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传统师德观的当代启示

2023-01-02 12:56程庆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0期
关键词:尊师重道师德育人

程庆荣,杨 斌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德则是传统道德中的一抹亮色。传统师德是指历史上教师群体在从事教育实践活动时所体现的作为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他们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能够反映不同时代的教师所具有的精神风貌[1],具有传承性,又有着时代性。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在漫长岁月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传统师德观,这些思想和理念有些或许已经过时,但有些仍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继承和发扬,为新时代师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许慎《说文解字》),“教”字最初的形态便是一个手持鞭子的人在监督、责备一个小孩,表示着长者对下一代的谆谆教诲之责。而“师”最初表示官名,如周代国君的畏弼之官称为太师、周代的乐官称为太师或师、《周礼》中记载教国子之官为师,由此可知,教导、传授他人知识或技能之人为“师”。我国传统师德萌芽于周,经历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而得以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传统师德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辅以墨、法、道、佛诸家思想于一体的师德观。又因为教师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德、业、学、识、品、行诸方面的要求,更上升到劝君臣、正民风、安邦国的高度[2]。总结下来,我国传统的师德观及主要启示如下。

1 德学相济,护教职常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对教育运行和国家发展的影响都极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要能够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即教师应争做“人师”,任教时首先以德为主,在做到言传身教之余,还要能将德行融入自身的学问和教学中去。中国古代师德观中,对教师道德和学问的高要求在现在看来也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可用于新时代教师的德学培养之中。

第一,古代的名师大家都非常强调“自省”,教师不仅要反思日常教学实践,还要反思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师表风范。现在虽然也提倡教师成为反省型教师,但其反省的内容更多强调的只是教学工作,而非个人道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学问就是“教书匠”,有了言传身教的良好品行才能成为教师典范。

第二,古代先贤们对天地万物总怀有谦卑敬畏的心态。这些大师们为人谦逊温和,待人诚信恭敬,面对自身的不足能坦然纠正、时刻反省,面对学生的差异能悉心探寻、变换教法,面对学问的无尽能做到白首穷经、终身学习。当今的教师群体也应该学习这种对人虚心谦卑、对知识学无止境的态度。当然,教师在对万事万物保持敬畏的同时,也应该抱有创新进取的精神,而非一味地恭敬,二者并不矛盾。

第三,古代的许多教师还非常注重外表言行对学生的育人作用。首先,教师的仪表应该做到干净整洁、气质威严,爱好应该适宜健康,向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其次,教师的教学表达应该合乎规范,向学生做出符合尺度的典范;最后,教师的言教和身教应该相统一,做到言行一致,向学生呈现出躬行实践、言出必行的诚信态度。

当代教师除了做到以上所要求的道德和学问外,还要具有全面发展的观念,重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只有教师从内心接受全面发展做出表率,学生才可能跳出个体的狭隘视野,拥抱世界。

2 志存高远,立爱岗精神

古代士人普遍有为民、为天下的情怀。如墨子坚持天下大义的游侠精神、王充处江湖之远也不忘关注国家时事的家国情怀、许衡教书为国家的博大胸襟;北宋的张载便认为教师应该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远理想,等等。古代师者用自己的襟怀坦荡投身教育事业,也一代一代地影响着后来的学子,教导着他们为公为国。

许多读书人任教后仍然坚持关注国家政事、渴望为国效力,这样一群怀揣着家国情怀的教师难免会将这样的热情投身到教书育人中。这些教师通晓历史、关切时政,他们心怀天下、志向高远。故而他们在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时候,自然表现出诲人不倦的育人情怀和为国育才的责任意识。这些教师为了培养下一代,无私奉献、甘做蜡炬,即便贫困潦倒、身无长物,也不愿放弃从教,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当前,少部分教师对教育缺乏敬畏心,敷衍塞责,缺乏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追根究底,还是部分教师缺乏为国为公的使命感。当代教师应切实承担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授之以方法;结合社会现状,通过启发式的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3]。这些无疑都需要教师怀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才能做到,提高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势在必行。

提高教师的职业使命感,首先需要教师对国家政治系统、文化抱有极高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教师才愿意去了解历史、了解时政,并为国家事业而奋斗。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价值观,教书应是为公为生,而不是为私为己,虽不用做到圣贤那样的大公无私,但也具有足够的责任意识。最后,要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育人精神,做到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3 师道尊严,促教学相长

尊师重道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学记》中便多次提到了提高教师地位的必要性,“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教师有尊严、师道有尊严,百姓才能专心求学。到了现代,尊师重道的风气不如从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因各种原因而步履缓慢。重建尊师重道的风气有利于增加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以促使教师良好师德的形成和师生亲密和谐关系的建立。

首先,尊师重道氛围的维系需要从专业、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入手。古代教师受人尊敬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教师道德高尚、才学高深,且普通人学习必须拜师的原因。现代社会,知识的获取途径更为多样,再加上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师德问题频发,导致了教师地位的下降。重建尊师重道的氛围,最首要的便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准入门槛,这样才能让他人产生认同。此外,提升教师待遇来提高其经济地位,赋予教师更多权力来提高其政治地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提高教师法律地位,增强社会舆论宣传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等等,都是维系尊师重道风气的有力保障。

其次,宣扬尊师重道的同时,也要注意现代师生关系的营造。尊师重道并不是一味地将教师权威化,而是为教师安心执教提供保障,教师有了保障自然能以更加热情、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所以宣扬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也显得尤为必要。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相互宽容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这需要学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也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亲近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都能做到公正无私、宽严相济。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我国宋朝时期的书院精神便非常符合这样的要求,师生间融洽亲密的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维护。

关于师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到了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四个统一”: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4]。寥寥数语,却尽数概括我国传统师德观中的精华,通过梳理传统师德观,有许多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地方。新时代,教育改革面临新形势,教师应不断锤炼自己的师德修养,回应时代主题,承担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广大教师在提升师德修养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华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有益养分,古为今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尊师重道师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程门立雪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