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水涛
生产是人的存在方式。教育既是人类的精神生产,又关乎人的再生产。教育为物质生产提供智力支撑,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人潜在的发展可能成为现实。“生产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蒲中”)的原创性研究,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生产性学习”对生产进行生命化和社会化的解读,为人的全面发展寻求现实的可能。
从学校角度看,“生产性学习”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对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的积极回应。“生产性学习”从农村高中的现实出发,探寻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与方法,让农村高中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未来。强烈的人文关怀,形成蒲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之源。
从教师角度看,“生产性学习”将课堂教学改革建构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的高品质,并不表现为占有多少结论性的知识,而在于能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新知识的产生,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愿。教学相长的师生生产性活动,是生命的彼此成全,是人格的互塑。
从学生角度看,“生产性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在教育情境的优化中使学习真正发生。“生产性学习”的意义不在于知识的存量和应试的能力,而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也是自我新生命的创造者。
从社会角度看,“生产性学习”是一种提醒:教育不仅是消费,更应是生产,是精神文明的生产,一代代新人的造就。因而,教育是一种投资,是对人的生产能力的培养,是对潜在的劳动者的期待。明白了这个道理,教师教学的指向性更明确,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就更强。
蒲中的“生产性学习”,着眼点不在“生产”人的工具性,而在“生产”人的全面性——完善提升五育融合培养体系,育德、启智、培能、促美、养心,以完整的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生产性学习”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宋代大儒胡瑗。胡瑗先生是如皋人,他有一句名言:“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育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他认为,教育的崇高使命是优秀人才的再生产,学校则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他提倡“明体达用”,强调知识的应用与人的发展性;他主张“分斋教育”,即从社会需要出发培养人,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成长。从一定程度上说,“生产性学习”是胡瑗教育思想的继往开来。
“生产性学习”理念与张謇实业教育思想的核心高度一致。“生生之谓大德。”张謇先生的核心理念是“生”,所办企业取名“大生”——既有造福民生的意愿,也含有生生不息的精神。“父教育,母实业”的人生理想,着眼点在教育与生产的关联,张謇看到教育的发展性和学习的生产性,立足对社会的服务与奉献。“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从这个角度看,“生产性学习”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包含着浓烈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
在马克思的视域中,劳动与生产是统一的,生产是抽象的劳动的感性存在形式,而马克思对一切旧哲学的批判就基于对感性的现实的关注。他指出,人们通过生产实现对世界的改造,并由此真正确证自己的价值。因此,人的学习无疑带有生产性,生产着人自己。蒲中将“生产”定义为劳动、加工和创造,将“生产性”解释为人发挥自己潜能,并付诸行动,以改造主客观世界。“‘生产性’所创造的最重要的对象是人自己,使人成为他所是。”因而,“生产性”与人的成长性是一致的。
“生产性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炼制、形成新概念和认知的过程,即知识生产的过程,这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种原创性的教育理念,“生产性学习”给蒲中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陶冶和塑造了师生的外在气质、精神面貌和意志品格。
“生产性学习”唤起学生自觉的生命意识,激发他们强烈的责任感与拼搏精神,有力地促进蒲中教育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发展。如果说教育即生长,是从人个体的角度来论述;那么,教育即生产,是从教育的社会角度来论述。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社会,学校教育不能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生产性学习”突出主体性,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到最高位置,培育学生的终身学习力、实践创造力和未来发展力;注重个性化,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充分关注学习的过程性,创设与生活关联的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始终强调学习的全面性,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生产性学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具有学术深度和思想穿透力,对蒲中未来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蒲中“生产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着力点正从课堂教学改革走向课程体系建构,走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