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胜任素质模型

2022-12-30 11:25高懿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1期
关键词:胜任气象素质

孙 宁,孙 丽,高懿君

(无锡学院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205)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公共气象服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防震减灾、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仍存在不少问题与短板,如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公共气象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开展专项气象服务能力不足等[1]。因此,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公共气象服务人才正成为我国气象服务信息化的必备课题。

胜任素质(Competency)模型是为了完成组织工作、达成绩效目标所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胜任素质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麦克里兰(McClelland)博士应邀帮助美国国务院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预测实际工作业绩的人员选拔方法,将能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胜任素质,即指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可以区分员工有效绩效的特征[2]。后续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发了各种胜任素质模型,如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构建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3]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4],借鉴发达国家高级公务员胜任素质模型建立的我国公务员胜任素质模型[5],高质量开展在线直播课的高校教师胜任素质模型[6]和适应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家胜任素质模型[7]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气象服务的涉及面更广、更多样化、更有针对性,亟待加强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本文在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需求和胜任素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麦克里兰胜任素质模型,并据此探讨高校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内涵界定

信息化人才(Informatization Talent)指主要从事信息化建设与规划,并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人才,以实现提高组织信息设备使用效率、完善信息系统功能、保证组织各项信息管理工作高效运转、更好地辅助组织其他部门各项工作的目标[8]。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人才是我国公共气象服务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公共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秉持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发展理念,其内涵可从自身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三方面来界定:首先,自身素质要过关,在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更要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强烈的职业成就动机,这是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必备条件;其次,专业技能要扎实,要具有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从事信息化公共气象服务的技术和方法,这是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基本条件;再次,创新能力要充分,能够根据瞬息万变的信息化发展状况,及时吸收消化新的信息技术和手段,不断优化提升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水平,这是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高级条件。总之,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应该是自身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融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强调要有公共服务意识,具备开展业务的专业技能,拥有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的创新能力。

(二)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分析

1.自身素质需求分析。第一,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必须具备服务意识。公共气象服务属于服务业,从事该行业的人才具备服务意识是基本条件。第二,必须具备团队意识。开展公共气象服务需要各方协作,因此必须具备团队意识,要以团队利益为先。第三,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公共气象服务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安全福祉,这就要求公共气象服务人员要在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下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防震减灾工作和自己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发挥气象服务应有的作用[9]。第四,必须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此展开的气象服务关系重大,故需要具备处置气象突发事件的抗压能力。第五,必须具备卓越的学习能力。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区域的天气气候条件不同,要求的公共气象服务机制和方法也不同,所以需要公共气象服务人员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学习新内容,尽快掌握新方法,以便适应当地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

2.专业技能需求分析。除了必备的大气科学与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考虑到公共气象服务可划分为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科技服务,不同类型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见表1)。

表1 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需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核心技能

同时,面向社会的公共气象服务范围已经大为拓展,涉及灾害、健康、能源、气候、水文、天气与生态系统等,单纯的气象知识已经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客观上要求公共气象服务的从业人员具备“复合”特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复合型人才主要涉及气象学科与其他自然、人文学科的交叉,同时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交叉[10]。

3.创新能力需求分析。在社会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会各行业对公共气象服务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业务范围大为拓展。公共气象服务人才需要能够根据社会各行业的不同需求,创造性地开发对应的公共气象服务创新产品,同时注重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的精细化和准确化程度。

二、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胜任素质模型

基于上述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分析,根据麦克里兰胜任素质模型理论,构建了包括动机与价值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意识、知识和技能五个维度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胜任素质模型(PMSIT-CM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内层核心是动机与价值观,中层则为意识、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表层为知识和技能。

图1 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PMSIT-CM模型

(一)动机与价值观

动机与价值观维度是本模型最核心的内在素质要求,是新型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自身的内在规范和行为准则。其中,动机主要包括社会公德、大局观、自我成就、奉献精神、正直自律、为人民服务等,强调从事公共气象服务工作需要树立正面的动机,如此才能在岗位上持续耕耘,做出长期贡献;价值观则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导向和标准,为党为国培养合格人才。

(二)知识

知识维度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气象专业知识和气象行业知识,分别对应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三方面知识。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最基本的胜任素质要求是应当具备能够支撑并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实践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过程中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三方面知识体系的融合。

(三)技能

技能维度包括气象专业技能和基本能力,主要是指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所需具备的基本技能。高校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技能的培养主要靠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外实习实训课程教学、企业短培实操教学和劳动教育等,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

(四)意识

意识维度包括服务、团队和创新意识。一名优秀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不仅要具备服务和团队意识,更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体现在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洞察力、观察力、决策与执行能力等方面。高校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借助项目式、研究性教学方式,结合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主动服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

(五)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

自我形象和社会角色维度一方面反映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对自我的认知与角色定位,另一方面也能够体现外界对其的印象与评价。高校需要根据公共气象服务的公益属性,让学生了解从事公共气象服务的社会角色特点,注重学生正面的自我形象塑造,包括诚实守信、负责任、清正廉洁、正直坚韧、积极乐观等。

三、高校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路径

在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本文提出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胜任素质模型为培养合格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提供了可参照的样板。高校是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依据本文构建的PMSIT-CM模型,其培养路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思政教育,筑牢信念

气象部门是具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公共气象服务人才首先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培养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胜任素质模型的内层核心素质,筑牢理想信念,培养奉献精神,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结构的优化,注重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可以为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奠定信念基石,提供人才成长的坚实内驱力。

(二)理论实践,夯实基础

公共气象服务人才要求掌握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能在气象、农业、生态、环保、航空、海洋、水文、能源、国防等相关领域从事业务、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在加强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应以产教融合为抓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包括科学思维能力、实验实操能力、业务开展能力等,使之具有独立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实际能力。基于此,高校应与气象部门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建设、课程优化、师资互聘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协同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

(三)着力创新,自力更生

从国内芯片、半导体、航空发动机等卡脖子案例可以看出,缺乏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是这些行业被动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事业同样涉及许多核心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如高质量大气探测数据、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短期临近天气预报方法、风暴追踪与分析技术等。相关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创新,以掌握自主气象服务核心技术为导向,努力摆脱过度依赖国外技术的困境。高校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必须加强项目式、研究式教学方法的革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可从创新创业教育着手,让学生更普遍地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在体验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交叉学科,专门培养

公共气象服务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大气科学一级学科下的几乎所有二级学科,如气象学、应用气象、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雷电科学与技术、海洋气象学、环境气象、水文气象等,除了涵盖传统的气象业务链之外,还拓展到气象综合观测技术、气象预报预测工程、气象信息技术工程、气象防灾减灾与应急工程等多个气象服务专业领域,以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其他学科。因此,高校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人才培养,必须通过学科交叉,建立针对性的专业(如公共气象服务)来进行专门深入培养,以满足社会、行业和大众对公共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猜你喜欢
胜任气象素质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