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教育

2023-01-03 03:48王文亮郭建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思维

王文亮,郭建立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206)

0 引言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对于本科院校更具有指向性,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专业对口的创业扶持,能够满足学生在就读专业期间的创业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专业学习条件,这两个方面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期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触相关专业的工作流程,接触相关行业的创业背景等,教师要对学生所接触的内容进行关注和引导,鼓励学生树立良好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

1 社会需要创新创业思维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社会经济的分工内容细化,在整个社会生产的流程中,丰富的生产环节致使整个行业企业分为上、中、下游,不同环节的企业发展都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需求进行新的思考,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的创新更为重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指导生产环节的创新与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相关行业以及专业知识的更新迭代。企业对于生产经营的分工追求,能够促进整个社会在技术方面的创新与进步。由此反映出社会技术的进步与更新,需要具有创新创业思维的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新兴行业不断成为经济风口,大多数设立新兴行业的发起者都具备着创新创业思维和丰富的专业知识,通过对市场需求以及行业分工环节的理解,发现行业与市场中需要提升的技术问题或者利用技术创造新的职业满足社会需求[1]。因此社会强调创新创业思维,一方面能够推动知识技术的前进,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提升整个社会分工的专业性。高职院校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具备投入社会分工生产环节的能力,但在当前实际的社会需求中,更强调高职院校学生能够适应社会技术的进步,提出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业思考。

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宽松,国家和社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宽松的政策环境,整体社会都为高职院校学生释放出良好的创新创业需求与信号,因此高职院校学生需要专注当前社会政策的有利条件,进行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思考。高职院校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思维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有针对地提升学生的相关思维与能力。

2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

2.1 创新与专业能力培养教育不到位

高职院校在以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往往存在单方面提高某一部分教育的重要性,忽略其他部分的教育,不能将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与专业能力教育相融合,如把创新创业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抛开学生所学的专业性知识,片面提出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忽略专业知识的基础性。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专业能力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不少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的情况下,强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相关专业的学习热情,在没有实际基础的支撑下盲目开展创新创业之路,这样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太过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创新创业教学没有深入的探究,大多数学校可能会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会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创业能力的融入,但是由于专业本身的教学特殊性,不少教师可能更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没有太多的关注。这样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热情,整体的教学氛围可能会相对比较严肃,学生不能从创新创业的教学中体会到专业知识运用的乐趣,也不能从专业能力的教学中运用创新创业能力[2]。

2.2 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

大多数学校在领会创新创业教育等政策文件时,重点研究如何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插入创新创业的教学课程,将创新创业教学的课程作为一种思想政治的理论课程,也可能将其作为课外实践活动,不同的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很难做到一个共同的评判标准,因此大多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并不到位。教师队伍的来源大多是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或者是相关行业的企业名家。但是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定位不太准确,因此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学科教育偏差,相对于高职院校的其他专业教学来说,创新创业教学的定位模糊、课程安排不准确,进而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到位,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程。因此急需要根据不同的高职院校教学情况,重新定义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定位,把明确学科分支与学科相关研究再结合相关专业,进行学科知识的重新编排。以准确的学科教育定位重新安排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队伍,提升教师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2.3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方面能很好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次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比较重视,在专业能力的实践中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项目的实习或操作。但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时,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提供优质教学环境是很难做到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三种培养途径:一是学校为学生提供一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学习,在课程安排方面,由前期的理论课程与后期的实践课程相结合,授课专业面较广,实际的操作难度与评价标准制定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二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选修课,课程内容与基础课程相对较少,理论课程较多,能力考察多数采用论文形式;三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与比赛,鼓励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同学,跨专业组队参与训练与比赛,为其安排相对专业的创业老师进行相关指导。这三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普及创新创业思维,但受众面较小,而且授课周期较短,不能够完全融合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

3 开展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对策

3.1 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要从学生的专业学习抓起,在设立相关的创新专业课程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专业行业的发展情况,根据相关的创新创业教学理论,将专业教学分为几个阶段,贯穿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思维的培养首先建立在学生的专业能力基础上,即学校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与专业思维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时,首先要对学生的专业思维进行了解和考察,并且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性的想法与做法,鼓励学生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思考。例如,高职院校在编排相关专业课程时,将该行业的企业名家创新创业背景融入专业知识的讲解中,邀请行业名家到学校开设专业学习的讲座,鼓励学生积极与名家交流对话。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操等活动,对有创新创业思维的学生进行表扬,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意识[3]。

3.2 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队伍

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思维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创新创业的教育队伍进行更新与建设。在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定位,将其与其他学科相独立,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不同阶段,并且建立有效的实践考察标准,邀请不同专业的名家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开展1~2年的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邀请创新创业教师为学生提供几个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想法,引导学生思考结合专业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3.3 建设和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环境

开展创新创业的思维教育,需要学校层面建设、完善创新创业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模拟的实地场景,定期举行校级创新创业比赛,定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模拟和动手的实践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创新创业的节奏。可以运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进行创新创业教学基地的建设,允许学生申报创业店面建设[4]。

4 结束语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创业思维,高职院校顺应社会发展,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从课程落实与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信心,与此同时也为学生的专业能力巩固提供了机会。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