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义华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0)
财政部于2019年印发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使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工作因此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通过管控体系的建设,将成本核算作为高校管理的重点内容,可以进一步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能够促进成本管控工作发展,有助于高校内部管理水平以及运行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的高校成本管理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介绍高校成本管控的重要性,研究当前高校成本管控中的不足,并且提出高校成本管控问题的解决对策。
经费自筹、自理办学、为市场输送人才均是高校的特征,高校的发展能够充分满足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市场的需求。目前,国内高校规模扩张速度过快,导致教育市场竞争较为严峻,因此,优胜劣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在此过程中,院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根本上看,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核心竞争力下降,经营与管理难以并行实施。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迎来教育市场带来的挑战。同时,经营与管理的高质量结合也是我国高校需要关注的重点。高等院校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资金链断裂或者资金投入过少,院校的发展势必会受到限制。现阶段,我国院校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方式为政府拨款和学费,高校利用学费促进院校滚动发展,通过投资保证可持续发展。高校一旦出现资金以及发展无法调和的矛盾,就会因为成本控制问题,影响高校的社会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成本控制对高校管理产生着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变革背景下,市场迎来了转型升级,高新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同时成本控制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高校正处于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对市场中与自身发展存在竞争的高校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掌握。高校经营和管理的最主要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并且满足高校的目标需求,在此过程中,高校设计了教育管理体系,其中蕴含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借助对整个价值链成本的管控,使得学校战略目标能够充分实现。
成本控制在高校职工、全流程、全环节以及全方位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招生、专业设置、学校科研和就业的过程中,都需要加强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借助科学的手段进行成本预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决策,有效调控学校发展和成本控制的关系,推动学校细致化经营和管理。
学校管理人员需要培养自身的成本控制观念,转变传统的成本控制思维,利用减少成本支出的方式,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成本控制是高校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在保障成本控制指标的同时,分析成本构成,减少成本控制的限额。经济指标是随着市场环境产生变化的,成本支出绝对额增加的同时,相应的经济收益也在不断增加。市场环境中,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成本和收益,尽可能的用最少的经济成本,获取更高的利益,为院校创造更高的收益和价值。
高校是公益二类性质院校,管理者以及教职工关注的重点放在培育学生、培养人才上,对于学校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认识的不够充分。从根本上看,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会计制度中将收付实现制当成了核算基础,对于财政资金的关注也被更多的放在了是否符合规范等层面,考核内容仅限于资金使用情况的考核,缺乏对成本观念的重视,成本控制技术应用的不够充分。
一般来说,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承担着高校成本控制中预算制定的职责,其他院系以及部门承担着后期考核的任务,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未能够深入参与。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成本管控责任制建立的不够充分,成本管控责任制未能落实到相关部门以及相关负责人中,成本控制奖惩制度以及部门和负责人、员工考核和制度未能相挂钩,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意识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积极性。
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事前以及事后,事前资金分配过程中需要对成本范围以及金额进行制定,事后主要采取绩效评价的手段,进一步评价成本经济型和效益性。现代化背景下,成本控制过程中的追踪以及控制力度不足,如果出现成本偏离预算情况那么得到成本控制体系,建设就可以也进行及时修正以及反馈。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高校办学主体存在多元化的特征,面向社会等多个办学主体高校需要提升自身的成本观念;从市场发展背景下出发,建立健全的支撑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被应用于高校发展的进程中,会计的发展模式也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因此也产出了收付实现制以及权责发生制两种制度。在此过程中,权责发生制作为新政府会计的基础,保障了业务核算的有效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有关费用概念,高校财务核算过程中也提升了对成本费用的关注。有关事业单位户成本核算的内容于2019年正式提出,其中规定了高校成本反映直接费用和间接成本合理分配的内容,实现了对成本管理效率的促进,成本费用成为了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高校人员能够正确对待成本控制产生的影响,对高校成本控制意识提升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其次,从学校角度分析,成本控制仅受到财务部门的关注,其他部门的关注度不高,成本控制和高校发展建立了紧密联系,因此,需要加强全校部门成本控制理念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建立起学校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良好联系,从而增强工作人员成本控制意识,使其他部门参与到成本控制中,利用线下宣讲会和线上财务公众号平台的形式,加大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全校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对成本控制重要性以及范围的了解,介入信息化的手段,整理、分析并且反馈学校其他部门的成本控制数据,利用客观数据形式,让高校其他部门正确的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增强高校对成本控制的关注度。
想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就需要加强对成本管控责任制落实的重要性认知,加强其他部门对于成本管控责任的关注,加强业绩考核,由上而下的进行构建关于高校成本管控责任制度的内容,对于不同成本核算对象,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相关责任进行落实,有效保障成本管控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如果其中存在成本偏离现象,需要及时找出相关的责任人员,并且有针对性对成本进行调整。从高校成本管控体系的入手进行分析,对于不同层次的成本核算对象而言,需要确立不同的责任人。首先,将高校成本管理作为成本管控责任的主要对象,从高校发展的长期目标展开对战略成本控制进行构建,这一责任人为校长。其次,根据高校的具体战略计划,进行细致化的划分,构建组织化成本控制,将成本项目部门管控的领导设置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员。此外,要精细化管控相关成本,对业务实施成本有效控制背景下,需要通过专门的业务团队构建的方式,将业务团队的主要负责人设置为成本控制的主要责任人。
想要进一步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带来的挑战和发展需求,需要对现阶段制度对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的影响进行进一步认知,充分掌握改革的契机,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提升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质量,促进高校教育事业进步。
在高校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以事前预算为基础展开成本管理控制体系的运用,与成本管控体系相关项目的落实具备密切联系。事前预算是全预算,是多广度、多深度的分布控制。成本管理控制系统的构建,主要从高校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科建设、人才及精英的培养、科研、社会服务、国际发展、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塑造、内部管管控等项目模块提起高度重视,多深度是高校整体成本预算项目组、成本预算和业务团队成本预算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方向。首先,高校需要从总体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目标出发,再加上市场经济环境的方向,实现对学校整体成本支出的全面预算,整体成本预算制定需要根据学校的预算收入展开,从根本上减少高校可能面临的赤字风险。其次,结合企业发展的现实角度以及本年度的教育重点所在,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和分析,对高校成本预算进行整体化划分,将其划分成若干个相对应的项目,成本计算成本项目预算建立过程中,项目归口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短期目标进行制定,项目相关分管的人员作为负责人,借助归口管理部门对项目预算进行制定。最后,项目预算需要将职责细划分给各个业务部门,这也是成本预算中最为基础以及核心的重点内容,预算管理确定过程中,需要在上层项目预算范围中进行控制,对业务线团队项目立项、评估、调整、审批等环节加强控制。想要进一步保障高校成本控制的质量,就需要提升成本控制的力度。
事中控制需要从成本范围确定以及提升对成本预算执行监督和把控方向入手。项目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以及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为相关成本项目具体花费,在成本项目管理过程中,间接成本无法被分配到成本核算对象中。间接成本大部分都是由资产花费、人力花费以及运行花费构成,进一步提升成本核算的精准性以及质量,能够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予以改善,能够有效增强成本管理的控制水平。成本预算的落实及管控应由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其他负责部门的协作力度也能因此得到提升。确保能够实时的掌握其中的数据信息。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成本预算的信息沟通以及反馈系统进行建立,成本控制系统中充分引入信息化技术,实现对每一层次、每一维度成本执行情况的具体监督,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需要提升高度重视,对脱离预算的成本情况进行及时调研,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预算偏差,并且有针对性的基础与相关解决措施,进一步提升项目预算目标实现质量。
事后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强成本控制的效率,对成本管控体系效益检验有重要推动性的作用,同时也保障了成本管控体系的可持续进行性。首先,有效成本管控评估系统的建立,对成本预算编制合理性有重要的推动性意义,以成本预算的实际状况和花费情况为出发点,对成本控制评价体系进行设置。其次,高校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实现对成本控制决策的评判及分析,进而实现对预算成本差异的分析,这样一来新目标可以获得相关数据,并且能够实现对成本控制内容的正确引导。最后,还需要通过成本控制评价,进而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针对成本控制评价奖惩需要和各个项目单位以及责任人业绩进行有效连接,对高校工作人员成本控制积极性以及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有重要推动意义。
新《政府会计制度》深入展开的过程中,提及收付实现制以及权责发生制,在此背景下,差异化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帮助高校展开预算核对工作。其中,高校业务的收支预算,需要根据业务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金收付的情况作为基础展开,提前对业务预算进行编制。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应结合业务相关收入及支出预算,考察相关资金筹备数量、投资预算、应收付账款周期等相关内容,使用权责发生制的手段,进一步展开财务预算编制。同时,高校需要将所有的收支都融入在预算范中,对全口径预算收支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其中,财政补助收入、教育收入、科研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都是全口径预算收入中的重要内容,而上述收入的支出,再加上公共支出和工资支出,则全部被划分为全口径预算指出。需要充分考虑预算支出额度中提出相应的备用资金,作为突发风险的应对资金。不仅如此,校需要进一步考核会计核算和预算绩效考核内容,通过预算细化机制体制的建立,对预算报表进行细致化构建,根据相关的新预算法对预算内容进行细致化划分,增设基本支出科目,项目支出科目,功能支出,科目经济分类科目等将经费来源归口部门,使用部门现金流入等指标,实现对预算编制内容的细致化划分,建立多维度的预算管理体系,丰富预算编制的内容。
总而言之,近年来我国众多高校存在资金管理问题,想要进一步提升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就需要加强对成本管理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知,进一步推动成本管控工作建设,提升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并且引入信息技术化的手段,实现成本控制体系的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增强财政相关的应用效率,推动其战略目标的落实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