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轻混合:从教学模式改良到教育生态修复

2023-01-02 14:16陈祖芬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线下学习者混合

陈祖芬

(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

在线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在线教学的“新常态”。但学者们也发现在线教学模式“在彰显时空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学习逃逸、技术误用、情感割裂、教学异化”等问题[1]。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也存在“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2]和“线上教学环节师生交互低效”[3]等问题。与此同时,在线教学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在线教育问题的思考。在承认在线教育对高等教育功用的前提下,胡德鑫、李琳璐就对在线教育样态进行了重构设计,构建了在线教育“制度—组织—技术—学术共同体”相互协作与影响的四维框架[4]。这说明人们已经在思考在线教育何去何从的问题,任何简单划一的模式可能都无法达成理想的教育效果。“加快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探索教育融合的有效方式,实现面对面学习与分布式学习的优势互补,构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生态依然任重道远”[5]。从在线教育生态的角度看,教育者、学习者以及在线教育环境只有协调运转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在线教学模式是在线教育生态系统中十分关键的微生态系统,它的运转效果与教师、学生、教学活动发生的内外环境都有关联,这些因子也是重要的教育生态因子。鉴于此,课题组提出了“轻混合”(全称是:轻度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文均简称“轻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并在一所地方新建本科应用型高校试行一年,参与试行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明显增强。有教师体会到“轻混合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需要将融合的工具或资源进行基于学情分析,用调动学生感官的经验来构建软硬件环境”,还有教师认为“轻混合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精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投入更多的时间跟踪学生预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存在问题,以便融入备课和教学设计”[6]。从总体上讲,“轻混合”教学模式是希望由技术层面向观念层面延伸,并付诸行动,从改良高校在线教学模式走向修复高校在线教育生态,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下面拟作探讨。

一、“轻混合”技术思路:改良高校在线教学模式

轻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不必基于慕课,但要依托信息化教学环境,依据校情、教情、学情,选用线上线下多种优质学习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线下教学中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各种教学工具、手段和方法,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7]。在以往常见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教学时空、教师团队、教学资料、学习形态、学习评价是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一些基本要素,这些要素在不同教学模式中的实际呈现和功能效用各不相同、各有优劣,轻混合的基本思路是:通过5个维度的“轻混合”,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尽可能使各种教育教学生态达到平衡。

(一)教学时空维度:更灵活

线下课堂的教学时间与课程表时间必须一致,教学活动主要在实体教室进行,教学时长覆盖全部教学内容,教与学在同一时空进行,课外完成若干次作业;线上课堂的全部教学活动在线上,教学时长覆盖全部教学内容,教与学不必实时进行,但长时间的线上学习,学生容易疲劳、分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20%~50%的教学时间在线上,其他教学时间在线下,线下部分的教与学同时进行,线上部分的教与学可以异步进行,学生线上学习时间相对灵活,可自行安排。可见,以上三种课堂中,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的教学时空最为灵活。轻混合教学时空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即以线下同步教学为主,线上异步教学为辅,不刻意规定线下和线上的学时比例,也不要求建立与MOOC关联的SPOC班级,试行轻混合改革高校的轻混合课程质量标准已显示出了这种灵活性:“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主要安排在课外时间完成,每门课每周不超过1小时(大作业时间、实践周除外)。根据学情确有必要占用教学时间观看线上视频的,可以单独安排少量线上自主学习的时间,必须在学期初体现在教学进度表中,线上学时占教学时间的比例少于20%,书面学习资料阅读时间应安排在课外时间。”(《某高校轻混合课程基本标准》,2021)可见,“轻混合”线上部分的教与学不仅可以异步进行,而且不占用课堂时间,仅占用少量课外时间,有助高校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

(二)学习资料维度:更典型

当前高校师生都生活在信息过载的社会,无论是线下、线上还是混合式课堂,教师能获取的、用于备课的资料非常多,但教师不可能原封不动教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做到“见即学”。福尔茨认为,教育技术中的现实主义“还意味着承认工具本身不是能工巧匠。我们在选定能扩展时间和空间的某一工具之前,必须仔细鉴别出学习者的需求,并厘清学习目标”[8]。因此,学习资料看似学生的学习之本,再多的资料,选择仍然是有难度的,需要教师花费心思。学习资料轻混合的方法有很多,根据使用时间和使用对象分层提供学习资料就是一种方法。作为课前预习或课前导入的学习资料面向全班接受程度不同的学生,以衔接性、基础性、现象性的为主,一方面承接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开启将学的内容,以引发思考,引发兴趣类的学习资料为主;作为课中学习的资料,仍然面向全班学生,但可以有所区别,根据学生接受程度的不同,提供不同支撑度的学习辅助资料,以保证不同接受力的学生都能高质量地完成课中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在线下教学过程中再加以引导;作为课后复习的资料也面向全班学生,此时的区别度可以更高,对知识掌握度一般的同学提供强化基础认知性的学习资料,对知识掌握度较高的同学可提供一般性的提升与应用的学习资料,对知识掌握度很高的学生可提供拓展延伸类的学习资料供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这里的学习资料的“轻混合”表现在,教师需要收集大量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国家与社会、行业或企业中的关于理论阐释或实际应用的知识、案例、习题等五花八门的学习资料,它们要混搭使用,但提供给学生的则得少而精,具有典型性,能以尽可能小的“学习资料成本”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学习内容。

(三)教师团队维度:更对口

线下课堂的主讲教师一般是1-2位,其他承担辅助性工作的教师即便共同参与课程教学,教师资源还是比较有限;线上课堂的主讲教师团队各自负责某些章节讲解,能够做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的主讲教师通常由线上慕课教师和线下SPOC班级的教师构成,慕课教师通常负责基础知识传授,线下教师通常会在线下课堂进行补充提升、答疑解惑,也可能采用翻转课堂,措施得力的话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巩固度。“轻混合”的主讲教师可以做到更多样、更对口。由于在轻混合教学模式下,线上教学资源来源十分广泛,只要线下的主讲教师选用了线上教学资源,在线上教学中出镜的教师理论上都可以是教师团队的组成人员。不管是中国大学慕课中的线上教师,还是网易公开课中的主讲教师,亦或是B站教学短视频中的教师,都可以被纳入教学团队中。在以往教学中,除非是承担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教师,其他主讲教师通常是不会把素不相识的线上教师纳入自己的教学团队。但是,就某门课而言,如果选用的教学资源相当经典,非常适合授课班级,主讲教师就很有必要联系到主讲者,邀请他加盟团队,无论是公开课的教师还是B站的UP主,如果能联系上他们,并请他们选择合适的时间与授课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互动,就真正实现了教师团队的“轻混合”。在这种“轻混合”的师资组合中,线下的主讲教师需要善于沟通协调,被特邀的线上教师负担并不重,他们需要讲授与交流的一定是他们最擅长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对于学生而言,这种传授也更加对口。术业有专攻,让最专业的教师讲授和指导最专长的内容是轻混合教师团队的理想。同时,这样现实人事归属上的“弱关联”会因为这门课有望产生“强关联”,提升教师团队的内在实力。

(四)教学形态维度:更个性

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形态有所区别:线下课堂的特点是全程指导、接受式学习;线上课堂的特点是有限引导、自主式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的特点是基于慕课、深度指导、自主式学习。轻混合课堂的特点是基于更多样的学习资源、深度指导、自主式学习。信息化教学工具的有效使用可为教师了解学情提供科学依据,学生的每一次线上学习行为以及通过教学互动工具记录的线下学习行为都会被记录,可溯源,可供教师判断特定学生的当前学情。在普通的混合式教学中,这些效果虽然也是明显的,但轻混合教学由于其更灵活的教学时空和学习资源,还可以显示出更个性化的教学形态。具体表现在:教师可针对特定学生定制学习方案、改进教学策略,新的学习方案资料来源还可以突破普通混合式课程中绑定的慕课资源,经过教师的筛选能更广泛、更典型,新的教学策略可根据学习过程记录不断调整,从而实现针对性的最大化。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某教育产品总经理表示,“AI教育‘元生态’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学生可以自由选用所需的资源进行课程学习”[9]。然而,元资源再多也需要教学设计,而教学形态的轻混合就有助于解决元资源与实际利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理想的轻混合教学形态模型是:合学情的学习资源+合学情的教学过程+个性化的学习反馈+个性化的教学指导+针对性的学习巩固,其中每个流程都是线上与线下交错进行的。

(五)学习评价维度:更多元

在信息化条件有限,学习数据支撑不足,教学形式呆板的情况下,“只见分数不见人”的评价体系仍然大量存在,要构建理想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仍然是困难的。由于轻混合提供了更灵活的教学形态,“既见分又见人”的个性评价成为可能,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发展状况也成为可能。轻混合学习评价可以把传统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与现代的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是传统学习评价与现代学习评价的“轻混合”。由于轻混合学习评价可以基于不同的学习平台,与学生的日常网上行为无缝链接,可以做到多模态无感式、伴随性地采集学习行为数据和动态评价,其客观性远远高于纯线下教学中通过观察法进行的人工记录。具体而言,其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可操作性增强,观看在线课程的时长和回看率、阅读在线文献的情况、参与在线讨论情况、参与线上线下活动情况、参与线上论坛情况等都可以成为教师了解学情的途径和评价依据;而由于有了机器阅卷、小组互评、助教评价等辅助的评价手段,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线上线下作业、线上线下小测、在线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全方位多维度地评价学生成为可能。除此之外,轻混合学习评价还可以进行发展性评价,通过对学生不同学习时段学习情况的纵向比较,可以发现其进步或退步的幅度,这对于导学、助学和激励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发展性评价聚焦于学习过程变化,所以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轻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师生中的实际认可度如何?2020年教育部委托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了全国在线教学情况调研中,本课题组所在高校的数据报告显示,有“线上教学主导+线下教学辅助混合式教学”这一意愿的学生占22.57%,有“线下教学主导+线上辅导混合式教学”这一意愿的学生占43.58%,学生较为支持的这种模式即是一种轻混合教学模式。基于此,学校于2021年初开始在校内倡导轻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课题组访谈了50名同时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和轻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他们表示学生很愿意接受轻混合教学模式。经过1年多的轻混合改革实践,有13位教师专门撰写了教学案例,在全校推广他们的做法。轻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改变了教师教学方法,更是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并逐渐形成了科学的在线教育思想,也为轻混合理念在修复高校在线教育生态上的延伸奠定了现实基础。

二、“轻混合”理念延伸:修复高校在线教育生态

高校在线教育生态系统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高校在线教育主体(如高校教师、大学生)、高校在线教育客体(如知识、能力、素养)与在线教育环境(如政策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等)。从上文可知,“轻混合”是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改良,但并不是简单粗放的改良,而是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的改良,更多学生可以得到个性化培养,更高效的学情了解和学习评价实实在在地发生在师生之间。基于此,“轻混合”理念作为一种生态修复观运用于高校在线教育生态修复中已具备可能性。

(一)高校在线教育主体观念调整

高校在线教育主体是人,包括高校在线教育者和在线学习者。当前在线教育主体自身素质、态度、能力和行为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影响着高校在线教育生态平衡。“轻混合”的实质就是一种平衡与协调,通过输入“轻混合”理念,输出新的教育观念是平衡主体状态的关键。这种修复具体可表现为三种观念。一是教育者公平的人才培养观。高校在线教育提供的跨时空教育可以让边远地区的高校学生享受与发达地区高校学生一样的在线教育资源,但同样的资源,教育的成效很可能差距甚远,这样高等教育界孜孜以求的教育公平在实质上就无法实现,而轻混合提倡线上为辅、线下为主的教学模式则正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在线下实实在在地为所有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为每一个可能成才的大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支持。二是教育者科学的学业评价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10]。学业评价主观随意,过程性评价缺乏可溯源的证据与数据是导致错误的学业评价观的重要原因。轻混合理念下的学习评价是一种有据可查又相对多元的评价体系,对于破除“唯分数”的教育评价导向具有革命性意义,有助于引导学业评价从记忆评价走向迁移评价,从知识评价走向素养评价,从虚评价走向实评价。三是学习者自觉的自主学习观。自主学习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的学习行动。轻混合理念下,学生的选择权更多,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材料,甚至可以选择喜爱的线上或线下教师,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选择给予学生个性化辅导。对学生而言,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么多是自己愿意做的、愿意学的,学习是快乐的。可以说,轻混合理念所构建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可以唤醒高校学生内心学习愿望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使在线教育从学校督学、劝学走向学生愿学、乐学。

(二)高校在线教育客体资源优化

高校在线教育客体是物,主要包括在线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手段等。高校在线教育的开环建设已初见成效,客体资源已经越来越丰富,铺天盖地的教育资源和高校学习者成熟的检索技能为获取在线教育资源扫清了障碍,但是丰富带来的问题却是“选择失衡”。健康的大学教育是符合规律性的教育,轻混合给予的理念启示是: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合他的教育内容。教育资源优化是在线教育客体修复的重要内容,资源治理要与教育目标相协调。这就需要树立面向学习者的客体资源观,注重资源的典型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轻混合理念下优化高校在线教育客体资源有助于高校在线教育生态的好转。主要方法有:一是适应学习者跨时空的学习需求,课外的线上线下资源可以提供异步学习支持,不受时空局限。二是满足学习者“反刍”需求,传统的线下资源虽然可以反复看,但是学习记录很难留痕,轻混合带来了线上的学习形态,学习者可以不断地“反刍”被其他视为重点和难点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反刍”记录中推测学生学习中的痛点问题。三是节约学习者的学习成本。信息技术驱使高校学生的学习节奏加快,学习者的时间、精力、金钱有限,他们要学习的在线教育客体资源就需要有举一反三的效果。四是考虑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上的不同需求,在轻混合环境下,在线平台在大数据支撑下的学情诊断与分析为线下的精准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个别学生还可以通过智能交互向老师“私人定制”需求,这就使知识供给、能力训练和素养塑造可以做到相辅相成。当然,合适的资源是由具有科学的轻混合理念的老师选择的,教育资源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平衡需要依靠在线教育主体双方的共同努力方可达成。

(三)高校在线教育政策环境治理

高校在线教育政策环境是指从政策层面作用于在线教育主客体的外部环境。我国在线教育政策不断完善。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落地还需要具体高校的微观回应。在线课程的过程管理需要线下资源、线下辅导的及时跟进,轻混合理念恰好可以有所作为。2019年9月,为促进在线教育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教发〔2019〕11号)。近年来,我国在线教育“重建设轻监管”,“刷课”问题大量存在。2022年4月,教育部等5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教高〔2022〕1号),开启了高校在线教育环境治理新篇,明确规定对选用的在线开放课程要配备课程责任教师,这是对以往相关政策的有效补充。责任教师在轻混合理念指导下可以为在线开放课程管理提供有效帮助。在线教育分布式的教学空间和时间给教育质量监控提出了更多挑战,轻混合理念下有更灵活的教学时空,线上教育时间的学习过程质量管控、线下教育时空的辅导质量管控都需要高等教育管理者制定管理细则,而更个性的学习形态在给予自觉师生更多自主权的同时,也可能给了不自觉师生更多的“偷懒”借口。因此,特定高校在制定本校在线教育微观政策时,需要注意对主讲教师的信息素养、专业素养、责任担当等方面的要求。通过政策环境治理,希望高校在线教育生态系统恢复教育的理性与德性。

三、结语

全面推行“轻混合”是一种考虑校情、教情和学情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这种轻量级的改良成本小、灵活易上手,有利于唤醒师生的改革意愿。通过对教学时空、学习资料、教师团队、教学形态和学习评价五个维度的“轻混合”技术改良,可以从实现在线教学模式改革到在线教育理念更新,进而形成顺应规律的高校在线教育生态修复观。因此,“轻混合”既是一种稳健式在线教学改革思路,也是一种渐进式在线教育改革理念。

猜你喜欢
线下学习者混合
混合宅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