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嵘,王淑芳,王福财,闫海全,刘占经,何金桂,牛静勇
(1.天祝县华藏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天祝 733299;2.天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祝 733299)
藏羊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具有抗旱、抗病以及产毛量高、肉质鲜嫩等特点,是青藏高原优势地方物种。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东端,境内海拔2 040~4 874 m,自然条件严酷,草地型藏羊是当地的优势畜种,养殖历史悠久。
目前,天祝县绵羊中高山细毛羊和藏羊各占50%,基本为天然牧场的开放式养殖。藏羊一年一胎,发情时间主要集中在7—10月,发情期内将种羊投入母羊群自然配种,配种完成后5个月开始产羔,而此时进入冷季,天然草场牧草枯黄,营养和供给量开始不断下降。羔羊出生后,哺乳期多达180 d,如果在母羊怀孕后期和哺乳期只放牧不科学补饲,必然影响母羊的分娩、哺乳、产后体能恢复和发情周期的恢复,也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藏母羊分娩后泌乳量多集中在前30 d,据了解前3周的泌乳量占总泌乳量的75%[1],如果哺乳期不增加营养提高泌乳量,此后的乳量将难以满足羔羊营养需求,导致羔羊生长发育变慢,日增重不明显,从而降低藏羊养殖效益。浓缩料是营养补饲产品,通过合理配方可满足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羊的营养需求,且适口性好,易采食[2]。佟瑛等[3]研究发现浓缩料能有效提高羊只的生产性能。俞联平等[4]研究发现冷季以浓缩料补饲藏羊,母羊的繁殖成活率提高。本试验旨在探索新的藏羊养殖模式,从而提高天祝县藏羊产业经济效益。
试验地点设在天祝县松山镇黑马圈河村。藏羊放牧地位于祁连山脉毛毛山南麓松山滩草原。该地海拔2 600~3 800 m,属干旱半干旱气候。
试验2020年10月20日开始,2021年3月20日结束。
藏羊发情时间集中在夏秋季节,自然受配时间不统一,差异较大。选择4户分娩日期相近,至10月中旬已怀孕3个多月的藏羊为试验对象,2户为一组,最终确定试验组母羊65只,对照组62只,均佩戴耳标编号。试验羊只无显著差异,均为健康无疫经产羊。圈舍定期清扫消毒,母羊产前30 d免疫接种“羊四联”疫苗,羔羊按免疫程序正常免疫,并做好驱虫工作。
试验组和对照组藏羊在相同的围栏草场上放牧,自由采食,早晚饮水各1次,晚上进暖棚管理。
试验组母羊产前50 d开始单另饲喂,加喂青干草和有浓缩料的精饲料,精料配比见表1。妊娠期每日放牧前补饲青干草0.25 kg/只,下午回圈后补有浓缩料的精饲料0.1 kg/只。哺乳期放牧加补饲2个月,放牧前补饲青干草0.25 kg/只,下午回圈后补有浓缩料的精饲料0.25 kg/只。羔羊2月龄断奶,断奶后第1周舍饲饲养,每天补饲羔羊育肥精料补充料2次,每次0.2 kg/只,1周后育肥加放牧,草料自由采食。羔羊精料补充料原料组成包括玉米、豆粕、棉粕、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钙、磷、氯化钠、植物油等,营养成分见表2。
表1 试验组母羊精料配比
表2 羔羊精料补充料营养成分表
对照组母羊晚间每天加青干草0.25 kg/只和玉米0.1 kg/只,所产羔羊按照传统5月龄断奶,不补饲,随母畜放牧养殖。
统计产羔数量、发病数量和死亡数量,称取羔羊初生重、2月龄、6月龄体重,称取母羊配种前体重、分娩体重以及断奶体重,对比分析两组繁活率、羔羊日增重、母羊各阶段失重等,以及试验期间各组羊只采食、反刍及精神状况。注意早晨空腹时称量体重。所得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由表3可知,试验组共产羔70只,产羔率比对照组高4.5个百分点;流产1只,流产率比对照组低3.26个百分点。羔羊6月龄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羔羊存活数分别为70只和52只,对照组羔羊因体弱或疾病死亡12只,试验组无死亡,试验组繁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3.8%。试验期内试验组羔羊精神、采食、反刍等均比对照组羔羊好。对比数据说明,母羊在妊娠中后期添加浓缩料对胎儿的影响很显著,胎儿营养丰富,羔羊体质明显改善。哺乳期添加浓缩料效果更明显,并且效果与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越显著。
表3 冷季营养补饲对羔羊繁活率的影响
两组母羊各时期的体重变化见表4。试验组母羊分娩时体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妊娠期失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低64%。羔羊断奶时,试验组母羊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哺乳期失重两组也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羊哺乳期失重比对照组低53.9%。试验组母羊总失重比对照组低58%。
表4 母羊各时期的体重及失重变化
由表5可知,试验组母羊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补饲,对羔羊初生重、2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产生了很大影响。试验组羔羊初生重比对照组高28.17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2月龄体重比对照组高37.40个百分点,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44.91%,差异极显著。羔羊2月龄断奶后舍饲育肥至6月龄时,试验组羔羊体重均超过25 kg,2月至6月龄期间日增重差异极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高46.40个百分点。
表5 羔羊各时期的体重及日增重变化
藏羊的产羔时间在冬春季,此阶段天然草场枯萎,利用率低,机体御寒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仅补充燕麦等青干草和简单的精饲料不能给怀孕母羊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何长芳等[5]研究发现浓缩料营养物质供需之间比较平衡,既能满足母羊营养需求,又能促进胎儿发育、改善胎儿体质。努尔尼沙·巴吾东[6]研究表明,妊娠后期合理补饲能提高羔羊繁活率。试验表明,妊娠中后期补饲浓缩料能够提高羔羊繁活率。
哺乳期补饲的母羊失重比对照组低一半以上,试验组母羊总失重比对照组低58%,表明补饲对母羊的体质恢复有很大影响,能够减少母羊营养消耗,快速提高营养水平,这也缩短了母羊返情期,给藏羊“2年3胎”高效繁育奠定了基础。试验表明,对2~6月龄期羔羊科学育肥,羔羊日增重差异极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高46.40个百分点。传统放牧方式羔羊随母羊觅食,需走较长路程,体力消耗不利于抓膘。仔畜通过早期断奶、舍饲育肥缩短了放牧和饲养时间,羔羊由原来的8~10月龄出栏缩短为6个月,缩短了出售周期,加快了畜群周转,缩短了放牧时间,减轻了草场压力,缓解了畜草矛盾,有利于恢复和保护草场生态。王海兄等[7]发现母畜妊娠后期补饲后,在天然草场采食时间可缩短3~4 h,在一定时间内减轻了草场载畜量,有利于改善目前草场退化现状,这也符合现代畜牧业提倡的设施养殖要求。
对于产羔前补饲时间的确定,祁生元等[8]发现补饲40 d以上的羔羊和补饲30 d的羔羊间初生重差异明显,补饲40 d、45 d、60 d羔羊间初生重差异不明显。本次试验选择产前50 d补饲,对羔羊的生长发育、母羊的体能恢复等都效果良好。
冬春季节对高寒地带的藏羊饲喂青干草和简单的精料,无法满足繁育母畜营养需求,也不能满足胎儿的营养需求。本试验通过对产前50 d的母畜和产后哺乳期母畜补饲浓缩料2个月,对羔羊2月龄早期断奶,补喂羔羊精料补充料加放牧等措施,到羔羊6月龄时试验组比对照组繁活率提高了23.8%,母羊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总失重降低了58%,羔羊初生重、2月龄重、6月龄重分别比对照组高28.17%、37.40%、42.66%,差异均极显著,可见冷季科学补饲能提高藏羊产业效益,值得在实际生产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