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

2023-01-03 03:48红,刘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建设

孟 红,刘 冲

(1.武警警官学院部队管理系,四川 成都 610000;2.32726部队,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这一论述明确指出了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必须坚持同向而行,构建全方位多角度育人的大思想大格局,同时也为高校加强青年人才德育以及加快课程思政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

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支撑,它是指从系统专业的角度对学生所开展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课程思政主要是针对基础课程以及各类专业课程所提出的,是指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深入探究思政要素的切入点,从学科构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二者表述的不同可以看到,高校育人开始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单一支撑开始向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与思政课程共同协作的方向转变,而这也是新时代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育人大格局的重要举措。但若将二者对比来看,则会发现它们既有一定联系又有较大区别。前者是单一的,特指专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类传统课程,各高校对于这个领域并不陌生、且集聚了非常丰富良好的课程教学建设经验,而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延伸发展而来的一个新鲜事物,它颠覆了过去传统的仅立足于知识讲授和能力传授的课程教学,几乎涵盖了高校的各级各类课程,且思政的要素多元化、思政的手段多样化,这对于高校课程的系统建设和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他们不断思考究竟该如何行动才能让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地生根、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教育理念。

2 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1)把握德育本质。坚持将课程教学作为培育青年人才思想政治品德的主战场,深刻把握新时代条件下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理解吃透习近平主席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意识担负起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责任。坚持从顶层规划设计入手,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确保二者能够实现有机统一,各课程要自觉担负起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历史职责和教育使命,加快提升思想素养、努力探索创新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从而将科学知识的传授与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紧密地结合起来,自觉坚定地看齐追随。

(2)创新课程建设。随着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宣传,各高校教师已着手开展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呈现,但是,我们要清楚,课程思政建设绝不仅仅是大家所熟知的在课堂上讲述一些感人故事、融入一些心灵鸡汤、升华一波情感价值等简单的方式方法,这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机关部门、系室单位、教师以及学生等多个主体全力配合才能实现。因此,高校要坚持从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出发,全力统筹调动教育资源,把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关键节点,科学指导规范教学实施,如此才能下好这一盘大棋。教师要坚持不断打磨完善每一门课的教学设计及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化科学化。

(3)把握教学规律。课程思政虽然是一个新兴事物,但其与思政课的本质并无差别,其实就是讲道理,如何把道理讲透、讲好、讲活是每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面临的现实困难。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借鉴传统思政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精准把握此类课程的教学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好教学对象、架构好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环节,确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只有这样才能让课程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有效有用。

(4)对接学生需求。只有预先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精准对接学生的需求,从而把准思政课程设计的切入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往往只是空中楼阁,教师沉迷于自我感动的个人表演,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此,要在课前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兴趣、学习习惯、认知规律等特点,致力于纠正学生的知识误区、扫清学生的认知盲区,从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运用科学方法。一堂优秀的课程思政要能够实现让学生最大程度参与其中,并真正实现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那究竟如何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参加学习的自主程度呢?教学设计虽以内容为王,但如果缺少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将很难高效接收教师传递的课程思政内容。可通过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程度,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真正体会课程内容背后所蕴藏的思政元素和思政要义。

3 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举措

3.1 建科学的评价导向

当前,虽各高校非常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但是传输到教师身上的动力和自觉性却又明显不够,导致思政课程建设难以快速推动落实。因此,要抓紧构建科学的评价导向,以此作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标和指挥棒。一方面,自上而下构建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的标准线。在院校机关部门的领导以及督导机构的指导之下,结合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要素,分别从德育目标、思政切入、思政要素、思政效果等方面打造多元一体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生成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的度量值。课程思政效果怎么样,学生最有发言权,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于课程思政效果的感受,通过专题反馈、匿名评价等方式帮助教师清楚把握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完善优化课程思政的开展进行。

3.2 推进方法的不断创新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在各高校的努力推进汇总已经开始落地生根,但是如何让它开花结果还需持续发力,面对着这一新兴事物,高校必须打开思路、拓宽路径、创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打通课程思政建设的堵点卡点,展现出巨大的德育能量。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尝试。课程思政建设主要涉及各类专业课程,其中,不论课程内容如何都必须要挖掘思政元素,它是一项原创性工作,没有标准答案,这就需要在实践中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找到课程思政的切入口。那么,究竟如何寻找到这个切入口呢?要善于从当前学科领域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找到有价值的突破口。但是,俗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科学研究同样如此。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新情况、新法规、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高校教师必须要迈开步子、走出校门开展深入调研,了解掌握相关学科领域所涉及主要内容的现实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时刻保持与学科的发展进步同频共振,这样的思政教育才会是接地气有生命力的。另一方面,要坚持以赛促评、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程思政到底建设的怎么样,拉出来比一比、赛一赛就会一目了然。要定期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类的团队教学比武,摈弃过去个人单打独斗的建课模式,充分发挥团队建课的力量优势,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中,坚持将专业课程中课程专业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设计呈现作为评分的主要考量指标,避免简单机械的为了思政而思政,通过这种方式从而增强课程团队主动推课磨课的积极性。

3.3 加强机制的不断完善

当前,各高校在推动思政建设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各主体力量之间还缺乏默契有力的配合协同,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因此,通过机制的不断完善从而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落实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定期组织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进行交流会谈,重点探讨课程思政的要素挖掘与实现途径,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机关有关部门与课程思政建设团队的沟通协调。定期组织机关有关部门与课程思政建设团队进行碰面沟通,课程团队就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沟通反映、机关部门就关键问题的解决予以帮助协调,通过上下齐心合力从而不断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向好向快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建设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