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岳广欣 樊新荣
“阳不入阴”涵义现今不详,目前尚缺乏关于其内涵的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理论的临床应用。“阳不入阴”自明清开始被广泛使用,但多用来解释不寐病机,其与其他疾病的内在联系鲜少论及。通过在《中华医典》检索查阅,发现“阳不入阴”除论述不寐外,还与厥逆、发热、老人病等病症密切相关。通过辨析“阳不入阴”在上述疾病中的不同涵义,可进一步明确“阳不入阴”内涵,正本清源;通过分析“阳不入阴”在不同疾病中的涵义,可补充完善“阳不入阴”的理论实质,拓宽“阳不入阴”的临床应用。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阳不入阴”多用来解释不寐病机。《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1]353“卫气不得入于阴”是“阳不入阴”不寐病机涵义的最早表述。卫气在邪气作用下,出入循行节律紊乱,于夜晚入阴之时不能入阴,卫气没有按时入阴,独留阳分过久,因此阳跷脉脉气充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阴阳不交,故而不寐。因此,《医灯绪焰》总结道:“阴阳之气偏盛,不相和谐,阳不得入阴,故不暝不寐。服此(内经半夏汤)阴阳通,卧可立至……亦治痰气阻塞,阳不入阴,成上证。”[2]自此,“阳不入阴”多用来概括不寐病机。如《和缓遗风》云:“少寐者,阳不入阴之朕兆。”[3]《医宗金鉴》曰:“不得卧者,阳不入阴。”[4]
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曰:“卫气留于阳……不得入于阴……可为一切不寐之总纲。”[5]基于《黄帝内经》中“卫气不得入于阴”的相关论述,可将“阳不入阴”在不寐中的涵义分营卫循行节律紊乱、阳跷脉盛和阴虚阳越三个方面。
“阳不入阴”在不寐中的涵义之一为营卫循行节律紊乱。《黄帝内经》中“卫气不得入于阴”的不寐论述直接反映着营卫循行对睡眠的重要作用。“卫气出入于经络则寤寐分”,卫气白天行于阳经,夜晚入循阴经,营卫循行不失其常,则昼精夜暝,寤寐有司。当卫气在邪气作用下夜晚不能入阴,独留于阳时,营卫循行节律紊乱,卫阳浮越在外,不入营阴,阳不入阴,则导致不寐。故《和缓遗风》总结道:“少寐者,责之营卫循环有偏。”[3]
“阳不入阴”在不寐中的涵义之一为阳跷脉盛。《脉简补义》云:“观《内经》论夜不能寐,阳不入阴必归于二跷。”[6]阳跷、阴跷脉参与着人体的睡眠—觉醒机制。根据《黄帝内经》相关跷脉论述[1]109,328-330,122,阴、阳跷脉是卫气由阳入阴,由阴出阳的关键。觉醒时卫气由阴跷脉由阴出阳,进入足太阳经开始循手、足三阳经循环,睡眠时卫气由阳跷脉由阳入阴,进入足少阴肾经开始循五脏循行。且阴跷、阳跷脉交会在目内眦,因此跷脉的盛衰决定着眼目的开阖。当营卫循行紊乱,卫气独行在外,滞留于阳时,进而会影响阳跷脉的盛衰,阳跷脉盛,卫气不能入阴,阳不入阴,故目不合则不寐。故《灵枢·大惑论》曰:“阳气满则阳蹻盛……故目不瞑。”[1]353
“阳不入阴”在不寐中的涵义之一为阴虚阳越。《黄帝内经》中诸多寤寐论述均不越阴阳。如《灵枢·寒热病》曰:“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1]122《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1]149《灵枢·邪客》更是详细论述不寐的阴阳虚实,“卫气独卫其外……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1]297。可见阴虚是“阳不入阴”导致不寐的主要病机。
清代叶天士基于此认识进行发挥,认为人到中年,肾元先损,若操持太过,一可烦劳则张,阳上升动;二可肝血暗耗,肝肾同源,肾阴不足,虚阳上越,均可导致肾中阴阳失衡,阴虚阳越,阳不入阴,引起不寐。故治疗不寐在养阴益肾的同时,要注意引阳入阴,可在养阴药中佐以苦降,引阳下归[7]。对于产后不寐,叶氏认为产后大量失血,阴伤无力系阳,阴虚阳浮,阳不入阴,故睡卧不安[8]。
值得一提的是,《黄帝内经》与叶天士的“阳不入阴”阴虚涵义存在着相反的因果关系。《黄帝内经》中的“阴虚”重在果,是以“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为前提,所导致的阴脏、阴经和阴跷脉的亏虚;而叶天士认为的“阴虚”重在因,是由亡血或精损引起的阴虚,进而阴阳互根,使得无根之阳不能内返,浮越于外,阳不入阴,引起不寐。
“阳不入阴”在脏腑辨证中,逐渐延伸出了心肾不交的涵义。《程杏轩医案》曰:“请以不寐言之,人知其为心病,而不知其为肾病也。心虽为神舍,而坎离尤贵交通。越人以阳不入阴,令人不寐,岂非水火未济,坎离失交之故乎。”[9]一般认为,阳为火,阴为水,心属火,肾属水,故“阳不入阴”意为水火失济,坎离不通,心肾不交。心肾为水火根基,阴阳窟宅,《冯氏锦囊秘录》曰:“人之神,寤则栖心,寐则归肾,故寐者,心神栖归于肾舍也。”[10]夜晚入睡时,神由心入肾,心肾交通,阴阳和合,故以成寐。若心肾不交,阳不入阴,则不能成寐,故《辨证录》曰:“心气入肾……不敢入,故不寐。”[11]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载治疗心肾不交的黄连阿胶汤证,成为临床不寐诊治的经典方。张仲景认为心火不能下入肾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水火不济,阴阳不交,少阴热化,故用黄连、黄芩苦寒直折,芍药苦平降之,又添鸡子黄补离中之气,阿胶益坎中之精,诸药配伍可使血肉有情之品交媾其水火,则水火既济,阴阳相交。
“阳不入阴”在厥逆中的涵义为阴阳二气不相顺接。《类经》曰:“阴不入阳,故其盛在胃。阳不入阴,故太阴细微。病名曰厥者,阴阳皆逆也。”[12]444厥,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系统论述。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中“厥”的涵义为因气虚,卫气无法循常道循行,卫气发生逆乱部位的不同,会导致症状的不同[13]。阳气虚于下,卫气不能渗营于相应经络,故手足皆寒;醉酒伤阴,精竭阴损,阴气衰于下,四肢经络不能濡养,故手足皆热。因此《素问·厥论篇》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对于十二经脉之厥而言,卫气行于阳分不得入阴,足三阳经脉循行部位发生病变,会导致三阳之厥;卫气行于阴分不出,脏腑之气郁积不舒,相应经脉发生病变,会导致三阴之厥[13]。因此《黄帝内经》中“厥”的涵义蕴含着气虚,卫气循行失常,阴阳二气逆乱,不相顺接之意。张仲景因此总结道:“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14]
《类经》中厥逆之证表现为“五有余,二不足”症候。“五有余”即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等症;“二不足”即癃而一日数十溲、太阴脉细微如发[12]443-444。因胃主肌肉,故身热如炭;因足阳明胃经循行沿喉咙入缺盆下膈,故颈膺部位上下不通;人迎穴为胃经主穴,足阳明动脉在结喉两侧,故人迎躁盛。此三症为热邪炽盛阳明(胃)之候,故曰:“其盛在胃。”喘息、气逆为邪犯肺之症,热邪壅塞在胃,而症状却在肺,故曰:“其盛在胃,颇在肺。”以上五症为邪气有余之故;而癃病一日数次、太阴脉(两手寸口之脉)微,为正气不足表现。因此厥证为外见邪气有余,内属正气不足的“阳证阴脉”之候,阴阳不相顺接,二者皆逆,阴不入阳,阳盛,多“盛在胃,颇在肺”;阳不入阴,阴虚,故“病在太阴”“太阴细微”。治疗上不可只泻邪治表,也不可只补虚救里。
综上,“阳不入阴”与厥逆病证内在相关。其一蕴含着阴阳二气的不相顺接,会导致厥逆的发生;其二引发“五有余,二不足”的厥逆症状,阳不入阴,阴虚,故“病在太阴”。
伤寒大家李克绍先生认为,“阳不入阴”必有身热特征,“发热就是阳不归阴”[15]。“阳不入阴”在发热中的涵义,古代医家多从气血角度和脏腑角度进行认识。
在气血角度,“阳不入阴”在发热中的涵义为气浮蒸血。《医学真传》曰:“人身阴阳和则无热,阴阳不和则发热。”[16]阴阳在发热中可具体为气与血。《本草问答》云:“夫气属阳,血属阴,瘀血阻气则阳不入阴……宜破其血,使气得入于血中则不壅热。”[17]气血是人身根本,《血证论》云:“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18]73气为阳,血为阴,阴阳和合的关键在于气血的调和。当瘀血作为病理因素影响了气血之间的平衡关系,瘀血阻气,气血不和,气不入血,阳不入阴,阴阳失衡,气浮在外蒸腾血液,故壅热汗出,热势不退。治疗可用桃仁、丹皮或大黄蟄虫丸、温经汤破血通气,祛除瘀血,则壅热自解[17]。
在脏腑角度,“阳不入阴”在发热中的涵义为肾阴不足,真阳外浮。《血证论·发热》云:“若肾阴不足,真阳外浮,发热喘促者,是为阴不恋阳,阳不入阴。”[18]128发热分虚实,虚证除血虚、水虚发热外,尚有肾阴亏损于内,肾阳浮越于外的发热。肾为水火之宅,内寓真阴真阳。当肾阴不足,无力制阳时,阴虚不能恋阳,真阳无所依附,浮越于外,阴阳不相维系,阳不入阴,机体一派热象,可用二加龙骨汤加五味子、麦冬、阿胶滋阴潜阳,从阴引阳[18]128。
“阳不入阴”在老人病中的涵义为肾水亏损,真火裸露。《脉义简摩》曰:“高年之人,肾水已亏,真火易露……故收摄肾气者,老人之先务也。用药须知引阴引阳之法。阳不入阴者,用七分阳药,三分阴药,而夜服,从阴以引其阳。”[19]肾中之火是老人的性命之根。“高年人惟恐无火,无火则运化艰而易老”“有火则精神健而难老”,肾中之火维系着人体的生长壮老已,为真火元阳,故不可轻易裸露。叶天士云:“肾为根本……水中有火,为生生化育。惟藏蓄不露,斯永年无病。”[20]真火蓄藏于肾中,本于其位,是疾病不生的根本。而年老之人,肾精渐衰,阴气自半,肾阴亏损,水浅不养龙,阴不敛阳,肾阳浮越,显露于外,真火裸露,难以蓄藏,一旦遇邪,则较为危急。故治老人病尤要治肾,收摄肾气,引火归原。具体可调和肾中阴阳,夜服三分阴药,七分阳药,引阳入阴。
“阳不入阴”与老人病的内在联系,固然在于肾阴亏损,真火裸露,阳不入阴。但其中更具临床意义的是周学海重视气机升降,主张引阳引阴(或引阳入阴,或引阴至阳),且昼夜分方。如杨栗山的升降散,吴鞠通的宣清导浊汤,均受周启发[21]。梁君昭[22]遵昼夜分方原则治疗顽固性失眠,昼服升麻、茶叶助阳出阴,夜服六味地黄丸配伍安神之品引阳入阴,体现昼夜分方之则对疾病的具体指导。
综上所述,与“阳不入阴”相关的疾病有不寐、厥逆、发热、老人病,引申出的治法为引阳引阴,重视升降。在不寐中,“阳不入阴”基于《黄帝内经》所延伸出的涵义为营卫循行节律紊乱、阳跷脉盛和阴虚阳越,在脏腑辨证中为心肾不交;在厥逆中,“阳不入阴”涵义为阴阳二气不相顺接,并引发“五有余,二不足”的厥逆症状;在发热中,“阳不入阴”从气血角度涵义为气浮蒸血,从脏腑角度涵义为肾阴不足,真阳外浮;在老人病中,“阳不入阴”涵义为肾水亏损,真火裸露,并引申出引阳引阴,重视气机升降的治则。
纵观“阳不入阴”的临床应用,古今较多论及的是其与不寐病证的联系,“阳不入阴”对其他疾病的影响作用鲜少涉及。理论的完整性更有助于继承与发扬,“阳不入阴”的系统研究还需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本研究立足于《中华医典》中“阳不入阴”在不同疾病中的涵义辨析,得出“阳不入阴”除指不寐外,还与厥逆、发热、老人病等病症密切相关,且其中涵义各不相同。希望通过本文视角,“阳不入阴”的涵义阐发可以得到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