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燕,蒋宇翔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农村公路通常是指连接乡(镇)和行政村的公路,通常分为县道、乡道和村道。在我国,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交通方式和重要的基础设施[1],而农村公路桥梁又是农村公路中的核心部分之一,它们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基本位于农村公路的出行重要关口上,随着农村公路上交通量的快速增长,许多农村公路桥梁开始表现出运营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一方面与养护资金有限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养护管理不到位有密切关联[2]。根据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公路养护中心提供的最新的统计数据、实地调查、现场访谈以及查阅政策文献资料等方式,针对该地区的农村公路桥梁管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与解决现存问题的一些对策。
根据该地区养护中心提供的最新资料,该地区的农村公路桥梁共计201座。按技术等级划分[3],可分为一类桥27座,二类桥10座,三类桥164座。按跨径划分,可分为大桥4座,中桥21座,小桥176座。按照结构类型分类,可分为梁桥166座,拱桥17座,整体现浇板18座。按照桥梁建成年代统计,桥梁建造于2000年以前的有88座,建造于2000~2010年内的有108座,2010年以后的有5座。
综上分析,按跨径分类,该地区的农村公路桥梁中有88%的桥梁属于小桥,占较多比重;按荷载等级分类,71%的桥梁属于公路Ⅱ级,能比较好的满足日常的使用。按结构类型划分,92%的桥梁属于梁桥;按建造年代分类,建造于2000年以后的桥梁超过了50%,但是却有82%的桥梁被评为三类桥,桥梁的病害情况不容乐观。
该地区的农村桥梁结构形式主要为梁桥、拱桥,其中梁桥(占比92%)数量占了绝大多数,包含了I型梁、T梁、空心板梁、实心板梁、整体现浇板。而拱桥的主要形式则为板拱、双曲拱、箱型拱。在该地区所有的农村公路桥梁中,技术评定等级为三类桥[4]的农村公路桥梁占比82%,这说明现有的很大一部分农村公路桥梁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害,只是病害的程度不同。接下来分别按照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对农村公路桥梁的常见病害进行描述。
在对该地区的农村公路桥梁病害统计调查中,发现该地区农村公路桥梁桥面系存在的常见病害有:桥面铺装存在大量网状裂缝、坑槽、破损等现象;很多桥梁的护栏设置的不合格甚至没有设置护栏;大多数桥梁基本没有设置单独的人行道,桥面基本上是人车共用一道现象。这些病害的存在一方面使得行车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
该地区的农村公路桥梁的形式以梁桥为主(占比92%),而在梁桥中空心板梁又占了绝大多数(占比85%)。而对于空心板式梁桥,上部结构的病害主要是底板钢筋外露,主梁裂缝以及蜂窝麻面等现象。而对于拱桥,上部结构的病害主要是砂浆剥落、拱圈开裂等现象。
由于农村桥梁都是以前老百姓自己出资自己修建,并没有请专门的设计单位对桥梁进行设计,所以导致过分重视桥梁构件强度,忽视结构的整体刚度、稳定性等,导致很多农村桥梁的结构承载力不足。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私家车越来越多,并且有大量的重车在农村桥梁通行,大大影响了桥梁的耐久性。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公路桥梁的下部结构存在着许多病害。例如裂缝、支座变形,锥坡开裂等。
通过此次对农村公路桥梁的调研,我们发现病害产生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农村公路桥梁建造时间比较早,大部分都处于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当时的桥梁建设不够规范并且缺少政府的资金支持,大部分农村公路桥梁是老百姓自己共同出资,自己设计和施工的。并没有专门的设计单位进行指导,导致设计荷载等级普遍偏低,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交通量的增加,桥梁的承载力不足的情况被逐渐放大,也随即产生了一系列的病害。另一方面,由于“重建不重养”的情况,导致桥梁建成之后基本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养护,随着时间的积累,病害自然越积越多。这也是导致大部分的农村公路桥梁技术评定等级位于三类桥及以下的原因,所以加强对农村公路桥梁的管养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1)缺乏基础数据。
对于辖区内的桥梁的数量、种类、分布、技术状况存在空白,或每年的数据没有更新,没有健全一桥一档的基础资料,部分在白改黑或农村公路建设中改造、重建的桥梁没有纳入基础数据中。
(2)农村桥梁数量多,规模小,技术等级相对较低,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
①农村桥梁由于建造时间久远,建造时的等级较低,经过多年的使用,在维护不力的情况下,产生了大量病害,例如由荷载引起的裂缝,由自然水灾引起的冲刷(基础),由时间引起的支座的老化及砌石的风化,这些病害一方面影响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②农村桥梁跨度小,规模不大,造成桥梁使用功能方面存在缺失,尤其是防撞和安全护栏在很多的农村桥梁中不存在或严重受损(损坏后往往不再修),此外农村公路桥梁存在比较严重的人车混行的现象,上述功能的缺失给出行的车辆与行人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③超载现象突出,随着农村经济的振兴与产业的发展。在农村桥梁上也存在重要的超载现象,原因有二,一是农村公路相对国省干线治载力量基本空白,二是农村桥梁缺乏限高限速设施。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必然会造成重车更加频繁的驶向农村,超载现象频发。造成农村桥梁慢慢出现病害,严重者甚至造成部分桥梁丧失使用功能,成为危桥。
④农村桥梁存在改扩建的技术难题,路扩宽升级容易,桥梁改造相对困难,而桥梁又是公路的关键交通节点,造成农村路网中大量的交通节点狭窄,大大降低了路网效率。
(4)大联网:2012 年6 月1 日我国正式发布实施的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为视频监控“大联网”提供了标准基础。视频大联网己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进行联动操作时需要大联网的支持,由信息孤岛向大联网的转变需要政府主导,将各个视频监控子系统融合到更大的管理平台上[4]。
⑤农村桥梁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老桥,很多桥甚至有一定的文物与历史价值,而在保护老桥的意识不强,造成老桥的年久失修,破烂不堪。
(3)管养机制不健全。
农村桥梁处于公路网末枝,与干道上大中桥比较起来,其重要性要弱很多,在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本身不健全的指导下,导致农村桥梁的管养机制始终健全不起来,主要以下几点:
①缺乏专门的农村桥梁管养组织,往往几个机构合并顺便管理农村公路桥梁养护,有的乡镇水利、道路、桥梁等均由一个人承担工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工作内容没有明显减少情况,人员配置上基本没法开展工作,只能是哪漏补哪。
②没有形成健全的专养和群养的养护机制,造成管养力量分散,加上技术力量的缺失,使桥梁的养护工作带有盲目性与低效性
③农村桥梁重建轻养意识浓,爱路护桥的意识不强,加上行政流程手续上较长,无法在危桥改造上发力,造成农村危病桥改造力度不够。
④对于农村桥梁突出问题,领导重视不够,没有形成常态的桥梁管养机制,也没有形成工作中的落实、效果反馈、纠正的闭环,这就造成了桥梁管养在各项工作中不被重视。
(4)管养资金投入不足
①镇村基层组织造血功能不足,自身在桥梁养护投入资金严重不足,基本靠上级拨款完成相关工作。
②关于农村桥梁养护资金由省、市、区三级投入,投入数额以公里数为基础,没有单独的桥梁养护资金,镇村在上级拨下的资金使用上存在很大的灵活,加上资金不足,基本上用于道路的日常维护与保洁中去了。
(5)没有形成一盘棋的局面
由于实行了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加上下拨资金少,使得养护中心与乡镇形成了一定程度事实上的脱钩,农村桥梁的管养得不到行业与技术上的指导,导致一定程度上各自街镇各自为战,加上区政府没有形成桥梁管养考核机制,造成管养混乱的局面。
(1)充分发挥公路养护中心的行业领导与技术核心的作用,在政府对乡镇的考核机制的内容中加入农村桥梁因素,形成全局一盘棋的治理农村桥梁的政治优势。
(2)由公路养护中心为主,街镇配合,通过全面的排查,对农村桥梁状况进行一桥一档方式的建档,形成农村桥梁完善,科学的基础数据。
(3)通过3~5年,由公路养护中心在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下,对地区的危病等重大隐患的桥梁尤其是4、5类桥梁进行改造等级,让危病桥彻底在区内消失。
(4)不断健全街镇的桥梁管养机制,进行专业人员培训,并上报养护中心审核实施与行业指导。
(5)加大街镇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投入,并把部分资金单列为桥梁养护资金,在区养护中心指导下使用资金。
(6)健全群众日常养护与专业专项养护相结合的养护力量,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就近居民积极参加桥梁的养护工作。
未来农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发展,都需要通过交通的改善来实现。基础是“建设好”,重要的、常态化的保障在于“管理好”“养护好”。在农村公路桥梁建设日趋完备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管养失衡、管养跟不上建设、管养不当运营不畅的问题,养护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创建健全的养护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改进创新养护措施等皆是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