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探究

2022-12-31 23:59代砚春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原著马克思主义思政

代砚春

(河北经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学中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1],这决定了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依据、思想来源与原始文本”[2]。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当代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树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所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三是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研习理论大家所著……得到党和政府推荐和市场检验的红色著作。”[3]当前,高校思政课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内容多有引用以更好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对教科书内容的有益扩展和补充。但是,讲授高校思政课教科书并不能代替对经典原著的研读,同样,将经典原著融入思政课教学也并不意味着高校教师已经在自觉地运用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程的特点,重点探究高校教师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正确有效地利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这一“理论武器”提升教学实效问题,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解,进而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正视认知误区与引导偏差,激发大学生的理论兴趣

在新时代下,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科技深入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成为当今社会的基本样态。这使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及思想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元的,虚拟与现实并存;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容易陷入思想的困惑,消极与积极共在。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思政课的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原理”课为例,其知识点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方面,这使得“原理”课程比其他高校思政课更具理论抽象性,同时,它又具有“概论”性质,这就决定了其课程内容又具备“宏大叙事”的特征。这导致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对宏大抽象的理论体系产生畏惧心理和畏难情绪,甚至产生拒斥心理,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些空洞的条文和僵化的教条,进而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理解为对概念的死记硬背,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识论误区。其二,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透彻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才是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这就要求讲授思政课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感受力,能够体系性地、整体性地把握和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够真正地以马克思的真理力量感染学生。然而,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难以在教学研究中提炼出具有学理性的问题,容易引发教学引导偏差。

由此观之,课程的特点是现实的,而学生思想是鲜活多元的,二者之间的思想间距和认同偏差自然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这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往往强调改进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手段等,而较少关注到这种认知误解和引导偏差的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则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充实与改变,还是教学原则与教学理念的转换。单就“原理”课来说,经典原著与基本原理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释。从思想史、概念史,从社会历史图景的变迁来切入教科书,为后者提供厚实的思想铺垫,在拓宽学生理论视野的同时主动引导大学生进入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话的场域,激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活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宏大且抽象的刻板印象,理论教学也因此拥有了理论探讨的意义和作用。而实现这种教学的前提条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真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实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真切地体会马克思主义以及真理般地追求马克思主义。

(二)以经典文本作为思想武器,内化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4]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数字化时代,深受大众媒体及网络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呈现出新特点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大学生在“观念丛生”的现代社会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成为当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另一个重要难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及其革命家们在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与斗争中形成的。经典原著承载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社会理想,它是与实践斗争同样重要的“文本武器”,研读经典原著是人们树立科学信仰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对此有两个误解:第一,他们认为,学习经典原著是为了借助前人智慧解答人生困惑,熟背原著内容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会带有强烈的愿望参与思政课学习,而思政课随之就带有了一种工具性、功利性特征。第二,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现代社会以及高校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它允许大学生个性的“自由生长”。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群体奉行“怎么都行”的行事准则,容易滋生历史虚无主义,认为经典原著已经过时,毫无现实意义,思政课随之变得无所谓、无意义。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自觉抵制各种消极思潮,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恩格斯说:“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5]这是他面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真切的情感表达。毛泽东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持久战》《实践论》等经典名篇。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诸如这些经典原著恰当地融入到课程中,用情于“真”,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人事迹影响学生,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格精神激励学生,让学生真诚地面对经典原著,真正地感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高尚人格,真切地体会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感,从而获得真实的生命共情,激发起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执着追求。由此,思政课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经典原著提升教育认知,增强教师的双重身份认同

高校思政课如果想要达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教师的自身素质起着关键作用。高校思政课相比于其他专业课程,除了强调专业性之外,更加突出教化功能。这就是说,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对大学生开展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教育,又要承担“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化工作。综合来说,高校教师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思政课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必须关注经典原著内容的原典性,即“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的内在规定。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真理,具有原创性和不可替代性。”[6]这就是关注经典原著本身的知识性和理论分量,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引领思政课课堂。其次,必须关注经典原著引发的当代共鸣,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语境中引发的实践问题。高校思政课长期以来“缺乏一种有效的通向生活、直抵人心的途径……作为‘高于生活’的知识世界独立于教育对象生存环境之外,宏大叙事、崇高目标和严肃的话语似乎成为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孤芳自赏的‘标配’。”[7]但是,从供给侧来看,现实世界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这就要求思政课程要紧贴学生的思想实际,让课堂充满现实感,充满历史的深沉与厚重。在这个过程中,新实践活化了“老”理论,理论与实践之间达成良性互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辩证法。最后,必须挖掘经典原著融入思政课的美育和德育功能。高校思政课最高的旨趣是教会大学生塑造审美品位,提升道德素养。马克思在说明人超越动物的特征时提出,“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8]在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政课教师就同时作为继承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者与新时代培养有道德感、责任感、使命感的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9]。这对思政课教师的具体要求就是,除了能够以系统性、专业性的教学内容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育人的能力,增强育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浓厚的家国情怀,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0]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以铸魂育人的教育理念来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重原则

(一)以基本原理为主导,系统钻研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

按照前文的指认,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一个数量巨大的文本群,单就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除了已经出版的著作外,还有大量未出版的笔记、手稿以及书信等,而目前我国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以及各种“名篇”的单行本。因此,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就面临如何选取文本的问题。强制要求思政课教师熟练掌握全集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什么是思政课教师选取文本的导向和标准,笔者认为有三点比较重要:一是通过泛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进而通过精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名篇”,探索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和内涵逻辑。三是通过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和研究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质与理论思维。结合着“原理”这门课来说,这涉及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这些经典文本都应该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熟悉掌握并深入研究的。

当然,从教学实践说,高校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尽量选取篇幅相对短小的经典文本。一是,考虑到受教学生群体状况,毕竟当前一部分高校的思政课仍然采取的是大班方式授课,这样,经典原著融入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专业以及学生数量的影响。二是,当前“原理”课程的课时受到严格规定,教师没有充分时间给学生深入讲授经典原著,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大学生多数并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教学效果同样会大打折扣。总体来说,高校思政课教师讲授思政课需要“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深刻把握其成长规律,在篇目选择上充分考虑学生思想实际、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对品读实践的参与热情”[11]。需要注意的是,直接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取代教科书或是取代基本原理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结果不仅会造成基本原理的僵化和“本本化”,还容易将经典文本片面化、“漫画化”。基本原理是对经典文本理论体系的系统化构建,同时具有通俗化、大众化的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在选取经典原著时做到取舍有度,达到辩证平衡。

(二)以时代问题为引领,生动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和鲜明的理论特征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和发展性。它之所以170年来始终在全世界范围产生持续的影响力,正是源于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源于它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人类的文明成果,同时又塑造和引导着人类的文明走向。原原本本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固然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首要原则,诚如恩格斯在谈到如何学习《资本论》时强调的那样,“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12]但更为重要的是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跳出文本“面向生活本身”,引导学生们在经典原著所打开的丰富理论资源中寻找理论兴趣,发现理论困难,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理论困难的过程中完成属于自己的思想积累和生活积累,从而建立一种理论思维的思考方式,建立一种直面生活的人生观,而不是像以往的思政课那样,不是变成充斥严肃话语、高喊崇高目标、进行道德说教的“教化场”,就是变成“泛娱乐化”的、充斥着各种段子、追求感官刺激的“真人秀”场。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就是远离师生的日常生活,有意无意地“迫使”学生做抽象的思考。这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中是被鼓励的,毕竟,理论是严肃的,概念也不是日常生活的名称。但是,专业地学习理论课程并不意味着就是单纯地进行概念“游戏”,理论学习也并不就是脱离实践只能在大学课堂中进行的“异常思”。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倡导树立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实际上是鼓励学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来认识和分析个人的生活问题乃至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势必要求以实践作为思考和行事的准则,从理论走向现实,从课堂走到课外,从知识型的、灌输式的、填鸭式的教学转向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出发去进行价值观的构建、人生观的体认与世界观的改造。这种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方式,既充分尊重了学生作为受教主体的能动性与获得感,也兼顾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实践认同”。在这种以“问题”为原则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不仅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客体而存在,同时更重要的是作为日常生活的参与者共同存在。师生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地转换为平等的主体间关系,将二者置于同样的生活平台和理论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疏离感。由此,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就不仅仅获得了知识目标,还获得了情感的体悟以及美学的目标。在这种教学原则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学习世界与生活世界才能达到契合与融会。

(三)以铸魂育人为理念,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德育功能

高校思政课的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导学生理解“何以为人”,它围绕着学生而展开,同时又关照和服务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这就是说,高校思政课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特别是其美德的发展,这也是高校改革中对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通常,人们研读经典原著更多关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展示的文本蕴涵着的知识力量和理论魅力,而较少地关注到经典原著所蕴涵着的人本主义精神以及德育教化功能。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诞生无一不体现着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人类情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最高旨趣就在于“全人类的解放”,共产主义首先就表达着一种对人的彻底的理解,一种关心无产阶级解放,关心全人类解放,关心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伟大情怀。这不仅是一种实践运动,同时还展示了一种精神气质和科学信仰。当前,一些高校教师自觉地或有意地引导学生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胸怀,试图通过展示伟人们的生平来感化学生。这就是主动地引导学生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做一种生活习惯、当做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3]这对于每个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然后将之自然地转化为平常的教学体验,将之自然地嵌入日常的生活习惯,这就是将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一步将教学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的范例。

除此之外,包括“原理”课程在内的高校思政课力图帮助大学生发掘自身的个人价值,促进其与社会价值的积极融合。“每个人的价值观当中都蕴含着三个东西:一是社会性质;二是社会内容;三是社会形式。”[14]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研读经典原著并将之融入到教学体系中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让学生的个体价值理想和价值规范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理想和价值规范相符合。思政课教师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政课应该成为让大学生受益终身的课程,广大教师在教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时,使之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生信仰。总之,只有秉承铸魂育人的教学理念,高校教师才不会只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坚实而深沉的“事业”。只有自觉培养和践行这种“事业观”,教学才能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最有价值的“人生观”。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路径

(一)教学目标的生活世界化,追求学理性与生活性的统一

当前,一些高校的思政课堂在融入经典原著的过程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倾向和教学特点:一是偏重经典原著的知识灌输,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二是尽量消除经典原著的“原典性”,采取“娱乐化”“表演化”的教学方法,强调阐释和挖掘经典原著的“趣味性”。这两者采取的是传统“两极对立”的思考方式和教学方式,不是让“经典”压制“现实”,就是让“现实”压倒“经典”。结果导致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现场。单方面强调经典原著融入思政课的“知识性”暗自设定了大学生都具备极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师授课转变成了类似“学者间”的理论探讨,结果往往难以达成理论共鸣,没有积极反馈的思政课堂,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只会变成无意义的律令和条文。同样,单方面强调教学课堂“娱乐化”的做法,毋宁说是在寻章摘句,强行解读经典原著,特别是现代技术条件较为发达的情况下,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经典原著“直观化”“影像化”,甚至用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服装道具等将经典原著“表演”出来,极大地压制经典原著的深刻性和知识性,这样的高校思政课堂仅仅是看上去“趣味”,实际上脱离了基本的教学目标。这两种倾向,按照王国维的说法,前者“可信而不可爱”,后者“可爱而不可信”。

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追求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面向生活世界的学理化与生活化的统一。这首先说的是,唤起经典原著的时代共鸣。经典原著蕴涵着丰富的经典问题,这些理论化的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以个人的名义讲述的人类的实践故事,同时又是以人类的名义讲述个人的成才故事。在这个意义上说,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就要求高校教师能够尽量刻画全新的社会历史图景,构筑全新的思维方式,培育全新的价值旨趣,从而重释它在理论的形式上实现了的人类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其次,讲授经典原著还需要注重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革命性的理论,这决定了高校思政课在融入经典原著时,必须继承这种根本性的理论特质。在这种前提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是经典原著顺利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和健全大学生的个人品格,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感知力”“生活反思力”等。启发学生认识到个人的近期发展与未来发展、个人与社会、学习与生活之间具有一种丰富的辩证关系, 从而尽量避免学生单一地、线性地、形而上学地看问题。而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去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用经典原著所展示的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体性的风格,从而提升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精神状态,提升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质量。

(二)教学过程的生命场域化,创建“有我—我们”的课堂

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功能不单单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宣传,其功能更多地表现为学术性与超学术性的统一。从学科建设的方面来说,高校思政课开展的是显性教育,它着力培养的就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从培育学养的方面来说,它必须同时也是隐性教育的,即它要培养的是具有现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的现代大学生。因此,兼容了知识性和价值性的高校思政课堂追求的是学生运用独特的生命体验,展开丰富的理论想象,在理论可能性与现实的边界上实现与经典作家的某种交融。它不再是一味地迷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经典文本的权威,而是批判性地与之展开对话,从现代问题出发,探讨现代世界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建构一种新的适合其发展特点的理想和信念。

高校教师在将经典原著融入思政课中,需要处理好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关系,努力创建“有我”的课堂。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教师主体方面来说,一般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分属不同时代的人,在这个意义上,由教师主导的高校思政课堂首先讲述的是教师的“个人故事”,它拥有属于它的时代特定的理论资源和生活历程,由此在面对经典原著时,就必然形成了它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理论想象,这是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个性”所在。那么,思政课教学就变成教师运用自身的“特殊性”消除与学生之间的“时代间隔”,寻求与学生之间的“深刻一致性”。这也决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批判的肯定性的统一,而是随时进行了建构的,批判性的、否定性统一,这就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教学课堂应用。从学生主体方面来说,它们思维更加活跃,生活形态更加多样,但同时,其思想也具有摇摆性,容易受到影响,其对于理论与现实生活的抽象力、概括力较为薄弱,更缺乏理论研究与课堂参与的方法论自觉。高校思政课最为担心的问题,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学生将经典原著变为“可以用来套在任何论题上的刻板公式……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15]正是在这样意义下,经典原著是一条通向自我之路,融入经典原著的思政课堂成为一条发现自我之路,跟随教师一同思考,邀请教师一同进入自己的生命场域和思考场域,这样,思政课堂对于他来说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灌输,价值的引导,而是主动地探索由经典原著在思政课上打开的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由此构建“自我”的课堂成长和方法论自觉。这就是经典原著进入高校思政课形成的具有“自我”的课堂,它开启了一种教学效应,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之间建立了一种“自我”的张力。由此,“自我”的课堂就变成了“我们”的课堂。

(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建构化,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构建,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当前的高校思政课堂建设大多将侧重点放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教学方式多样化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将经典原著的传统纸质文本与电子媒介有机结合,通过多媒体等视觉化、听觉化的载体,直观生动地展示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内容,一些纪录片或是影视资料如《不朽的马克思》《青年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等都成为思政课的现成题材,这些诉诸大学生感性认同的教学方式能起到快速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除此之外,现代社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还能利用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社交平台进行话题互动,成立经典原著读书小组,开设原著鉴赏讲座,利用辩论赛、演讲赛、情景展示等方式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一些高校率先建设成虚拟仿真实验室,能够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生命历程,感受经典原著的诞生、出版和传播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多方式多样化地开展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自觉抵制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内容的“泛娱乐化”。同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也不是教学方式的“片段化”,它们必须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逻辑中,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叙事,又紧密结合党的理论、方针与政策,将此作为授课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需要一种恰当的教学评价。当前,一部分高校的思政课评教存在两个基本问题:其一,评教主体是大学生,这就存在学生根据自身好恶评教的现象,评教的客观性无法得到保证。其二,评教的方案刻板而僵化,学生只需做“选择题”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这致使评价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教学考核的方式不能再固守传统的“闭卷”考试,通过读书报告、汇报演讲、社会实践等方式考核学生,能够弥补将知识量化的做法的缺陷。其次,教学评价的理念需要实现向实践效果、向学生需求侧的转变。以往教学评价机制中实现的教学反馈往往是通过学生们的评教分数来反映的,这就容易进入一种坏循环,即“让课程教学宽松一点——让学生分数提高一点——让教学评价好看一点”。经典原著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评价焦点则是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精神世界的构建、健全人格的培养,那种简单的“条件—结论”式的教学评价显然是不合适的。全新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加注重“人”的要素,而不是传统的“分数”要素,更加注重“内化于心”,而不是传统的“外化于试卷”,一些高校已经实施了教师自评、专家互评等方法,在评价中强调对学生的信任与同行之间的相互信任;同时,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作为传统考核方案的有益补充,这些方案须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评教环境,将师生教学相长、寓教于乐的教学课堂同样延伸到思政课的教学评价中。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根本目标在于既让学生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化的思维训练获得知识性的体系,又让学生通过价值规范、审美旨趣的构造实现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浸润大学生的品格,以马克思主义的学理训练大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经典原著真正成为高校教师以及当代大学生们精神生活的真实内容时,当融入经典原著的高校思政课真正成为规范高校教师以及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方式时,它就能升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文化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自身发展逻辑和价值阐释逻辑,也是其真正的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

猜你喜欢
原著马克思主义思政
驯烈马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