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语文教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2-12-31 11:11朱淑仪张晶晶唐文烨
中学语文 2022年31期
关键词:主体语文教师

朱淑仪 张晶晶 唐文烨

“三主说”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以为主线”,这是钱梦龙老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它是钱梦龙语文教学思想的高度概括。从实践出发,并结合哲学、心理学等学科思想进行理论求索,进而在一线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反复验证,经历了实践、理论再到实践的多重循环,钱梦龙的语文教学思想深刻地彰显了现代语文教学的科学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一线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迫切需要一些榜样的力量。因此,本文尝试通过钱梦龙语文教学思想的剖析,为当代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启示。

一、立足“三主说”,彰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育人导向

自1982 年钱梦龙老师正式提出他的语文教学理念后,学界围绕他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展开了全面的讨论,经文献梳理可知,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其“三主说”,也正因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对“三主说”持肯定意见的研究是主流,但因其表述上的模糊性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四十年过去了,重新认识老一辈语文教学名师教学思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宜从理论层面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1.钱梦龙“三主说”的哲学思考

教育需要哲学的引导,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更离不开哲学。钱梦龙以“三主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历四十年而不衰,有多方面的原因。在挖掘这些原因时,以哲学的洞察力和思辨精神去观照这个教学思想,是高瞻远瞩式的教育智慧。

(1)从认识论看“三主说”

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主体和客体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是对立统一的存在。主体是指认识者,客体是指被认识者,它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一切对象。因为人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因此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均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而在教学领域,这个社会关系就特指师生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原理来看,钱梦龙对教学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的认知是很清晰的,“主体从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上讲,它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是指实践者、认识者或实践认识活动的行动者本身,它是作为认识实践活动的发出点而存在的。”[1]从这个角度,钱梦龙确立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学生。钱梦龙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认知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他认为,只有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定位教师的角色。

有学者认为学生主体性的确立会影响教师的课堂地位,从而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种偏见的根源在于思想上的形而上学。从实践教学层面看,学生的主体性是可以分解为自发主体性和自觉主体性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发主体性体现为学生对于文本有基于其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初级“感悟”,这种“感悟”是原始的、自发的、感性的,而要把这种自发主体性上升到自觉主体性,就需要教师的“导”,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导”,“将不可言传的,转化为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将无序的吉光片羽,转化为有序的理性。激活学生的主体从感性向理性,从表层向深层转化。”[2]在这样一个双向互动过程中,“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相得益彰,各得其所。

相对而言,人可以是物的主体、他人的主体,亦可是自身的主体,因为,人不仅要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认识和改造他人、认识和改造社会,更要认识和改造自身。认识和改造自己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衡量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从能动反映论看“三主说”

研究钱梦龙以“三主说”为核心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为主体”,即教学就是“通过学生”的教学。之所以教学要“通过学生”,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独立人格、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潜能。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是学生,教学过程由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由学生呈现。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学生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钱梦龙认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教学必须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践行“师生共同合作,互相配合”。具体的实践步骤为:教师先“亮底”,让学生“摸底”,即教师告知学生相应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心中有数。而后,教师先“自读”,师生细交谈,即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学情况和分享学习体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发表意见,在彼此之间进行真诚交谈。这一步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获得预定的学习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体现为课堂的参与程度,这是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因素。

2.钱梦龙“三主说”的心理学思考

钱梦龙的“三主说”虽来源于教学实践,但在总结提炼的过程中,他积极主动去寻求其哲学原理。但钱梦龙在提出“三主说”与实践“三主说”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少有从心理学角度去挖掘其理论基础。虽然如此,但从钱梦龙著述和访谈中的大量观点,仍可以窥见钱梦龙对学习心理的“发现”“触摸”和“建构”是如此的“求真务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去重新观照老一辈语文教学名师的学说,既是对名师的尊重,也是对跨学科研究和学科进步的尊重。

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这四大心理学流派中,如果说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更关注学习结果,那么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则更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钱梦龙的“三主说”从教学理念而言则更偏向于后两者。不过,细致考察这四个心理学流派在教育上的主张,则可发现,“三主说”实则并不囿于某一特定流派,而更多的是在兼收并蓄各流派的合理成分中自成独特体系。

行为主义是20 世纪2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一套程序教学的系统方法,“积极反应原则”主张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以引导学生作出积极反应,“及时强化原则”则主张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反馈,通过反馈使学生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这一教学过程跟钱梦龙“三主说”的教师主导下进行积极的问题设计,以及“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看似一致,实则不然。在钱梦龙看来,教师为主导的“导”不是教师按自己的主观武断的“导”,而是因势利导,是建立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顺着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势”引进指导、辅导、启发。而且,关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一种由教师的设计引起的行为,学生只能作为一架复杂的机器,在教师的操纵下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教师和学生是控制和被控制、设计和被设计的关系,这样的主张,跟“三主说”更是相去甚远。

认知主义是20 世纪70 年代末由布鲁纳创始的心理学流派,该理论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强调认知、有意义的学习,这与“三主说”的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内在认知动机的主张是比较一致的。不过,认知主义代表人物奥苏贝尔强调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要提供“先行组织者”,并要求组织者应该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包摄性。还有另一代表人物加涅提出指导学习理论,根据学习与记忆信息加工模型,把完整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与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相对应的九个阶段等。这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在“三主说”中是经过了简化和过滤的。另外,在认知主义中,虽然认识到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像“三主说”中一样,得到充分的肯定。

建构主义则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又进一步的发展,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3]这与钱梦龙“三主说”中确立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重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全程参与意识,关注课堂上学生“读”的实践并形成“读”的能力在精神实质上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教学条件、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限制,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协作学习”、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等等是“三主说”中没有涵盖的。

而人本主义理论是相信学习者个人成长的内在力量,注重启发和引导,其实质是促进学习者的个人发展与成长。钱梦龙的“三主说”同样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主张重视学生的个体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但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马斯洛倡导自我实现的人格观,否定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这是有些片面的。到后来,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把教师的角色变成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路径,这就与“三主说”的教师主导作用相违了,且容易导致走向“学生中心”的极端路线中。

二、钱梦龙语文教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三主说”是钱梦龙教学观的高度概括和核心体现。这种教学思想在实际层面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先看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度概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核心素养中“全面发展的人”“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这些高度凝练的表述,可以帮助我们站在历史与当下的交点中更好地梳理出钱梦龙语文教学思想的当代启示:落实“学生主体”的学生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落实“学生主体”的学生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树立现代学生观,激活学生主体意识,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近乎共识的观念,但关键的问题从来不是口号有多响亮,而是实施有多到位。钱梦龙老师给我们树立的高高的标尺是,他不仅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在实践层面,他带给我们的启示不亚于理论层面。

在研究“学生主体”的合理性上,他扎扎实实完成了从教学实践到哲学高度的上升。教学效果获得肯定之时,他认识到实践摸索出来的教学理念和程序,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支撑,那就有可能变成是类似“经验主义”的东西。因此,他继续向前探索,试图找到自己的教学成功背后的规律性,后来,哲学中的认识论引起了他的注意。“主体从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上讲,它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是指实践者、认识者或实践一认识活动的行动者本身,它是作为认识一实践活动的发出点而存在的。”[4]把学生的学习看作一个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能够而且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哲学上的理论提升,为他在教学中落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心理学层面,他努力探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在日常性的教学中,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调动方法:通过先行告知学生自己的教学设想,做到让学生心中有效;其次,通过以坦诚平等的态度跟学生分享自己的自读体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这基础上,老师每次都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每堂课都有事可做,并从一点一滴的收获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自信心。除了日常教学对普通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外,钱老师在调动“差生”的积极性上更是有独到的方案,他“先以不高的要求树其信心,继以体面的成绩激其兴趣,再以充分的理解动其感情,最后以长期的合作坚其意志”,[5]真正给“差生”构筑了上升的阶梯。

在课堂教学上,他真正做到了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出发点不断躬行于教学实践。从钱老师走上讲台之始,他就在考虑怎么开展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正如他所言:“当我这名初中毕业生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时,很自然地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6]既然把它作为了首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钱老师都在围绕这个问题来进行教学设计,又通过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实践来不断提出问题,总结经验。从现有的课例及课例分析可见,钱老师正是通过平平实实的这一节一节的课,还有一个一个的“提问”与“追问”,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了,尤其是思考的主动性、自觉性,而这些思考,有关于课文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的,有关于课文所述内容的逻辑性的,有关于文学的写作手法的等等。在这背后,凝结的是钱老师钻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达成路径的苦功和心血。

2.把握“教师主导”的教学观,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落实“教师主导”的教学观,最终的指向是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方面,钱老师使用的“固根浚源”“推己及人”与“成己达人”的策略也是新时代语文老师可长期践行的范式。所谓“固根浚源”指的是钱老师自身语文能力的“固”与“浚”,从其自述中,我们知道钱老师在学生时代已有很好的古文功底,但他并不止步于此,他对所教的每一篇课文,都要一遍又一遍地细读,“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诵,或默思,或圈点,或批注,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才决定教什么和怎样教。”[7]也正因如此,他与学生互动的内容,不是教参上千篇一律的套话,而是千变万化的见解,是真真正正含着自己独特生命体验和鲜活思想的精华,自然,学生会被吸引过来。而在课堂实施之时,他则不断运用“推己及人”的策略把“教师主导”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个与学生碰撞的过程中,他又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指导学生自读”渗透进来,如“尽量调动一切手段,或提些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设置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悬念和情境,想方设法激起学生读书、求知的欲望和兴趣”。[8]“成己达人”是“教师主导”的最后一步,而要达到水到渠成的这一步,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脚踏实地、不赶进度的勇气,如钱老师所言“学生经过三年一轮的训练,由‘入格’到‘出格’之日,也就是他们读书得法之时,‘不复需教’的理想境界也就举步即到了。”但这背后,靠的是教师有重在平时积累的直达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

猜你喜欢
主体语文教师
论碳审计主体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