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利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 围场 068455)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无论是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还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来看,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前,我国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从高速度发展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所谓高质量发展,是指既要保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在高速度发展时期,我国在生态环境上付出了较大的代价,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随着国家改善生态问题的决心越来越大,与之相应的,林业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就成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如何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促进生态效益的实现,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的有序发展,是当前林业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数十年,但是在森林资源的归属上仍然是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产权结构,我国的森林资源是以公有制的形式存在的,尽管从理论上来说不存在产权争议,但是从实际来看,这种一些存在着较大的弊端,这是由于所有人不具备所有权,在无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必然不会对资源的保护与建设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导致某些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位,这也是我国森林资源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于森林资源覆盖范围广泛,管理难度大,当没有与产权和切身利益挂钩的情况下,个人的管理责任心、热情、能力必然大打折扣,导致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效果不明显。
森林资源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于防火、防病虫害、防乱砍滥伐这几个方面,这是在森林资源成长到一定的程度和规模之后的保护重心,而前期的培育与管护也至关重要。如果培育与管护不到位,想要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一切都是空谈,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森林培育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这也就制约了森林资源保护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对森林培育技术研究与提升认识不足,认为苗木只要种植下去,活过来,没有虫害,就会自然的生长,对于如何科学地种植、科学的管护重视不够。
二是森林培育的管理模式落后,种植只是第一步,森林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从苗木长成参天大树,形成规模化的森林,需要持续不断的关注与管护,管理模式落后主要体现在苗期管理方式落后,生长期管理水平不足,病虫害的防治手段单一,导致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影响生长,从而降低了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与森林资源管理人才的缺乏不无关系,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理论,更需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对生态工程事业的热情与责任心,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会受到地域、气候、树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极为考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人才综合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年轻的专业人才耐不住寂寞,经受不住艰苦条件的考验,而一些年长的管理人员,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管理观念与方法较为落后,其主动更新管理新理念,努力学习新技术的意愿有限,所以在技能与观念上,林业管理人员也要与时俱进,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设备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种种问题导致了森林资源管理保护水平无法跟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步伐。
虽然近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地方都加大了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制止乱砍滥伐、侵占林业用地上下了很大的力气,但是仍然有少数偏远地区对于森林保护的意识不够,尤其在一些保护政策的实施上,阳奉阴违,对于一些违法违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片面地认为天高皇帝远,小范围内的管理不到位神不知鬼不觉。所以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上仍然存在毁坏人工林,违规砍伐的现象。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相关职能部门没能切实发挥出自身的功能作用,对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另一方面,是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说,森林资源的利用与变现是提升经济水平的重要渠道,但却忽略了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林业产业是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复合产业群体,具有基础性、多样性、生态性、战略性,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林业产业目前没有科学性、系统性及操作性较强的发展规划,整体发展缺乏明确性,部分地区林业生产力分布不合理,且林业产业没有与其他的第三产业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发展,导致出现一系列突出问题。林业产业整体性失衡,技术品种长期未得到创新和优化,产业发展缺乏科学性引导,区域发展程度不平衡;林业经济生产效率低下,结构性产能不足或过剩,对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对于林业发展来说,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十分重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节能减排水平仍需大幅度提高。林业资源作为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地区仍存在着乱砍滥伐、土壤沙化、河流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导致林业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较脆弱,林业生产不稳定,林业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大。林业产业化的发展有一个必备条件就是科技的支持,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目前对林业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足够重视。
一是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林业生产需求脱节,林业科技从研发到投入实际生产的周期较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济的产能提升。
二是林业产业项目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技术相对滞后,无法有效地与市场接轨。
三是缺乏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导致整体管理效率相对较低。
基于森林资源管理、保护的复杂性、特殊性,一方面是由于面积广,另一方面是管理难度大,不仅仅要加强人为因素的保护与管理,比如违法砍伐问题、火灾隐患问题等,同时也要注意因为自然因素、气候因素所引发的病虫害问题以及其他问题。所以说,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从植树,到育林,到护林,任一环节的疏漏都会严重影响护林效果。所以,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发挥出职能作用,首先要转变以往重管理而轻服务的工作作风,以突出服务职能,强化管理、服务意识为主线。针对基层森林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的一一进行完善和解决;其次,要加强对基层林业单位的技术支持、资金支持,比如,在早期的林业规划上给予全盘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跟踪落实展开,在林业建设时期要加强监管,杜绝失职渎职贪腐行为,在后期的林业管护上要提供参考建议与经验,实现林业管护水平的提升。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质量与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理论、技术,同时还需要极强的责任心,极高的工作热情,以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因为,林业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同时,森林培育技术岗位又相对单调、枯燥,而且孤独,极为考验人的耐心。所以,加强林业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对于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一是要从专业技术方面进行培训,随着林业的发展,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手段和设备在森林培育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在技能与观念上,林业管理人员也要与时俱进,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设备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二是要加强林业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其工作热情,克服思想上麻痹大意,确保林业管理人员以更好的技术水平,最佳的思想状态投入到森林培育技术工作中去,我们一要通过加强宣传等方式充分提高对林业生态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二要建立和完善林业资源保护制度,建立合格的执法队伍,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和处罚力度。
三是要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采伐等情况的发生,实现林业产业的永续发展。
森林资源的保护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除了前期的植树造林,养护管理之外,后期的培育与管护也极为重要。首先,要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机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森林资源实际情况,来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机制,在制度的指引与规范下,科学的实施保护制度,落实管理保护流程。其次,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在经费上、技术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并将培育管理机制落实到具体的片区以及负责人,为了确保管理保护的实效性,要以考核机制为依托来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与工作热情,将管理成果、个人绩效以及收入相挂钩,使管理效益最大化。除此之外,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也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对管护过程进行全面监管,对林业生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并总结经验,积极推广,避免类似的问题反复发生而影响森林资源管理成果,更好地发挥出林业工程建设的管理作用,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
有效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断加大林业产业投入,加强人才建设与培养,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实现林业产业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能力。
一是加大林业政策支持,积极结合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以及当前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制定林业发展不同领域和不同方向的政策。
二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技术和科研设备的资金投入,为林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和技术基础。
三是加大林业专业人才投入,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化产业技能的人才及劳动队伍,对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实现林业产业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首先,是对林业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有效解决区域资源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其次,要完善林业产业链,加强林业产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动第二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与第三产业进行融合升级和发展,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推出优势产品,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三要提高林业资源供给能力,有效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林业产业发展和建设中来,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力量,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四要加强林业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实施分类种植、分类营销策略,逐步构建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经营结构,提高林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创新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基石,所以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强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促进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时代发展有效结合。
一是通过科技转化生产力,整合科技资源,加大林业科技攻关力度。
二是通过开发新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增加产业效益。
三是通过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等科研工作,逐步建立科技链与产业链,相结合的创新机制。
四是通过因地制宜制定切合实际的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和科学的发展规划,有效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五是通过加强林业专业化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有效改变传统思维,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该行业的整体创新力。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绿色社会的构建。因此,在新时代、新背景下,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唯有通过持续不断地提升森林培育技术研究,做好森林资源的管理,巩固植树造林的成果,才能有效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的多元化,从而使得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更好地实现人民幸福与社会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