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究

2023-01-02 09:58:36赵峰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3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资产部门

赵峰

(大庆龙南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现阶段的医院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医院必须进行与时俱进的提升和改造,切实地把设备资产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开展研究和实践。现阶段,随着医院管理体制的变革,整体进程中还面临着管理意识薄弱,结构松散等实际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设备资产管理高度重视,结合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解决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

1 医院设备资产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医院设备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实践内容,在整体医院运行的过程中发挥着保障性作用。因此,医院的相关设备管理部门必须深刻的意识到这项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切实的发挥管理职能,保障对于设备和资产的有效管理,促进整体设备有效的投入使用,提高诊疗过程中的保障性作用。同时也要对于相关资产信息进行总结和梳理,保障在工作的实施进程中做到良好的调控和规划,切实地避免工作中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因此,整体的设备和资产管理工作必须纳入有效的统筹和规划,经过严谨的制度和流程的建立,改变现阶段履职意识不强、职责不清等具体问题,切实的指导相关部门开展实际工作,树立“责、权、利高度统一”的意识,来积极的解决医院设备和资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2 现阶段医院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规范的管理制度

现阶段,医院资产设备的管理进程中,随着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必须结合自身工作状态,有效地找出医院设备和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提升管理效果。首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医院只是关注实际的事务性工作,从而忽视对于管理制度的建立,导致管理部门内部结构的松散,进而造成管理趋向于单一化的实际局面,不利于整体设备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医院的管理部门要对设备和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结合实际的管理需求建立健全的设备资产管理制度,在制度的引导和约束下统筹安排整体设备和资源的调配状况,进而结合医院运作中需要管理的资源开展统筹工作。

在具体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医院内部管理的行政部门必须结合制度承担使命、认清职责,避免责任和权力的混淆,进而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2.2 管理工作流程的缺失

同时,为了促进医院设备和资产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还需要建立完备的工作流程。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必须结合制度建立起操作规章,这样才能保障制度的落实,以及实施科学的管理。如果缺少工作流还曾的指导,就会出现不同管理人员管理措施的迥然不同,进而造成工作局面的混淆,影响整体设备资产管理的效果。因此,就要通过工作流程的确定,约束不同管理要求下的操作措施和手段,对于医院的设备和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统计和登记,进行整体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划拨;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对于损坏的设备进行维护报备;对于医院运作过程中的资产、设备、用车的内容展开管理行为,对于数据进行动态化的监管和更新,从而通过设备管理部门有效的统计,结合职责范围落实监管责任。

2.3 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现阶段在进行制度和流程的设定以后,还要加强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才能保障整体的工作效果。现阶段很多监管措施的实施不够有效,还是和业务人员的管理办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很多管理人员不清楚具体应该承担的岗位责任,就会出现管理无效、措施不得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含工作人员的履职精神,同样也涵盖着职业能力短板的束缚。

因此,必须开展有效的开展技能培训,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还要做到精兵简政,克服现阶段管理部门庞杂的问题,从而形成管理过程中有效配合的新局面,避免各司其职、缺少沟通等问题的出现,进而导致出现管理的偏差。

2.4 缺少评价和提升手段

在整体医院设备和资产管理的检查过程中,上级主管部门还要肩负起检查和评价的责任,才能促使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实际工作成果,在工作中发扬优秀的作业手段,同时改变不合乎事宜的管理办法,促进整体操作水准的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由于评价标准的缺失,很多医院内部只是具备控制经费投入的意识,对于设备实物以及资产的管理缺少统筹,难以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也造成了医院内部设备和国有资产的损失。因此,必须结合有效的评价和指导,提高思想上的重视程度,结合工作指导和评价,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的深入探讨,提升工作人员主管能动性和工作中的思考性,开展管理工作的全新局面。

3 医院设备资产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规范管理制度,确定总体工作标准

现阶段医院内部的设备和资产管理工作内容较为繁杂,保护着综合的医疗诊疗设备、国有资产等众多管理内容。在这一进程中,仅仅依靠原有的管理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才能结合科学的管理措施,落实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现阶段,医院的设备和管理工作基本属于常规性的事务工作,难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医院实际的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管理的具体范围,以及实际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力,这样才能保障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剔除原有的落后管理手段,以及职责模糊的管理弊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确保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提升管理部门和人员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能力,改变原有配合不力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医院必须结合制度的建立,促进医院进行设备和资产管理中的实际效果,加强对于设备和资产的综合管理力度,结合制度的引领和约束做到责任明确、互相配合。

综合管理工做的开展不仅仅需要管理人员的努力,还要进行多部门的联动管理,避免管理人员各自为政、片面地强调自己的工作范围,导致完整的工作目标松散化。因此,就要结合制度的引领,形成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统一的管理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精诚团结、配合一致,从而在履职过程中有效地完成本部门的工作,共同推进设备和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保障形成合力、协同进步。

医院设备和国有资产的有效保护工作十分地复杂,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详细的计划,很难有效实施并且发挥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就要结合具有权威性的管理制度,保障多部门联合起来,较好地发挥联动效应和协调作用,在管理的进程中共担使命、明确职责、分配任务,才能在实施管理的行动中发挥合力,共同跟进具体的效果,这样才能保证把设备和资产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较好的管理效果。同时也要维护制度的权威性,避免原来草草了事、虎头蛇尾的工作局面。

3.2 建立管理流程,保障管理有序进行

现阶段医院的设备和资产管理工作正在逐渐的落实和推进,在此过程中,必须结合管理制度的建立,维护较好的工作流程和手段,才能最终促进这一工作的规范性,在医院的整体运行中发挥稳定的保障性作用,避免工作中的混乱局面,指引医院工作的有序推进。在医院设备和管理进程中,必须保障这项工作推进的有序性,现阶段医院设备和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实际问题,例如由于管控工作的不到位,就会出现设备的闲置、损毁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这会造成一定的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而影响医院运转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要结合具体的管理事务,建立严格的操作措施和手段。例如,在很多设备引进和使用的实际过程当中,还是会失去对于设备的整体调控,造成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意义不大等问题,甚至造成闲置的状况。因此对于设备的采购就要结合一定的实际流程,经过医院管理部门的系统分析,以及医务管理人员的可行性论证,最终选择对于医疗和诊疗工作具有促进和保障性的设备,避免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对于国有资产的极大浪费。整体工作中必须结合严格的管理和审批流程,发挥作为设备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实际作用,为任何一个设备的采购、项目的开展做好计划,以及结合可行性分析报告做好行政审批。

在医院的运作过程中,就要依靠监管职能部门的有效管理流程,落实好监督、管理、统筹的职能,避免对于设备和资产管理工作的无效,造成医院内部甚至国家资源的浪费。因此,就要结合工作流程发挥管理部门、监督部门的职能,对于相关问题设计科学的实施路径,要把责任有效的分解、落实到人,避免管理无效甚至浪费现象的发生,把设备和资产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3 开启岗位培训,建立规范管理行为

与此同时,医院内部还要做好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医疗设备和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既要讲究制度的权威性以及相应的工作方法,还要注重实际工作人才技能的提升。目前对于医院内部设备和国有资产的管理进程中,首先就是要结合设备和资产的有效统计,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提供数据支持和保障。但是很多管理人员不能有效的操作计算机设备,进行具体的数据化管理;同时还缺少统计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在数据的统计过程中只是关注数量的核对,忽视了整体统计学概念的宏观调控,难以建立有效的实情掌握,限制了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结合管理人员知识技能和业务技能的提升,在统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提升工作手段的科学性,最终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系统的开展对后续实物的管理。在此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结合实际的设备和资产情况进行实际操作手段的引导,促进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今后可以独立的开展设备和资产的排查和管理工作,提升工作中的实际技能,避免纸上谈兵。在此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操作进行视力的分析,避免学习的知识水土不服,最终造成工作中的不良后果,发生记载账目和实际资产数目的偏差,造成了设备和资产管理工程中的混乱局面,进而导致医院遭受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3.4 进行效果评价,调整不当管理措施

在医院设备和资产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还要进行有效的效果性评价,才能促进工作人员了解自身的工作效果,结合自身业务能力的薄弱环节提升水平,最终实现较好的业务能力和整体工作局面。在开展系统评价的进程中,管理部门不仅仅需要关注具体的管理效果,还要建立起明确的业务指标,进行数据观的管控措施。任何一项工作的评价,都要尽量剔除人为评价的因素,而是经过工作效果、工作技能、工作态度进行全面的评价,促进客观公正的得到考核数据。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引进绩效管理的措施和手段,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客观的评价,最终保障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同时这种管理模式也能够保障工作的有效性,在科学管理的局面下建立起详细的设备和资产数目清单。同时在数目清单的制定和编制过程中实施动态化管理,对于实物数量的变化进行及时的统计和更新,建立起设备、资产出入账的详细记录,让每一笔设备和资产的变更都掌控有度、有据可查,能够落实设备和资产的综合使用情况,对于设备和资产的去向和相关责任人做到有据可查,在此基础上实施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还要结合有效的评估手段去研究资产和设备的运用价值。在引进了大型设备以及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阶段,综合需要配置的配套设施以及资金投入,实施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管理,进行可行性的综合评价,最终保障管理和评价工作的及时跟进,提升设备和资金投入的意义。因此,具体的上级管理部门以及设备资产管理部门必须发挥自身的统筹职能,在医院的运转过程中统计财务支出,之后及时跟踪后续的使用情况,维护设备的实际使用价值,同时结合一系列的评估手段和保障措施,尽最大限度的提升资产的保障效能,减少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的局面,保证医院设备和资产的有效利用。因此,医院必须保障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促进整体运转水平的不断提升。

4 结语

医院内部的设备和资产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因此,医院内部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保障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医院内部的管理必须提高对设备和资产的重视程度,结合有效的监管手段,让原本庞杂的工作不断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确保具体的责任和管辖权利划分,同时保障监督责任履行到位。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内部必须实施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手段,最终促进医院整体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管理部门的高效运转,提升医院的运作水平。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资产部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 00:48:28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7部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15:18:21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