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的途径探讨

2023-01-02 02:41胡明杰
河南建材 2022年2期
关键词:危险源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胡明杰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110031)

1 地质灾害的特点

1.1 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因地势存在差异,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如山地区域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大陆板块之间容易产生地震。施工单位要根据该区域的地质特点,制订精准的施工方案,规避地质灾害及施工行为可能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1.2 突发性

人们能够通过科学技术对一些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提前预测和防范,但很多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往往在人们没有准备的前提下突然发生,会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1.3 假定性

相关专家学者通常利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可以假定地质灾害,并提前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规避地质灾害给建筑物带来的影响[1]。地质灾害的假定性能够给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提供治理与控制的参考依据,提前做好应急防范措施。

2 地质灾害治理的相关要点

2.1 施工安全管理的要点

施工单位在进行地质灾害治理防范的过程中,要对地质灾害区域内的人、物、环境等要素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排除区域内的不安全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99)中的相关的内容,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进行施工检查,完善安全会议制度,确保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施工单位要树立安全生产法治意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地质灾害工程复杂多样,质量控制标准严格,安全风险较高,因此要强化治理工程平台建设,为灾害治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危险源识别的要点

在地质灾害实践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准确识别各类危险源。危险源复杂多样,技术人员要根据危险源的种类和威胁程度采取相应的防范治理措施,可以采用定性分析法,利用安全检查表将地质灾害治理区域的各类安全因素进行逐条检查,或者利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存在危险源进行分析,根据识别系统中的相关参数进行隐患排查。由于我国地质灾害防范体系还不够健全,因此工程人员要结合实际的区域状况进行危险源的辨别,要充分考虑机械、环境、管理调度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火灾模型、爆炸模型、泄漏模型等,定量计算危险的影响范围,一旦在施工中出现不可控的状况,应当立刻停止作业[2]。

2.3 安全技术控制要点

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当充分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施工单位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地质勘测,制定科学的施工工艺,明确责任人的安全控制职责,要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活动,组织员工学习岩土挖掘等各类机械操作要点,安排专人检查施工机械,保证设备的性能完好,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安全养护。

为了防止高空坠落,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在开挖桩周围设置1.2 m以上的安全防护栏,严禁施工人员脚踩护壁,要采用专用的吊篮进行施工材料的运输。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认真检查起吊设备各部分的有效性,确认安全后方可投入使用。所用吊篮无损坏,有保险扣,锁口上不得放置工具。通常情况下,可以只检测空气中氧含量,防止在施工时出现缺氧窒息的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CO、H2S等有毒气体,应当对气体含量进行精准分析,采用通风换气或其他化学方法,降低气体浓度,满足安全施工要求[3]。另外,为了防止塌孔发生,孔内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延时拆除护壁的方式,增加护壁刚度,安装一定结构的钢筋作为支撑。尽量采用小吨位车辆运输材料,并且车辆要慢速通行,降低车辆震动对孔洞稳定性的影响。在雨季施工时,要做好桩孔的排水处理工作,避免雨水倒灌入开挖的孔洞。如果孔内积水较多,要先抽干积水再进行作业。可以先开挖中间部位的孔洞,利用潜水泵抽水。

2.4 钢筋绑轧的要点

钢筋绑轧初期存在从高处跌落的隐患,施工人员容易在攀爬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井内作业空间有限,使得钢筋作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限制,施工人员的身体会接触到电气设备或钢筋笼,容易出现坠落、触电、烫伤等问题。施工单位要总结分析钢筋绑轧安装的常见问题,积极应对各类施工事故。

首先,要加强钢筋加工安全控制,对钢筋直径进行严格要求,选择性能可靠的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电焊机、钢筋钳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遵守行业安全操作流程。施工环境要张贴醒目的注意事项,机械加工区要做好防雷、防水、防洪处理。

在钢筋搬运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钢筋头,分类整理堆放的成品。钢筋笼起吊前,施工人员要检查钢筋丝的强度规格和钢丝线接头牢固情况。如果遇到大雾、大雪等不良天气,应当停止作业,避免出现重物滑落等。起重机起吊时速度要平稳,如果在空中摆动幅度过大,容易发生危险。工作现场的照明设备应当良好,便于施工人员查明周围的环境情况,根据架空输电线的布局,制订相应的起重施工方案。

3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3.1 优化地质灾害治理流程

首先,施工单位要开展科学的地形勘测工作。地质灾害多发生在特殊的区域,要针对特殊地形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在了解实际情况之后才能开始施工。其次,在具体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安全责任意识,要加强安全施工宣传,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流程和标准。最后,在竣工检验阶段,项目负责人要组织专业地质工作者进行全方位的科学工程质量评估,要了解工程建成后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综合评估本次工程项目的效益。

3.2 明确常用技术的质量控制标准

锚固施工的质量控制难度较高,施工人员要对边坡进行清理,确定钻机钻孔的位置,钻机定位要精确,直径误差小于±100 mm,倾斜角小于±1°。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区域调整实际的钻孔压力和速度,横纵向误差不得超过50 mm。在浇筑挡墙时,施工人员要确保基坑内土质干燥,尽量选在晴天施工。如果施工单位不得不在雨天进行挡墙的建造,必须充分去除基坑的淤泥,分段清除施工区域的岩土,降低施工难度。另外,墙体砌筑的质量控制需要施工人员清除粉化表面,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根据分段施工原则,保证墙体间距在10~20 m的范围内,确保墙面排列整齐。在对排水沟进行质量控制时,施工人员要在容易产生降水聚集的区域确立基准点,由专业人员进行边坡线固定,找准滑坡边线区域。施工单位要对排水沟的高度和边线区域进行控制,安排专人清理产生的垃圾。在砌筑混凝土阶段,施工人员要规范操作流程,控制好土墙和墙砌石的厚度,夯实排水沟两侧的土壤,保障回填的质量[4]。

3.3 加强不确定因素的排查

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故,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单位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级责任制和考核标准,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要优化岗位操作流程,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识别施工环境的危险源,消除薄弱环节,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的监控网络,在施工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加强问题整改和隐患排查。

4 结语

地质灾害治理是一项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需要施工单位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排查施工现场的隐患,建立健全责任制,有效控制危险源,对人员、物资、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建立长效安全生产机制,提前发现隐患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提升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危险源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民航维修系统的危险源分类与描述
关于设备风险管理的危险源分类及辨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