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颖妮
(广东金融学院 财经与新媒体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文学史家方修提出,1919年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副刊《新国民杂志》的创刊可视为马华新文学的起点。①方修:《新马华文新文学六十年》(上册),新加坡:青年书局,2006年,第1页。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王德威认为,马华文学的开端问题可以纳入19世纪驳杂的各种源头,如西方传教士在马来半岛的各种翻译创作事业,传统文人官吏对马华的诗文论述等。②王德威:《序言》,金进:《马华文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页。高嘉谦认为,19世纪末南来文人散见于当地报刊的诗文见证了马华文学的发端。③高嘉谦:《离散诗学——十九世纪末的马华古典汉诗》,许文荣、孙彦庄主编:《马华文学十四讲》,吉隆坡:马大中文系毕业生协会,2019年,第1页。马华年轻学子邱继来试图寻找马华文学与马礼逊、米怜及麦都思等西方传教士办报、办书院的关系源头。④邱继来:《基督新教传教士与马华文学——论〈古今圣史纪〉与〈张远两友相论〉》,熊慧婷等编:《异代新声:马华文学与文化研究集稿》,高雄:中山大学人文研究中心,2019年,第9-21页。但不论何种观点,我们都可以看到,马华文学的肇始与报刊的密切关系。在此后的发展中,由于资金短缺、市场机制不健全,加上缺乏政府的扶持,马华文学书籍和杂志的出版困难重重,传播的渠道受限,百年来马华文学多寄生于报纸副刊,才得以生生不息。报纸副刊与马华文学互动共生百余年,因此,通过报纸副刊研究马华文学生产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视角。
20世纪90年代,马华文坛成功实现了批评队伍的代际更替和批评范式的转型。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来西亚两大华文报《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的副刊大力推介“新生代”⑤“新生代”指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登上马华文坛的青年作家或学者,包括黄锦树、陈大为、钟怡雯、林建国、林幸谦、陈强华、辛金顺、林春美、禤素莱、张光达、刘育龙、庄华兴、何国忠、潘碧华、夏绍华、安焕然等人。他们倡导文学现代主义,以放火烧芭的激烈方式颠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这个群体的崛起成了20世纪90年代马华文坛的大事件。的文学论述。王列耀、温明明、龙扬志等学者对此已展开深入研究。①参见王列耀、温明明等:《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副刊与“新生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龙扬志:《华文媒体与当代马华文学场域之建构》,《暨南学报》2016年第6期。进入21世纪,网络成为马华文学生存的重要空间,马华文学书籍的出版比起之前也有较大改善,“但仍未可言‘副刊文艺’时代已结束”②杜忠全:《冷评热议波心荡‧创作文论皆成花——2013年〈南洋文艺〉回顾》,吉隆坡:《南洋商报·南洋文艺》2014年1月7日。。报纸副刊继续扶持“新新生代”③王列耀、彭贵昌在《“新新生代文学”与东南亚华人文化传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月4日“专版”第8版)一文中将20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东南亚作家定义为“新新生代”作家。马华“新新生代”在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进入文坛,如胡金伦、高嘉谦、赵少杰、黎紫书、贺淑芳、许维贤、木焱、杨邦尼、陈志鸿、邢诒旺、牛油小生(陈宇昕)、周天派、林韦地、陈伟哲、黄玮霜、吴鑫霖、谢明成、林诗婷、陈文恬、庄兴亮、孙松清、施月潭、郭史光治、周若鹏、李宣春等。,在批评队伍的梯队建设、文学史料的发掘与谱系建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上副刊与网络媒体的互动,进一步拓展了马华文学批评的空间。本文以新世纪《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副刊为中心,从报纸副刊角度探讨马华文学批评空间的开创。
经由报纸副刊在20世纪90年代的培育,马华文坛进入新世纪后的整体语境,已不同于90年代“辣味”文学论战此起彼伏的硝烟弥漫,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评论,“新生代”已经占据主体地位,追求文学批评的“本土性”和“学理性”成为批评者的共识。虽然围绕《方修论》和文学的审美/历史标准,黄锦树、林建国这一对曾经的战友在2001年、2006年、2013年展开3次论战并最终分道扬镳,“几可视为早年‘辣味’的延续”⑤杜忠全:《冷评热议波心荡‧创作文论皆成花——2013年〈南洋文艺〉回顾》,吉隆坡:《南洋商报·南洋文艺》2014年1月7日。,但二人始终没有抛开学理探讨而陷入意气之争。2016年,黄锦树与“8字辈”⑥马华文坛通常采用“字辈断代法”,如将1960―1969年出生的作家称为“6字辈”,1970―1979年出生的作家为“7字辈”,1980―1989年出生的作家为“8字辈”,1990―1999年出生的作家为“9字辈”,以此类推。的林韦地就杨邦尼散文获奖引发的纪实与虚构的争论,还有黄锦树慨叹“7字辈”“8字辈”没有论述能力而引发林韦地的反驳,虽言辞激烈,但都归于建设性的探讨。论争发生后,林韦地为了解决黄锦树提出的马华年轻世代“没有论述能力”的问题,于2016年6月创办了文学杂志《季风带》。在该杂志的创刊号上,黄锦树发表《关于“论述”——回复林韦地(续)》以示支持,从中可看到黄锦树对马华文学建设和文学后辈的拳拳之心。显然,“新新生代”进入文坛已无需高喊高打,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理论资源和批评范式与“新生代”并无二致,另一方面是因为新生代学者和编辑有意扶持文学的新生力量,以延续马华文脉。
进入新世纪,以黄锦树、张光达、陈大为、庄华兴等为代表的“6字辈”学者已占据了马华文学论述的舞台中央,报纸副刊一方面继续大量刊登他们的文学批评,持续打造其经典地位,另一方面也注重培育和推荐“7字辈”“8字辈”的新生力量。2010年前后,“9字辈”也开始崭露头角。此外,一些优秀的中生代和前行代批评者仍然活跃在报纸副刊。报纸副刊成为不同世代不同理路学者一显身手的平台。
《南洋商报》的副刊《南洋文艺》一直致力推动马华文学论述,是刊载最多评论文章的园地,因而可以成为分析马华文学批评生态的重要样本。《南洋文艺》自1998年开始,每年约专人撰写年度回顾,总结评析每一年度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成绩,一直持续到2017年停刊。⑦停刊后,经过多方努力,《南洋文艺》的网络版在2018年4月19日复刊,仍由张永修担任主编。该刊编辑张永修认为这些持续十多年的年度回顾若结合起来,或可构成一部《南洋文艺》版的“马华文学简史”。⑧张永修:《〈南洋商报副刊〉对马华文学的推动》,中国台湾:《文讯》第361期,2015年11月,第62-65页。在某种程度上,进入年度回顾的评论文章可视为经典之作,纵观这些年的年度回顾,可看出马华文学批评队伍的构成和变化。
据笔者统计,1998年到2017年《南洋文艺》的年度回顾所提到的批评者共计232人次,其中“3字辈”和“4字辈”学者共55人次,“5字辈”学者29人次,“6字辈”学者108人次,“7字辈”学者32人次,“8字辈”学者8人次。从资料可看出:“6字辈”学者表现非常亮眼,在年度回顾中几乎占了半壁江山;“3字辈”和“4字辈”学者也笔耕不辍,合计占了将近四分之一;“7字辈”学者在新世纪开始发力;“8字辈”学者在2013年开始入榜。由此可见,华文报纸副刊近20年一直注重批评队伍的梯队建设,马华学界没有出现人才断层。报纸副刊给不同世代的学者提供了同台竞技的舞台。尽管“9字辈”批评者没有出现在年度回顾中,但他们的论述已开始在副刊露脸,只是还未被视作经典之作进入年度回顾。而且,《南洋文艺》在2017年12月停刊后,年度回顾也定格在2017年,但“9字辈”的叶福炎却在《星洲日报》的副刊《读家》先后发表《2018年马华文学回顾》①叶福炎:《2018年马华文学回顾》,吉隆坡:《星洲日报·读家》2019年2月8日。和《2019年马华文学回顾》②叶福炎:《2019年马华文学回顾》,吉隆坡:《星洲日报·读家》2019年12月23日。。这两篇文章主要总结当年度马华文学场域关注的学术议题和出版的重要书籍,内容虽不及《南洋文艺》的年度回顾那么全面和学理化,但从中可感知“9字辈”年轻学者接续文学志业的学术雄心,马华文学未来可期。
文学论述离不开丰富的文献资料,两报副刊自20世纪90年代始,就有意识地进行史料钩沉与谱系梳理工作,新世纪在这方面着力尤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史料发掘的大制作是《南洋文艺》于2000—2001年推出的“出土文学”系列。发掘的作家有张尘因、铁抗、方天、杨际光和白垚等。这些作家是马华文学的拓荒者,或已离世,或是久未创作而淡出公众视野。编者通过访谈作家本人或其亲友,呈现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概况,并邀请专人撰写评论,还配备了“出土”作家的照片、书影以及旧文新作。这些资料还原了“出土”作家的努力和贡献,使读者重新认识他们。
2004年,《南洋文艺》推出“诗专栏:反叛文学运动”,邀请马华第一首现代诗的作者白垚来述说马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来龙去脉。专栏文字追忆了对马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副刊杂志、出版社和文学社团的前尘往事,提供了有关《学生周报》《蕉风》《椰子屋》等期刊,《咖啡座》《文艺》《文丛》等文艺副刊,以及犀牛出版社、棕榈出版社和天狼星诗社的史料知识,并配有悄凌、梅淑贞、张锦忠、林春美等担任编辑时的照片和《学报》《蕉风》封面的书影,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星洲日报》的文艺副刊《文艺春秋》于2006—2007年策划了现代主义前行代作家系列专辑和“社团忆旧”系列,试图打捞马华文学的历史记忆,重现马华文学在艰难中探索的足迹。
现代主义前行代作家专辑包括“温祥英专号”“宋子衡专辑”“李有成专辑”和“白垚专辑”。③这个系列在《星洲日报·文艺春秋》的刊出时间:“温祥英专号”是2006年5月7日,“宋子衡专辑”是2006年7月2日,“李有成专辑”是2007年4月22日,“白垚专辑”是2007年12月2日。这四位作家皆在年轻时就出手不凡,创作了兼具文学价值和文学史价值的作品;但冰封多年,直到新世纪才陆续复出。专辑内容包括作家生平和照片、作家近作、作家访谈以及邀请专人撰写的评论,全方位展示作家的创作风格与成就。2010年,《文艺春秋》又策划了“洪泉专号”④“洪泉专号”在《星洲日报·文艺春秋》的刊出时间是2010年4月11日。。“5字辈”的洪泉年少颇有文名,在马华现代主义文学大本营《蕉风》发表不少佳作,停笔多年,于2009年复出。这些专辑类似于《南洋文艺》的“出土文学”系列,既是对作家的挖掘与肯定,也是鼓励与期盼他们再磨刀上阵,丰富马华创作。重刊这些尘封已久的先行者的作品,可以让无缘故纸堆中的读者一饱眼福。
“社团忆旧”系列包括“棕榈社忆旧”“海天社忆旧”“新潮社忆旧”“青梳小站怀旧专辑”“天狼星诗社怀旧特辑”等。⑤这个系列在《星洲日报·文艺春秋》的刊出时间:“棕榈社忆旧”是2007年7月15日,“海天社忆旧”是2007年12月9日,“新潮社忆旧”是2008年3月16日,“青梳小站”怀旧专辑是2008年11月23日,“天狼星诗社怀旧特辑”是2009年7月2日。这些文学社团曾在马华文学史上掀起现代主义文艺浪潮。专辑邀请各文学社团成员撰写回忆文章,介绍社团缘起、社团成员、社团活动、社团的文学追求和出版成果等,意在鉴往知今。
《南洋商报》的综合性副刊《商余》在2015年至2016年间,推出冰谷的忆旧专栏“文坛烟雨”。冰谷是出生于1940年的资深作家,他以在场者的角色回忆了在历史烟云中被淹没的文人旧事:有勤于写作后转去种植胡姬花的慧适,有被誉称为“武吉文学第一人”但沉寂文坛50年的王葛,有颇具文采但不为世人广知的游牧,有勤于笔耕却不热衷于发表的沙巴诗坛怪客陈文龙,有死因成谜的海天社成员梁园。专栏文章追忆了这些作家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和创作道路,也点评了他们的创作风格和文学成就,让历史褶皱处的人与事进入公众视野。
除了爬梳历史,报纸副刊还致力于铭刻当下,整理存档现时的文学资料。从1998年开始,《南洋文艺》每年邀请张光达撰写年度回顾,2008年改由杜忠全接棒,直到2017年《南洋文艺》终刊为止。年度回顾点评当年度的文学现象和收获,大致从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和专辑等五个方面展开,为马华文学(史)做存档和见证。
由于马华文学被国家定位为族裔文学,又远离中华文化圈中心,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困境。因此,马华作家难以得到主流社会的重视。作为一位有远见的编辑,张永修认为自己有责任让马华作家“被看见”。于是,自2002年起,《南洋文艺》效仿《时代》杂志,在每年农历新年开年第一期推出“年度文人”专辑,介绍前一年度马华文坛的风云人物。这一专辑持续了16年,先后亮相的作家有16位:张木钦、方娥真、林若隐、陈大为、小黑、沙河、马汉、何乃健、陈强华、张光达、许裕全、雅波、贺淑芳、陈蝶、菊凡、梅淑贞等。此外,《南洋文艺》还不定期推出“南洋文艺人物”,如2004年推出黄远雄和刘育龙的特辑,2005年推出金枝芒的特辑,2007年推出方北方的特辑,2008年推出陈志鸿、郑秋霞、李宗舜、艾文、廖宏强、陈强华等人的特辑,2009年推出唐林的特辑。这两类专辑不仅刊载作家作品、作家简历、得奖记录、著作年表,还邀请专人对作家作品进行点评,并策划编辑与作家的问答,呈现作家的创作观点和文学技巧。可以说是很“立体”地呈现作家,如同为作家塑像,可以加深读者对他们的认识。从上述专辑也可见出,《南洋文艺》特别注重马华文脉的传承,不厚古薄今,不执意派系,力图将单个作家放置在马华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上,客观呈现该作家在马华文学史上的地位。
即时存档还包括为辞世的作家策划纪念特辑。《南洋文艺》先后为原上草、雨川、游川、方北方、宋子衡、何乃健、白垚、吴岸、戴大伟和李永平等作家的逝世策划了悼念特辑。《文艺春秋》为周清啸、游川、雨川、方北方、姚拓、李永平去世推出纪念专辑。纪念专辑往往会邀请同辈或晚辈作家将哀思与感怀诉诸文字,既是确认前辈的文学史地位,也是为了接续马华文脉,有着构建马华文学知识谱系的明确意义,是研究作家的重要文献。
在辞旧迎新的世纪之交,《南洋文艺》推出专栏“分水岭上”和专辑“马华嘉年华”。前者邀约温任平在时间的分水岭上做文学回顾,梳理了马华文学从1919到1999年的发展脉络。后者邀约马华作家回答编辑部拟定的5个问题来回顾过往,展望将来。①“马华文学嘉年华”分3辑载于《南洋商报·南洋文艺》,问卷的5个问题分散在各辑之中,问题1、问题2载于1999年12月28日,问题3载于2000年1月4日,问题4、问题5载于2000年1月8日。两个栏目都有继往开来的用意。
2009年,马华文学步入90大寿,《南洋文艺》应时推出专辑“马华文学90年”。因为1999年推出过“马华文学80年”,这次的专辑主要探讨1999至2009年这10年马华文学的进展。专辑共分5辑,邀请张光达、伍燕翎、黄锦树、李锦宗等4位学者从不同方面总结这10年的收获。张光达的文章《管窥副刊专辑与马华文学》回顾了《南洋文艺》重要的专题专辑与作品展,认为从这些专题策划可以管窥这10年间马华文学现象的重要侧面。伍燕翎撰写《预示一场革命的文学阅读》考察马华文学杂志的情况,藉此窥探创作和阅读面向,感叹随着网络的无孔不入,文学阅读的多种可能已如一场革命即将来临,文学杂志的生存堪忧。黄锦树撰写《10年来马华文学在台湾》,总结马华旅台作家的创作、评论成绩,也介绍了马华作家在中国台湾地区的获奖、出版书籍等情况。李锦宗的《近十年来马华文学书籍》按年度列出了书籍出版的种类和数量,并肯定了其中的经典之作。李锦宗的另一篇文章《近十年来永别马华文坛的作家》按年度追溯这十年离世的作家,在文中给每位作家设立了一个小档案,内容包括生平和创作情况,有的还配有照片,既是追思悼念,也是肯定他们为马华文坛做出的贡献。
2017年底,《南洋文艺》在众多的惋惜声中终刊,编辑张永修在终刊号发表《不说再见〈南洋文艺〉(1985—2017)》,总结自己从1994年接手至2017年停刊为“铸造南洋文艺”所做的努力,包括为马华作家塑像、推动马华文学评论、阶段性整理马华文学史、鼓励文学与时事结合等四个方面。这篇文章从编辑的角度整理了近23年《南洋文艺》推出的重要专辑及其用意,从中可以窥探马华文学的重要面向。
在知识谱系建构方面,《文艺春秋》在2007年马来西亚建国50周年之际推出“因为你,一九五七”两期纪念专辑,邀请马华老中青作家以“五十”为名,书写他们的“一九五七”:8月19日的专辑邀请碧澄、黄锦树、张锦忠、吕育陶和杨嘉仁撰文纪念;8月26日的专辑邀请温祥英、陈再潘、黄建华和林建文撰文。这两个专辑选在8月31日马来西亚国庆日来临之前推出,显然具有铭记历史的纪念意义,也是家国半百的文学沉思。
《文艺春秋》抚今追昔的大制作是2007年开设的“独立50年,马华文坛大事记”专栏。邀请文史专家李锦宗逐年整理马华文坛大事,从2006年上溯至1957年。专栏采用编年大事记的方式,内容涉及报纸副刊和文学杂志的创刊、文学社团和组织的成立、文学活动、文学奖、文学现象、作品出版、作家逝世等方面,是对马华文坛建国50年的总结,体现了编辑的“史”识。
两报副刊对史料的发掘和新资料的存档,为马华文学论述的深耕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对现代派作家作品的“出土”,能修正和完善方修现实主义修史范式的缺漏;对马华文学知识谱系的梳理与建构,是有意识对准马华学界“重写文学史”的薄弱环节,探寻新阐释的可能性。以上种种,可以看到马华学界试图建构自身学术版图的努力,以改变以往过分倚重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学界阐释的格局;亦可看到马华族群以文学志业“拯救”历史记忆的诉求,以应对马来人主导的国族历史意识对华人历史记忆的压抑。
进入新世纪,网络成为文学生存的重要场所,但并未挤压现有以副刊为主要发表园地的文学的发展空间。相反,报纸副刊与网络媒体相互激荡,话题不断,扩大了马华文学批评的学术空间。
2018年1月2日,黄锦树在书评网站《说书》刊发重磅文章《这样的“华语语系”论可以休矣!——史书美的“反离散”到底在反甚么?》。论文解析华文文学之所以会被史书美加工成“华语语系文学”,原因在于这一把中国模拟为殖民帝国的理论有助于史氏在美国学界占领一个新的空间,获取资源和利益,暗合近年来美国面对中国崛起后的新冷战布局;认为史氏的“反离散”完全无视东南亚华人的现实境遇和他们坚守华文教育、华文文学的抗争史,因为华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在许多东南亚国家都被视为原罪,不被居住国接受,终结离散经常是暴力的过程,轻者被消灭华文教育,重者被大屠杀。①黄锦树:《这样的“华语语系”论可以休矣!──史书美的“反离散”到底在反甚么?》,《说书Speaking of Books》(2018年1月2日),http://sobooks.tw/sinophone-literature-review/.黄锦树作为祖籍中国、在马来西亚出生长大、之后留学并定居中国台湾地区的华文作家兼学者,他以当事人的切身感受批驳了史书美反离散论的矫饰和天真,也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史书美论述的高度政治化。
黄锦树的论文很快在中国台湾地区引发反响。同年2月,中国台湾地区学者刘廷廷撰文回应。该文从论战中的情绪入手,去探讨论战背后的问题。文章认为黄锦树一文措辞锐利、语调强烈,不由得令人想起多年前黄锦树在马华文坛的放火烧芭;而黄锦树对史书美的指控,更像一把人为的大火,意图以破坏之方式圆创造之欲望,实则缺乏论证与可信度;若拿这篇将华语语系批评得一无是处的文章与黄锦树的过往论述相比较,会发现文字风格的显著分裂和论述位置的矛盾。②刘廷廷:《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地狱——黄锦树的反“反离散”华语语系论争》,中国台湾:《秘密读者》2018年2月号。刘廷廷的回应实际上把黄锦树拉回了他在20世纪90年代借报纸副刊的巨大传播力炮轰现实主义文学模式和力主“断奶论”的原初立场,以及他此后多年对马华文学研究领域的经营,认为黄锦树往昔的观点与史书美的呼应之处其实不少,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反转,原因在于黄锦树追求的是马华文学的自主发展,对任何试图将之整合的其他理论始终保持警戒,对马华文学的关心太过使他对史书美的批判夹带太多情绪发泄而少了逻辑推理。
不久,补上若干注释后,黄文于2018年3月26日在微信公众号“近代文学研究”上发表,标题改为《如此荒谬的“华语语系论”》。论文在公众号发表后,很快引起中国大陆学者的转发和讨论。3月31日,“近代文学研究”公众号将讨论者的意见整理成回应文章《文学史的“世界文学”视野》发表。①龚刚等:《回应黄锦树:文学史的“世界文学”视野》,“近代文学研究”微信公众号,2018年3月31日。回应文章沿着黄锦树的思路继续探讨,既然华语语系如此荒谬,现有概念“华文文学”是否依然有效?世界文学史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是否有可借鉴之处?这篇文章在刊发时,加上了编者按,刊登了黄锦树的个人照片和他的代表之作《马华文学与中国性》的封面图片,并在刊头和照片上标示“回应黄锦树”,排版凸显了黄锦树的学术地位。公众号对黄锦树论文的刊发以及随后的回应,使黄锦树以及马华文学批评进入更多中国读者的视野,进一步增强了马华文学批评的影响力。
论战的余波不断,2018年4月,马华“9字辈”的叶福炎在报纸副刊上发表回应文章《赛那风吹什么?——“风在华文文学与华语语系文学之间”》。文章回顾了以史书美和王德威为代表的两种华语语系研究,指出其中存在的理论问题。论文也指出,黄锦树、林建国、张锦忠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否定了马华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环,甚至借用人类学的概念,将“马华文学”的“华”重新解释为族群而不仅仅局限为语言,其实更丰富了马华文学的论述和未来可能的发展;华语语系拘泥于“是否应该(继续)离散”这一问题,反而让论述不断回到开端,限制了华语语系研究的开展。②叶福炎:《赛那风吹什么?——“风在华文文学与华语语系文学之间”》,吉隆坡:《星洲日报·读家》2018年4月9日。文章在刊发时加了一段编者按:
对于“华语”,你关心的是本地华教的前景?规范问题?报考人数?国际华文学界对“华语”的探讨,却是另一层面的议题——“华语语系”(赛那风)。在华语语系研究中,马华文学已经成为讨论焦点之一,由于学者史书美的关系,马华文学甚至在美国学界也受到极大的注意。但她的论点是完善的吗?黄锦树就曾撰文抨击。到底什么是“华语语系”?就让“读家说书”作者叶福炎“吹”一曲赛那风给你听吧。③叶福炎:《赛那风吹什么?——“风在华文文学与华语语系文学之间”》,吉隆坡:《星洲日报·读家》2018年4月9日。
在文末附上了5本推荐读物:史书美《反离散:华语语系研究论》、王德威《华夷风起:华语语系三论》、黄锦树《华文小文学的马来西亚个案》、张锦忠《马来西亚华语语系文学》、庄华兴《国家文学——宰制与回应》。编者按和推荐读物首尾呼应,有意将马华文学批评纳入国际华文学界,凸显马华学界的声音。副刊在排版时还并排刊登了史书美、王德威、黄锦树三人的照片和个人简介,内蕴马华学界的黄锦树与西方学者的匹敌之势。
无论是大马学者,还是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学者,在回应黄锦树此文时,无一例外都会追溯黄锦树此前的相关论述。由此可见,经过报纸副刊多年的耕耘,马华文学批评的相关议题已为读者所熟知,当黄锦树批评史书美的论文在书评网站上发表后,这一新信息就会激活读者此前对相关议题的记忆,从而引发读者对黄锦树论述位置变易的好奇与关注。此外,网络与新媒体平台给学者提供了更迅捷的传播渠道,所以黄锦树的论文在书评网站发表后迅速引发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学者的回应。“黄锦树大战史书美事件”经由报纸副刊与网络媒体相互激荡,引发学界对“离散”和“华语语系”议题的辨析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马华文学议题以及马华学界声音得以传播,有助于扩大马华文学批评的学术空间。
文学批评的副刊化生存与运作是马华文坛令人瞩目的现象。新世纪华文报纸副刊重视批评队伍的梯队建设、文学资料的整理存档,并顺应时代变化,借力与网络媒体的互动,进一步开拓批评空间。
马来西亚学者许德发强调,历史叙述或学术研究是民族想象或记忆建构的必要且重要之途径。①许德发:《民间体制与集体记忆——国家权力边缘下的马华文化传承》,吉隆坡:《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学刊》2006年第9期。马华文学批评空间的开创,并非是单纯的文学美学问题,同时还是政治问题、文化问题。在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构成的马来西亚社会,马华文学批评的主体性建构,以及华文报纸副刊给予的推介和传播,与华人的政治社会地位、文化教育权益等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其中包蕴着马来西亚华人以文学志业记录华族扎根本土的身世和命运的诉求,以抗衡马来人主导的单元化国族历史意识;同时也是谋求马华学界在世界华文学界的学术占位。对这些问题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马华文学生态和华文报纸的文化承传重任;了解马来西亚华人的情感结构和文化诉求,对加强中马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