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晓红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对文本的解读和语文课程育人效果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曾两次教学《与虫共眠》一课,效果完全不同,原因就在于此。
第一次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试教,按部就班地布置教学任务。整堂课始终让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师生对话呆板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这样的课堂既完不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又无法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课后,在专家的点拨引领下,笔者深入反思,重新对文本进行认真研读,从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出发,找准对话核心主题“作者为什么能够与虫共眠”,一步一步展开对话,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虫子的态度,感悟作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文章传递的“万物平等”的价值取向。实践发现,这样教学条理清晰,学生参与度高,思维也更加活跃。整个课堂变得灵动起来。
现对两次教学的相关情况作深入分析。
【教材分析对比】
《与虫共眠》选自作家刘亮程的同名散文。片段讲述的是“我”在地里劳动了一个下午,“干活时忘了留点回家的力气”,本来想在地头躺着休息一会,结果酣睡过去,于是有了“与虫共眠”的故事。
第一次解读文本时,基于传统的分析思路,主要关注纯朴且略带幽默的语言。第二次则基于学生的问题展开教材分析,认识到要基于真实的生活体验,挖掘文本内涵,准确把握教材主旨。通过预习单初读文本,学生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虫子多么令人讨厌,为什么作者能做到“与虫共眠”?围绕这一核心问题,笔者对文本进行了重新梳理:文中的“我”想象着虫子们呼朋引类,在自己身上游戏,任其来去匆匆,原来“我”是站在虫子的立场,站在大自然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切的,以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告诉读者“人与虫无异,万物平等,人不过是相对庞大的‘虫’而已”。文本的语言不仅朴实幽默,还意味深远。
比对两次教材分析,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对语文课的价值取向存在不同认识。第一次主要关注语文学习本身;第二次则基于语文又跳出语文,关注语文的育人取向。很显然,后者对学生的影响会更深远,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自觉揭示这些价值取向并作积极引领,能有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教学目标对比】
第一次教学时,基于常规方法设置教学目标:能正确读“巢穴”“疙瘩”“酣然入睡”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体味作者质朴生动、富有哲理的语言,懂得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次教学时,则基于学生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基于学生的认知冲突,围绕“作者为什么能够与虫共眠”这一对话核心主题,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促进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比对两次教学目标,有共同点,如对生字词、课文的朗读等,也存在根本区别。第一次设置的目标依然停留于语文学习表面,第二次设置的目标则直接面对和准确抵达该文所蕴含的“万物平等”等深刻内涵,且完全基于学生的初始阅读体验和真实质疑,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能很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高效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
【学情分析对比】
第一次教学时,在学生完成预习单前就进行了学情分析:《与虫共眠》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散文,语言朴实,意义深远,所以放在小学高段教学比较适合。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了较好的发展,阅读这一文本的感受会比较深刻。文本中难读、难懂的生字词语不多,因此学习难度不大。
第二次教学时,通过预习单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并再次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尤其喜欢一些小动物,但“与虫共眠”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经历,那作者为什么能与虫共眠呢?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从他们最常见的昆虫、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
可以看出,根据预习单,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学情,从而有针对性地施教。
【教学重难点对比】
第一次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比较浅显。重点: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朴实幽默、富有哲理的语言。难点: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朴实幽默、富有哲理的语言,懂得对生活的热爱,感知作者面对生活包容、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第二次根据新确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围绕学生的认知冲突开展对话,了解作者为什么在被小虫叮咬的情况下还能够“与虫共眠”,通过对话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实施过程对比】
板块一:导入新课
◇第一次: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虫子?怎么认识的?(引出课题)
◇第二次: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有哪些特产?(生答)你的家乡真是个好地方,出产的水果玉米可谓远近闻名。你见到玉米上的虫子会有什么感受呢?(引出课题)
学生往往对自己熟悉的或经历过的事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对文本也一样,熟悉的内容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第二次教学时的导入方案更契合学情,从学生熟悉的虫子入手,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虫子是令人讨厌的”,并在此基础上捕捉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板块二:预习反馈
◇第一次:疏通字词句,读通课文。
◇第二次:确定对话核心主题。
引出话题:课前我们进行了自主预习。大家写了自己读文章后的疑问和感受,预习得很认真。老师发现有好几个同学都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普遍讨厌虫子,作者为什么能够与虫共眠。咱们今天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读读课文,到文中找找答案。
板块三:品读语段
◇第一次:
1.课文题目是《与虫共眠》,那么,哪些地方具体写了与虫共眠的情景?请同学找一找。
2.分享、交流找到的描写与虫共眠情景的语句。(关注点在于作者是如何写的,而并非“作者持有怎样的态度才会这么写”。)
◇第二次:
(一)引出对话分主题,寻找对话依托点
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够与虫共眠?(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段落)
1.引出对话分主题一:作者对虫子的态度。
(1)自由读文,从哪些语句读出作者对虫子的态度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词语:温暖巢穴。
句子:那些形态各异的小动物,从我的袖口、领口和裤腿钻进去……酣然而睡。
(2)现在你们就是小虫子,把句子变一变,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词语:灌得红红鼓鼓、玩够了、酣然而睡……
理解:吃饱玩够后舒服畅快地睡就叫作“酣然而睡”。
朗读: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注意读出幸福满足的感觉)
(3)明明是令人讨厌的小虫子,在作者眼里却像是调皮的小孩,显得那么生动有趣。还有哪些语句也让你有同样的感受呢?
①找一找带“小”的词,感受作者对虫子的宽容。
出示:这些勤快的小生命,在我身上留下许多又红又痒的小疙瘩,证明它们来过了……有几个小家伙,竟在我的裤子里待舒服了,不愿出来。
a.关注“勤快的小生命”——在作者眼里,虫子成了勤快的人。
b.读一读,感受这几个小家伙的调皮。
你们看,作者竟称呼小虫子为“小家伙”。平时有没有谁叫过你“小家伙”(小孩的昵称、爱称)?再读一读这句话,有什么感觉?(指名说:感觉很调皮可爱)
c.像这样带“小”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很多。请你在文中圈出带“小”的词语。读一读,读出调皮可爱。
②品读“捉”。
出示:我想它们和我一样睡了美美的一觉。有几个小家伙,竟在我的裤子里待舒服了,不愿出来。若不是瘙痒得难受,我不会脱了裤子捉它们出来。
a.面对这么多的虫子,换作是你,会怎么处理?作者却用了什么动作?(捉)
b.平时如果你调皮捣蛋,你的爸爸妈妈会怎么对你?一个“捉”字让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作者对虫子宽容的态度)
c“.几个小家伙”“美美的一觉”“待舒服了,不愿出来”,多么有趣的语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我”对小虫子的包容。
2.引出对话分主题二:作者对生活的态度。
(1)作者为什么会与虫共眠?默读课文相关自然段。(从“一下午”“又饿又累”“好几里路”中感受作者劳动的辛苦)
(2)劳动很辛苦,累得连回家的力气都没有了,但作者却说“忘了留点回家的力气”,读到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这样有意思的文字还有吗?(“催眠曲”“酣然入睡”)
(4)“酣然入睡”和“酣然而睡”有区别吗?读读相关语句,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
“酣然而睡”是小虫子们吃饱玩够后舒服畅快地睡着了;“酣然入睡”是劳动后的作者虽然很累很乏,但听着田野巨大的“催眠曲”,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从这两个词,读出了什么?(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促进思考,回归对话核心主题
读到这里,老师心中不禁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作者能对讨厌的虫子们如此宽容?你觉得作者是怎么想的?
1.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2.出示:对这些小虫来说,我的身体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田野,就像我此刻趴在大地的这个角落,大地却不会因瘙痒和难受把我捉起来扔掉。
3.大地是怎样对作者的?大地的瘙痒和难受指的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大地身上干过什么让它瘙痒难受的事?大地是怎样对待人类的?(从中得出“只有万物相互包容,世界才能丰富多彩”,从中可看出作者有着大地一样宽大的胸怀。)
(三)总结
学了课文,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能够与虫共眠吗?说一说。
结论:正因为作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所有事物,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所以他能包容一切。虽然生活并不十分如意,但在作者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与大自然在一起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在他眼里,小虫是如此调皮,如此可爱。因此,他愿意与虫共眠。
对比两次品读文本部分的设计,第一次按部就班,按照自然段的顺序逐段解读。第二次则紧紧围绕学生的认知冲突和“作者为什么能够与虫共眠”这一对话核心主题层层展开,最终明确作者在被小虫叮咬的情况下做到“与虫共眠”的内在原因,即了解了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如此,课上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很好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放大了学生的人生格局。
【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语文课堂对话从无效走向有效进而走向高效的关键,更是语文教学理性深入与本色回归的必由之路。让思辨走进语文课堂,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阅读的历程才能充满思维的张力。灵动的课堂上,既要有学生个体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基于这样的想法,笔者在第一次教学后对《与虫共眠》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二次修改。修改后的教学突破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粗浅感悟,导入“平时对虫子的态度”来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体验,以“作者为什么能够与虫共眠”这一问题与文本进行链接,使学生对文本产生质疑。在真实的课堂对话情境中,学生着眼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虫子的态度,站在虫子的立场、大自然的角度去表达,感悟作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获得“人与虫无异,万物平等”的价值取向。在与文本展开深入对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一幅幅生动且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为什么作者能对讨厌的虫子们如此宽容?你觉得作者是怎么想的?”趁热打铁地追问,旨在让学生活跃的思维回归文本,让不失精彩的“跳出文本的对话”为学生感悟文本内容服务。只有这样,阅读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并获得成长的舞台,成为教师培植和催生学生思维之花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