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技术体系湘东试验站(430100) 李昊帮
湖 南 省 畜 牧 兽 医 研 究 所(41013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又称“波浪热”,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
该病为全球性疾病。大多数动物都可感染布病,但以羊、猪、牛最为易感,人也可感染布鲁菌,以羊布鲁菌的感染力最强,危害最严重,其次是牛布鲁菌。在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在流行区呈点状流行。
动物间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或体液交互感染传播;人间传播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人通常是因摄入由感染动物制作的食品而被感染,如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制品、生肉或未充分烹熟的肉类;畜牧业相关从业者多数因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如接触病畜流产胎儿、胎衣、羊水,或接触毛、肉、奶等畜产品等感染。少量由呼吸道传播,如密闭实验室或生产车间气溶胶感染传播。
布病最突出的症状为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典型的波状热,即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除此之外,还有寒战、大汗、疲惫,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头痛,食欲、体重下降,抑郁等症状。部分患者症状可持续存在,病程超过1年,即发生慢性感染,出现脊柱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等疾病的相关症状。
1.引种禁止从疫病发生地区和受威胁地区引种。引种前应进行布病检测,到场隔离期间应再次进行检测,两次均为阴性的健康个体方可合群饲养。提倡自繁自养。
2.场区建设与消毒场内应设有专门的兽医室与产房,产房在每次集中生产前后均应严格消毒,如发现阳性病例,受污染的土地、场舍、器械应严格消毒或做无害化处理。
3.检测与淘汰每年春秋两次于集中配种前进行布病检测,发现阳性病例及时淘汰,疑似病例隔离复检,阳性或持续疑似病例及时淘汰。
4.疫苗免疫湖南省按照国家规定禁止免疫。
5.管理制定繁育规划,定期做好布病监测,严格执行卫生管理与消毒制度。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家畜,只要有患病畜存在,人、畜遭受布病的威胁就不能解除,并时刻有该病发生和流行的危险。目前,坚决淘汰病畜是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主要方法,如动物尸体要消毒后深埋。
2.加强职业人群的个人防护职业人员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加强自身防护,对污染区域要全面消毒;职业人员用过的所有器物要消毒,最佳方法为0.1%新洁尔灭浸泡消毒(30分钟);消毒手、皮肤、工作鞋和橡胶手套可用0.1%新洁尔灭进行浸泡(5分钟),工作衣帽和口罩用高温高压消毒;病原菌操作人员要用专用装备隔离;重点人群预防接种。
3.加强布病科普教育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对高危职业人群要定期开展科普教育,一旦发现有布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4.加强培训与监管建立卫生部门与动物疫病防控部门互通疫情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动物间疫情,防止人间布病暴发流行。加强人间布病临床医生的培训,减少布病的误诊、漏诊和医护感染。就医时,若病患确诊为布病,一定要进行全程正规治疗。
1.疫情调查程序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布病疫情报告后,必须详细询问疫情发生的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确认是否启动应急程序,如应启动则立即派出应急机动队赶赴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是否上报上级部门。处理暴发点的各项工作,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2.现场调查内容防治人员进入现场后,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布病暴发情况进行全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有关暴发时间、地区、人群和畜群分布、变动等方面资料,特别是首例病人(病畜)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可能的原因等方面的资料。
3.实验室检查验证采用血清学和细菌学方法检查病患,了解感染和发病情况,如怀疑食品(奶、肉等)、水源或皮毛引起的亦应采样检查。
4.防控措施制定对上述所获得的资料和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引起布病暴发的来源和主要的传播因素,确定本次暴发波及的范围和具体的预防措施。
5.注意事项①减少集聚。布病暴发时,不要在疫点内召开有彼邻地区人员参加的大型会议和举行各种群众活动。②现场消毒。病畜流产胎儿、死胎、胎盘、羊水、流产物污染的场地、牲畜的皮毛及粪便等,应按规定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个人防护。③总结报告。处理暴发点的工作结束后,应分别写出行政和业务工作总结报告,除本地的行政和业务部门存档外,还应报上级业务部门和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