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叙事中的学术期刊:价值功能与实践探索*

2023-01-03 04:58魏志鹏柴若熔
图书馆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共同体学术

魏志鹏 柴若熔

(甘肃省图书馆,甘肃 兰州 730000)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信息表达的载体和学术知识传播的工具,一直以来承载着学术期刊固有的成果登记、知识传播、信息交流和民众教育等价值功能,也在不同发展时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价值。从学科共同体建构的视角来看,学术期刊特别是专业学术期刊是记录相关学科基础理论、讲好学科故事的最佳学科叙事者,因而在当前“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构建、讲好中国故事等多重背景及驱动下自觉承担着契合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学术叙事、学科叙事这一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1],既对期刊出版界给予了巨大的精神鼓舞,指明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也对新时期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和使命践行提出了期望和要求。梳理中外学术期刊发展史,认识学术期刊和学术共同体之关系,结合时代需求厘清其所承担的价值功能及变革走向,凝练出学术期刊在当前学科建设中所承担的学科叙事使命,展现已有的学术期刊发展探索现状,有助于学术期刊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需求、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

1 从学术期刊发展到学术共同体建构

1.1 世界期刊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公元8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就出现抄写在羊皮纸上的最新消息,即“手抄新闻”。到12—14世纪,改善和提升了人类文明演进范式的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推动欧洲的文化、经济和社会蓬勃发展,进而发生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两次思想领域的大革命,这一时期产生了学界目前统一承认的世界上第一份真正的期刊——法国著名的文学与科学期刊Le Journal des Scavans(《学者杂志》,创刊于1665年1月5日),以及同被认为是世界学术期刊鼻祖的英国皇家学会出版会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哲学汇刊》,创刊于1665年3月6日)[2]。

17世纪下半叶特别是18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自然哲学也在文化艺术大发展中迎来了飞速发展,“自然哲学”有了正式的“科学”名称,且从哲学中正式独立出来,近现代科学正式诞生,社会分工逐渐走向精细化和专业化,以信件、书籍为主要形式的早期期刊已无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交流的需要。1778年,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本专业期刊《化学会志》[3],就此拉开了专业期刊蓬勃发展的大幕。如1807年,德国专门刊载矿物学研究成果的期刊《矿物学杂志》面世;1823年和1830年,英国先后创办了医学专业期刊《柳叶刀》和生物学期刊《动物学杂志》。一些综合性期刊也开始专业化发展,出现了多种母刊带若干子刊的现象,开创了母刊之下分辑出版多种专业性期刊的新局面,丰富了期刊的种类,也促进了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的专业化发展。

19世纪由于世界范围内学术研究及科技发展繁荣,许多国家成立了专业学术学会,医学、数学、哲学、化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期刊相继面世,19世纪也就成了各类学术期刊繁迭问世的繁荣期,其中尤以医学和数学期刊创办最多,如出版延续至今、被誉为世界4大顶级医学期刊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创刊于1812年)、《柳叶刀》(The Lancet,创刊于1823年)、《英国医学杂志》(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简称The BMJ,创刊于1840年)和《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简称JAMA,创刊于1883年)以及目前世界最权威的两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创刊于1869年)与《科学》(Science,创刊于1894年),都是在这一时期问世创办的。

20世纪上半叶,近代西方文明在革命与战争的世界主题演变中逐渐确立了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移向美国,但学术期刊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大量涌现,成为传播科学技术信息的有效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至今,世界的主题转向为和平与发展,学术期刊也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社会、文化、科技的快速进步而得到了全面发展。综上可见,世界期刊萌生于17世纪,发展于19世纪,繁荣于20世纪。

1.2 我国期刊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我国历史上最早期刊的考证较多,但众说纷纭,并无定论,清代名医唐笠山于1792—1801年辑录的《吴医汇讲》是目前我国较大范围被认可的最早具有期刊性质及特点的著作[4]。另有学者认为,现代中国最早的期刊是1833年创刊于广州的英文版刊物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中文名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5]。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并由此开启了中文期刊在国门内外大量涌现的浪潮,外国传教士与商人也成为了我国早期期刊创办的主体。有研究统计显示,截至1867年,我国已有490种中文报刊相继出版[6]。也正是这一时期,许多中国知识分子通过参与期刊的编辑经营,逐步认识到期刊作为近代文明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纷纷开始了独立创办期刊的探索和尝试,并最终成为中国近代期刊业的主导力量。如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万国公报》、1896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硝烟不断、社会动荡,报刊成为了仁人志士启迪民智、改造旧中国理想、向痼疾和腐朽开战的利器。以《生活》周刊为代表的期刊杂志,更是以一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推动文明发展、传递先进思想、唤醒民众意识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载入史册。自1932年始,在中国国内发展较早的沿海开放城市,期刊杂志在数量、种类等方面呈直线上升的增长趋势。据统计,截至1935年6月底,全国各省市共有1518种杂志出版品种[7]。除大量传播先进思想、宣传革命主张、为论战做舆论准备的革命性期刊外,在当时兴起的学习、介绍、研究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热潮下,我国也开创和发展了一批初具当代学术期刊特点的专业化学科期刊,如在1897年同年创刊了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文摘旬刊《集成报》、我国最早的农学专业报刊《农学报》、我国最早的数学期刊《算学报》,且均在20世纪初特别是3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从1932年到1935年甚至被时人称为“杂志年”。以中国近代科学奠基人之一任鸿隽1915年创立的《科学》为代表的科技期刊,既重视科技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介绍,又注重科学思想及科学传播方式的探索;不仅将国外科学技术系统、及时地介绍给国民,还将西方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介绍给中国的学会社团[8],一时间科学学会林立、报刊迭出,气氛热烈。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这一阶段的期刊在指导思想、办刊目的等方面也呈现出了新特点,与此同时,报刊事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创办逾万份报刊。总体来看,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期刊事业经过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时代的洗礼,发展于科学报国、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推动,和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一起走过了一段跌宕浮沉的历史,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迎来了大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期刊事业蓬勃发展,部分老牌期刊得以保留并继续出版。至1956年,全国共出版期刊484种,呈现出百花齐放景象,这其中尤以《中国科学》《中国工人》等“中国”题头杂志为代表。1978年全国出版930种期刊、总印数7.62亿册,发展到2007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总印数30.41亿册[6],期刊门类更加齐全、功能更加完善,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中,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学术期刊仅约50种,占全国所有发行期刊比例不足1%[9]。截至2019年,全国共出版期刊10171种[10]。中国知网研制的我国目前来源最广、信息最全、数据最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9)显示,全国共有学术期刊5969种,占比59%,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公布的认定学术期刊则共有6430种(第一批5737种,第二批693种)。

1.3 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建构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刊发特定学科文章、展示领域研究成果的期刊平台,其既是最新学术成果的重要交流平台和传播渠道,也具有成果登记、学术传播、思想宣传、同行交流、科学教育等功能。然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文献海量增长和读者需求急剧变革,学术期刊的价值功能也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景、不同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从上述国内外期刊的起源与发展可见,早期的学术期刊都是以信息的记载为主要目的,但随后在发展中逐渐承载了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成果发布等更多价值功能,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承载了如启迪民智、舆论造势等特殊的历史使命。

在当前科技大发展、学术大繁荣时期,学术期刊已从上述固有的基本价值功能中向学术引领、智库服务、科学评价等附加价值功能方向发展,甚至被赋予了一定的行政性、评价性、全能性价值功能,特别是基于文献计量、引文索引等理论而研发的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的出现,使得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极大甚至是极端强化,学术期刊也在这些难以承载的价值功能于一身中呈现出功能泛化(如从学术交流到学科评价)、内容散化(如从专业聚焦到内容综合)、影响弱化(如从学术传播到自阅自乐)等发展特征。探究这一价值功能变革的原因可以有多个维度,学术共同体作为一种将学术期刊纳入其中且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和连接学术、学者、学界桥梁的学术观,为学术期刊的功能变革的逻辑梳理、成因阐释以及理论建构提供了一个创新的逻辑框架及理论发现视角。

学术共同体的概念由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概念引申而来,最早由1942年英国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波朗尼(Michael Polanyi)在《科学的自治》一文中提出,之后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2003)和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 Samual Kuhn,1922—1996)对其做了深入研究和发展,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现在学界一般认为,学术共同体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内在精神和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人,为了共同的价值理念、目标和兴趣,并遵循一定的规范而形成的群体[10]。其中,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展示、传播、继承的重要条件和手段,是学术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术编辑作为学术刊物的把关者和优化者,也是学术共同体的学者本身。

学术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整个社会的学术活动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不仅评价学术论文和成果本身的水平和价值,同时也评价作为学术论文和成果主要载体的学术期刊[11],因而学术共同体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术期刊的合法性,并为学术期刊设定了传播秩序,而学术期刊被学术共同体所接受的程度,就是判定其存在价值高低的标准[12]。因此有学者认为学术共同体的缺失致使学术期刊原初的、根本性的学术传播功能被忽视,让学术期刊所承载的学术评价等价值功能得到了异化[13]。所以就当下我国的学术评价中简单地将期刊评价等同于学术评价、学术期刊承载了全部的学术评价等问题而言,最关键的就是学术共同体的缺失以及如何建构的问题。

2 学术共同体建构视角的学术期刊价值功能

2020年9月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工作要求[14]。作为科技事业展示窗口的学术期刊,需要深刻理解“四个面向”丰富的内涵及外延,自觉进行功能变革,在社会发展和学术共同体建构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主动承担时代、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特别提到的“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1],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新时期学术期刊的存在价值、发展使命与建设追求,同时为我们定位面向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学术期刊价值功能提供了遵循。

2.1 成果展示功能:体现学术期刊核心价值

高水平成果展示是学术期刊得以安身立命和得以存在的核心价值之体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中对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发布载体所提的希望和要求。可以看到,尽管学术期刊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已呈现出了数字出版、数据出版、语义出版以及新媒体出版等样态特征,但“内容为王”一直对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媒体平台所能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起着主导性作用,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数据密集型第四科研范式的形成,学术期刊对所承载内容的创新性、建构性和应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水平成果展示成为了新时期学术期刊的必然追求。中国虽已是论文数量大国,但还不是学术创新强国和科技强国。这说明,学术期刊瞄准国际前沿,立足中国大地,加强内容建设,发挥成果展示功能,并通过高水平学术成果的推介,缩小我国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差距,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2.2 学术引领功能:发展律动中感知前沿态势

综上可知,学术期刊是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既是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渠道,又是学术传承的重要工具。科学的发展在经历了由综合到分化到再综合三大发展阶段之后,2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科学发展呈现整体化态势,学科交叉成为科学整体化发展的具体反映[15]。在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新时期,原本作为科学知识交流平台的学术期刊,既要敏锐地洞察科学发展变化,也要满足科学、经济、市场相互深度交融发展下对学科知识的不同需求,窥察学界发展律动,感知前沿态势,与学术共同体紧密结合、深入合作,学科间相互交叉、融合和渗透,以涌现出新的知识来解释、分析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需解决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十四五”发展、教育改革、学科融合、量子计算、生命科学等一系列经济、环境、卫生、资源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服务社会、经济及科学事业建设。

2.3 人才培养功能:从关注精英到人才阶梯化

人才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学术期刊的同行评审制度及评价功能决定了期刊作者队伍的精英化特征,同时目前学术期刊以影响因子一统天下的单一评价机制,限制了学术期刊的个性化、平民化、区域化发展,也不易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承认,难以形成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生存空间,但学术期刊不单纯是一本书、一本杂志,更是学术共同体科学研究和学术发展的集中展示平台,也是团结学术精英的互动交流平台,还是青年学人科研写作实践和科研能力发展的学术孵化平台。近年来,我国学术期刊界通过举办博士论坛、青年学者工作坊、青年学者学术论坛,以及设立青年学者编委会、出版青年学者专辑、减免青年学者论文版面费等方式扶持青年学者学术成长,自觉承担起从关注精英到人才阶梯化扶持的价值功能。《图书与情报》在保持每期均有知名专家学者组稿的基础上,对发展型青年学者也特别给予了重视与扶持,如组织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以下简称“图情档”)学科的青年学者将2019年第6期出版为“图情档青年学者专辑”,在这期专辑文章中,图情档三个二级学科的优秀青年学者各抒己见,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档案管理学未来发展、转型、前景等给出了各自的研究见解[16],就学科发展来说,凝聚了青年学者的研发向心力;就期刊发展来说,促进了期刊作者库人才阶梯化的培养。

2.4 智库服务功能:面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3年11 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认为是继“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之后“第五化”的重大命题。学术界围绕这一时代课题,从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视角进行广泛探讨,对其内涵、核心等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和探索。具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新型智库,通过理论创新、咨政建言等活动和功能,为科学制度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肩负着更好地参与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使命,而智库期刊作为智库面向社会公开发布研究成果的平台,是智库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库的话语权和议程设置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术期刊需要在智库服务过程中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了解、关心、展现智库服务在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体现的作用和实践性能,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应有的智库服务。《图书与情报》在智库服务方面呈现了学术期刊应有的洞察力和服务力,以2022年第2期刊发的一组“大情报观视野下的国家安全”专题为例,既剖析了新美国安全中心“美国国家技术战略”报告,又对如何构建适应科技竞争与国家安全的科技情报发展体系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学术期刊智库应有的智力贡献[17]。

2.5 学术评价功能:在发展中找到突破点

科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科学、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引导,也离不开高质量学术期刊体系支撑。然而,如何进行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构建,并将学术评价与学者评价、期刊评价、机构评价、学科评价、成果评价等区分开来,仍然是一个学术界及整个社会关注但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就学术期刊评价而言,世界上最早的期刊《学者杂志》就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编委会,以协助编辑评审稿件,形成了期刊同人评审体制的雏形。这一“同行评议”(peer review)的办法经过近500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目前被世界所采用的学术评价主要方式。在我国,虽然对进行学术期刊评价时将主观评价方法与客观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结合使用,而不是采用单一方法达成了共识[18],但目前不管是在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基于质量评估的优秀期刊评价体系,还是在由专业学术评价和发布机构主导的基于“文献离散定律”“引文集中定律”“文献老化指数和引文峰值理论”等文献计量理论的期刊定量评价体系,相关的结合都还在实践完善之中,尚未得到学术共同体的统一认可,甚至在一些科研机构及管理机构简单的将学术期刊评价等同于学术评价等影响下造成了学术界以刊评文、过度量化、影响因子狂热等现象,完全违背了学术共同体所设置的只有同行专家才是最合适学术评价主体的基本原则和以学术评价促进学术繁荣发展的基本目的。当然,学术评价与学术风气、学术期刊、学术管理、学术体制、学术利益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有的“罪恶”不能都归咎于学术评价,这既无益于去除学术评价之弊,亦无助于构建和完善学术评价机制[19]。于学术期刊而言,则需要进一步建立开放评价机制,聚集学术共同体智慧,进一步研究和夯实学术评价理论,在学术共同体原有赋予的学术评价功能中找到突破,以此带动我国学术评价的健康发展。

2.6 中外交流功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学术期刊既是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平台,也是中外学者学术交流的载体,担负着组织学术论坛、团结中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的重任。我国学术期刊已在成长中不断积累了走向国际化、推动中外学术交流的经验,如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组建编委会、开设专刊专栏、开设中外学者对话平台等举措不断提升科学议题设置、中外专家凝聚、优秀稿件组织和同行评审能力。我国已启动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领域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与人文社科期刊领域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资助计划”,其建设目的之一就是大力推动世界一流期刊建设、搭建国内外学者交流平台。于我国学术期刊而言,是要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供平台,更要以立足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进而破解世界难题为要,在国际舞台上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生动讲述中国学术故事,多维展现中国学术自信,主动履行文化宣传、学术探讨、传播交流等价值功能。

3 面向学科叙事的专业学术期刊实践

3.1 学科门类与学科叙事

学科的创立与发展是学科理智与学科制度交互作用的结果,但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学科划分的层级略有不同。我国现行的学科门类设置借鉴了欧美国家的现代科学学科门类设置体系,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工作委员会制定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制定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和国家图书馆等单位制定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4类设置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组织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是《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学术界一般所说的学科也主要就是指高等教育界所普遍遵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所设置的14个学科大类以及每一学科大类下面所设有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自2015年国务院正式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推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以来,学科建设就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一大时代命题,面向学科建设的相关政策、联合行动可谓纷至沓来。如2018年150所高校联合发表《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提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2019年教育部等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基地建设。同时,在关乎到资源配置、未来发展等相关利益的学科评估驱动下,学科整合、学科交叉、学科重构成为当前学科建设的主要趋向及特征,但在不同的学科形成和呈现具有自身特点的研究范式侧重点基础上,如何凸显学科优势、讲好学科故事,既是每一教育机构和学术共同体的发展难题[20],也是在面临要么做强、要么淘汰的残酷竞争时,学术共同体特别是具体细化到从事某一学科相关工作的学科共同体所必须回答的难题,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学科叙事也就成为了学科共同体的最佳选择。

科学话语从帕拉图开始就依靠非科学的叙事知识来证明自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21]。现代科学更是如此,任何一门科学的诞生和发展都必须依据某种元话语(meta discourse)来建立合法性的大叙事(grand narratives),如生命精神、启蒙主义等[22]。学科叙事就是叙事学科发展所展现的样态、价值与走向,及其所引发的共情与效果,进而提升学科共同体及学术共同体内外对学科发展的承认。因此可以设想,向叙事回归是学科发展每一阶段的必然动向,从学科承认到学科叙事也自然就成为了任何科学语言在追求真理性陈述时的必行之路,没有学术共同体所认可的叙事,任何一门科学便只能处于一种假定自身合法的位置,这也就为学科叙事的必要性、科学性提供了学理支持。

从学术共同体视角来看,学科叙事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科承认,学科承认的追求就是学科叙事。因为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社会建制的学科发展不仅是一个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与学科制度化的过程,也是学术共同体对其情感、权利和地位的承认过程,学科承认就既成为了学科认同以及学科主体性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成为了在学科设置与大学建制之间所有学问分支制度化过程中的通货。学科承认有3种基本形式,即情感的承认、权利的承认和发展的承认。其中,情感的承认是学科共同体内部对于学科的忠诚,是学科自身对于本学科从业者的一种学科规训和自我认同,因此这种忠诚一是学科之内的同行承认和情感依附,二是学科文化和学科的建制;权利的承认是在学科共同体内部各学科之间,也就是学科之间的局外人基于高深知识的普遍性原则和平等关系而达成的一种相互尊重、理性承认的心理契约,进而形成学科地位的相互尊重,以及学科知识行动者之间的积极互动;地位的承认是学科共同体外部基于学科贡献的社会重视,属于学科的社会承认和成就认同,而这种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往往是在中心与边缘、带头地位与跟随地位间不断变换和更替[23]。

3.2 专业学术期刊的学科叙事实践

在学科建设、学科评估、学科叙事的潮流中,主要呈现学科成果、提升学科影响、讲述学科故事的学术期刊因其具有平台及传播优势而成为了最佳的学科叙事者。事实上,联结了学科、学界、学者的专业期刊也一直在通过多维度的实践活动来致力于学科叙事以提升学科承认。以图情档专业学术期刊《图书与情报》为例,其不仅探索学科内的情感尊重与承认,也探索学科间的交流与认知,更探索社会层面的学科认可与发展机会。

(1)学科内对话:科学阐释图情档学科故事。正如《理论是问题之树盛开的花朵——〈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构想》中所言:理论创新、理论发展最深厚的源泉来自实践,但实践不可能自动地升华为理论,必然要通过问题这一媒介,反映实践的要求,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发展,进而指导实践的下一步发展[24]。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来自于现实社会,关注社会科学的科学研究问题也就是要关注现实问题。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背景下,《图书与情报》在2021年第1期相继组织刊发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研究”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研究”两组专题文章,以图情档学科视角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解读与回应,凝聚了学科发展共识[25],既展现了图情档学科关注国家政策、回应社会需求的学科特征,也展现了图情档学科理论联系实践、理论观照现实问题的学科气质。

(2)学科间对话:生动讲述图情档学科故事。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由此,图情档学科的未来发展成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情档学科共同体研究、思考与关注的热点。《图书与情报》在2020年11月3日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后第一时间组织图情档学科权威专家学者,在2020年第6期刊发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特别策划文章。在这组文章中,既有专家对图情档学科的未来建设方向建言献策,又有学者对“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提出创新思考,还有学者对大数据管理应用专业培养特征内容进行分析等,从不同角度、不同专业对图情档学科内容、领域建设等方面进行剖析展望,向学术共同体生动讲述了图情档学科拥抱变革、主动创新的学科故事[26]。

(3)期刊间对话:全面展示图情档期刊风采。2021年11月17日,中国特色“研究型案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在会上指出,学术期刊应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成果搭建更多的展示和交流窗口[27]。可以观察到,近年来学科间交叉合作不断深化,涌现出多个代表性、有影响力的跨学科、跨领域会议论坛,如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青年学者论坛、图情档期刊高峰论坛、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等。这些论坛的举办给期刊间特别是不同学科专业期刊通力合作、交流探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平台。《图书与情报》通过参加这些会议和跨学科期刊对话,既学习到了其他学科期刊在稿件组织、编委组建、前沿把握方面的成功经验,也通过会议协办、学术交流、经验推广、思想碰撞等方式展示了图情档期刊在学术评价、学科融合、开放存取、回应需求等方面的风采。

(4)与社会对话:协同解决社会重大问题。专业学术期刊在关注学界、学科以及出版界发展的同时,还需重视与社会及时对话,回应社会关注。如《图书与情报》在2020年第1期、第2期组织策划了我国图情领域首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面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稿件,展示了学术共同体的使命驱动和通过知识生产协同解决现实重大问题的努力[28];2020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文件《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后,《图书与情报》便敏锐捕捉到这一社会热点,组织法学、经济学、图书情报学等领域多名专家学者,在当年第3期刊发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学界回应与思考”专家笔谈,从图情档学科建设的角度阐述了学术共同体主动服务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理论框架和改革实践[29],引发了整个学界的关注和热烈讨论。

4 结语

从世界上最早的期刊出现距今已经有近500年的历史,学术期刊作为记录科学发展历程、展示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景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使命和功能价值。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和关于科学家精神、文艺发展、国际传播、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等内容的系列讲话,为新时期学术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学术期刊的价值功能使命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包括《图书与情报》等在内的专业学术期刊在学科承认和学科叙事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实践探索,但还需与包括作者、读者及学术期刊等一起探索面向学术共同体建构的价值功能发挥,在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走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中加强学科叙事和学术叙事,为讲好中国学术故事、彰显中国学术力量、呈现中国学术实践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共同体学术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动态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