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脊柱骨折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31 21:30
健康之友 2022年22期
关键词:脊柱肢体出院

赵 丹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00)

前言

脊柱骨折是指在冲击性外力、病理性骨折等原因下,造成脊柱的连续性、完整性中断,就称为脊柱骨折,多见男性青壮年[1]。脊柱骨折分很多种,比如转移性肿瘤导致的病理性骨折、高处坠落或摔倒产生的暴力性的骨折、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及压缩性的骨折等。脊柱骨折是十分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6%[2]。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见,脊柱骨折患者中多由间接外力引起,少数由直接外力引起,比如房子倒塌的压伤、汽车的压撞伤或火器伤等,病情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3]。脊柱骨折患者在常规治疗后,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水平会严重受到影响,其自身后续的护理管理工作则可以直接影响疾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4]。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部分脊柱骨折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后康复到一定程度选择出院,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日常护理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难以自行解决,进而影响了患者身体的康复。因此,需要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护理,以确保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本文的主要目的为探讨基于信息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脊柱骨折出院患者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9年1-2021年5月已经出院的脊柱骨折100例患者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患者护理管理;选择我院2021年9月-2022年12月已经出院的脊柱骨折100例患者为研究组,给予基于信息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参照组和研究组共有113例男性患者,分别占比为56:57,共有女性患者87例,分别占比为44:43;参照组患者抽样的年龄范围在26岁到44岁之间,研究组患者抽样的年龄范围在25岁到43岁之间,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0.12±2.21)岁和(30.13±2.21)岁。经分析,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研究结果不造成影响,可以用于研究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脊柱骨折患者资料齐全;(2)脊柱骨折患者或者患者家属配合此次研究内容;(3)均符合脊柱骨折的诊断标准要求。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障碍的脊柱骨折患者;(2)年龄在80岁以上的脊柱骨折患者;(3)有着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的脊柱骨折患者;(4)知晓研究情况后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脊柱骨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5)无条件参加云随访平台结合出院计划单管理护理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即脊柱骨折病人要绝对的卧床休息,老年人脊柱骨折,需要卧气垫床,老年性的脊柱骨折需要总是的卧床休息,同时会很容易出现卧床的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相关医护人员需要重视皮肤护理,所以每天要进行拍背,防止肺部感染,协助患者翻身,防止皮肤的压疮等。

1.2.2 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患者基于信息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住院期间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制定出院计划、建立出院计划档案、培训完整的出院照护知识;出院后进行病情监测、定期随访、门诊预约服务等。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完善的患者云随访系统软件平台,对我院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个人信息录入信息随访平台,并提供给脊柱骨折出院患者,为其在居住地提供延续护理。对当地护理人员进行方法指导,保证患者顺利接受护理。

(2)协助跟踪随访,患者出院后,将脊柱骨折的患者信息录入信息随访平台,有疾病管理员协助病房责任护士共同负责患者出院期间的延续护理。疾病管理员查看患者资料时,结合患者护理时间和身体恢复状况来制定随访计划,信息平台将在随访前一天提醒护理人员。同时也提醒患者按时接受随访和护理,同时记录护理情况,将相关信息录入随访平台。

(3)建立多种形式的随访护理渠道,由于信息随访平台可接受患者多种形式的咨询,如电话咨询、在线客服咨询等,疾病管理员作为专职随访人员需要有充足的时间来了解患者情况并为患者遇到的问题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同时还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向患者及其家属发送复诊信息,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此外,还可利用信息平台向患者说明随访护理的必要性,使患者自觉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和随访。

(4)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工,护理人员分组管理按岗位工作职责以及技术要求与医护人员分层级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医护人员的作用,同时联系云随访平台的团队营运人员共同开展后续患者出院后的日常护理管理工作。根据患者经济实力以及病情的需求,选择规模不同的基于云随访平台结合出院计划单护理管理模式,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变化进行治疗措施的细节调整,实现疾病出院后日常护理的优化改善。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收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信息,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水平。

肢体功能评分量表:主要是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后得到的量表。量表内评估项目包括上肢功能以及下肢功能。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越为理想。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主要评价患者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功能。GMFM 标准:包括A、B、C、D、E5个区,其中A区为翻身、卧位计51分,B区代表坐位计60分,C区代表跪、爬计42分,D区代表站立计39分,E区代表跳、跑以及步行计72分,总分264分。分数越高证明患者在某一个区的运动功能水平越高。

生活质量水平评估: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填写改善后的生活质量量表,有效的衡量脊柱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这四个方面,分数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在某一状态下,患者的状态越优秀。

1.4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生活肢体功能评分为(81.25±4.31)分,参照组患者生活肢体功能评分为(54.33±6.12)分,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t=35.964,P=0.001<0.05)。

2.2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为(154.36±14.31)分,参照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为(92.54±7.28)分,对比可知,研究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t=38.504,P=0.001<0.05)。

2.3 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对比

对比两组社会功能:实验组(81.25±4.31)分,参照组(64.33±6.12)分,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分更高(t=22.604,P=0.001<0.05);

对比两组躯体功能:实验组(82.63±4.25)分,参照组(66.69±6.13)分,研究组躯体功能评分更高(t=21.370,P=0.001<0.05);

对比两组情感健康:实验组(93.66±3.04)分,参照组(75.29±7.25)分,研究组情感健康评分更高(t=23.367,P=0.001<0.05);

对比两组心理健康:实验组(90.97±2.08)分,参照组(73.51±6.33)分,研究组心理健评分更高(t=26.205,P=0.001<0.05)。

3 讨论

脊柱骨折部位是脊柱的椎体,椎板以及横突的骨质的骨小梁的连续性中断称之为脊柱的骨折。它承受着人体的主干作用,如果脊柱发生骨折,人就会出现疼痛、神经的损害、血管损害,也会使患者造成驼背,甚至双下肢的以及四肢的瘫痪,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一个局部疼痛,患者会觉得局部剧烈疼痛,不敢活动,还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脊髓压迫症状,出现疲劳,麻木,下肢或者四肢严重的大便障碍[5-6]。由于当前医疗资源有限且为患者的经济费用考量,当患者康复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选择出院,回家日常护理,但是在出院后,很多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并不清楚当前护理措施的细节,同样也与医护人员失去的密切的联系,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护理问题不能及时找到正确且科学的护理措施,导致护理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影响到患者脊柱骨折后的预后效果[7]。

由于常规护理难以对患者出院后的身体恢复产生明显的效果,因此,还需寻求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临床研究显示,患者云随访系统软件平台,可以为医院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的忠诚度,保持并提高医院的就诊量,改善传统医患关系[8]。系统具有完整方便的患者资料管理、智能化的随访管理、高效的医患沟通、改善医风医德。云随访的重点在于随访,医院随访工作是指医院对曾在医院就诊的病人以通讯或其他的方式,进行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和指导患者康复的一种观察方法。在随访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全方面的沟通交流,掌握当前患者的日常护理细节,同时针对护理措施提出一定的改善措施[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水平数据接近,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从肢体功能方面、粗大运动功能方面以及生活质量水平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随访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为脊柱骨折出院患者提供贴心的出院护理服务,促进其肢体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脊柱肢体出院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