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建安(福建省武夷山市考试中心)
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需要重点提升的技能,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将其中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基本的文章构造理解透彻,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内涵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拥有更为成熟的心智,并且能够充分体会到世界的变迁以及人间的冷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所涵盖的人文思想,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题分值很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同学做这类题目,往往手足无措,匆匆看完原文即草草作答,所以得分并不理想。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现代文阅读呢?
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读书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初中六册课本近200篇课文,以及平时各种各样的练习及试卷,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阅读量,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精心选择,充分挖掘。只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及训练,学生不但能消除阅读测试中的恐惧心理,而且在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把这种平时训练当成“战时”考试模拟,只有做到平时如“战时”,“战时”才能如平时,不至于在考场中手足无措。就如鲁迅说的那样,“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初中生在课余或假期时间,只有尽可能地多看些书,增加阅读量,在考试中才会得心应手。
首先,在当前教学背景下,文本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多种体裁的文章,其中所要表述的内容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无法在内容和表述方式上进行合理区分,其在阅读的时候会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学生也会因此形成一定的阅读障碍。因此在平时阅读及考试中,教师一定要从以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转变,把考试中常出现的科技类说明文和文学作品进行专项训练与讲解点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可依照考试题目重新编题,举一反三,让学生反复推敲,独立完成。
其次,阅读不仅需要学生对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文章背后的引申义进行合理分析,要点一是考查对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二是考查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这就需要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注重使用多种思维模式,并且需要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经验,需要运用一些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感悟其中的深刻内涵,这样才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对文章主旨的精准分析。
最后,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意识到阅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价值。教师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融合阅读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阅读,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乐于阅读的习惯;还需要拓宽学生阅读书籍的类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接触到更多的文章,学生的阅读量能够借此机会获得提升。
在初中领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应用多种教学活动,丰富整体学习环境,充分结合教材的核心内涵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并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元素,注重学生对人文思想的感受,这样才能够在执行阅读教学环节中完善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正式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应该对教材中的深刻思想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够在阐释文章人文思想的时候具备更加明确的思路,充分促进学生在语文领域的全面发展,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进行充分思考,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具有更加丰厚的收获。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白杨礼赞》的时候就需要具备这种教学思想。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首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到象征手法的重要性,学生在了解这种写作手法后,才能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充分感受到我国的战士像宁折不弯的白杨树一样坚强,并且能够充分体会抗日军民的善良淳朴,也能够在其身上学习到团结有爱的优秀品质。随后,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时候,需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白杨树所具备的品格。课程的主题也能够借此机会获得进一步的深化。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顽强不屈的宝贵精神,也能够知晓很多优秀品质,不仅能够在他人的身上学习和感受到,也能够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观察获得熏陶。学生在后续的生活与学习中,能够将自身的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注重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另外,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结合教材的核心内容,对文章进行层次上的精细分析,这样,文章的讲解工作也能够具备更强的引导性,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注重对景物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学生的脑海中能够呈现出高原辽阔的风光,也能够对文章中所描绘的白杨林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白杨树的象征含义,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思考,询问学生“文章的主旨是赞美白杨树,但是为什么要在开头的位置着重描绘黄土高原的景色?作者为何这样展开写作?”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索,并激励学生与同桌展开讨论。当学生已经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了然于心后,教师还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一定的延伸,让学生对黄土高原的景象进行联想,将其作为背景,并结合白杨树在恶劣的环境环境中生长,鼓励学生写一篇赞颂白杨树的文章。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能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具有更加透彻的理解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不断吸收和领悟锲而不舍的宝贵精神,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国的信息化技术已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诸多成就,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无法脱离对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利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需要结合此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教师的授课途径能够因此变得更为广阔,可以为学生展示出更多的教学资源,这是每个教师都需要积极应用的教学手段。为此,教师需要利用课余时间研究先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切实拓展课程教授的途径,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精彩的语文阅读环境。
很多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够更加丰富,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不断深化学生对文章的印象,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为了能够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需要有效结合多媒体设备设置更加适合的教学情境,在正式授课前应该对文章中的核心要点进行剖析,这样才能够富有针对性地在网络环境中寻找适合的教学资源,将其制作成为精良的电子课件,在课堂初始阶段播放给学生观看,能够让每个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切感知自身的重要责任,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突破此前教学理念的桎梏,对于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建更多适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人文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愚公移山》这节课的时候,就需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阐释其中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想。教师在讲授课程之前需要对文章的核心内容进行多角度分析,这样才能够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寻到更加适合的教学素材,结合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和图文信息,制作更加易于学生理解的电子课件,并对所获得的资源信息进行整合,这样能够为学生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在课程正式开展前,教师可以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音乐《愚公移山》,先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这样能够在听觉刺激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聆听结束后需要根据歌词和旋律为教师阐释出自己所听到的故事内容,并让学生说出对于此故事的感受,这样能够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也能够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的意识,使学生对于探究后续的学习内容具有十分充足的兴趣。随后,教师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愚公移山》相关的动画短片,这样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故事的细节和要点,使学生能够对故事的脉络进行梳理。待学生观看结束后,教师需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整个故事情境中愚公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当他人都在质疑愚公的做法时,愚公为何还能够坚持自己的做法?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应用多种思维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程中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也能够展开更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能够对愚公这一人物的形象进行深入思考,能够对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加以深度理解,并且能够透彻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学生在后续的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具有足够的信心,学生的学习信念能够借此机会变得更加坚定,学生在文章的熏陶下能够获得人文素养的显著提升。
语文领域中的多种知识实际上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且能够让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在语文的海洋中获得升华。文学是语文课堂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积极研究的内容,优质的文学作品能够充分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学生的精神世界也能够借此机会得到熏陶。因此,初中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要点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切实拉近学生和语文课程之间的距离,学生在理解语文知识的时候也能够展开多角度的思考。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理解语文知识的时候具备更加充足的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显著提升,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人文素养。
比如,教师在讲授《背景》这节课的时候,就需要积极应用这种教学方式。作者应用淳朴的语言风格对父亲的形象进行了精细刻画,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跃然纸上。通过使用细致入微的写作方式,让父亲的形象灵活生动起来,让学生能够深刻感知到父爱的平凡和伟大。在正式阐释课程核心思想之前,教师需要做的是带领学生通篇阅读,这样能够让学生对父亲的形象具有更为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具有如沐春风之感,能够切实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学生对于作者想要表述的情感也能够充分理解,学生能够对其中人物的特点进行精准捕捉,尤其是对文章中的细节,教师需要进行细致阐释。通过讲解,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回忆父亲对自身的关爱,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文章的内容进行充分融合,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不自觉地回忆起父亲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关爱,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养育之恩,这样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完成文章阅读后,教师也需要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部进行演讲比赛,让学生回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故事,以演讲的方式阐释出来。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让其能够有适合的平台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情感。很多原本性格较为顽皮叛逆的学生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会珍视亲情,这样的语文课程环境才是真正符合学生成长特性的,并且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文素养的价值,这样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在语文课程教授环节,教师需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能够对文章内涵具有深刻理解的同时,发挥出课堂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够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总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体验、感受、揣摩、领悟的积累过程。学生应该在平时多做相关的练习,在练习中不断归纳总结,找到感觉,找到规律,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这是能够保证这一阵地不丢分或者少丢分的方式。在制定阅读教学计划的时候,教师需要具有更加宽广的思想和敏锐的眼光,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途径,让学生能够更加立体化地理解每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所感悟,在阅读的环节中了解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并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根本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