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平 陈慧玲
(吉林省长春大学 130000)
陈慧玲(1999-),女,河南省新乡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数学学科教育、应用统计研究.
基金项目:长春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校级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基于高职学生数学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CXJZD21-01.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设立了数学课程,在进行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仍然较为滞后,整体的流程基本为概念、定理、公式、例题这样几个方面,很显然在这样的流程中更加偏重于理论上的教学,并未充分的重视引导学生们进行实践,这样一来就很难培养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于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数学这门课程本身所具备的工具性特征,并和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符合我国当前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这个问题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去进一步地探索和思考.
如果说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创新创业能力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高职是学校到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期,所以在高职教学中,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有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根基.同时,对于学生成长发展而言,创新创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到企业应聘就业,还是选择自己创业,都需要学生具备创新力、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在社会生存下来.
基于时代发展步伐,高职教育也应该不断提升和优化,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优化育人模式,才能将教育价值最大化.从高职教育现状来看,育人目标定位不准确、育人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仍然存在,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会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以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为核心,开展高职数学教学工作,在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打破固定的、单一的解题思路限制,让学生多尝试、多创新,这样既可以优化高职教学质量,又能提升高职育人水平,有助于高职教育全面发展.
据调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对人才招聘也提出了新要求,即: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职业素养,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人,才能在企业应聘中脱颖而出.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落实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敢创新,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享受创新、实践和挑战的过程,进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在这样模式下学习,让学生养成不畏困难、勇于实践的心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才是企业发展所需、社会建设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在于逻辑严密,由公式、符号、概念和图形等多种元素组成,同时这门学科也有着较强的综合性,与其他的学科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学生们通过学习数学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思维发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以此来打开学生们的思维禁锢,在解决问题时不再循规蹈矩,让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体现.
实际上相比于解决问题而言,发现问题具备更强的创新性和挑战性,数学知识本身有着一定的独特性,可能同一个问题学生们能够给出多种解答的方法,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们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能力的辨别过程,通过培养学生们的这种能力,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思维创造性.目前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当中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都非常重视数学的建模实验,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知识理解和探究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创新,让学生们享受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的乐趣,这对于学生们的思维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在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当所学的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存在关联,那么这种区别则体现得更加明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高职院校当中对于课程体系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职业需求以及能力要素来进行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和学生们毕业后即将走向的职业岗位之间进行接轨,所以需要学生们通过学习数学来具备建模、量化以及软件计算能力,这对于学生们的未来的创新创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素质.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仍然以“教”知识为主,通常讲课时间占据整节课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缺少自主思考和内化的空间,实践运用时间严重不足,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非常不利.同时,当下的高职数学课堂中,由于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重视度不足,所以教学重点仍然以理论知识为主,且过度依赖“模版化”的教学方案,忽视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这便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课堂节奏,课堂学习质量自然也不理想,实践应用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据调查,当前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是比较单一的,与学生多元化的培养需求是不符的,长期处于这样的课堂,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教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并且养成学习不主动、不积极的坏习惯,影响了数学教学质量.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下,知识内容比较单一,通常是以课本教材为主,忽视了知识领域的拓展和运用,导致学生无法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懂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更不懂如何创新运用了.
基于高职教育要求的提高,高职教学资源配置也应该进一步优化,如教学设施、师资资源等,这样才能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有序推进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目前,从高职现有的教学资源来看,实训基地匮乏、教师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满足不了学生培养需求,甚至还影响了高职发展进程.
创新数学教学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强调“理论+实践”的育人模式.高职数学教学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重视学生学科兴趣培养,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勇敢创新,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基于数学学科本身而言,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强,常被应用到生活中、工作中,因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重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科的价值,强化学生的应用思维,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创新创业视域下,要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紧密结合,使专业、数学和职业三者高效融合,最大程度发挥数学课堂的价值,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
现阶段,高职数学课堂以校内为主,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基于这样的教学环境,虽然能够满足理论知识教学,但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满足不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因此,根据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如竞赛式课程、探索式课程和创意课程,充分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为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例如,在竞赛式课程中,设计一些难度不一的竞赛题,既要覆盖课堂所学知识点,又要有一些新知识,且难度等级不同积分就不同,然后将学生分为多个竞赛小组,让其自主选择挑战某一难度等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小组会积极讨论商量,先结合自身数学能力,选择难度适中的竞赛题,然后再慢慢进攻难度更大的竞赛题,不断突破自身的能力局限,以达到锻炼能力、锻炼思维的目的.
对于数学课程进行评价不但具备了鉴定和监测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师的教学功能改进以及学生们的良好发展,在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并从基础模块、应用模块和拓展模块这几个方面来对学生们进行考查.而考核的方法则是包括了实验、开卷闭卷、答辩、论文报告等方式,对于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们具备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包括了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于学生们的未来发展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应该将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融入到教学当中,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实际需求以及数学发展前沿知识,有效将数学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在一起,让高职数学能够真正的实现增值.
总而言之,以高职数学课堂为中心,落实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通过开设竞赛课、探究课,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造意识,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基于创新创业视角,创新教学理念、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全面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