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瑞 李宏德 惠安萍
(云南省镇康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云南镇康 677704)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别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等, 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状攀缘藤本植物。 性喜高温、湿润及阳光充足的地理环境,原产于中、南美洲,1919年在中国香港发现,1983年在云南德宏州发现,现蔓延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及太平洋群岛。 薇甘菊通过攀援缠绕于乔灌木植物,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 成为世界上最具危害的热带亚热带恶性杂草之一。 2008年临沧市首次在镇康县发现有薇甘菊发生危害以来,先后在临沧市耿马县、沧源县、永德县等地均有危害发生。 目前,镇康县薇甘菊危害覆盖全县7 乡(镇),严重威胁着镇康的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 全面掌握镇康县薇甘菊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科学防控,减少和消除危害已势在必行。
镇康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西部,东邻永德县,南接耿马县,西通缅甸果敢自治区,北至保山市龙陵县。 边境线长96.358 km,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窗口。 辖4 乡3 镇71个建制村4个社区,总人口18.47 万,国土面积2 529 km2,山区面积占 99.28%, 有林地 265.28 万亩, 耕地 75.72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2%。 境内最高海拔2 978 m, 最低海拔510 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属低纬山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7℃,年平均降雨量1 625.4 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 建成高原特色产业基地200 万亩,其中,核桃72.6 万亩、茶叶9.2 万亩、坚果39.7 万亩、橡胶13.8 万亩、咖啡13.1 万亩、甘蔗14.4 万亩、其他特色产业37.2 万亩。
2008年11月8日镇康县首次在勐堆乡彭木山村落水坝小组(羊勐线 261 km 处,北纬 23°53′39″、东经 98°57′39″ ,海拔 753 m )发现有薇甘菊危害以来,先后在勐堆乡、勐捧镇、凤尾镇、南伞镇、忙丙乡、木场乡、军赛乡7 乡(镇)中低海拔区域均有薇甘菊发生危害。 据实地调查,其主要分布在贯穿全县南北中心线的勐捧至南伞军弄哈里公路沿线、南捧河、凤尾河两岸的湿热地带,最低危害发生点海拔547 m(北纬 23°44′4.34″、东经 99°19′50.66″)、最高危害发生点海拔 1 581 m(北纬 23°59′18.71″、东经 98°57′36.39″),呈点状发生,危害发生面积约1.8 万亩。其中,农用地发生危害面积1.08 万亩,占总面积的60%左右,主要危害对象有甘蔗、橡胶、坚果、水稻、玉米、咖啡等;林地危害发生面积0.54 万亩,占总面积30%左右,主要危害着薪炭林及无人看管的灌木林, 且逐步向公益林和国有林蔓延;其他地类发生危害面积0.18 万亩,占总面积的10%左右,主要危害水源地、沟渠、道路两侧、绿化建设等。 造成受害作物减产10%~50%,甚至绝收,每年经济损失约300 万元左右。 自发现有薇甘菊发生危害以来, 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就高度重视,多渠道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设立了薇甘菊监测点15个,积极开展监测和防控,但由于广大群众及干部职工对薇甘菊认识不足、 防控队伍仅农业和林业的极少数科技人员,加之防控措施不科学、不规范等原因,导致镇康县薇甘菊防控效果不理想,要彻底灭除薇甘菊存在较大难度。
薇甘菊是一种好湿喜光的植物, 多生长于林地荒弃农田、边缘、疏于管理的果园、路边、湿地边缘、淡水污水沟边缘、水库。 在土壤有机质丰富、疏松、潮湿、阳光充足的生境中,在山谷、河溪两侧的湿地生长迅速、危害严重。 薇甘菊四季常绿。3~4月萌发,7~9月为生长旺盛期;10月中旬进入现蕾期,藤茎生长速度减缓;11月上旬进入开花期, 藤茎停止生长;12月至翌年1月为盛花期,12月中旬结籽,1~2月为结籽盛期,2月为种子成熟期,2~3月花枝枯萎。 薇甘菊可以通过营养茎进行无性繁殖, 还可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薇甘菊种子量大,繁殖力强,其茎节可随时生根,伸入土壤吸收养分,长成新的植株。 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出一对新枝,主枝与侧分枝一样,生命力极强,生长极其迅速。
镇康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最高温度 34.6℃, 平均气温18.7℃,相对湿度81%,年降雨量达1 625.4 mm,高温高湿的气候,极其利于薇甘菊生长繁殖。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增长, 人为活动趋于频繁,薇甘菊随带有藤茎的载体、种子、交通工具传播概率在不断增加。 镇康县薇甘菊主要分布在547~1 581 m 海拔范围之间, 而该区是镇康县甘蔗、橡胶、澳洲坚果、咖啡主产区,每年调运种苗及人员等活动比较频繁,加之群众对薇甘菊认识不足,防除处理措施不当, 给薇甘菊随种苗调运扩散传播蔓延带来了隐患。
镇康县大部分群众对田边地角的杂草, 多采取人工涮草的方式将杂草随劳作遗弃或丢入河流、道路等,薇甘菊种子、藤茎残体即可随雨水、风、河流及道路扩散蔓延;其次,有关部门对森林除草及管理重视不够, 造成森林中的微甘菊被发现时往往已形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加之,现阶段采取的化学防除和人工铲除防治技术, 仅能对薇甘菊生长起到阶段性控制, 且在化学防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大剂量的除草剂,对环境及危害对象造成二次危害,导致薇甘菊要彻底灭除,难度较大。
由于宣传及培训力度不够, 广大人民群众和部分科技人员未真正见到过薇甘菊植株样本或活体,对辨别薇甘菊存在一定难度;加之镇康县地形复杂、沟壑纵横,给全面细致地开展薇甘菊调查带来障碍。部分领导对薇甘菊危害性和严重性认识不足, 防控薇甘菊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 薇甘菊群防群治的态势尚未形成。
2008年以来,虽然省、市对镇康县薇甘菊调查、监测及防控工作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但由于镇康县薇甘菊危害发生点多、点散、面积大,给薇甘菊调查和防控增大了工作量, 加之目前采取的人工铲除和化学防除投入资金较大, 致使现有的防控资金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成立以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 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主要领导和涉及农业、林业、水利、财政、发改、扶贫、交通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薇甘菊预警监测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专题研究制定镇康县薇甘菊防控工作方案。 同时,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职责, 让全县薇甘菊防控工作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做到层层落实。
邀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科研专家到镇康县指导薇甘菊调查与防控工作,同时,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培训宣传,让广大农林科技人员和乡镇、村(组)干部群众充分认识薇甘菊危害、生物学特性、识别要点、防控技术措施等, 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防控薇甘菊的紧迫性和积极性, 努力营造薇甘菊群防群治氛围。
积极组织县、乡(镇)农技人员和发动村、组、群众组成联合普查调查小组, 在县域范围内展开薇甘菊普查调查工作, 迅速摸清镇康县薇甘菊危害及分布现状。特别是海拔1 600 m 以下,河流两岸、公路沿线的经济林果主要种植区、 人员及种苗调运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段, 以及现已发生危害点为调查重点进行全面普查调查, 摸清县域内薇甘菊危害发生的实际情况。
针对薇甘菊在镇康县危害发生特点及发生态势,从南到北以南捧河、凤尾河沿岸海拔1 700 m 以下地段和公路沿线建立薇甘菊防控阻截带 (涉及南伞镇、勐捧镇、凤尾镇、勐堆乡4个乡镇),南捧河沿岸及其以西靠近龙陵县和缅北区域为重点防控区域,防止薇甘菊向其他方向传播。 同时在全县71个建制村均设立薇甘菊预警监测点,明确监测点位负责人,按时上报监测情况,实时监测薇甘菊发生动向。
4.5.1 确定防治时间 薇甘菊在镇康县的最佳防治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开展春防、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开展冬防,每年开展2 次防治。
4.5.2 物理防治 零星发生的薇甘菊, 在薇甘菊生长旺盛期、开花结实前,选择晴天,人工清除薇甘菊地上部分的藤蔓、枝叶;对攀附于附主植物上的薇甘菊藤蔓,用刀、枝剪在离地面0.5 m 处割断,并挖出根部;将拔出后的薇甘菊藤蔓、枝叶、根、茎隔离土壤,集中烧毁。
4.5.3 生物防治 薇甘菊物理防治或化学防治后,在薇甘菊幼苗期或者萌发前,种植竞争性强的替代物种,如红薯、喜树和幌伞枫等,营造不利于薇甘菊生长的生态条件,逐渐抑制薇甘菊的生长。
4.5.4 化学防治 除草剂的选择: 一是在薇甘菊出苗前,选用莠灭净、广灭灵和扑草净等土壤处理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二是在薇甘菊苗后的营养生长期,选用草甘膦、氟草烟和二甲四氯等茎叶处理除草剂, 进行均匀喷雾。 施药时注意除草剂的准确用量,定向喷雾、不重喷或漏喷。 喷施除草剂时,应选择适宜的风向,避免药液飘逸到作物的新梢和叶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