的异化和误读。他认为:情感,同通常所说的感觉印象一样,都是外部存在带给人的感受因素,都是可以对象化的,或者说,都是会参与对象性事物的构建的。在论述“现代科学化思维的异化和误读”时,桑塔耶纳说:“试验以及在实践上”的“实用的”、“简单化”的要求,“使我们把事物的许多属性”去掉了,使之“缩减到了最少的限度”;我们在解释“事物的实在性”时,只保留了“少数基本属性”,如“延展性”之类,而其他,如情感,就被当做“客体对我们心灵作用的效果”,不再纳入事物的实在性之列了,不再认为它会参与对象性事物的构建了。{29}桑塔耶纳对思维的功利化造成事物原在现象丰富性丧失的批评有历史的真实性,很多现代思想家都注意到了此种不幸。柏格森在1900年论笑时就有此方面的明确论述。

如果承认桑塔耶纳所说的“感情”同于“感觉印象”,则桑塔耶纳前论“审美对象化”的漏洞确实就被填满了,论述就获得了逻辑上的一致性。而桑塔耶纳“审美对象化”观念的内涵也因此很清楚,它指的就是:人的情感同感觉印象一样参与对象性事物的构建;“情感”在此层面上是一种构建对象性事物的动态生成功能。人们通常都把情感理解成静态性的心理感受,理解成某种已经获得的心情、心境、荡漾在心灵中的情绪实体。桑塔耶纳说“美是情感”时,并不是如此理解“情感”的。在他这里,情感是功能、力量、动态过程。所谓“情感对象化”就是情感(和感觉印象一起)生成对象,它与艾略特、里普斯等论对象化时把情感理解成被表现的心理实体的观念迥然不同。不过,思考到这里,可供探索的暗洞也还有。其中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是,“感情”是否可以真如桑塔耶纳所说,和“感觉印象”没有区别?如果有,则桑塔耶纳的论述又该作何理解?

应该承认,现代思维的实用性、简单化的确是造成事物感觉属性缩减的重要原因。但多样化的事物属性本身完全没有类型上的区别吗?如果没区别,现代科学思维又怎么能将之缩减呢?循着这样的追问,可以认为,事物属性本身还是有区别的。同样,情感和感觉印象也还是可以区分的。也正是因为它们本身有“可区分性”,加上现代科学思维重视实用和简化,因此就出现了桑塔耶纳所说的现象:除了审美领域,“感情的对象化在其他方面业已绝迹”{30}。桑塔耶纳不承认情感和感觉印象的可分性;而且依其论述逻辑,似乎除了取消情感和感觉印象的可分性之外,不再有其他拯救审美的道路。对桑塔耶纳的此种观念可做多方面的分析。从否定方面看,第一,不承认情感和感觉印象本来具有的可分性在理论逻辑上并非绝对合理;第二,审美应以取消情感和感觉印象可分性为先决条件的论断没有事实依据。现代美学有很多是在承认“感情和感觉印象可分”的前提下向前推进的。移情论美学家里普斯关于审美对象化的讨论就是如此。从肯定方面看,不承认“感情和感觉印象的可分”仍然是现代人可以考虑的一种思维范式,一种审美选择。尽管这种“范式”在很多人那里因为科学思维的强势推进已被淘汰,但就整个人类来说未必要“赶尽杀绝”。能否保存的关键在于意义。“感情和感觉印象的不分”有一重要意义:它可以构建对整个世界的宏大把握,而且是合目的性的把握。区分感情和感觉印象,就意味着把心理同事物分离;虽然经由对象化,可以构建二者的同一,如里普斯的理论。但这种重新构建的“同一”,毕竟有原在性分裂的预设:就世界的原在情形而言,它是分裂的。“不分”则意味着“一体性”。世界的原在以其一体性风貌被人把握时,世界就保留了它的恢弘与壮伟。桑塔耶纳的美学理论诗学思考就正有此种特征,如他论卢克莱修、但丁、歌德这三大哲学诗人的著作。从历史的角度看,审美思潮的推进是与桑塔耶纳的思考相逆的。特别是后现代思潮的碎片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当代人所谓的“微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审美的恢弘感正在消失。但即使我们要接受这样的现实,我们也仍然可以重视在桑塔耶纳的思考中保留着的丰富的历史内涵:从“情感与感觉印象的不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桑塔耶纳自然主义哲学观视野下的审美世界的宏大,可以看到美国社会当时的朝气蓬勃的历史精神的投影。

注 释:

{1}George Santayana:“The Sense of Beauty Being the Outline of Aesthetic Theory”,New York:Scribners;London:A. and C. Black(1896). 本文的引用多参考繆灵珠译本:《美感——美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本文改繆译的“无利害观念”和“客观化”为“非功利性”和“对象化”,余从繆。

{2}{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0页,第40页。

{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8}{29}{30}繆灵珠译:《美感——美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5页,第27页,第28页,第28页,第29页,第29页,第29页,第30页,第26页,第26页,第26页,第26页,第26页,第16页,第30页,第30页,第30页,第30页,第31页,第32页,第32页,第32页,第33页,第31页,第31页,第32页。

{27}George Santayana:“The Sense of Beauty Being the Outline of Aesthetic Theory”,New York:Scribner's;London:A. and C. Black,1896,pp.28.

Deconstructing and Constructing in Santayanas Aesthetics

ZHANG Wen-chu,HUANG Chun-ling

Abstract:The time of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is an important era of deconstructing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nd constructing new aesthetic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 Santayana deconstructs two ideas such as objectification and universality and constructs paradigm of objectification. He regards beauty as the objectification of emotion,which means emotion,as well as perceptive impressions,forms beauty.

Key words:Santayana;beauty;objectification

(责任编校:文 建)

猜你喜欢
解构
还原
多样解构
解构
重塑与解构
解构风格愈发兴起7月重点关注鞋款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Moschino
写于斯德哥尔摩
解构二次元
解构神学之解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