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红 ,李维栋
(德州市德城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德州 253000)
农药包装废弃物是指农药使用后被废弃的与农药直接接触或含有农药残余物的包装物(瓶、罐、桶、袋等),对其的不当处理,很容易造成面源污染和二次污染。农药包装废弃物由不可降解材料制造,甚至要上百年才能消耗降解,其长期暴露在环境中,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1-2]。过去,在很多农村的田间沟壑,随处可见乱扔乱丢的农药瓶、农药袋,长期无人管理,成为全社会的恶疾。为防治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农药管理条例》《山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德州市德城区结合本区实际情况,自2020年以来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有序开展,保障推进措施同步跟进,全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德城回收模式”。为继续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现对德城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进行总结探析。
德城区为德州市市辖区,农业辖区面积小,全区农业种植面积为7 667 hm2,2021年全区农药用量为77 t左右。结合德城区农业生产实际,在辖区范围内建立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指挥中心1处,镇街回收协管站4处,以农资经营店为主体,分区域设立集中回收点10处,114个自然村作为网格点,聘请村民代表、种田大户、社区工作者任协管员。区回收指挥中心负责全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宣传发动、工作管理、调度处置等工作;镇街协管站统一协调指导本镇街内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由镇街农办牵头,充分发挥村级协管员队伍作用,对田间地头、河道沟渠、水源地等进行巡查、发动农户捡拾,上交回收点。10个回收点按划分片区负责本区域内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登记、分类、信息上传,配合无害化处理厂转运等工作。德城区逐步建成区政府负责组织领导、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监督管理、涉农镇街协助指导和服务,农药经营者、使用者积极参与的完善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德城区不断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立了“区-镇街-农资店”自上而下的三级回收治理模式。
德城区全区共有5个涉农镇街,农业经营业门店70余户。根据德城区农药经营单位分布情况,以七西农资批发市场、黄河涯镇、二屯镇为重点,设立第一批以农药经营单位为主体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涉及农药批发、零售(含高毒禁限用)经营单位10家。2020年5月29日,德城区农业农村局与首批10家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向村级协管员代表发放了聘书。2021年7月2日,德城区农业农村局召开了全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推进会,总结经验,并与首批10家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续签合作协议,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授课,向参会的涉农镇街分管负责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村级协管员代表、农药经营业户代表等进行《山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以及《德城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试行)》的政策解读。
落实农药经营者、使用者回收主体责任。德城区以10个集中回收点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为主,其他农药经营业户回收为辅,其他经营业户将其零散的回收物交至区域内的邻近集中回收点统一存放。德城区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督导农药经营门店依法履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责任和义务,在村民购买农药时,向村民讲解包装废弃物的危害和回收的制度措施,不得拒绝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农业投入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或者农用薄膜,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交由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0 000元以上100 000元以下的罚款;农业投入品使用者为个人的,可以处200元以上2 000元以下的罚款”,建立奖惩办法,加强日常农药执法检查,要求每个农药经营店依法健全农药进销货台账,并根据农药进销货数量,确定回收比例和数量,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台账,按期向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指挥中心报送回收数量。10个集中回收点门口悬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铜牌,室内悬挂《山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德城区农业农村局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制度》、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流程图,做到回收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回收流程图上墙,责任包保到人。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田大户宣传相关法规,告知相关责任义务,建立农药田间使用记录,设立农药回收箱,及时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区回收指挥中心通过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平台软件,对全区各农药经营店、各集中回收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进度、处理情况进行统一调度管理[3-5]。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点负责所在区域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群众发动、集中收集、分类工作,负责设立有消防安全设施、远离居住人群、不能产生二次污染环境的临时收储点。收储点应位于交通便利场地,便于危废运输车辆转运。如果由于回收网点消防安全设施或管理不到位,产生的安全生产隐患或是二次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由回收网点负责。回收网点负责所属区域内农药包装废弃物的转运工作,转运期间产生的费用由德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德城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德城区范围内的组织培训、宣传单页、条幅、墙体广告、微信和电视媒体的宣传工作,负责农药包装废弃物转运对接、集中无害化处置工作。德城区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人员、配送车辆,为10家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配置收纳桶20个,各种宣传品1 500个,宣传单页10 000份。
在集中回收之后,更重要的是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在2021年12月16日新修订的《山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办法》出台以前,集中收贮前不按危险废物管理,集中收贮后按危险废物管理。危废处理门槛高、要求严、资金压力大,成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最大难题。为了减少二次污染,减轻资金压力,德城区经与临邑泉润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厂沟通协商,初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德城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平台调度信息,由泉润公司直接和10个回收点对接,上门服务,并提供转运包装袋,由该公司转运收回的全部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到100%。
在全区范围内采取多种喜闻乐见、通俗直观的方式开展宣传发动,营造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社会氛围和群众认知度。在各经营网点的室外或主要街道悬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宣传条幅,配备宣传单页。注册德城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公众号,制作公益宣传短视频在微信、抖音推送,在镇街交通要道、乡村集市等人流量集中地段,制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墙体彩绘、墙体宣传栏、宣传标语、条幅50余条,发放宣传彩页5 000余份。出台《德城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方案(试行)》和《德城区农业农村局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宣传、奖励置换办法》,实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与农业扶持政策、各类认证、荣誉挂钩制度。利用农村大集、农资销售时机加大回收宣传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下乡宣传活动,宣传奖励政策,鼓励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业园区积极主动上交农药包装[6]。
德城区农业农村局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宣传、奖励置换办法,鼓励农民朋友积极主动收集、上缴农药包装废弃物。通过向社会公布的10个定点回收点,以收集农药包装废弃物置换生活用品的奖励方式,按农户交回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数量,发放各种奖励物品,既有利于调动农户积极性,也有利于农药店日常经营,便于回收工作开展[7]。
置换方法:1)20 mL~50 mL塑料包装瓶或玻璃瓶50个置换手提袋1个,100个置换水杯1个或洗脸盆1个,200个置换雨伞1把;51 mL~100 mL塑料包装瓶或玻璃瓶20个置换手提袋1个,40个置换水杯1个,60个置换洗脸盆1个,100个置换雨伞1把;101 mL~200 mL塑料包装瓶或玻璃瓶10个置换手提袋1个,20个置换水杯1个,40个置换洗脸盆1个,60个置换雨伞1把;201 mL~500 mL塑料包装瓶或玻璃瓶5个置换手提袋1个,10个置换水杯1个,20个置换洗脸盆1个,30个置换雨伞1把;500 mL以上的3个塑料包装瓶或玻璃瓶置换手提袋1个,5个置换水杯1个,10个置换洗脸盆1个,20个置换雨伞1把。2)50 mL(g)以下包括50 mL(g)塑料、铝箔包装袋50个置换手提袋1个,100个置换洗脸盆一个;51 mL(g)~100 mL(g)塑料、铝箔包装袋20个置换手提袋1个,40个置换水杯1个,60个置换洗脸盆1个,80个置换雨伞1把;101 mL(g)~200 mL(g)塑料、铝箔包装袋10个置换手提袋1个,20个置换水杯1个,40个置换洗脸盆1个,60个置换雨伞1把;201 mL(g)以上的塑料、铝箔包装袋5个置换手提袋1个,10个置换水杯1个,20个置换洗脸盆1个,40个置换雨伞1把。
德城区目前还没有设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专项资金,德城区农业农村局这两年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整合其他项目结余资金,压缩其他开支,用于支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德城区正在争取下一步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专项资金问题。
山东省在2021年12月修订《山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办法》,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难题,在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满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条件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回收资金的投入。
与环保、应急等部门多方配合,争取工作支持,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信息共享,确保回收工作的正常进展。加强对河道、沟渠、水源地等重点地段的排查。定期由镇街牵头、协管员带头、组织人员对田间地头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全面清理。
1)推进全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农药使用量逐年减量,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数量逐年减少。推进科学安全用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可以实现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既减少农药使用量,又有利于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每亩可少用农药1~2次,节约农药投入20%~30%[8]。德城区在2021年大力推广科学用药和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9]。
2)创新思路。改进农药包装,鼓励德城区区域内两家农药生产企业使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降解的包装袋,或是更进一步的水溶性包装物,鼓励农药使用者使用便于回收的大容量包装物。改进农药利用方式,鼓励农药使用者在施用农药过程中通过多次清洗等方式减少、清除农药包装废弃物中的残留农药。
3)进一步探索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废弃物不断增加,资源不断减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药包装规格种类繁多,全国农药登记产品共有3万多种,包装规格、材质各不相同,铝箔包装约占60%,资源化利用价值低。在对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收集、分类处理的前提下,德城区下一步将按照“风险可控、定点定向、全程追溯”的原则,对可进行资源化处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探索资源化利用多种途径[10]。并将继续拓宽废弃物的回收范围,从农药包装废弃物延伸至农业废弃物,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德城回收模式”。
德城区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收到明显成效。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探索符合德城区特点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模式,在全市首创农药废弃物回收体系,该项创新性工作被《农民日报》报道,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9]。2020年,德城区全年一共回收农药包装瓶60 000余个,农药包装袋47 000余个,2021年回收各类农药包装废弃物5.3 t,回收占比名列全市前列。在德城区的田间地头,农药瓶、农药袋已不见踪影。2021年,德城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达到8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省级清洁村庄32个,美丽庭院3 731个,德城区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都在提升。德城区将在已有回收模式上进一步改进,并协同其他各项绿色环保措施,稳步推进、完善建立以“谁使用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市场主体承担、公共财政补充”为主要模式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