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伟,李冠方
(1.宝丰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宝丰 467400;2.宝丰县杨庄镇人民政府)
由于养殖行业技术要求比较高,然而一部分养殖户在选择这个行业时没有经过综合评估,主要表现在:
1.1.1 受亲戚朋友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养殖是农村致富的一项门路,由于看到了亲戚或者朋友养殖本钱较小,也不需要太高的技术,于是在这些人的带动下,便从事了养殖行业,甚至到现在还有部分入行人员受这种影响而选择了养殖业。
1.1.2 受跟风现象影响
在特定时期,由于养殖行情特别好,从而导致选择了这个行业。市场经济规律存在着市场波动,当达到高峰时期,社会上的有钱人看到了养殖很赚钱,于是便有了投资养殖业的打算,其结果便从事了养殖事业。
1.1.3 由于其他产业不景气影响
随着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一度出现矿产资源行业不景气或其他行业经济疲软等因素,致使原来从事资源开发或从事其他行业的大亨们走上了养殖道路。
1.1.4 受国家政策影响
社会上的一些投机商由于看到了国家对养殖行业的补助政策优厚的诱惑,于是就不加思考,盲目上马而选择了养殖行业。总之都是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经过认真思索就糊里糊涂地开始了养殖事业。
由于我国规模化养殖起步较晚,从事养殖行业的农民占大多数,因此从业者的基础技术知识较差,缺乏科学的养殖综合管理理念,其养殖管理模式,完全是听别人介绍的,因而不能正确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源条件,制定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案。
由于养殖行业门槛较低,因此建场初期对基础设施要求不高,从而存在着场区周围环境差,如周边工矿企业、离交通要道近等;养殖场内部环境卫生差,养殖条件简陋,生产区、生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三区不分,缺少必要的消毒设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陈旧等现象中的一种或多种情况存在。
由于养殖企业缺乏系统的科学的养殖管理理念,没有形成系统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一是企业缺乏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措施,存在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弊端;二是企业缺乏科学免疫意识,不能正确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免疫计划和实施免疫抗体检测;三是企业缺乏兽药安全使用常识,有病乱投医;四是动物检疫申报不到位导致动物疫病在场与场之间相互传染现象发生。
动物养殖企业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由于对最基本的病理和药理知识了解较少,因而缺少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致使药物使用上存在着“三乱一滥”现象,即:乱投医、乱用药、乱保健和滥用抗生素等,从而造成了兽药使用成本增高。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饲料投入成本偏高。一是养殖规模较小,不具备饲料价格谈判条件,无法降低饲料购入成本;二是饲料购进渠道不对路或存在有赊账等现象,致使饲料成本增高;三是饲料选用不科学:一种是没有科学掌握配合饲料的使用技巧;第二种是不能科学把握动物在各个时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而乱用饲料造成饲料成本增高等。
导致价格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品种差,体型不好或者产量不高;二是出栏量少,或者产品不能达到一次性运输量;三是达不到客户所要求的体质量、瘦肉率以及产品性能质量等。
常言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这里我想奉劝大家一句“养殖不容易,入行需谨慎”,因此在选择养殖行业时要做到5个结合:
2.1.1 结合自己的资金资源
搞养殖要结合自己已有的资金情况,多拜访几个业内人士或者到畜牧管理机构进行咨询,给自己进行一个科学的评估,看自己适合从事多大的养殖规模,切忌好高骛远,尽可能不产生或者少产生资金借贷现象,毕竟在正常情况下,养殖风险较大,利润回报率不高。
2.1.2 结合自己的技术资源
技术资源对养殖业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首先了解自己或朋友中是否有懂行业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些朋友的信誉如何,是否可靠等等。更要了解如何招聘和管理养殖技术人才,如果缺少技术或者管理方面的可靠人才,尽量不要从事养殖事业。
2.1.3 结合当地的饲料资源
为了降低成本,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特点以及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等饲草饲料资源,以便取得较为廉价的饲草饲料资源,毕竟动物所需的饲草饲料成本在养殖业中所占的投入比例较大;如果不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有效资源,有可能增加这些饲草饲料的收购和运输费用,也就意味着减少了养殖利润。
2.1.4 结合当地的饲养环境
在饲养品种选择上,在没有国家政策性扶持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当地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养殖行业项目,对于在当地已经存在的动物饲养品种,不仅具有一定成熟的技术优势,同时一定的养殖规模也有利于畜牧业投入品的低价位采购和畜产品的高价位销售,相应地就会在养殖中占据较大的竞争优势。
2.1.5 结合当地的养殖政策
国家的政策扶持项目基本上代表着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因此在其他条件占有一定优势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国家政策扶持的养殖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取得政府的扶持资金,而且还会具有较大的养殖经济发展空间。
综合管理理念是一项系统的养殖管理能力,因此就需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养殖管理理念。
认真学习养殖生产管理知识,既要系统学习养殖生产中的相关知识,也要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
既要干好专业技术工作,又要慧眼识英才,学会用人,管人,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特长,各尽其才,各尽其用,把每个人的潜能发挥出来。
根据自己现有的生产条件科学制定自己的生产管理模式,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科学制定奖惩激励措施。
2.3.1 新建养殖企业
一是要科学选址,远离养殖场;远离交通要道;远离工矿企业;地处干燥,背风。二是要找专业的养殖场设计机构或人员,在规划时要设有单独的生产区、生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净道与污道分开;通风好、采光好、保温好、好清理、好转群、全进全出等。
2.3.2 老场区改造
对于没有足够资金对老场区进行重建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对养殖场地进行适当的改造。尽可能花小钱办大事,重点是做好粪污处理措施、夏季降温措施、冬季保暖措施、通风措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产床、保育设施以及饲养设施等。
2.3.3 取得相关许可证照
新建或者经过改造的养殖企业有条件的应当办理《营业执照》《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排污许可证》等有关证照。
要认真学习生理、病理、药理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转变观念,并结合本场实际,加强日常管理,制定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动物疫病防控方案。
2.4.1 搞好动物免疫
动物免疫是做好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并按照免疫程序做好日常免疫工作。在免疫前后7 d内,要减少或禁止使用药物以及消毒等行为,以免导致免疫失败。对于应当免疫而没有进行免疫的动物,要及时做好补免措施。同时还要结合免疫种类特性,及时做好免疫抗体检测,从而保障更好的免疫效果。对于国家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必须进行免疫注射,不属于强制免疫的疫苗要结合本场实际进行免疫注射,切忌不讲原则,滥用疫苗,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2.4.2 科学制定用药方案
对于发病的动物,一定要正确诊断,按照发病机理和药理来进行科学用药,讲究用药配伍,用药疗程等原则;对于动物疫病预防用药并不能像某些卖药的或者庸兽医推荐的月月保健方案而加入大量的药物,这样既加大了用药成本,又未必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搞好动物的日常管理,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太多的药物,如果想要保健,建议在天气突变的情况下,或者做一些流行病的预防用药即可。
2.4.3 做好消毒工作
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常见的一种有效措施。特别是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各养殖场都加大了消毒力度,消毒药物的品种增多了,质量提高了。在消毒时一定要做好圈舍、场地、车辆、物资、设备等的消毒。在消毒频次上,可以根据动物种类、场地、物品、设施类别以及特定时期情况来确定,必须结合本场实际。
2.4.4 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人们常常认为粪便污水只要不排在场内就行,其实不然。粪污是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如果不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但会对本场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还会造成场与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交叉感染,从而对整个畜牧业的生产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水要通过沼气池或者三级沉淀来进行无害化处理;垫料及污染物要焚烧处理;病死动物、胎衣等要通过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集中处理。
除了在文中所说的科学制定用药方案外,在选用兽药时一定要做到:一是要选择正确的兽药合作伙伴,在选择兽药时不要单单地去看兽药药理和作用用途,关键是要看卖药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好的人品其产品自然不会差,并且价格也会公道一些,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贪图便宜,因小失大;二是要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制度、休药期制度,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使用兽药,不要出售休药期内的动物及其产品,严禁滥用抗生素等。
系统学习动物生理学和营养学的一些内容,了解一些动物养殖管理常识。选择正规的饲料生产企业和守信用的饲料供应商。在选择饲料时不要贪图便宜,要查看饲料的生产企业信息,也可以通过扫描饲料标签上的二维码来进行验证。同时要与饲料供货商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尽量避免赊账,手头偶尔有困难了可以说明情况,暂缓付款,等资金到位必须立即把账付清。严禁使用禁用的饲料添加剂及其他违禁物质。
2.7.1 成立合作组织
成立养殖合作社、协会或养殖联盟等合作组织,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实行统一兽药饲料等投入品选购,统一管理以及畜产品的统一销售等,力求养殖效益最大化。
2.7.2 发挥品种优势
在养殖过程中,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养殖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品种的选育,适时引进新品种,充分体现畜产品的优良特性,以保证养殖业中的竞争优势。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发生违反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那么企业将会受到行政处罚,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前提,必须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养殖档案,做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选购和使用,严格落实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和落实种用乳用动物跨省调运审批制度,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