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飞燕 项小敏 何润云 戴亚伦
(1.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农业农村局,浙江 衢州 324000;2. 浙江省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3.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台州 317300)
浙江衢州华华家庭农场菜农经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圆葫1号南瓜-松花菜-莴笋1年3茬大棚高效栽培模式。其中圆葫1 号南瓜每667 m2产量4 000 kg、产值约1.6 万元,松花菜每667 m2产量2 000 kg、产值约8 000 元,莴笋每667 m2产量4 000 kg、产值约0.96 万元,合计每667 m2年产值约达3.36 万元。该栽培模式茬口衔接紧凑,种植效益高,现将其介绍如下,供气候相似地区菜农参考。
圆葫1 号南瓜于上年12 月中旬在大棚内育苗,1 月底2 月初大棚内定植,3 月中旬始收,5 月中下旬采收结束;早熟松花菜于6月中旬播种,10月上旬始收,10月底采收结束;莴笋于9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下旬定植,翌年1月上旬开始采收。
圆葫1号为新型特色短蔓矮生型南瓜品种,株型直立,分枝少,生长势强。种子用55 ℃温水浸泡15 min,待水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继续浸种6 h,将种子捞出再用高锰酸钾1 000 倍液浸种15 min[1],然后用清水洗净后置于28 ℃催芽箱内恒温催芽,2 d后即可出芽。上年12月中旬播种,苗龄45 d左右。
定植前,每667 m2施有机肥1 500~2 000 kg、三元复合肥(17-17-17)40 kg 作基肥。翻耕筑畦,8 m 宽大棚筑4 畦,畦宽(连沟)1.5~1.6 m,每畦铺2 根滴灌带,覆盖地膜。每畦栽2 行,定植株行距为50 cm×50 cm,每667 m2栽1 200株,栽后浇足定根水。
2.3.1 温湿度调控
圆葫1 号南瓜定植后以保温为主,外界温度5 ℃以下时覆盖“大棚膜+小拱棚膜”保温,遇0 ℃以下低温覆盖“大棚膜+小拱棚膜+保温毯”保温。3 月后注意通风降湿,一般白天棚温保持20~30 ℃、夜间10 ℃以上,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 ℃。
2.3.2 水肥管理
南瓜坐果后追肥,以后每采收1~2次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高钾水溶肥8~10 kg。
2.3.3 保花保果
正常条件下,圆葫1号南瓜无需采用保花保果措施,若植株徒长或温度过低时可喷施早瓜灵保果。
圆葫1 号南瓜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等。白粉病发病初期可用25%乙嘧酚磺酸酯ME 1 000 倍液、50%醚菌酯DF 2 500 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灰霉病可选用50%腐霉利WP 1 000倍液、50%异菌脲WP 800倍液等药剂防治,蚜虫和白粉虱可选用20%呋虫胺SC 1 500倍液、25%噻虫嗪WG 2 000~3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SC 1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雌花开放后7~12 d,单瓜质量为350~450 g时为采收适期[2]。一般于3月中旬开始采收,5月底采收结束。
选用耐高温、品质好的松花菜品种,如特抗热60 天等。该品种株型直立,青梗,耐热抗病,花球质量750~1 000 g。
播种前,平整地块,耙细土壤,适量浇水,待水分浸润苗床后将种子掺适量细土均匀撒播。每667 m2用种量10 g,大田种植每667 m2需苗床12 m2的种苗。苗龄30~35 d,幼苗长有4~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前作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植株并带出大棚,利用7月高温天气高温闷棚1周以上。定植前1~2 d浇透水,大棚覆盖遮阳网。采用免耕栽培方式,即不施基肥、不翻耕,将松花菜定植在上茬圆葫1号南瓜的畦面上(栽于原定植孔或另打孔),具有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优点。定植株行距35 cm×40 cm,每667 m2栽2 200株。
3.4.1 水肥管理
定植后小水勤浇,促进活棵;缓苗后开始控水,防止秧苗生长过快,成活后每667 m2施尿素5 kg 作缓苗肥;进入莲坐期、结球前各追肥1 次,每次每667 m2施45%复合肥10 kg、尿素5 kg;现球后追肥2 次,第1 次每667 m2施45%复合肥10 kg、尿素5 kg,1周后每667 m2施45%复合肥10 kg、硫酸钾5 kg。
3.4.2 覆盖遮阳网
松花菜生育前期气温高、光照强,需覆盖遮阳网,定植后1个月左右揭除遮阳网(揭除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
3.4.3 折叶盖花
松花菜花球经阳光照射会发黄,花球横径6~8 cm 时需折(摘)叶盖住,保护花球,避免其受阳光直射,提高松花菜的商品性。
松花菜病害主要为黑腐病,可选用3%中生菌素WP 800 倍液、2%春雷霉素WP 800 倍液、20%噻唑锌SC 800 倍液等药剂防冶;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可选用2.5%甲维盐EC 1 000 倍液、15%茚虫威SC 2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适时采收,松花菜采收过早会影响产量和品质,采收过迟花球松散、商品性下降,花球边缘稍带散状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保留3~4片内叶护花,以免装运时碰伤花球。
选用优质、抗病、抗寒的莴笋品种,如永安2号莴笋等。
播前浸种4 h,将种子捞出洗净后用湿毛巾包裹置于冰箱内冷藏2~3 d,待种子露白后将其取出,拌入磷肥或细沙均匀撒播在苗床上。苗龄25 d左右,秧苗长有4~5片真叶时移栽。
松花菜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残株,每667 m2施有机肥1 500~2 000 kg、三元复合肥(17-17-17)40 kg、硼肥1 kg 作基肥,适墒翻耕筑畦。8 m 宽大棚筑4 畦,畦宽(连沟)1.5~1.6 m,畦面铺设2 条喷灌带,覆盖地膜。每畦栽2行,株行距为25 cm×25 cm,每667 m2栽4 500~5 000株。栽后浇足定根水。
4.4.1 水肥管理
定植后缓苗前,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嫩茎膨大期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生长后期适当控制水分,避免嫩茎开裂或软腐、烂根。莴笋全生育期需追肥3 次。定植15 d 后(小开盘期)施1 次重肥,每4 株莴笋中间打穴每667 m2施复合肥50 kg;莴笋大开盘期,第2次施肥,施肥方式、施肥量同第1次;莴笋茎膨大期,第3次施肥,每667 m2滴施复合肥15 kg。莲坐期后,结合防病叶面喷洒硼、钼等微量元素肥2~3次。
4.4.2 温湿度管理
莴笋定植前期温度较高,应注意通风降温,防止棚内温度过高导致抽薹;5 ℃以下时,夜间闭棚保温,白天注意通风降湿;遇-2 ℃以下低温时,可在植株浮面覆盖1层旧膜预防冻害。
莴笋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等,霜霉病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WP 500 倍液、68.75%氟菌霜霉威SC 800倍液等药剂防治,菌核病可用50%腐霉利WP 1 000倍液、50%异菌脲WP 800倍液等药剂防治。虫害主要为蚜虫,防治方法同圆葫1号南瓜。
莴笋平顶,即莴笋外叶与心叶齐平时,为适熟期[3],应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刀贴地面将莴笋切下,削平基部,去掉茎基部叶片,保留5~8片顶叶,分级捆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