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琳
(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沈阳 110004)
自1983 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至今,春晚已经历了近40 年的发展,早已成为春节期间一场必不可少的文化盛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春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各级电视台都在积极探寻创新之路,以提高春晚的收视率。与央视相比,地方卫视在春晚创新之路上面临更多困境,需要更多勇气去破解难题。2020 年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百姓春晚》做出了大胆尝试,呈现了原生态的艺术,取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
《百姓春晚》是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原创的大型品牌活动,通过“媒体搭台,百姓唱戏”的方式打造“老百姓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2020 年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区别于大场面、大明星的综艺晚会,主打民生牌与亲情牌,做到了娱乐性、故事性、思想性完美结合,受到了观众青睐,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第一。
2020 年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与黑龙江都市频道、吉林都市频道、陕西都市青春频道联合录制播出。东北三省和陕西省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民俗资源,虽然同属北方,但文化与风俗并不完全相同。这些地域文化与文艺形式的差异,也为春晚节目创作增添了不同的色彩。
东北话和陕西话各具特色,《百姓春晚》抓住了两地之间的方言差异,将其运用到节目创作中。例如用西安方言演唱的《西安人的歌》与用东北话演唱的《东北的冬》,让收看节目的两地观众都体会到了乡音的亲切感。
对于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来说,拥有稳定的受众是一大优势。《百姓春晚》涉及辽宁、黑龙江、吉林与陕西四个地区,覆盖范围广泛,规模庞大。辽宁都市频道与另外三个合作频道都是影响力较大的地面频道,并拥有一批相对忠实的观众,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百姓春晚》提供了稳定的受众群体。春晚内容既包括东北人熟悉的二人转、评剧,又涉及西安人熟知的古都文化,迎合了四个地区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春晚也由此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
地方春晚作为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舞台,以达到传承的目的[1]。在2020 年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节目中,歌曲《琵琶行》改编自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并运用古琴、琵琶等古典乐器进行伴奏,多元化地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舞蹈《丽人行》中,身着唐装的舞者再现了杜甫的作品《丽人行》中描绘的场景,翩翩舞姿仿佛引领观众穿越到大唐盛世。
《百姓春晚》不仅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积极注入现代元素,使春晚焕发了更多活力。歌曲《精武门》将传统大鼓与现代词曲、舞蹈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碰撞的魅力;魔术《5G 时代》 运用现代LED屏幕等高科技,结合舞台灯光、音乐,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的问题,也是地方春晚需要努力贯彻的原则[2]。2020 年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充分贯彻了“三贴近”原则,践行了“往年春晚看明星,今年春晚看自己”的口号。节目开播之前,《百姓春晚》在全省启动大规模海选,为怀揣梦想的“草根达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除海选之外,节目组也邀请了一些“草根明星”参与演出,如沈阳网红“开瓶哥”、一首歌唱火了家乡的程渤智及抖音网红井胧、井迪姐弟等。他们的表演是《百姓春晚》舞台上的一大亮点。
“文艺没有扎根于普通大众的心里,没有投注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目光里,就缺少了生根发芽的土壤,缺少了开花结果的阳光雨露。”[3]此次《百姓春晚》的艺术作品来源于民间、扎根于群众,充分体现了创作理念的平民化、大众化和草根化倾向。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方的文化培养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春晚作为重要的文化活动,理应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沃土,方能开出令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芳香之花。”[4]作为地方春晚,2020 年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不仅充分挖掘了区域特色,也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地方形象。在场外主持人的引导下,观众欣赏到了西安的城市风貌与人文活动,同时节目也邀请了当地知名乐队“南门说”与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冯佳晨,为大家带来新春祝福;歌曲《我的家乡在陕西》,通过歌声与视频为观众展示了陕西的名胜古迹、特色美食与悠久历史。在歌曲《话说老沈阳》中,歌曲、影像与台上演员的生动演绎为观众充分展现了老沈阳的历史风貌与文化沿革;《东北二人转转歌》也为观众呈现了东北地区独特的二人转文化。
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每一种社会群体皆有其对应的集体记忆,借此该群体得以凝聚以及延续”[5]。《百姓春晚》对于区域特色的挖掘,不仅能唤起当地观众的集体记忆,增加观众对家乡的亲切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地方形象,加速了地方文化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不再通过电视这一传统媒体收看春晚,而是通过网络收看节目直播、参与热点问题讨论。因此,地方卫视在举办春晚时,不仅要重视节目质量,还要拓宽传播渠道与传播范围,打造全媒体矩阵,实现线上线下双层联动。2020 年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播出的方式,在四个地面频道播出的同时,也全程进行网络直播和网络互动,使节目宣传效果达到最大化。场内和外景的多次连线及多个网络抽奖互动环节的设置,活跃了场内气氛,打破了舞台局限,也调动了场外观众的参与热情。
《百姓春晚》 通过“大屏小屏共享+线上线下联动”实现了现场和外景主持人的连线,营造线上线下全民互动氛围,调动和激发喜庆气氛,提升了节目的感染力、传播力、亲和力和影响力[6]。
“每个地方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语言特色以及地域特征。”[7]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展现了陕西地区与东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民情,讲述了百姓生活中感人的故事,逐渐成为一个原创的文化品牌节目。在《百姓春晚》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对两地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前去旅游参观,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市场化发展。由此可见,地方春晚应抓住区域文化特色,加强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此吸引更多游客,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地方春晚是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2020 年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坚持以受众为本,演员绝大多数是来自民间的“草根明星”,同时每个主题篇章都有一个与本章主题相关的新闻事件,通过现场采访,挖掘事件背后的感人故事。《百姓春晚》的成功举办,其要诀就在于接通了观众的“地气”,让大家在观看时产生了久违的共鸣。因此,地方春晚编排者必须牢记,只有心中实实在在地装着观众,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才能赢得市场;只有“接地气”,才能聚人气。
2020 年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通过多种媒介渠道播出,并安排多个网络互动抽奖环节,实现了线上线下播出与网络互动的立体化传播格局,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观众的收视热情。可以看出,地方春晚的播出不能依靠单一传播渠道,也应善于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通过新旧媒体融合渗透,扩大节目影响力。地方春晚应逐渐成为一个全媒体产品,增加与不同视频播放平台、社交媒体的联动,利用各种媒体的传播特征,构建立体、环绕的传播格局。
辽宁都市频道《百姓春晚》因其独特的创办优势与工作人员的大胆创新,收获了高收视率与观众的一致好评。地方百姓春晚要想长期存续,必须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因此,地方百姓春晚创作团队应积极探索节目发展策略,创造文化品牌,促进区域文化市场化发展;以受众为本,引起台上台下情感共鸣;整合媒介渠道,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从而打造既具区域特色又让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