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拓展,在对话中凸显古诗的文化深意
——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

2022-12-31 11:25许佳丽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莲叶林子友人

□ 许佳丽

古诗教学中,运用语文课堂对话模式,从不同方向进行拓展,凸显文本的文化深意,能深化学生对诗歌的认知,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为例,诗人通过描摹西湖六月莲叶接天、荷花别样红的景色,含蓄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的惜别深情。

本课对话的起点在于学生预习时的感受和产生的问题。学生读了古诗后,多会感受到“景色美”,并且知道诗人在美景中送别朋友这件事情。提出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杨万里为什么要送林子方?林子方要去哪儿?”二是“这首诗写送别,离别应该是伤感的,为什么作者要写这么美丽的荷花?”三是“‘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吗?为什么说‘不与四时同’,而不是‘不与三时同’?”很显然,这些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对于把握整首诗创作的主旨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确定对话核心主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送别诗,为什么没有写送别的伤感,且全诗没有一个“送”字,反而都在写美丽的荷花?在本课的课堂对话中,学生可围绕这一对话核心主题展开鉴赏等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相机针对诗歌的题材、意象、诗境等进行拓展,使学生清晰感知古诗的文化深意。

一、立足题材拓展,初感送别情

(一)拓读送别诗,体会离别意

“送别”为古诗的一大主题。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课题中的“送”字,然后出示诸多有关送别的古诗。学生通过阅读发现,诗句中没有“送”字的送别诗有很多,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等等,但这些诗都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同样,虽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句中没有一个“送”字,但本诗也属于送别诗的范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学生由此明白,阅读此类诗歌,重在关注诗中的离别之情。

(二)感受时间久,感悟情谊深

在关注诗题中的“送”字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中的“晓出”两字。学生通过查字典、讨论等方式,理解“晓”的含义,即“晓”大多指天刚刚亮的时候。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领学生思考:“作者天刚刚亮就去送别友人了,可诗歌最后一句写道‘映日荷花别样红’,你想到了什么?”“别样红”的色彩需在较强日光的照耀下方能充分显现,学生由此感悟到送别时间之久。

教师马上追问:“净慈寺与西湖很近。在这么短的距离中,杨万里送好友从拂晓一直送到太阳高照,望着无穷碧的莲叶、别样红的荷花,他们会交谈些什么?会回忆些什么?又会展望些什么?祝福些什么?”这些在诗中都没有提及,但也正因为没有提及,所以读者有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这也是这首送别诗的重要特点。至此,课堂自然引出下一个环节。

二、立足意象拓展,走入诗中景

(一)解读描写美景的原因

带着“诗人和友人会说些什么”这类问题,学生诵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想象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对话,比如“你看西湖的六月这么美,你就留在这里吧,不要走了”,由此感受到深深的情谊。

教师相机点拨,引领学生明白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种自觉的创作追求和常见的创作方法——反衬。诗中把景色写得越美,那么眷恋之情的表达就越深切。同时,教师引入古诗中运用反衬手法的诗句,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岑参《山房春事》中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等等。它们都是“以哀景写乐,以乐景写哀”的典型例子。学生由此明白,本诗借助西湖美景的醉人,反衬送别之情的深厚,这或许是诗人对情到深处却忘言的别样表达。

(二)感受意象的多层含义

表现西湖之美的意象可以有很多,本诗主要通过莲叶和荷花来表现。基于此,教师引领学生思考:“诗人为何选择这两样事物进行描写呢?”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浅层次的思考,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因为六月送别于西湖边上,目之所及皆为莲叶、荷花。二是因为莲叶、荷花是古诗中非常重要的意象,比如学生之前所学《江南》中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小池》中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将本课所学之诗与其他诗作自觉联系在一起。

学到这一步还不够,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发现诗人在意象中寄托了更多内容。借助之前的学习,学生知道莲叶、荷花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常常用来象征品行高洁的君子。本诗即通过莲叶、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表达对友人的赞美。读完全诗,学生不难发现,诗歌写得非常含蓄,并没有介绍林子方的情况。教师可作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了解到诗人写莲叶、荷花,而且写的是“无穷碧”的莲叶、“别样红”的荷花,不光是对林子方、对纯洁友情的一种赞美,还隐含了一种分别时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可根据学情,适当渗透后人一些具有新意的解读。如有人认为“映日”别有深意:那些荷花为什么这么红艳?那是因为它们被“日”所映照,诗人此处用“日”暗指天子,委婉地表达靠近天子,了解政治,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是借景来表达自己的挽留之情。因此,诗人写莲叶、荷花,不仅合时合地,还合人合情。

(三)品味写莲叶荷花的方式

学生聚焦莲叶和荷花,逐句品鉴本诗。

先品鉴第一、二句,这两句诗以“毕竟”二字开头,写出了西湖里莲叶、荷花的与众不同,使读者能想象到非常美好的风景,而看到如此美景,便会让人有一种无限感慨之情,产生“希望友人不要离去”的想法。

再品鉴第三、四句,这两句诗用充满色彩对比的句子,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一望无垠的莲叶与蓝天连接在一起,展示无边无际的碧绿之色,而在这一片绿色中,朵朵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得娇艳明丽。学生想象天空的蓝、太阳的亮、莲叶的碧、荷花的红、湖水的蓝,感受它们带给人的丰富美感。而“无穷”“别样”又在广度和深度上对这些色彩进行了浓重描摹。

在此基础上,学生综合品鉴诗人表达的深意,感受诗人与朋友的感情就像满湖的莲叶、荷花一样美好。同时,结合之前的拓展,体会反衬的手法,体会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三、立足诗境拓展,体会景中情

六月属于夏季,夏季为四季中之一季,本诗的作者却说“不与四时同”。这是为什么呢?针对这一疑惑,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古人对这一诗句的不同理解。如一种理解是将时节与五行相对应,把一年分为五季,这里的夏季便是五季之一,因此说“不与四时同”。还有一种理解是古人写诗讲究写意,“四时”泛指其他季节,从中可见西湖的景色和其他任何时间的美景都不同。

学生依循不同理解感受诗人的送别之情。可以看出,不管是哪种解释,都指出此时与其他季节不同,都有诗人对友人的情谊在其中,这便是“移情”的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很容易就理解一个人心情好时看什么都好,心情不好时看什么都感觉暗淡。由此,他们自然明白这“不与四时同”的美景中,蕴含着诗人深深的祝福,这就是“以景寄情”。

古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古诗时,不能孤立解读,而需深入感知,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拓展文本的文化深意。基于此,本课围绕对话核心主题,引出多个分主题。学生通过诸多没有“送”字的送别诗,明白了本诗虽然没有“送”字,但依旧属于送别诗的范围;从“晓”到“映日”的承接中,感受到诗人送别时间之久,足见两人情谊之深;明白诗人将西湖景色写得如此之美,是希望借助美景使友人留下来,表现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诗中的意象,从诗人为什么写莲叶和荷花,诗人写莲叶、荷花时运用了什么方式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对话,使文化深意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让学生通过对“不与四时同”中“四时”的解读,获得对“以景寄情”等方法的认知。

如此,学生获得全面且较深入的理解,拥有新的诗歌鉴赏视界。其文化自信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很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猜你喜欢
莲叶林子友人
致友人(组诗)
世界上最大的莲叶
冬日的林子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Summer Vacation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江南
和旧时的自己握手言和
植物占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