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金婷 , 栗 婷 , 黄东亚 , 齐高旺
(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7)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的基础性工作,是行政决策和依法监管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强化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范农产品质检机构管理运行,提升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对提高农业部门公共服务管理能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2]。截至目前,西安市已形成了以1个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为骨干,长安等8个县(区)级农产品质检中心、149个乡镇(街)级农产品质监站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框架。但县(区)级、乡镇级农产品质检机构仍处于建设阶段,质检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检测人员知识水平窄、检测能力弱、检测经验不足,不能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基层质检机构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亟待加强[3-4]。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高效监测农产品安全生产情况,必须从农产品生产源头抓起。当前,全国范围内的涉农区县均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各乡镇和一些大规模的农业合作社也已建立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实验室[5]。农产品检验检测人员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前端“哨兵”,当前,基层检测机构拥有先进的检测仪器,但缺乏专业的检测技术人才[6]。基层检测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检验检测技能有待提高,培训工作落实不彻底,缺乏实践经验[7]。
县级和乡镇的检测人员大部分来自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内部单位抽调,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往往因无事业单位固定编制或发展前景较差、工作基础条件艰苦、收入低等原因而不愿意到基层参加工作,导致乡镇基层的专业检测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乡镇级农产品质检机构的检测人员流动性很大。检测人员不仅肩负职能范围内的检测工作,还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其他机关事务,工作颇为繁杂。检测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使得检测人员无法全身心投入农产品质检工作中,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也经常被忽视。
由于检测人员多为其他单位抽调而来,从事农产品质检工作的时间较短,对检测使用的相关标准、实验操作和质量控制等内容了解不深入,掌握不彻底,存在不会检、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虽然省市两级的检测机构每年会定期定点组织开展检测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但基层技术人员工作任务繁重,很难有数天的空闲时间到场参加。且大多数乡镇基层机构财政预算有限,培训经费不足,检测人员无法获得参加系统性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这也严重限制了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农产品质检人才队伍,要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结合工作实际,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检测人员所需的实际知识、技能,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配置培训课程,按照“干什么精通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8-9]。近年来,由于专业检测人员少,基地种植面积大,抽取和接收的样品数量多,基层农产品质检实验室的检测任务日益繁重。质检工作以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为主,所以应着重培训相关人员掌握实验室的基本知识和基础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能力。结合西安市历年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大比武结果,发现检测技术人员除熟练掌握所用标准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训,以拓宽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进一步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关。
一是实验室安全常识。检测人员应掌握人身安全防护、实验室消防安全、化学品使用安全、生物(菌)使用安全、意外事故的防范等基本知识。二是实验器具的清洗知识。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清洗工作,清洗不规范可能会引起待检测样品污染或者交叉感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10]。三是制备试样的知识。叶菜类、根茎类和瓜果类样品的取样制备方式有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要掌握相关要求并参考相应标准分别制样。
一是常用试剂溶液的配制。应掌握体积浓度、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不同单位的含义及相应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二是标准溶液的稀释。技术人员应了解一步稀释和逐级稀释的操作方法。三是混合溶液的配制。需注意试剂添加的顺序,顺序颠倒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甚至酿成安全事故。如配制硫酸溶液时,必须将浓硫酸加到水中,如果将水加到浓硫酸中,溶液会沸腾溅出伤人。
一是掌握带刻度的玻璃器皿(如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的操作方法,学会正确查看刻度和定容体积。二是掌握移液枪的使用,包括调节容量、正确吸排溶液、回置等基本操作。三是称量过程中天平的使用,重点掌握天平的分类和型号,注意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水平、称量、读数等容易产生错误的内容。四是掌握所用检测仪器的性能、正确操作方法,掌握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修技术[11]。
检测实验的过程是否准确,最直接的判定依据就是原始记录,故应该及时规范填写原始记录。检测原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至少包括样品名称、编号、检测方法、检测日期、检测地点、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检测过程与量值计算有关的读数等。使用检测仪器时,应及时准确填写仪器使用记录,以实现检测结果的有效溯源[12]。
数据处理包括称量和刻度数字读取及记录、有效数字修约、数据分析等内容;结果判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化书写,比如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判定结果只能是阳性或阴性,不能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
在时间、预算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基层检测人员还可以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了解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掌握实验室基础管理手段,提高专业技术综合能力,有效提升农产品质检机构管理运行水平。
高标准、大范围邀请农产品质检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线下授课培训,建立“级别高、资历深、业务精、范围广”的培训专家库,确保质检机构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农产品质检领域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宝贵的实际经验,有效引导检测人员更新知识储备、开阔视野思维。
鼓励单位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挑选单位内部技术能力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上讲台,采取讲座式、情景式、互动式等模式开展培训,增强授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可以结合实际工作,以“传、帮、带”的方式在工作实践中,着重对操作能力薄弱的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要更多地安排实验操作和上机检测的机会,丰富学员的实践经验,提高培训有效性。
根据培训对象、业务能力和职能分工,选派检测人员赴部、省级农产品质检机构或科研院所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培训。根据不同类别检测人员的特点,在设置理论知识和实操内容时,要有所侧重。培训人员可以带着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目的地开展案例式、研讨式、体验式培训,将所学所思运用到检测实践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选派仪器主要操作人员,参加仪器公司定期举办的仪器操作技术培训班,掌握仪器基本工作原理,熟悉仪器主要功能,学会仪器操作流程和使用过程中故障分析和排除,还可以就实际检测分析过程中遇到的操作问题与工程师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以便更好地掌握仪器操作相关技术,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用相长[13]。
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常态化、碎片化地进行在线培训学习,打破因工作等原因造成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受限的问题。同时针对培训内容开展测试,进一步提高培训人员的知识储备及专业水平,倒逼检测队伍增强参学参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新媒体平台,既贴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又可以拓宽知识来源,使学习更加便捷,做到“不出门学习、不见面培训”。
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生产前沿的检测抓起,加强基层质检机构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要根据基层检测机构的实际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培训计划,不断推动检测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有效提升,形成一支技术过硬、爱岗敬业、业务熟练的农产品质检队伍,使其充分发挥农产品质检机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从而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