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无论是横向理解各个目标的内涵,还是将四个维度的目标结合起来纵向理解,都呈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贯穿于四维目标中的感性、知性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什么是感性、知性与理性认识?亚里士多德把人的认识分为感性、被动理性和主动理性三个阶段,康德又在此基础上把人的认识总结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阶段。关于感性、知性与理性的理解是纷繁复杂的,尤其是对“知性”的理解。康德的认识是,知性是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人的认识不可能一下子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而由感性渐变为理性的过程就是思维的知性阶段。
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在《语文教学中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讲座中,明晰地指出了语文课堂中的感性是指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知性是指对事实、过程的认识及常识的接受;理性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其中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靠的是人类的逻辑思维。
由此,我们可以界定,在语文阅读中感性认识是语言和文学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在大脑中产生的反映形式,它是一种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这种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对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学形象的敏捷性与灵活性的发展与提升。知性认识是获取语言和文学形象系统的新知识的重要阶段,知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内容进行整理、综合、归纳得出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断语言运用的正误,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的一种认识。
知性认识可以丰富我们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同时,它也是构成理性认识的基础,脱离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就像无源之水。感性认识在语文课堂中是指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理性认识也可以成为感觉和知觉的直观认识,成为一种直觉思维。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关于语文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知性认识,丰富学生文学形象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让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即让理性认识成为更灵敏的“感性”思维。
精彩的课堂呈现方式、经典的文学篇章的理解与解读过程等都会融合或贯穿感性、知性和理性的认识。
首先,在语文课堂呈现中,运用画面情境和文字描述相结合或是运用多媒体视频展示等,这些方式的教学都是运用直观的画面或是声光色的形象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此时学生不一定需要通过知性的认识或理性的思考,便能使学生受到感染,以获得更加生动的认识,从而为建立理性认识提供必要的基础。
其次,经典的文学篇章也融合了感性、知性和理性的认识内容。《蜀道难》以浪漫主义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崎岖、凶险等绮丽的景象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全篇二百九十四字,采用长短不一的杂言的句式写就的古体诗,看起来笔意纵横,豪放洒脱,实则内在融入了奇绝的感性认识的形象美。结合第三段写到社会人事的险恶中透露诗人的理性认识,整个诗篇呈现了诗人的感性抒发与理性认识的深化过程。
从这些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语文课堂贯穿着感性、知性和理性的认识,理性认识要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进入知性阶段,最后完成理性的概括和判断。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新课标中提到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理性认识能成为感觉和知觉的直观认识,成为一种敏捷的直觉思维。下面我们就一个例题进行分析。
农业全产业链是当前我国乡村作为兼具自然、社会、经济体特征中,聚焦农业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四大功能的综合体现,是“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农文旅”有机结合的农业产业化“一条龙”经营模式……
其中A 选项表述为:兼具自然、社会、经济体特征是当前我国乡村聚焦农业四大功能的农业全产业链的综合体现。
分析:A 选项表述的对象是“兼具自然、社会、经济体特征”,这一特征是聚焦农业四大功能的农业全产业链的综合体现。原文表述的对象是“农业全产业链”,这个才是聚焦农业四大功能的综合体现。所以A 选项偷换了概念对象,表述不符合原文信息,是不正确的。
就A 选项的判断结果,两个班级116 名学生中,有104 位学生认为A 是错误的,其中第一类学生是通过直接感知,在初读时即能迅速确定A 的概念对象表述错误,这是靠敏捷的直觉思维进行判断的。还有第二类学生凭直觉能感知A 有问题,但不能确定问题所在,在结合语言规则的知识分析后确定了A 的表述是错误的,这是在知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直觉思维感知加上理性逻辑分析确定的。另有12 名学生认为A 是正确的,这类学生未理解语意的逻辑关系,这是理解能力的问题,也是思维能力的问题。有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办法是根据语法规则进行成分分析,拎出句子主干,概念对象被偷换的问题就一目了然了,但这样分析的前提是学生对语法规则应有知性认识。
断定A 错误是需要逻辑思维的理性认识的,第一类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意理解能力为何会如此敏捷?何以凭直觉感知就可以断定A 不符合原文的逻辑呢?也许有一部分应该是先天的语意感知高手,也还有一部分学生很可能曾经也是第二类或第三类学生,他们在教师的知识教授和分析引导之后,或是在大量的独立阅读中强化了对语言组织规律的知性认识,提升了直觉感知能力。由此可见,学生对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和事物规律的认识,即理性认识非常熟练之后,他也会通过感觉或知觉快速敏捷地做出判断,成为一种直觉思维。这种敏捷的理性认识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就第三类学生而言,首先要提升对语言、语法规则的知性认识,然后须强化对语法规律的理性认识,通过对语意的具体分析以及分析的方法的使用,从而增强直觉思维能力,提升感知的敏捷度。
理想的语文课程应该贯穿感性、知性和理性的认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能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要通过有效的途径使学生的理性认识成为一种敏捷的直觉思维。而如何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且使理性认识成为一种更敏锐的直觉思维,达成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素养目标,从而带来审美上的更高一层次的欣赏,是高中语文课堂和语文教师要一直探索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