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鲁,郭计东
邹城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邹城 273500
全面质量管理(TQC)是依据《药品管理法》《医院药剂工作条例》等文件所建立起来的有效管理方式,按照其具体特征,属于数理统计方法对质量管理的定量化描述。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提升质量管理效果的作用,保证药剂管理朝着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在医院工作中,药剂科属于包括技术、管理、生产于一体的重要专业技术科目,既与药品的采购供应、生产研制等过程有关,也通常和科研探究、监督管理等内容存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药剂科属于医院的重点部门,因此有效提升药剂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尤为关键,结合现代医药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应当积极提升药学专业技术服务质量,使其满足规范化要求。积极倡导强化对药剂科管理制度的建设,并通过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有效保证其在药剂管理工作中的科学使用。
国外研究者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能够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带来巨大帮助,具体应用期间需要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彰显出独特的优势[1]。医院在选择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时,能够显著提高服务质量,并有效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还可以合理控制成本,有效避免治疗期间产生的不利因素。在药剂科通过正确使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能够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通常在短期时间内很难直接发挥出该管理理论的重要价值。结合实践经验判断,在确定有效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后,为保证能够获得较好的成效,必须维持特定的时间。虽然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能够为药剂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优势,但实际应用过程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药剂科组织文化、专业自治程度、组织结构及管理者风格等均会对应用效果产生影响[2]。同时,实践过程中也需要综合考虑质量管理理论的完善性,确保可采用有效的方式、利用合理手段,保证能够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
药剂管理工作开展期间,使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过程必须准确遵守以下4个方面,即战略计划、领导作用、人力资源和过程管理。其中,领导层必须为该管理理念的执行指明正确方向,为管理计划的实施奠定基础,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向药剂科工作人员灌输积极影响的质量概念,并通过强化培训等方式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3]。在应用期间不断优化与调整,确保其达到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状态。另外,在人力资源和过程管理方面,还需要积极树立团队意识,加强对客户满意率的调查,并以此为据,有效判断质量是否满足要求,为后期的组织文化调整奠定基础。
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时间较晚,在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医疗环境与市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医院在管理方面开始进行改革,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也逐渐应用于药剂科的管理工作中。早期阶段,药剂管理工作在开展期间将重点放在了最终质量方面,后来经过调整,更加看重整个科室全员的参与力度,过程中还应当确保管理与管理标准相对应,这种模式很快应用于多数医院[4]。结合实际应用过程,研究者发现在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后,相对于传统的管理工作,确实能够得到改善,并且可以将富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呈现出来,使医院药剂管理工作朝着国际化、现代化方向发展[5]。不过,在实际使用期间发现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整体工作项目程序无法有效结合、最终的成效有待提升等。
全面质量管理属于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有效建立该系统,能够促进药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提升。结合其工作模式与应用情况,具备以下特征:首先,采取预防为主的理念,并结合现代管理方式加强对过往的事后检验;注重从人员与物品两方面出发,关注工作质量、药剂质量与药品质量的管理;可以对药剂科工作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督,搭建起综合性管理体系;在运营过程中,保证所有药剂科工作人员都能够参与其中,该管理理念满足多样化、科学化标准[6]。
调查当前国内医院药剂管理工作现状,针对药剂科工作人员而言,在质检效果、人员综合素养、临床药学等方面,均可能存在缺陷,因此在实践期间需要予以改善[7]。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药剂科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药学发展的需求,在观念进行转变的条件下,有效提升药剂科管理的服务质量,确保能够与医院整体服务相适应,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药剂科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医药多方面工作内容存在联系,因此,合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促进药剂科服务水平的提升,才能够发挥出药剂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8]。
结合药剂科在医院中的工作职能,其主要承担起与药剂相关工作,总体而言,在医院中占据关键地位,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和药剂工作人员、药品管理、药剂搭配产生密切联系[9]。在药剂科工作人员调配药物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药剂的管理,管理效果有时会影响后续治疗的结果,因此,必须加强对药剂工作人员、药物搭配的有效管理,确保药剂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提升。医院药品的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求工作人员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从医院角度观察,整个药剂系统管理只有满足科学规范化标准,才能够体现出对患者、社会负责的态度与理念,这是医疗道德所规定的内容,也是药剂工作开展必须遵守的条件。在药剂工作涉及到医院诸多项目时,应当强化药剂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有效制度,确保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积极展现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重要价值。
结合医院药剂科实际状况,在使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期间,需要关注以下4个阶段,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并且在实际操作中,整个体系处于循环状态,不同阶段间保持密切联系[10]。只有完成单个循环体系后,才能够为下一个循环创造条件。结合药剂科全面质量管理的阶段划分,有效探讨其工作状况:①在计划期间主要是对现状进行分析,并及时寻找出与质量相关的因素种类,通过合理调查,有效判断相关问题的产生,并据此制订出明确的计划与步骤;②执行过程即是按照原定的计划去开展,操作期间严格落实对应的管理计划;③检查阶段则是对后续的执行效果、各个项目运转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就必须依据异常去探究问题的产生,最终获得具体的原因;④处理阶段主要是依据检查获得的结果予以总结和分析,并通过合理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整个体系运行期间,需要强化总结,以实践为基础不断积累经验,保证所有问题均能够得到有效处理。
在管理循环过程中,还会涉及到8个主要步骤,通常包括研究现状问题调查、影响因素判断、重要因素明晰、各项举措落实、执行状况检查、执行措施的标准化处理、遗留问题的处理、尚未解决问题的后续循环[11]。从上述过程就可以看出,在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总结,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将其转化为后续参与过程的重要基础。
想要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合理使用,就需要加强对药剂科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确保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高,并促使药学服务水平、医疗服务质量朝着向上方向发展。实践阶段,药剂科工作者应当严格遵守医院相关制度与规定,担负起自身工作职责,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与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12]。因此,要加强对临床药师的培养力度,从理论角度出发强化引领与指导,并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的项目训练,注重整个培训工作的开展,让临床药师的培养力度不断增强。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想要强化对工作内容管理、促进水平的提升,就必须从建立管理制度方向出发,有效提升约束力。结合药剂科日常工作项目,必须借助有关制度进行维持,在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的条件下,能够让药剂工作者按照项目内容完成既定目标,保证操作期间有据可依,为提升服务水平奠定基础[13]。在管理制度的有效保障下,还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确保临床用药满足科学性标准,凭借相对优质的服务理念与过程,让药剂科工作科学顺利地执行下去。
按照传统药品采购的工作模式,通常采用药品供应的方法,在实践阶段,整个药品应用环节主要包含采购、入库、调配、取药,将该过程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相结合后,就可以构建起完善化的管理机制,保证操作过程满足科学合理的标准,实际应用期间,能够加快药品流转速度,明显提升药剂科工作效率[14]。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工作者在操作期间,应当对采购环节进行控制,从根源出发实施有效的监督,并保证药品质量能够满足要求,合理统计药品的库存情况,加强对药品的有效管理,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需要构建起以质检为中心的完善化体系,保证能够对外购药材、自制制剂进行严格检查。①需要将财务制度和药品订购预算紧密连接起来,保证两者相互配合,并积极确保采购的渠道满足合法性要求,药品在入库时还需要进行合理验收,强化对药品质量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监督;②加强对处方审核检查,在调配药品的过程中,确保没有出现药品过期与变质的情况[15];③药剂科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制剂生产的标准去执行,落实药品质量管理规范,保证生产流程的完善性,并强化各个阶段的合理监督与管控,让药剂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药剂科管理工作的开展属于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项目,通过合理使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能够有效健全药剂科管理体系,积极改善药剂科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为患者安全用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