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2022-12-31 08:46陈心悦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29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银行

陈心悦

(1.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在国际贸易结算过中会产生资金、信用融通行为,该行为被称为国际贸易融资,贸易融资属于银行贸易结算业务,银行既可以向客户提供资金融通,也可以给客户提供固定的担保,确保客户能成功获得资金融通。当前,国际贸易发展已较为成熟,国内的国际贸易融资需求逐渐增长,在该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国际贸易融资的优点,在衍生出丰富融资方式的同时,风险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关系角度来看,国际贸易融资与风险密切相关,整个融资过程随时可能存在并发生重大风险,风险防范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际贸易融资效果。虽然近几年大部分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上有所重视,但防范效果仍不尽人意,为充分发挥国际贸易融资优势,还应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防范。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优势及方式

1.优势

无论站在门槛、流程还是风险角度来看,国际贸易融资均占据较大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门槛较低。国际贸易融资的准入门槛比流动资金贷款更低,在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中会对客户的实际规模、资产、盈利方式等进行评估,许多中小型企业的真实情况并不符合贷款标准,这时企业便无法成功获得贷款,进而导致企业不能正常融资。和流动资金贷款不同的是,国际贸易融资更注重单笔业务交易,在实际融资时,银行会将重心放在考察企业信誉、各笔业务交易背景等方面,摒弃传统评估标准体系[1]。在该条件下,担保原则也会得到弱化,与此同时,银行再通过封闭式运行方式,使得各笔业务发生资金可以回笼,以此来控制风险发生。而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可通过自身所交易的独立业务获取融资成本,采用循环方式长期获得融资,缓解了融资难问题。

其二,审批流程较简单。在银行传统贷款业务中所涉及的流程相对复杂,即使企业各项指标均符合银行的评估标准,但获得资金的时间较长。比如,在传统资金贷款业务中,银行需对企业财务指标、信誉、担保单位、盈利能力等做出调查,整个审批流程较繁琐,时常发生银行审批结束企业却无需融资这一情况。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所涉及的审批流程得到简化,企业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当前,我国各大银行陆续重组国际贸易融资流程,尽可能削弱不必要的流程环节,只需核实清楚贷款企业的单笔贸易背景、历史信誉等必然因素便可进行放款,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其三,风险较低。和其余贷款业务相比较可发现,国际贸易融资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银行风险。一般贷款业务有着较高的风险和成本,但收益却与之相反,极其容易发生挪用资金的情况[2]。在实行国际贸易融资时,银行更关注各笔贸易的连续性、真实性,银行会委派专员调查企业贷款的真实需求,以及贷款之后的管理来判断企业是否具备还款能力。通常情况下,企业在贸易中获得的收入是国际贸易融资的首要还款来源,具体融资额度则取决于贸易额减去实际的资金比例,企业还款周期和贸易周期相对应,确保银行资金不会出现挪用情况,把资金挪用风险降低至最小化。

2.融资方式

国际贸易融资中包含出口商和进口商两种融资类型,各类型又包含不同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打包贷款。打包贷款也可称为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对象为信用证,拥有信用证的企业可实现采购、运输、生产等行为活动贷款,但在该过程中,出口商必须按照合同履行义务。该融资方式属于短期融资,银行会为此提出具体的周期,为企业提供较大便捷。若企业在采购、生产等环节出现资金缺失问题时,便可向银行发起融资请求,待请求通过后可确保企业得到资金支持。当企业提供货运单据,并且向相关部门寄单后银行便可收回贷款,这也意味着此次融资到达周期限制。

其二,出口押汇。该融资方式同样属于短期融资,企业在发出货物并提交合同要求单据之后,银行可将出口单据作为抵押实现融资,该行为也可称之为银行议付。按照结算方式差异可将其分成信用证、跟单托收出口押汇,按照汇币种类差异则可分为人民币和外币出口押汇。

其三,国际保理业务。该融资方式属于周期较短的融资,可以给企业提供代办会计、资信调查等实用金融工具,该方式在企业短期融资中比较受欢迎。国际保理业务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出口所需的资金,当企业履行合同义务后又可有效转移、削弱风险[3]。

其四,进口押汇。该方式是进口商项下的融资方式,企业成功获得融资的关键是进口代收项下单据、信用证,银行获得信用证或单据后,根据企业要求给予垫款,同样属于短期融资方式。根据结算方式和汇币种类差异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信用证、进口托收、人民币及外币进口押汇。

二、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风险类型

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在国际贸易融资中较为常见,其主要和操作人员、系统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操作时伴随较多变数。比如,当操作人员职业素养较差时,便可能导致国际贸易融资无法正常进行。严格来讲,操作人员应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职业道德、操作技能等职业素养,若在评估企业实际情况时存在疏忽,会给企业正常融资制造难度,极其容易出现操作问题。若办理贸易融资业务的企业不符合银行融资要求,工作人员在没有调查清楚企业具体背景前提下为完成业务给予企业通行证,无疑给银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后期可能导致银行陷入经济危机。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风险之一,该风险主要源自客户、对手银行及进口商。首先,站在客户角度来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会接触大量客户,随着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客户类型也随之呈现多样化,在增长银行收益的同时,也会伴随信用风险发生。比如,当客户经济能力不同时,所购买的金融产品也不同,若客户不具备贷款偿还能力,便意味着银行需承担风险后果。同时,还存在一种情况,即客户在购买融资产品时无法一次性付清保证金,这也在无形中给银行埋下了经济风险,将各种风险相结合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银行发展。

其次,站在对手银行角度来看,在国际贸易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各大银行陆续实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这也增加了银行竞争力。为了吸引更多客户人群,各银行均开发出了大量融资产品,客户在选择银行时会货比三家,根据自身贸易融资需要选择更适合的银行。有的银行由于某种原因资金链出现问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融资,使得银行和客户之间产生信任危机。一些银行为削弱竞争压力,会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或是故意拖延付款时间,使得银行内部面临一定的利益损失。

除此之外,进口信用风险还可能发生在进口商方面。在银行办理相关融资业务时会调查开证行的信誉情况,却极少关注进口商历史信誉,而在实际交易过程可以发现,当进口商根据合同履行付款义务后,开证行极少出现自行拒付的情况。但当进口商无法正常支付款项或是故意违约时,开证行便会将此作为依据拒绝支付款项,这便会影响银行正常回笼贷款资金。因此,对开证行和进口商的信誉状况调查极为重要,只有双方的信誉均表现为良好,才能确保贸易融资得到有力保障[4]。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顾名思义是市场某因素发生变化引起的风险类型,国际贸易的发展将市场作为载体和依托,市场各因素发生变化自然会影响国际贸易活动正常进行。企业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目的在于实现商品进出口活动,若进口国市场中的出口商品价格较稳定,或者已经超过预估,则能够有效降低进口商的违约机率。相反,如果进口国市场中的出口商品价格有所削弱,便意味着进口商利润有所降低,甚至亏损,和预期不符,此时进口商需承担市场风险引发的一切后果,也会增加进口商拒绝付款的几率。除此之外,汇率变化也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在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会将人民币兑换成国际货币,其所出口的货币比例变化带动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化,汇率变化会对国际贸易交易量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收益。当国际汇率呈现降低趋势时,出口企业会选择适量增加出口量,进口企业则会减少进口量,这种交易量的波动势必会影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利率。

4.其他风险

和国内贸易不同的是,国际贸易涉及的影响因素更广泛,国内贸易只需考虑本国政策、市场等因素,但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既要考虑本国实际,也要将对外贸易所在国家、地区的现实状况列入考虑范畴。若进口国正在发生暴乱、经济危机或政策变化等情况,相关政策可能转变为短期外汇管理,进而影响货款收回。比如,当进口商所在国家出现金融危机时,不仅会影响当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对其他国家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与之合作的国家可能出现对外支付困难现象,使得一些出口款项无法及时收回,国际贸易融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三、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1.风险防范意识不高

从当前国际贸易融资现状来看,虽然大部分银行和企业都对此引起重视,为了避免融资风险发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最终的防范效果并不符合预期,无法为贸易融资提供有利支持,这也是导致国际贸易融资效果不佳的一大原因。银行在为企业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虽会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却没有关注国际贸易背景及其交易活动具体情况,对于交易环节缺乏了解[5]。有时甚至在没有明确掌握企业国际贸易背景、生产过程、资信的情况下就发放款项,从表面来看,这种情况看似降低了国际贸易融资门槛,实际上是导致银行出现风险的主要源头。国际贸易融资对象比较多样,其中包含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之下,大型企业拥有更加完善的运作体系和资金实力,在办理业务时,考虑到大型企业的种种实力,银行并未展开深入调查,单方面认定企业具有足够的还款能力。这类企业虽拥有较雄厚的实力,但融资风险特征表现也较为特殊,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风险相对分散,大型企业融资风险则更为集中,一旦发生信用、市场等融资风险,便会将银行至于下风,将会承担更大的风险后果。如果银行在办理融资业务时,能拥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便可在根源上扼杀住风险,实现银行、企业及国家经济共同发展。

2.风险防范手段较落后

现如今,对于任何行业而言风险无处不在,风险防范几乎成为各行业的关注焦点,对于国际贸易融资而言亦是如此。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具备多样化特征,风险类型较多,引发因素较复杂,风险是否可以得到有力控制,和防范手段密切相关。如果风险防范手段使用得当,可以有效提高国际贸易融资效果,在企业和银行间构建长期的互动、共赢桥梁,但如若防范手段应用不符合实际需求,便会造成贸易融资诸多不便。从当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实际来看,在对融资风险进行防范时所用的手段还较为落后,目前各大银行、企业均构建了融资业务操作规范、规程、方法等,但传统管理思维根深蒂固,使得一些银行和企业仍在采用传统手段抑制风险发生。在管理时银行更关注业务拓展,企业则更关注规模扩大,仅仅对当下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缓解,不懂得利用政府、法律等手段打造高效风险防范措施体系[6]。

3.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包括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在科技支持下,在贸易融资过程中已经建立对应系统,可将银行各部门进行连接,无论对于融资业务办理效率还是办理质量而言都有了质的提升。但由于国内信用业务的起步时间较晚,至今为止仍然有部分国人不具备信用意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所接触的技术手段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并且,国内当下的国际贸易融资模式有待创新,我国银行在为企业办理贸易融资业务时大多采用传统方式,比较常见的便是打包贷款、出口押汇、进口押汇等,这些融资方式比较简单,相比之下,国际保理业务、福费廷等方式的实施较少。例如,福费廷属于无追偿权的融资方式,在采用该融资方式时,可提高应收款项安全,又可加快资金周转,降低企业的融资压力,使其具备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然而,该方式在我国的开发力度不足,不能为大量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另外,和国外管理体系相比,国内的融资信息共享性较差,虽已对一部分资源进行共享,但整体而言仍然有大量资源等待挖掘。管理上缺乏统一性,没有得到相应机制的支持,资源管理较分散,不具备风险监测性,这便导致银行回笼资金较困难。

4.缺乏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度逐渐提升,各行业均加强了高素质人才引入,人才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要想拓宽我国国际贸易宽度和长度,同样必须大面积引入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但以当下现实状况来看,缺乏专业人才是制约国际贸易发展及引发贸易融资风险发生的诱因。国际贸易虽在我国已深入较长时间,但初期正处于摸索阶段,国际业务进入快速发展的时间较晚,与国贸融资相关的人才培养活动开展时间较短,至今仍然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大多数工作人员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结构较单一,甚至有的工作人员只会基础的国际运算知识,相比之下,在金融、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较为缺乏,要想彻底避免融资风险发生,仅现有人才结构远远不足。此外还缺少风险预测人才,现有的工作人员往往只能对已知风险进行控制,但风险伴随在国际贸易融资各个环节。一些风险是显性的,可以通过分析风险类型、特征、影响因素等信息快速寻找防范手段,一些风险却是隐性的,需要高素质人才进行主动预测,并结合风险个性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便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对于国际贸易融资而言,只有根据融资综合情况实时引入当下所需的人才,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才能全面提高融资效果。

四、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1.全面提高防范意识

由于银行的融资风险防范意识较薄弱,为融资埋下风险隐患,因此,全面提升防范意识已成为银行的学习目标。在国贸融资业务具体操作上具有鲜明的广泛性,一些企业最初主要以国内销售为主,后续才将销售方向转为国际领域,但在前期摸索阶段并不熟悉国贸融资,对于这类企业,银行在提供融资产品时应明确阐明其中存在的风险,加强风险防范引导。国贸融资是双向行为,企业和银行均占据核心位置,当企业向银行提出融资请求银行满足该请求后,双方便形成密切关系,融资过程中产生的任何风险都可能对银行或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根本上加强风险认识,应对国际贸易背景加以审核[7]。银行在国贸融资业务中不应局限于企业当下已有成就,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有着不同的发展前景,银行需对企业经营现状、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任何不确定性因素,旨在将银行自身风险降低到最小化。由于国际贸易行为涉及因素较多,银行在给企业办理业务前应深入了解其他国家政治、经济、金融形势等实际情况,避免出口货款无法及时收回。同时,考虑到信用风险会直接影响融资收回安全性,办理融资业务时可要求企业出示具体的信用情况说明或证明。另外,企业在融资业务中也应具有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避免给自身及银行带来风险。

2.借助科学技术创新防范手段

科技是21世纪的新产物,其开发和应用为国际贸易融资创造了强有力的技术指引。对于国贸融资业务来说,银行既要具备内部系统开发、维护能力,还需接受和引入外部网络系统,和其他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这是促进银行可持续发展和降低风险发生率的有效手段。当前,银行需要转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需要升级,近年来,相关专业领域正在大力开发、优化科学技术,这也吸引了更多非银行机构和咨询公司进入国贸结算融资服务市场,打破了传统贸易融资结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针对当下正在使用的电子信息系统,银行需定期加以维护管理,及时摒弃过时的管理系统,提高融资业务各项数据交互性,打造便捷高效的国际贸易融资环境。

3.构建科学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应完善与国际贸易融资有关的管理制度,对业务各项操作规范予以明确,确保业务操作全程可以得到监管。银行必须做好充足的融资前准备,构建对应的风险分析机制,认识到融资风险的多样性,在深入分析操作、信用、市场及其他风险基础上,还应对融资申请对象的诸多真实情况进行审查,帮助银行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便于快速采取防范措施,将风险扼杀在根源处。其次,银行需加强信用证管理,信用证在国际贸易融资中发挥重要作用,银行必须严格核实清楚信用证是否存在真实性、时效性,明确信用证的实际用途、流通方式、执行性等基本信息,对开证行的实力、历史信誉等加以核查,以此来评估融资申请者的发展现状、还款能力等。除此之外,必须在短时间内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关于国际贸易融资我国法律界已制定出相应政策,在融资过程中需仔细研究现有立法,按照融资业务实际和发展前景、趋势及时改善不足之处,借助法律途径提高融资可行性。在法律引导和支持下也有助于构建绿色合法的国际贸易融资环境,尽可能降低融资风险产生。

4.注重人才质量提升

在国际贸易融资中人才和融资风险挂钩,决定融资风险的因素不单单是人才数量,更重要的是人才质量。国贸融资对技术性有着较高要求,在人才方面需要的是复合型专业人才,该类人才既要对国际惯例有所了解,又要同时拥有专业的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当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时,看似是银行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人才间的竞争,因此,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质迫在眉睫。在具体操作上可分为人才培养、引入两种途径。在日常工作中,需不断提升现有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可组织培训活动,加强与国贸融资有关的知识渗透。在工作中应注意积累经验,时刻关注国贸市场动态,掌握进出口商品行情变化,培养工作人员极高的观察能力和潜在风险发现、分析、解决能力。也可以和高校合作,每年在高校中挖掘一批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深受社会关注,高校也成为社会人才输出的重要机构,高校在培养人才时注重全面发展,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这对于国贸融资业务发展而言提供了保障,在得到众多高质量人才支撑后也可以有效降低融资风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金融业务,国际贸易融资可以促进国贸行业发展,和一般贷款业务相比,国际贸易融资的门槛较低,审批流程更加简单,主要分为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国际保理业务等方式。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伴随操作、信用及市场等多种风险产生,而目前在实际融资时还存在银行与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高、风险防范手段较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为有效控制融资风险,必须意识到融资风险防范重要性,借助科学技术创新风险防范手段,并构建完善的风险分析机制与法律保障机制,加强信用证管理,同时亦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和引入。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融资银行
江西银行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融资
融资
记忆银行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