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小学武术推广研究

2022-12-31 09:18刘崇慧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2期
关键词:课间武术融合

刘崇慧

建国以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推进体育与教育相结合,运动与文化相融合。在中小学中大力推广武术项目,既是响应国家推进体教融合进程的号召,又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选路径。国家、社会、学校乃至家庭都应该深刻认识到中小学武术推广对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携手推动中小学武术教学有效、有序开展。

一、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小学武术推广的必要性

首先是相关政策的推动。早在上世纪60年代,武术就被列入《全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具体规定了小学体育武术内容为每学期6学时,中学为8学时。近年来国家更是不断颁布了相关政策推进中小学武术教育工作,2010年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从2010年9月起,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实施武术健身操;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联合颁布《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指出中小学校是推广武术段位制的重点;2019年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为中小学武术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武术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重要指南;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也明确指出要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其中把武术放到了首位,并强调将武术融入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竞赛中,形成中华体育传统项目竞赛体系。由此可见,国家教育、体育等相关部门对校园武术推广的高度重视,为中小学武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其次是武术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意见》强调,要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帮助学生实现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的目标,而在这四个体育锻炼目标中有三个目标与品格有关,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自主参与和人格塑造,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礼与武德是武术的核心,始终贯穿于习武者的整个练习与生活实践中,对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品格的学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北京市八一学校武术推广现状

北京市八一学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是武术段位制和武术健身操的推广试点学校。学校虽于2013年才被确立为武术项目传统校,但早在2000年就开始推广武术项目。目前主要以武术课程、大课间武术操、武术社团(武术队)这三种推广形式为主。

其一,武术课程的开设。武术课程的开设情况能够反应一个学校对武术推广的重视程度。北京市八一学校从小学到高中的每学期体育课程中都安排了6~9课时的武术内容,初中和高中还分别开设了武术选修课和武术校本课程,武术选修课每周安排一次,时长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学校体育课中的武术课程虽然是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课时量太少,且由一般体育教师任教,这部分的武术课程是基础性教学,习练武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武术选修课的课时量其实还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学生选修这类课程往往只是培养自己的兴趣。

其二,大课间武术操的推广。大课间时间是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集中时段,在学校大课间中加入武术活动,能够大范围地快速推广普及武术。2010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通知》,决定从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实施武术健身操。北京市八一学校在2016年才在大课间中加入了武术健身操,到目前为止学生一直练习《英雄少年》这一套武术操。由此可见,大课间武术操还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和推动。

其三,学校武术队的建立。武术队是由学校的专业武术教师组织管理的,由具有武术特长或是对武术感兴趣并愿意参加课余武术训练的学生组成。[1]目前学校武术队共有60名学生,其中中学生23名,小学生37名。小学是培养兴趣的关键阶段,再加上本校又是武术传统校,所以武术队的小学生人数较多,而到了初中阶段,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以及学校所在的海淀区取消小升初武术特长生加分政策,自然练武术的中学生也随之减少。此外由于很多高中队员有考学压力,学习的时间往往大于训练时间,因此武术队在中学的开展情况不太乐观。

其四,学校武术推广条件。学校的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和经费保障是中小学武术推广的物质基础。北京市八一学校目前共有23名体育教师,但其中武术专业教师只有一位,同时外聘一位兼职武术教师,虽然学校临聘了兼职武术教师,但仍旧远远不能满足武术教学需求。

三、中小学武术推广对策

首先是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武术教师是校园武术的主要推广者和传播者,是中小学生学习武术知识与技能的指导者。学校能否顺利地开展武术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配备了专业的武术教师。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武术教师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和学生需求,因此加强中小学武术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对此,《意见》也明确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一是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的渠道,这不仅能够很好地填补目前中小学武术教师的缺口,还可以解决优秀武术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的就业需求;二是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技能培训,增强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训练能力;三是鼓励体校教练员有偿参与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专项运动技能培训服务。

其次是形成体育与教育一体化的武术竞赛体系。《意见》强调要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教育、体育部门要共同拟定赛事计划,组织义务教育、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体育赛事,统一注册资格,打通教育、体育系统高水平赛事互认通道,为在校学生的运动水平等级认证制定统一标准并共同评定,让更多学生参与武术项目运动员注册,促进学生掌握武术专业运动技能。武术赛事一体化不仅能够调动更多人群参与项目,赛事的常态化还可以达到以赛代练、快速提高学生的武术专业技能的目的,对培养学生练习武术的兴趣进而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也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是融合多方资源培养学校武术竞技后备人才。要使体育回归教育,使武术项目在中小学中落地生根,学校武术队是体教融合的发端载体与理想纽带,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融合的良好切入点。在学校武术推广的三种形式中学校武术队是中小学武术推广的示范方式,只有把示范搞好才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才能够更好地融合竞技体育,培养武术竞技人才。[2]因此,中小学校应当在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的基础上,建立学校武术队,扩大从事竞技武术的人口基数,进而使中小学为竞技武术输送后备人才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课间武术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