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张海龙,吴晋曙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设备科,山西运城 044000
在医疗科技不断进步、 医院规模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当前,虽然在医院内部积极倡导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但是对应的软件配置系统已经相对落后,无法满足现代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也必然会影响到医院工作的开展效率[1]。以医疗器械为例,在数字化时期,只有加强对医疗器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够有效提升医院质量、服务及管理的竞争力。因此,立足于数字化时代,医疗器械管理会面临着机遇,也会迎来挑战。 为了保证医疗营运模式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探究数字化时期的医疗器械全过程周期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医院中医疗设备的配备种类繁多,按照不同设备所具有的属性,包含其命名种类、需求、规则、运营、分类、运算等形式,相应的管理标准虽然已经制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已经无法满足需求[2]。 因此,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各个系统及项目仍处于不断优化和调整过程中。例如,在日常管理期间,发现存在制造商与销售商对同一设备的命名存在差异的情况,这也导致相关发票上记录的设备名称并不统一。如果设备的入库工作者不能够对具体设备实物进行了解,直接按照发票上记录的名称信息入库,就必然会导致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明细出现错误,难以对各种信息进行精确化管理,影响到该设备的生产商、供应商、规格及名称的准确统计。 同时,信息化管理不标准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到后期维修人员的工作开展,甚至无法将生产商与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对应起来, 即便最后发现两种命名设备属于同一设备,也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在医院的临床科室申请采购设备时,有时未曾对采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没有从效益角度出发判断是否有必要采购,整个过程缺乏科学论证,甚至在最终的效益分析不满足标准下坚决执行继续采购该设备的操作。 在盲目采购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医院内部的资金使用,导致资金的浪费。此外,最新购进的设备也可能面临着使用效率低下的局面,这也反映出在申请采购设备期间缺乏完善合理性的管理, 整个申请制度浮于表面,无法按照规范化操作流程去开展。
实践过程中,如果临床科室想要申请维修,通常直接会选择拨打电话, 或者借助办公OA 系统进行申报,在不具备信息化的条件下,也可能选择直接手工填写申请报修单[3]。而维修工程人员只有在获得对应的申请后,才会前往现场去调查,在维修保养期间,通常涉及到配件的更换,严重的情况下还要送往厂家进行返修,有时整个维修费用的产生并不透明,未曾经过医院内部的准确审计,相应的报修结果和维修记录只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填写,这些都增加了信息真实的风险性。此外,若是医院没有对设备维修保养进行准确规定,只是等到申报时才全面检修设备,没有按照巡检周期进行审查,也会影响到设备使用效率,对工作开展造成负面影响。
从医疗器械的购进到具体领用、维修、申请报废处理,上述任一环节出现错误时,均会影响到该医疗器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 调查发现,医院在面对固定资产管理时没有树立积极明确的理念,存在不重视、缺乏责任心的情况。同时,针对资产管理部门而言,虽然积极倡导技术性和使用的严谨规范性,但在管理方面却存在缺陷,暴露出忽视管理与忽视记录的特征。 加上使用设备工作者可能没有意识到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也不肯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完成对各项固定资产的报损与转移,这也充分表明当前在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设不满足完善性要求[4]。 另外,在医院的职工离职或退休以后,如果没有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交接手续,也可能出现未移交的情况,后期使用过程中就会面临无法找到实物、存在空账等现象,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
为了加强对医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充分重视录入过程,确保各项数据录入的准确性,通常可应用资产条形码的形式进行管理。 此外,为了给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奠定基础,还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审查医院内部的医疗器械资产,总结基础信息并进行完善,保证各项设备只有唯一且正确的条形码与之对应。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其内部的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医疗器械的购置、使用与报废均应当满足《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的要求[5]。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政策法规,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保证能够正确认知管理要求,并有效提升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为强化医院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创造条件[6]。
在管理过程中要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将具体工作内容与个人相对应,对医疗器械实物的编号排列与财务软件系统中的记录信息进行规范,使总账与具体明细分账统计结果相一致[7]。管理应用期间,还需要将各项基础数据纳入到医院的信息系统中,有效构建起二级分类账的明细,要求不同科室的使用部门建立好内部的资产台账,保证财务软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台账统计系统协调运行并完成顺利对接,为实现数字化时期的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带来帮助[8]。
在对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实施管理期间,需要从最初的申请开始,再到后期的计划、采购、验收及使用、维修等各个环节,在操作实践期间需要满足对各项任务的细化处理,严格遵循流程优化、关键控制项目模块化处理的方式,真正实现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加强对相关设备的精细化处理[9-10]。 在该体系内,医疗器械会在全过程中遵守真实记录、完整呈现的要求,以便能够实现医疗器械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合理构建专项分析、追溯体系、相关责任制度等, 保证设备效能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需要注意的是,在医院对医疗器械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期间, 还需要确保实践期间以加强质量控制为核心,积极实现医院设备综合素养最大化的目标,真正体现出设备维修及保养的重要作用[11]。
通过应用标记“二维码”的方式对设备实施统一化管理, 保证各个医疗器械均能够获得唯一的身份认证,再应用手机扫描的方法,建立起特定的设备档案。 在具体使用期间,可以快速地查看到设备的相关信息,结合人工智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所规定的设备库中的数据资料,将相关铭牌进行识别和对应,正确核实全院的医疗器械,并有效确保账单完善、准确,能够从多方位角度出发对资产进行分析[12]。 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 还需要保证该系统支持医院内部的条形码识别体系,按照卫健委信息系统创建的规范,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并有效降低重复工作事件的发生。
涉及到具体维修操作期间,通常会对各项数据实施统计,包含报修者、维修者、保修时间、地点、工时消耗量等,在应用手机与电脑协同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发挥出便捷性的优势[13]。 按照全过程管理制约,应当满足实时跟踪的条件,对维修的各项环节进行掌控,并且经过信息处理环节后,可以结合实际状况做出判断,准确选定合适的工种与维修方式。 在实践期间,合理选择专人选派、自动选派等方式,按照维修工程量的大小,确定适用于内修、外修、返修、上门维修等具体种类,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保证能够将精准的信息推送给相关人员[14]。 此外,涉及到相关报表维修、绩效统计期间,也可以借助信息化优势进行整理, 制作出较为直观的表格,在此状态下,便于领导层的审核与查看。
优先合理制订出行业标准,保证各项检测制度的有效性和完善性,按照医院的自身需求,采用灵活的方式,优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具体实践期间,结合性能检测、安全检测、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检测等,确保最终可以获得明确的检测报告[15]。 在实现质控体系的自动化处理期间,要确保报告单的自动生成,降低人为操作导致失误的风险性,并满足可随时随地在电脑或者手机端进行查看的条件,观察实时状态,为后续操作展开奠定基础。另外,在配置灵活的条件下,还可以确保相关信息推送及时,利用手机就能够实现接收。
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必须对故障监测引起重视,通过合理构建,保证能够对温湿度和电器环境实施监控,将医院中磁共振探头的监测数据、报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过来,满足实时监控的要求[16]。 同时,在正确应用实施监测的条件下,可以准确获得医疗设备关键信息,并保证各设备组件的合理配备与连接,使其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各层信息内容, 为后续查看、判断创造条件。
为了提升医院工作的效率,在数字化时期也需要建立起设备营运报告的可视化系统,并满足在出现风险性的条件下进行及时报警的条件,以便能够合理预防故障的发生。 操作期间,借助报表化的形式还可以统计分析每位员工的绩效,将员工的工单、工时等内容准确地呈现出来,为完善绩效体系提供支持。 借助对维修工单的合理性分析,能够有效把握医院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状况,相对直观地反映出产生故障的总次数,合理计算出维修成本、响应及恢复的时间长度等[17]。 上述信息内容的呈现均可以为运营决策提供支撑,并通过合理的扫描统计,为后续医院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以便实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标。
在工作开展中,可按照工作需求灵活性地设置相关报表的格式,并确保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报表需求。 工作开展期间,基于设备的统计和分析,准确计算出中小医疗设备的具体成本和运营效益,为决策提供精确化的数据信息支持。 在对维修绩效进行分析期间,也会涉及到维修绩效与成本两方面的问题, 通过利用放射信息、医学影像等信息合理提取信息内容,在有效扩大的基础上还可以不断提升其营运指标, 及时判断出扫描部位、检查量等情况,通过智能预测和有效分析,为患者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在医院创建子模块的基础上,可实现对该系统和HIS 系统的有效对应,利用特殊接口对其实施处理,保证能够实现对关键信息的自动提取与采集,再经过合理加工,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数字化时期的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医院工作的开展效率。 结合本次研究过程,发现当前医疗器械在管理期间,暴露出信息化管理不满足规范标准、 缺乏完善合理的采购流程、维修保养管理不满足规范性要求、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等问题,通过明确医院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关要求,发现需要各项数据填写满足真实性特征、遵从各项法律法规的正确指导、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条件,最后,在具体实践期间,要通过科学建立起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借助手机操作合理简化维修过程、质控体系的自动化建立与完善、科学构建即时故障监测体系、科学构建设备营运报告的可视化系统、科学创建绩效分析管理的子系统等策略,保证能够顺利实现数字化时期的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达到“高效、可靠、精确”的集约化运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