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秋 黄 蔚 崔丽红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猕猴桃是原产于我国的优良果品, 在我国多地都有种植, 20 世纪90年代在多地发生了严重的猕猴桃褐斑病, 对我国猕猴桃产业造成了严重危害。褐斑病是猕猴桃高发的常见病害, 研究人员发现,不同品种的猕猴桃褐斑病发病率及其危害性存在明显差异, 红阳发病率和危害性最高, 徐香其次, 其他的猕猴桃品种次之, 褐斑病严重时通常会使整园60%以上的植株患病。 近年来相关研究人员对猕猴桃褐斑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目前针对猕猴桃褐斑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还是早发现早防治,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本文作者就猕猴桃褐斑病的发病机制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猕猴桃褐斑病也叫叶枯病, 该病好发于猕猴桃植株的叶片。 发病之初在叶片边缘会出现水渍样的绿色且浑浊的斑点,随着病害发展,斑点会沿着叶片边缘不断扩大最终形成大面积且形状不规则的褐斑。 病斑的中心颜色通常较浅,四周颜色为深褐色,而且在病斑之上散布着一些黑色点状的颗粒[1]。 随着病害进一步发展, 不同的病斑会不断扩大并且相互融合进而会形成面积更大且形状不规则的枯死性病斑,并最终导致大量叶片卷叶、枯死和脱落。 褐斑病除了侵染猕猴桃叶部以外还会侵染猕猴桃果实,当侵染果实时,起初果实表皮上呈现出淡褐色的小斑,随着病害发展, 病斑会逐渐扩大最终呈现出形状不规则的褐色病斑, 而且果皮下面的果肉也会干枯和腐烂, 因此猕猴桃褐斑病对猕猴桃植株的正常生长和果实发育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根据目前对猕猴桃褐斑病致病菌的研究证实,链格孢菌和多主棒孢菌是导致猕猴桃褐斑病的主要病原菌[2]。 其中链格孢菌为单生或簇生的半知菌类真菌,它的分生孢子梗或为弯曲状或为直线状,而且颜色较深。 链格孢菌分生孢子具有褐色的隔膜结构且顶端有喙,分生孢子为砖格状,有多种形态,如椭圆形、卵圆形、倒棒形等。 多数比例的猕猴桃褐斑病是由于链格孢菌侵染引起, 其次是由于多主棒孢菌引起。 多主棒孢菌属于棒孢科棒孢属,其菌丝为半透明状且存在分枝, 其分生孢子为有着假隔膜结构的半透明状,有多种形状,如倒棍棒形、圆柱形等,而且分生孢子多为单生, 通常以2个或数个连成串的方式分布在分生孢子梗的顶部, 多主棒孢菌侵染是引发猕猴桃褐斑病的另外一个主要病原菌。
农业科研人员研究发现, 导致猕猴桃褐斑病的链格孢菌和多主棒孢菌通常以菌丝体、 子囊壳和分生孢子器的形态在落叶和落果等病残体中越冬潜伏,到了来年春季气候变暖、新芽萌发之时,病原菌开始活跃侵染, 一般在每年5~6月病原菌从叶片背面开始侵染, 随后在叶片边缘呈现出水渍样的小斑点, 随着气温和湿度的不断升高, 病斑面积逐渐扩大, 到了7~8月由于气温和湿度的升高该病达到高峰期, 果园呈现出严重的病害状态并伴随出现大面积落叶和落果现象。 进入秋季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病情发展减慢, 到了10~11月后病原体会寄生于落叶、树干、落果等病残体中潜伏起来越冬以待来年继续发病。
近年来我国多地对猕猴桃褐斑病病原菌和防治技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索, 对当前猕猴桃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3.1.1 化学药剂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化学药剂防控是防治猕猴桃褐斑病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相关人员对猕猴桃褐斑病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 赵金梅等以陕西地区种植的中华猕猴桃褐斑病为对象进行化学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10%多抗霉素B、异菌脲和氟硅唑对褐斑病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崔永亮等以四川地区种植的猕猴桃褐斑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化学药剂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四氟醚唑和嘧菌环胺对猕猴桃褐斑病的抑制作用较好。 白伟等进行了猕猴桃褐斑病化学药剂抑制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在猕猴桃褐斑病防治中防治效果最为理想。 吴晓枝对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和嘧菌酯3种化学药剂在猕猴桃褐斑病防治中的效果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嘧菌酯对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刘欣对小檗碱水剂在猕猴桃田间防治中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5%浓度的小檗碱水剂对猕猴桃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 目前针对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药剂筛选和防治效果对比研究, 针对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3.1.2 猕猴桃四季管理中的化学药剂防治措施 根据相关人员研究和实践证明, 猕猴桃褐斑病的化学药物防治需要贯穿于猕猴桃种植四季管理的整个过程当中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化学药剂在猕猴桃褐斑病四季防治中的具体措施如下。
(1)春季防治。 春节是预防猕猴桃褐斑病的关键时期,必须重视春季猕猴桃褐斑病的预防工作,在对果园春季松土的过程中使用5~6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洒果树。花蕾期使用40%农抗120 等杀菌剂800 倍稀释液喷洒果树2 次,前后间隔7~10 d。 4月下旬至开花阶段, 使用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稀释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稀释液喷洒果树 3~4 次,每次前后间隔 10~15 d。 在开花前后使用必得利或杜邦福星喷洒果树各1 次, 前后间隔10~15 d,不但可以有效防治褐斑病和增强猕猴桃抗病能力, 还能达到保果及增强猕猴桃抗旱抗寒的目的。
(2)夏季防治。 进入夏季后随着气温和湿度的升高,褐斑病病原菌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正常情况下应当增施叶面肥来增强果树的长势、提升果树的抗病能力, 在喷施叶面肥的同时在7~8月使用500~700 倍的70%丙森锌稀释液或600~1 000 倍的42%噻菌灵稀释液或1 000~1 500 倍的50%异菌脲稀释液或600~800 倍的70%代森锰锌稀释液各喷洒1 次。当发生褐斑病病害时, 在发病之处可以使用500 倍的75%百菌清稀释液或1 000 倍的70%甲基托布津稀释液或600 倍的甲基硫菌灵稀释液或3 000 倍的嘧菌酯稀释液或600 倍的代森锰锌稀释液, 连续3 次对果树进行整体喷洒,每次喷洒间隔7 d 左右,可以有效抑制猕猴桃褐斑病的发展。 若病害已经发展到了中期, 可以使用2 000 倍的30%苯甲丙环唑稀释液喷洒果树, 能够有效防止褐斑病的继续加重。 果实采摘前30 d 左右是猕猴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此时可以使用400 倍的50%甲霜锰锌稀释液或800 倍的70%代森锰锌稀释液对果树喷洒1~2 次,能够达到有效抑制褐斑病发生及提升果实品质的目的。
(3)落叶后期防治。 当果园猕猴桃植株树叶脱落达到2/3 至全部脱落阶段, 应全面清理地面落叶、落枝和落果并集中焚毁或掩埋,同时使用60~100 倍溃腐灵稀释剂喷洒果树和地面, 彻底杀死潜伏的病原菌,有效降低整园病原菌基数。
(4)冬季清园阶段防治。 在冬季清园过程中,使用3~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全面喷洒果树和地面,能够有效杀灭潜伏越冬的病原菌, 减少整园病原菌越冬基数, 有效降低来年褐斑病的发生概率和病害程度。
(5)化学药剂防治的注意事项。 化学药剂在防治猕猴桃褐斑病中效果显著, 但是为了确保褐斑病防治效果和避免药害发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其一,在夏季高温时期、 露水未干时、 阴雨天气时应当避免使用含铜的杀菌制剂或波尔多液以防药害的发生。 其二,在夏季高温天气阶段为了确保作业人员和果树的安全,应当在上午10:00 之前和下午5:00 以后进行喷洒作业。 其三, 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书进行稀释和喷洒作业, 同时在喷洒药剂时要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 其四, 防止将碱性药剂与酸性药剂混合使用。
3.2.1 冬季清园 在冬季施肥的过程中将修剪下来的病叶和病枝清理收集起来, 在施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焚烧或深埋,以此将病原菌彻底杀灭,这样能够达到有效防治猕猴桃褐斑病的目的。
3.2.2 土壤和水肥管理 加强果园土壤和水肥日常管理,重视基肥的施用,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加强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 合理施用硼肥, 增加有机复合肥的使用量, 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 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等土壤改良剂, 根据果树长势合理喷施叶面肥以改善叶片的光合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 农家肥必须腐熟后才能使用。 通过施肥管理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和通透性, 平衡土壤肥力状况和土壤负载。 其次, 要加强夏季果园灌溉和排水管理, 对渍水果园和水位过高的区域开挖排水沟槽进行排水,以此降低果园的湿度从而有效降低褐斑病的发生概率, 也能够起到改善果树长势和增强果树抗病能力的作用[3]。
3.2.3 修剪整形 根据果园的土壤水肥状况、 光照条件和猕猴桃品种合理平衡果树密度, 根据树木长势合理疏果留果来平衡果树负载[4]。 加强果树栽培管理,加强果树日常修剪和打尖,尤其进入夏季高温和湿热时期要加强夏剪, 将多余的枝条及时修剪掉来改善树冠的透光性和通风性, 也能够保持树体的生长平衡和果实的正常生长, 以便顺利度过夏季褐斑病高发期。
猕猴桃褐斑病是发生于猕猴桃生长期的常见病害,造成的危害也比较严重,通常会导致猕猴桃果树落叶并降低果实产量和品质, 也会对果树的长势造成影响。 猕猴桃褐斑病普遍存在于我国各个猕猴桃种植地, 目前对猕猴桃褐斑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鉴定与化学药剂筛选对比, 对于褐斑病的发病机制和综合防治研究相对较少。 化学药剂防控仍然是目前猕猴桃褐斑病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防治措施,随着绿色农业和生态防治理念的不断深入, 未来需要重点对猕猴桃褐斑病发病机制和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不断提升我国猕猴桃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