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培训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

2023-01-04 10:29张宁洁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培训

张宁洁

(甘肃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静宁县分校,甘肃静宁 743400)

0 引言

做好农民培训工作,是当前农村改革、农业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转型、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现实需要。实际上,早在五六年前,国内就有了关于新型农民培训试点的工作建议计划,就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模式、认定标准、政策体系等进行了多层次地深入探讨。随后,相继推出了高等职业院校新型农民培训方案,代表着职业教育开始逐渐融入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这也表明,今后对“农民”的定义将由一种身份逐渐转型为一份职业。

1 高素质农民培训对农村经济的作用分析

1.1 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科教兴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但是,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普遍不高。就此,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要意识到只有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才能增强科技并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就必须要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加强农民培训,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1.2 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农民

当前,国内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的关键期。在这一关键期,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格局逐步成形,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今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完成农业现代化转型,做好农村高素质群体的培训工作显得格外重要。通过高素质农民的培训教育工作,将大大提升其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

1.3 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在农村地区,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文化素养偏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农民自我提高文化素养显得难上加难。因农民文化素养低造成的连带反应,不仅增加农民就业转型的难度,而且也抑制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2]。实践证实,通过教育培训可帮助农民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岗位技能。由此,组织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可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就业难的问题。

2 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面临的制约因素

2.1 农业产业发展不均衡

这些年,各地重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各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等得到推广应用,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等应用面积逐年扩大,这为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产业布局不均衡,生产效益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就此,同一地区不同民众对农业产业生产的技术需求不一,这给农民培训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2.2 民众对培训认识不清,组织培训难、效果差

多年来,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村青壮劳力流向了城市,留守农村的多为老、妇、幼,这些人员科学文化知识普遍比较匮乏,对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大多数留守农民充当看家护院角色,农业生产成为副业;只从事简单的农业耕种,对农业产业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生产观念陈旧。致使培训工作组织难、技术传授难、田间应用难、培训效果差的问题显现。

2.3 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在农业生产的各个要素中,劳动者是具有创造性的决定因素。只有农民真正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才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农业收益差,大量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进城经商务工,导致农村人才逐年流失严重。

3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

3.1 紧密围绕人才发展需求,就地做好就业转移工作

3.1.1 做好专业性培训工作。本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紧密围绕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针对不同经济区产业发展要求,有选择性地组织产业技术培训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和科技素养。比如,禽畜养殖区的培训工作,应重点围绕着品种改良、优饲优喂、绿色养殖等技术培训,并通过示范区的推广提高说服效益,以提升禽畜养殖效益。

3.1.2 做好综合性培训工作。新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农业生产型人才,而且还需要大批会经营、管理型人才。因此,建议增加大综合性培训,在帮助老百姓会种田、会养殖的基础上,还要学会经营和管理,以增强市场经营管理意识,推进社会一体化经营模式。

3.1.3 做好操作性培训工作。农民培训工作,应把“重实干”作为重点,努力做到看中学、学中干、干中练,逐步规范实践操作,学以致用,学而能用,只有这样才能将技术转为生产力,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3.1.4 一是做好经济形势教育。通过教育,让老百姓认清到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发展现状,掌握新时期国家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不断提升思想觉悟,积极配合农村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创造好的培训环境。整合现有图书馆、文化广场、农村舞台等农村文化资源,还要利用好网络资源,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传播实用农业技术,以不断增强农民干事创业本领。

3.2 政府宏观调控到位,发挥好政府职能职责

3.2.1 重塑服务型政府形象。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有着显著的公共服务属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那些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单纯靠市场调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从农业发展大格局着手,建立健全农民培训工作机制,不断扩大高素质农民培训的范围,规划出能满足本地农业经发展的培训方案,切实为农民培训保驾护航。

3.2.2 健全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结合本地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本着区域差异特点要求,积极配建高素质农民认定监管机构,制定契合高素质农民群体的认证特点体系,以便于更好地为高素质农民认定和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保驾护航。颁发与之职能匹配的资格证书,将高素质农民引向职业化道路,需要将职业农民与其他社会岗位一样,有着与之匹配的专业知识、文化能力、技术水平等相关的资格证书。就此,对培训达标,完成审核,符合技术要求的高素质农民,应颁发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其社会价值和工作地位。同时,获得相应证书的农民群体,在正式上岗之后,还需给予相应的补贴、贷款等扶持政策,以便于其知识、专业、技能等等在相应行业有用武之地。

3.3 整合利用好现有教育资源,更好地解决农村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3.3.1 创造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就农村现状来看,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明显先天不足,各地农民培训教育资源缺失严重。而生源也是极度匮乏,教育体系严重断层,这些都严重影响高素质农民的培训质量。对此,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实现老百姓职业化转型的同时,逐步增加农村地区人力资本储备量也很关键。现阶段,高等教育渐趋大众化,高校涉农专业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为增加农村地区教育储备力量提供契机。建议各农业专业院校推广实施三年中职及五年高职办学体制,逐步增加涉农专业招生数量,增加高素质农民群体的储备力量。在专业设置上,需结合农业市场需求及农作能力培养目标,逐步增设多元农学培养专业方向,让高等院校的教育培训与市场相吻合,以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契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强技术、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3.3.2 加大农民培训师资建设。第一,推进政企合作、政校合作,通过政府与培训中心、涉农高校等合作,构建师资丰富的农民培训师资库。每阶段培训专题的选择,应由专家学者、技术专员等走访调查契合地方时令农艺操作要求而定。第二,优化薪资结构,吸引优秀专业人才,稳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师资团队。挑选专业知识扎实、理论体系健全、实操技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定期组织操作实用性强的专题知识讲座,或走向田间地头进行手把手的现场辅导讲授。挑选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技术服务人员、农业专家,充实到高素质农民培训师资团队中,利用其丰富的实践经验知识组织好实践教学。除此之外,还要增加创业指导、营销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师资力量,更进一步培养农业复合型专业人员。

3.4 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加大协同培训力度

3.4.1 加大与农业院校的合作。密切联系农业院校,加强与农业院校的合作,利用好农业院校优质的专业理论知识,为高素质农民培训提供理论支撑。一方面,主动邀请院校专家、学者组织一线授课,走向农业生产田间地头手把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挑选有经验、有潜能的农民,鼓励出资到农业院校深造,以定向培训的方式培养一批先进带头人。

3.4.2 加大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政企合作联合培训,是更近市场化的培训模式。就此,建议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出发,依托本地龙头企业、生产协作机构,本着就地、随时、灵活的原则做好教育培训,时间周期要短,培训的内容要增加实践的比重。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结合市场、实际出发,尽量选在农闲时间组织培训。比如:加大与种子、农药等农企合作,可基于营销学的角度向农民讲解农业管理知识和营销技巧,可基于产品差异性的角度向农民讲解种植、饲养等方面的技巧,以确保培训的知识与市场需求更切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用能力的完美对接。

3.5 加大惠民政策帮扶力度,为培训服务保驾护航

3.5.1 加大培训资金帮扶。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方面,政府始终应占据主体地位。为此,建议在每年度财政预算中,增加农民培训及补贴的份额。同时,对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做好资金整合,真正做到农民培训专款专用。酌情加大欠发达地区农业资金投入,做好与科教兴农工程、农技服务工程等项目的对接,确保足额的项目资金保障,并尽可能确保老百姓能在重点扶持项目中获得培训,表现优秀的应酌情给予一定的物质补贴。

3.5.2 加大税收政策帮扶。在税收政策方面,可结合本地税务情况,通过减免一定的税费减免政策,以推动高素质农民的培训教育工作。比如:针对那些取得某些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可相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惠民补贴。针对那些配合农民培训的科研机构、社会培训单位、院校等等,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直接在税费上给予优惠。针对其他劳作元素,像水电、运输等等,都需根据职业农民的生产需要给予价格优惠,以最大程度地确保水电、交通顺畅,搞好农业生产服务。

3.5.3 拓宽农业金融帮扶渠道。拓宽农业金融帮扶渠道,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解决融资问题。信用贷款方面,应逐渐打破传统以物抵押的模式,建立起新型职业农民更加便利的多元融资渠道。比如:依据政府颁发的职业证书,在符合相关产品信用授权的前提下,地方金融部门可率先向拥有证书的农民提供不低于十万的信用贷款。就贷款利息补贴而言,对已经取得证书的群体,比如:养殖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等,都可凭借证书向本地农业部门申请贷款贴息,经农业部门审核后,金融机构可率先向这部分群体提供贷款服务。

4 结语

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是当前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增加老百姓收入、改变农民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今后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认清农民培训工作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据此将农民培训工作做实、做好。如综上所述,这几方面工作必须要做到位,其一,培训的内容要务实,要紧密围绕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就地做好就业转移工作。其二,培训资源要整合,政府的力量不可缺,要逐步完善服务型政府形象,健全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并加大培训资金帮扶、税收政策帮扶、拓宽农业金融帮扶渠道,以解决农民培训工作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要整合社会的力量,创造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加大与农业院校的合作,补充农民培训师资力量,为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高素质农民培训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