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洲 杨天
杭州下沙某绿地
西子湖碧水轻摇,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宜居宜业,民生实事掷地有声,“最美”现象遍地生花,“人间新天堂”不断充盈幸福的实质、拓展幸福的内涵,这里的溪河通达江海,这里的灯火烛照未来。
时光之舟折旋疾徐,向新高点跃迁,一条“幸福线”贯穿始终。杭州已16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全国唯一的“幸福示范标杆城市”。
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变迁背后,蕴藏着杭州改革创新、共建共享的幸福密码,凝结着具有时代价值的杭州探索。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杭州主动对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有没有”向“好不好”努力,使幸福生活处处可见、人人可及、时时可感,有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杭州紧紧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着力解决“一老一小”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速全面实现公共服务普及普惠,一桩桩民生实事,于贴心处落地、于细微处着眼,一幅幅幸福画卷,在錢塘大地上徐徐铺展。
在杭州拱墅区德胜东村社区食堂内,四人一桌,实木餐椅,淡蓝色的餐盘汤碗,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有说有笑。“以前不是杭州籍不能享受优惠,有的老伙伴是外地户籍,看着大家有优惠,羡慕得很。这回改善得好,大家都能享受了,20多年的老邻居了,一起来吃饭聊天,日子也有乐趣。”86岁的齐大伯说,在德胜东村刚刚结束的改造服务中,他最满意的就是老年食堂的升级。
杭州对标全省幸福颐养标杆区建设目标,让家门口的幸福颐养高质高效。2022年,杭州推出“全城通”智慧助餐应用场景,老人只要走进挂有“全城通·百膳惠老”标志的老年食堂,不管户籍在不在杭州,都可享受优惠折扣。目前已有70多家助餐机构加入“全城通”,这一普惠举措让老年人在杭州真正享受到了“舌尖上的幸福生活”。
杭州大力推进“扩中提低” 改革,构建广覆盖可持续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制度体系,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也不少。
与此同时,杭州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的放大效应,努力让孩子们茁壮成长、让年轻人成就梦想、让老年人安享晚年,让每个家庭都拥有更坚实的收入来源、让每个群体都享有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让每个地方都能实现更富足的美好生活,绘就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幸福图景:
——缩小收入差距,全市域共享幸福。2021年,杭州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5∶1,已连续11年缩小,共同富裕更加看得见、摸得着。杭州大力推进“扩中提低”改革,以高水平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制定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构建广覆盖可持续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制度体系,确保共富路上一个也不少。
——率先探索“一老一小”系统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10月底,打造康养联合体56家;国内首创建立婴幼儿成长驿站,建成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059家;有效增加普惠性托育供给,全市可供托位4.4万个,每千人托位数达3.6个。
——大力发展人民满意教育,创新学后托管服务、公办民办同步招生,有效解决了民办初中择校热、校外培训乱象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推进跨区域跨层级名校集团化办学,截至2022年10月底,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73万个。
——“数智”惠及生活的例子不胜枚举。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余杭区的家长们惊喜地发现,“入学早知道”平台具备海量数据智能建模,给孩子找学校时,只要在手机App上输入户籍和相关信息,就可以在AI帮助下一键获取结果。杭州矢志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孕育了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等数字工具,率先开启了一部手机完成“吃、住、行、游、购、娱”的数字生活。推行“无杆停车”后,西湖西溪景区平均每天进出车辆约2800辆(次),出场速度从此前的20秒缩短到不足1秒,令市民游客惊叹“杭州速度”;火车东站指挥中心“一站集成”、执法信息“一网归集”、事件处置“一体协同”,成为全国高铁枢纽数字化改革的先行示范……如今,从智能餐厅到AI管家,从无人驾驶汽车到智能工业生产线,从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到智能家居产品,从能做骨科手术的机器人到可以根据影像自动“读片”的AI,万物智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数字社会图景正在渐次展开,深入城市每个角落、影响每个家庭、惠及每个市民。
11月20日,杭州,市民在城北丰彩运动公园内锻炼身体。从空中俯瞰,公园造形酷似“巨型七彩吉他”
人间天堂,天蓝水清是底色。杭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保护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全市I-III水质断面超过90%,近5年市区PM2.5浓度累计下降44%,建成3000多公里城市绿道,森林覆盖率达66.7%,实现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西湖繁星、钱塘碧水、天目叠翠、江南净土”正在成为美丽杭州的生动写照。
“宜居宜业”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杭州未来社区是“让老百姓幸福”的新平台。在杭州四季青大型市场集聚区中,青荷苑是一处“大隐于市”的静谧庭院,小区大门状如荷叶,楼栋外立面青砖灰檐,处处可见“荷”的元素,一派宋韵风格,尽显匠心。青荷苑是荷花塘未来社区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数字化提升,该小区围绕“一老一小”、“服务+治理”重点领域,打造了荷悦生活小程序、金牌管家驾驶舱,并以莲子积分为关键词,赋能校舍融通智慧教育场景、暖心一码通智慧邻里场景、荷安365智慧治理场景、智慧健康场景建设,让数字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让服务就在身边,让旧改有温度。
2022年,杭州新建成快速路26条130公里,快速路通车总里程超480公里,居国内城市前列,516公里的地铁“大动脉”,让杭州都市圈的车水马龙,以最高时速80公里来回奔跑在地平线下。地铁2号线从萧山市心路下穿钱塘江后,穿越市中心繁华地段,极大缓解了城西的交通压力;2021年6月,杭州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杭海城际铁路、杭绍城际铁路也同日通车,率先实现杭州、嘉兴、绍兴三地轨道交通网络联通,三地同城,“一站”到达;2022年9月开通的地铁19号线,串联起杭州西站、杭州东站、杭州机场三大交通枢纽,把杭州西站与杭州机场的距离拉近至45分钟,让西湖文化广场与西溪湿地的距离缩短至15分钟。根据高德交通发布的拥堵延时指数城市排名,杭州从2014年一季度的全国城市排名第1位,下降至2022年三季度的第38位,大大提升了市民游客的出行体验。
随着亚运的脚步日近,杭州在社区、公园绿地、滨水绿道、桥下空间、屋顶等区域见缝插针式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为市民群众打造“10 分钟健身圈”。
在杭州,转角遇见美好。随着亚运的脚步日近,杭州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银边”的区域,在社区、公园绿地、滨水绿道、桥下空间、屋顶等区域见缝插针式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为市民群众打造“10分钟健身圈”,让幸福之花在家门口绽放。崭新亮相的“北星桥下体育场”就是拱墅区“桥下空间+体育”的新尝试。该体育场分布在运河两岸,曾经堆积废弃物的桥下空间,上方是留石快速路高架。改造后的桥下体育场总面积达到1400平方米,包含新建的篮球场、门球场和若干健身设施。“剩下10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我们铺设了地砖,可以作为广场舞的场地。”杭州运河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
从秀美的西子湖畔到壮阔的钱塘江边,从清晨的带露新荷到夜晚的灯火长卷,从一座座腾起的高架桥到纵横交错的景观大道,人们已经习惯在这座城市享受这样的生活节奏:坐水上巴士去上班、周末去美丽乡村度假、在簇新的游步道快走,幸福的愿景被一帧帧、一幕幕照进现实,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
这些年来,杭州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让文明成为根植于内心的自觉。徒手接住坠楼孩子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生命最后一刻保障乘客安全的“最美司机”吴斌、拒绝200万元年薪远赴黔东南支教的“时代楷模”陈立群等最美人物,“礼让斑马线”等文明风尚,一起汇成了城市最美的风景,使杭州成为充满温情的善城。越是走进杭州,就越能感受这座城市的韧性张力,越能读懂“患难见真情、危急显身手”的担当品格。
行人过斑马线,车辆会主动停车礼让;坐公交地铁,人们排队上车、不喧哗只低语交谈;遇到困难,很轻松就能找到志愿者帮助。广大市民文明行为与杭州“最美”现象同频共振的背后,是努力做好共建共享的大文章,推动市民增强主人翁意识、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是大力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以满城书香涵养人民的文明素养;是坚持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平民”中发现“英雄”,形成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
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标尺,让实事辦得更实、让幸福成色更足,也是城市与人民共建共享、同生共荣的亲切注脚。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政于民方知得失。2009年起,杭州开始开展“公述民评”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以“问—答—评”形式进行深度问政,助力各部门和地区深入查摆问题、寻求破题之策。2022年的“公述民评”问政活动围绕“一老一小”“二次供水”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开展,问政嘉宾、民评代表及专家深度互动,问政单位负责人回应问题,现场接受其评议,认真整改自身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写好幸福答卷,展现头雁风采,杭州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步履,铿锵有力。
女孩在杭州某公园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