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艳
(长春建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当前,应用型高校需要努力培养一批能够符合我国新形势、适应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高层次素质本科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培养学生的各方参与者共同完成。在政府大力倡导的协同育人模式下,家长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一直处在被动的状态,要由被动变主动,要积极参与到协同育人的模式中。家长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地位,在学生高等教育阶段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作用[1]。
在网络信息爆棚的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推进家庭学校共同育人”。我们要更加注重家庭在教育中的融合,高等教育如何在大众化的阶段发力,有自己特色的家庭教育思想也需要被创造。当前,在相关政策要求和引领下,促使家庭参与融合到一种家庭的合作育人模式中来是必要的,通过家庭的共同参与、相互支持、沟通交流对话、分享学习的资源与成果等,形成一个全新的目标共同体、协作共同体、资源共同体和社会利益共同体[2-5],进而形成多维度的育人模式。但是,目前我国家庭参与协同育人还存在诸多不足。
高等教育迫切需要家长主动参与融入到协同育人的体制中,一部分家长还未完全意识到社会和家庭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作用,缺乏参与协同育人的意识,在小孩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缺位,有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文化素质偏低,没有足够能力主动参与融入到学生的教育模式中,潜意识里认为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事,缺乏与学校的交流沟通。此外,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家长基本上都是70后,往往忙完工作,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长此以往,必然忽略了子女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基本状况,对孩子放任自由,甚至出现了大学四年孩子没能拿到毕业证而家长却完全不知晓的怪事。大量事实证明,家庭的自我隔离和学校的封闭状态是不利于全方位育人的。
在家庭参与协同育人教育的初探阶段,要使该模式发展成形并有效实施,家庭的作用不可或缺。然而,事实上家校未及时顺应新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缺少一套系统化的合作体系。从家校协同育人的形式上来看,绝大多数的高校都是采用了家校互动性比较少的传统教育灌输手段,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参与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单方发力。偶尔进行所谓的家长代表大会也几乎是“变了味”的研究报告会,或者说就是由学校的院方代表来阐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史和主要成果、院里的师资团队、专业设置情况、就业方向等,也可能给家长们传授一些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与其他学生进行信息沟通的知识和方法,或者直接邀请我国现代科技教学领域的有关专家作交流报告。家庭与学校的交流沟通只能通过这种被迫式接受的方式,入学一场报告会开场,毕业时一场可能有家庭参与的毕业典礼画上句号。从家校协同育人的内容来看,由于我国高校“家校协同”的传统理念影响,大部分家庭参与大学生教育依旧停留在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业成绩和能力方面,而完全忽略了德育等各个方面的训练,这种思想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绊脚石。总之,上面所述的家校育人状态在我国高等院校是普遍存在的,需要创新家校合作的理念和方式,摒弃不科学、不周密、不系统和没有规划的合作形式,从时间上、内容上要保证连续性和有效性[6]。
协同育人不是简单的各种协作和配合,家校之间的协同育人中仍然存在一些主观条件,例如经济、制度,给协同育人顺利进行的实践和操作增加了不可确定性。1)家校合作有效推进需要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开展相关协同育人的实质内容困难;家庭成员应该更多地关心和支持孩子的高等教育,大学生的学费占据整个普通家庭经济的很大一部分开支。2)许多高校由于缺乏专业的辅导员、职能组织来执行协同育人的模式,家校协同育人的使命和责任无形中演变成了辅导员的分内工作,给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负担,导致了工作进展不顺利、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限制了这种育人模式的发展。3)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性教育,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存在文化和地域的差异,环境条件、空间条件、语音沟通条件,对家校协同育人的顺利启动实施产生限制,需要克服[7]。
1)在高等教育的层面。首先,在家校协同育人的机制中,高校是发挥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作用的主导者,对高校的要求就更高,高校应把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责权利明确,摒弃“学校为主,家庭为辅”的落后观念,主动与学生家长交流。其次,高校在教育资源上充分发力,发挥优势资源,指导父母们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再次,“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驱使高等学校要接受社会各界的评价及监督,提升了高等学校交流通道,育人载体、育人内涵越来越丰富,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也不断提升[8]。最后,在每年新生入校报到时的大学新生家长见面会上,加强对于家校的协同育人模式的宣传力度,使大学生的家长、大学生自身从思想意识充分体会家校共建合作育人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在社会和家庭的层面。作为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力量和主体,家庭必须摒弃“甩手掌柜”的思想,积极作为,主动发力,明确自己教育工作主体地位,以平等的身份,以对待家庭和学生高度负责的心态,自觉主动地参与融入到家校协同育人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大学生教育。与此同时,不断创新和改进自己所接受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提升自我素质,与高校一道,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3)从学生的层面。大学生是协同育人的主体,大学生的成长蜕变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学生必须要做好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工作。充分体会到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所应履行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提高政治思想,锤炼人格,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9]。
1)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的管理制度,成立家校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家校协同育人的各项有关规章制度,形成职责分明、任务清晰的管理制度。把家校协同育人工作纳入了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由校党委统一组织领导,学校行政牵头把握整体情况,家庭、院系等分工负责,团总支、学工处具体负责落实。2)充分挖掘树立先进典型,挑选优秀院系作为家校合作教育工作的示范性单位,为家校合作教育创建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3)学校可以通过地方政府专项资助、社会捐助或者慈善机构捐赠、高校师生个人自筹等多种形式来筹措家校协同育人资金,保障高等教育家校合作和接受者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生报到时,是建立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工作的良好契机。在学院新生入学现场报到处,给每位新生入学家长发放一张家校新生联系电话登记表,其中应该包括各个院校学院班级领导的联系电话、各个院校学院班级领导新生工作协调小组的具体联系电话、学院的新生办公服务电话及各个学院班级新生辅导员的具体联系方式;在此基础上,给新生家长邮寄一份家庭个人资料信息登记证,由新生家长认真检查填写,填写内容应该包括新生的真实姓名、出生年月、籍贯、家庭成员真实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家庭收入等;然后,由辅导员把学生的家庭信息录入学院计算机和学校数据库,并随时对每位学生的个人家庭资料状态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家校在深入开展思想素质政治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关于师生协同协作学习和教书育人的各项实践教育活动也需要做好登记,记载好家校师生协同育人实践档案。
在大学辅导员是最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的人之一,这就需要他们能够积极搭建并拓宽家校协同育人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家校协同育人,对学生在学校和在家的情况、包括已取得的成绩、当前存在的问题、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家校互相给予提醒和指导。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措施:1)针对父母和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例如学校、院系的师资情况,学校软硬件设施的配套情况,大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大学生专业社团活动情况,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等,校方要撰写家校协同育人的工作手册,在发录取通知书时一并寄送或者新生入学报到时发送给家长,这样更能方便家长有效地参与到家校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中来。2)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如微信、微博、校园论坛、校园网、腾讯QQ、校园公众号等,通过这些平台及时更新在校生的相关活动信息,能有效促进两方的沟通协作[10]。3)对于信息不发达的生源地,要利用书信的形式进行沟通,如问卷调查、致家长的一封信、学生成长报告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等进行往来交流,来弥补部分家长不会使用上述现代网络技术平台的漏洞。4)要根据学生在校实际情况,制定家访计划,可以召开部分集中区域的家长座谈会,对特殊学生家庭走访慰问等,按照全员化、多样化、常态化、典型化的原则开展系列的家访活动,真实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探索有效的家校协同育人模式。
综上所述,在“转变思想观念+构建家校协同的管理体系+构建家校档案信息体系+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信息平台”引领下的家校协同育人新型模式,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校院两级行政管理者、学生以及家长对家校协同育人模式优势的认知,增强家长、学生、学校三方面主体的共育意识。二是高等院校关于协同育人的组织管理体系要不断地完善,保证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协同育人。三要实行档案管理制度,提升其翔实度和丰富性,鼓励教师和家长积极参与,形成常态化。四要利用目前的各种网络平台,扩宽合作途径,尤其是在学生的实训与实践环节,通过家庭的参与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学有所得,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为社会贡献力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通过这种家校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能够克服过去家长的消极被动心态,提升家庭教育的参与度,有效落实“三全育人”精神,督促高等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毋庸置疑,高校、家庭、大学生都需要进一步牢固强化国家社会主义教育责任意识,转变自己的文化思想政治认知文化观念。提倡“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服务成才”的国家社会主义教育协同理念,以“理念协同、目标统一、持续稳进”为工作准绳,通过各个主体共同努力,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快速成长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