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析

2023-01-02 17:12:28向婧佳朱国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理论课课程思政思政

向婧佳,朱国庆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党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提出,要对各个学科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从而将思政的熏陶和培养贯穿整个学习教育的全过程。但是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高校对该项工作的研究比较少,系统谋划不足,要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这一传统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创新探索具有更大的难度和挑战性。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的意义、现状进行了分析,探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希望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针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在2020年6月出台了指导纲要,提出将人生价值的塑造、学校教学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的培养协同并进、有机统一,是落实思政课程培育良好品德树立良好人格的关键所在。要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既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又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1]。新时代背景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学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在打开视野学习中西方丰富多彩的文化时,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可以在讲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时,融入思政元素,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当于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增强学生对当前政治经济制度的认同和自信[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是培育正确“三观”,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途径。任何学科在应用过程中都要去必须满含道德因素[3]。例如经济管理类学科要求经管人要尊重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树立公平意识,尊重当前经济体制机制、税收政策。医学类学科要求医学生要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将救死扶伤的观念根植于心。教育类学科要求所有即将步入教师队伍的学生要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做到为人师表。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形成系统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端正学习动机,保持积极心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当代青年的青春力量[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是在信息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巩固全党全国人民践行初心使命这一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能力过硬、人格魅力较强的全方位人才的重要阵地,这要求广大高校必须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牢牢坚守培育良好人格和专业人才的初心和使命,使青年大学生在各种思想文化的学习交流和思想碰撞中,能够明辨是非、找准方向,坚定不移的守牢政治立场。

2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对该项工作做出了明确安排部署,并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触手逐渐深入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全周期。高校教育发展迎来了新变化。教育部在2018年10月印发的文件中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在培养人才同时,要加课程思政建设。2019年8月,两办联合发文,提出要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包括高校、课程、教室团队等等。自此,思政课程建设如火如荼开展,各学校踊跃进行了课程方式改革、内容创新和质效提高,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思想政治过硬的优秀人才。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该项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短板和弱项需要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传统教学教学方式相对滞后。在实践化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层出不穷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旧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老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没有讲授效果,往往逐字逐句阐述,课程枯燥,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二是“德育”“智育”各司其职。在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通过集中政治课、形势与政策课的方式开展,未能与专业课相结合,课程形式单一、内容千篇一律。

三是主客体能动性不足,教学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高校思政老师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课老师,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缺乏系统的培训,不能对其他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授课。同时,高校思政课程自身的逻辑性、哲学性,再加上教学手段单一、教师专业培训的缺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任务完成但效果不佳[5]。

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

3.1 加强思想引领,让思政教育“红”起来

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全盘整体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抓手,作为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学科思政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建设贯穿课程思政建设全过程,高校党委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该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完成,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政的政治性,做到高位谋划、系统研究、统筹推进[6]。学院各级党组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要始终坚持上级党委的领导,加强部门协同,将上级党组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落实到具体教学任务中,提升育德育人水平能力。各个责任主体要加强联动,形成党委全面领导、教育部门牵头抓总、各级院校各司其职、高校师生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健全完善科学决策、分工协作、沟通协调的工作机制。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思政课程“专”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开好讲好,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思政教师的关键作用。思政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施行者,思政课程是教师自身思想政治修养最直接、最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师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了课程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要想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必须牢牢抓住思政教师这一主体,以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促进思政课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要进一步提升教师党性修养,充分发挥教师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切实武装教师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理解和认同。

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守好讲台主阵地,号召每一位教师在认真准备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研究发掘本门课程的思政线索和关联,在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训,使思政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各环节,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在育人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能力,要高度重视,培养一批专业性抢的后备力量教学力量,引进一批高学历的年轻思政教师,激发课堂活力。建立思政教师学习培训制度,组织开展专题辅导、文献研读、政策文件学习、调查研究、研学研修等活动,让思政课教师通过理论学习、集中探讨、传帮带、红色体验等方式,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教学实效。

3.3 加强教学方式创新,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统一,深化网络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崭新的方式,为教学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7]。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与生俱来的抽象性、理论性,尤其需要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提升课程的直观性和交互性,增加课程魅力。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程内容通过音视频、PPT等活泼生动的方式,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宏观为微观。要善于运用线上互动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政知识每日一学、线上竞赛、青年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日积月累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8]。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全流程和各个环节。既要理直气壮、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开展思政课程教学,也要挖掘教学过程中潜在的思政教育资源,找准结合点,将无形的思政教育融入有形的思政课程中。既要有大张旗鼓惊涛拍岸的气势,也要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环节。这也对教师的能力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也要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使三尺讲台成为传播先进文化重要载体、使课堂成为弘扬正能量的良好媒介。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注重调查研究。要想把思政学习做深做实做细,就要深入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要组织广大学生到广阔天地,深入基层田间地头,聆听基层声音,感受党的为民情怀在人民群众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厚植和践行。要将红色资源运用到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中[9],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红色资源这一载体,深挖红色要素,传承好百年征程形成的红色血脉。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结合青少年这一主体,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红色思想,传承初心使命。

猜你喜欢
理论课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