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演示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探究

2022-12-31 10:40:12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3期
关键词:知识点物理情境

王 雷

(福建省宁德市第五中学 355000)

实验是高中物理课堂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重要方法,它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借助物理实验,通过学生实践和思考,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下去理解更加丰富的知识点,逐渐促进自身物理素养能力的提高.对于实验演示的开展来说,首先就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并结合实验目的、实验环节、实验原理等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帮助学生在学习时真正地理解这些知识点,从而促进实验教学的意义,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对此,本文有以下几点看法.

1 实验演示有什么意义

1.1 促进知识理解

物理学科是高中阶段最难的几个课程之一,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物理知识点过于抽象和复杂,学生很容易会产生混淆,在应用时无法辨别使用哪个知识点去解决问题,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质量.而在实验演示的开展下,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来对知识点进行呈现和举例,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基础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并真正投入到物理实验当中,集中自身注意力,以促进知识的理解程度.

1.2 培养学习兴趣

当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时,他们就会自主地融入到课堂中,积极对相应知识点进行探索和思考,以促进课堂上的学习质量.而在物理课堂,利用实验这一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文字教学模式,使学生拥有一个新的学习认识,同时实验需要由学生真正参与进去,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学习知识点,理解知识点,以促进自身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1.3 调整课堂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程度.通过在物理课堂上利用实验演示这个方法,课堂氛围由传统教师为主体逐渐变为以生为本的方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信心,让高中物理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知识内容的呈现也变得越来越灵活,学生就更加自主地融入到课堂中,通过实验演示来调节课堂氛围,让知识点的呈现变得更加具体,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2 影响物理教学的因素

2.1 物理知识的抽象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以及学习能力飞速成长的时期,但在教学过程中,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往往想要真正理解一个知识点需要学生使用大量的精力,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导致物理学科的发展缓慢.抽象的知识点就是影响物理教学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教学时要因此进行综合、整体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去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以降低知识的抽象性.

2.2 课堂教学的枯燥性

在物理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以课本为主体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因为课堂上的枯燥感产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在课堂上引起注意力的分散,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对课堂氛围的枯燥感进行调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更加积极的融入到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此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2.3 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在教学时并没有所谓最佳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课堂的氛围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地开展物理课堂教学.而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教师都采用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忽略了相应的创新,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教学时就需要积极的创新,将教学变得更加灵活.

3 课堂上如何开展实验演示教学

3.1 创设情境,引用实际教学内容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开展物理实验演示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教学情境的创建,将相应的物理知识内容基于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将相应的物理实验给体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上.在教学情境的创建下,教师就能够将物理实验更加充分的融入进去,学生也能够在情境当中体会到新颖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自身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科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个知识点时,在实验演示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教学情境的构建来引入相应的知识内容,并带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例如,对于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说,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出这个实验:“将一条绳子一端捆上一块橡皮,另一端则固定起来,在将橡皮一端抬起一定高度,且保持绳子处于伸直状态,在释放橡皮,观察在绳子的作用下,橡皮做摇摆运动的最高点变化,最后结合相应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通过这个方式来构建情境,并将相应的实验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物理实验,再结合物理的定理进行总结,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情境的创建能够充分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实验的渗透也可以变得更加方便,进而突出实验教学的意义,使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3.2 积极实践,开展课堂物理实验

实验是一个实践性较高的过程,在学习时只有真正地参与到实验中,才能够做到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物理课堂的实验演示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堂实验的开展,通过组织具体的课堂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理解物理知识点,让学生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去参与到实验实践中,以促进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3.3 微课教学,引导学生实际思考

物理学科拥有非常丰富的实验,很多物理实验并不适合由学生自主操作,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时出现问题,影响到自身的学习质量.因此,在物理课堂的实验演示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教学视频来渗透实验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点,以更加新颖、有趣的方式将实验在学生面前进行演示,并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3.4 组织讨论,发展学生物理思维

思维能够影响到学生的上限,当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思维时,在知识的理解以及思考上都有着极大的助力,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环节,结合具体的物理实验内容,让教师先对实验进行演示,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对实验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而积累到更加丰富的知识点,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能力.

3.5 引入例题,及时巩固知识练习

物理的知识点在学习时比较难以理解,并且只有真正的运用才能够做到理解,对于物理的实验教学来说仍是如此,因为实验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教学内容,在实验展示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根据实验的内容去设置一些例题,利用这些例题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在练习的过程中,去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实现学生高效地学习.实验演示能够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是当提出问题则可以促进教学质量.

4 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课程的推广下,“以学生为主体”逐渐成为了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落实到课堂上.在物理课堂上的实验演示中,教师就需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信心.实验是一个实践性较高的环节,需要学生真正地融入进去,并且自主进行思考和分析,因此,在教学时就需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

4.2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每一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在理解知识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区别,这就是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能够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改变课堂教学理念去进行调整,进一步使学生之间的整体性更加融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能力.物理实验是一个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对实验内容进行总结,促进学生的理解程度.

4.3 落实实验的实践性

物理实验是一个重视实践的内容,因为物理的知识点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在进行实验学习时,知识的实践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增加对相应物理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课堂上的物理实验演示时,教师就需要将实践落实到课堂中,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物理实验当中,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能力.

总之,物理学科的难度是比较大的,高中阶段又是难度逐渐提升的环节,学生很容易就会在理解上出现问题,严重则会引起学习信心的下降.而通过实验演示这一方法,不仅能够使课堂上的氛围得到及时的调整,抽象、复杂的知识点也会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在学习时记录实验环节和过程,对知识点进行应用和举例,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上,进而明显感受到自己的收获,激发出自身的学习信心,以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重视实验演示的开展,积极地去创新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知识点物理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