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相较于前期已有充分经验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增值评价”这一中央文件首次提出的关键词,成了多方关注的热点。
对于增值评价,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探索者分别有着怎样的认识?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差异在哪里?其中是否有误解、有盲区?如果有,如何厘清?认知差异的问题是等其厘清再行动,还是且思且行双线并进?“探索”二字在言明“增值评价”之新的同时,也意味着新事物、新任务的发展之途必有崎岖。“谁来探索?”似乎不应成为问题,但“如何探索?”“是否存在普遍性的瓶颈问题?”“何以评估探索的方向、路径和结论是否妥当?”“如何评判因增值评价而产生的模型、工具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等诸多问题,都需集群力而攻之。显然,我们需要基于真实现状,在清晰的理念指引下共思且行。
专题的五篇文章聚焦“增值评价”,经作者调查分析后形成。刘须锦对江、浙、皖、沪百余所小学,四百多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王宣艳则对增值评价的实施困境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曹蕾和王海霞针对教师和学生两类人群,提供了校本探索增值评价的经验。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李宜江教授的倾力指导,他的引领使实践层面的调研与探索散发深刻之韵,也让增值评价这一专题的结构更完整、内容更丰满。期待本专题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引发更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讨论与关注,让增值评价之探索漫溯更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