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30 21:30周绍秦
时代商家 2022年32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核算管控

周绍秦

(武汉杭久电气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205)

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成本分配、成本控制、成果展现的一系列行为,其意义不言而喻。在企业成本分配过程中,通过精细管理核算和全过程控制,将直接、间接、共同、联合成本归集到各个部门、各个工序及产品上,可以完全保证成本归集比较真实、准确、可靠,增强企业抵抗内外压力的能力,因此制造企业应当积极开展成本核算和成本管控工作。在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跳出传统成本管控思维,构建全面成本管控框架,掌握并改良现有的核算体系,可以为管理者、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成本数字支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此外,企业还应当通过科学设计工作流程、加强市场信息管理水平等一系列成本管控措施,推动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制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为制造企业管理层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信息

成本核算是生产制造企业中基本的信息保障,它能为制造企业管理层提供经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通常在一个企业里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财务,企业的成本核算与管控其实就是对无谓损失或超额负担进行管理,企业成本管控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而企业如何制定符合市场的经济目标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问题,这些都离不开会计核算资料。

(二)能够促进全员参与管理

制造企业的成本管控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时监管。在企业的产品设计成本、购买材料成本、制造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售后成本等方面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与核算,能够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监管、控制。在降低超额负担、提高有效收益过程中,可以清楚划分各岗位职责,考核到个人,进而实现全员参与到管理中,促进企业成本的有效管控。

(三)有助于提升企业效益

影响企业效益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市场竞争力、产品工艺设计、外观质量以及制造成本,如果想要增强企业抵抗内外压力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成本管控就成了决定企业效益的最直接因素,也是最容易提升企业效益的因素。通过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分配归集与管控,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无谓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四)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企业是以经营成本为终点,通过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来管控财务风险,降低经营成本。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可以通过分析、预测等手段来规避。通过准确的成本核算,知悉自身产品在价值、成本等方面的优劣势,从而在获取市场份额的时候,不会因为价值与需求的问题而丧失份额,也不会因为没有“闪光点”而错失销售市场。

二、制造企业当前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与管控思维相对落后,片面参与

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过度耗费发生之前,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和不利条件进行管控、计算、分析和监督的过程,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度强调成本控制,则会造成一种假象,认为成本是控制出来的。而且,很多企业的成本控制都是只围绕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甚至仅依赖财务人员对BOM表、标准工时等指标是否超损耗或超标准作为管控达成与否的分界。这些都只是从节约、节俭方面来约束生产成本,而不是从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等全过程全方位去管控成本。同时,很多企业相关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统筹和预判能力,因此导致成本管理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

(二)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监督管理成本较高

大多数制造企业对于成本核算仅仅停留在生产制造环节。而没有全面考虑研究开发阶段的成本、采购环节的成本、销售阶段的成本,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成本。成本核算、管控应是整个企业全部环节、全部部门的成本核算与管控,而不仅仅是对生产制造环节进行成本核算与管控。由此可见成本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考核指标难以科学制定、评判标准不能有效落实,所以通常很难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倘若企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那么势必可以提高全体员工参与到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核算成本的方法过于简单,核算出的成本不准确

成本核算方法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各种支出按照科学、合理、有效的办法进行分配和归集,通常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比如品种法是以单个或某一同类产品为成本对象来归集生产相关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是制造型企业核算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主要适用于简单生产或管理上要求不高的产品生产。目前仍然有较多的制造企业单一的使用这一方法,它们只要求对大框架的成本进行核算,不去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在处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时过于简单。因此就无法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相关成本信息要素,从而丧失了难得的战略发展机会。当今经济环境形势下,由于企业发展规模的逐步扩大、精细化管理部门与岗位的逐步齐备,以及客户对产品性能指标或服务要求的提高,这种单一的、原始的核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考核分析的需求,导致错误报价、订单流失的结果。企业如果还在使用单一、基本的核算方法,将面临被时代淘汰,毕竟其达不到这个信息时代企业对成本核算的信息要求。

(四)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体系脱节,业务与财务融合性差

成本核算通常以财务数据为基础,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归集。但是由于会计核算固有的缺陷,成本费用的入账与实际耗用并不完全匹配,均摊思维广泛使用,造成成本管控无法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无法精准掌握产品真实的利润,从而无法精准定价,错失市场机会。同时成本核算只能提供做得怎么样,无法提供如何提高,也无法揭示出经营问题的动因。

(五)信息化程度不足,缺乏管理创新

首先,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计算机、ERP等智能化管理工具作为新生产力被投入到企业管理系统中形成信息化生产力,可以高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一些保守型企业不愿紧跟时代步伐,未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其次,从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控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成本管控创新力存在短板,在信息化发展程度上也是后继乏力。管理创新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过程,既有管理技术、管理工具的创新,又有管理制度、考核机制的创新。从创新力方面来说,如果仍旧取用传统单一的成本核算方法就会导致出现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分摊标准单一的情形,致使核算数据不准确。从信息化管理方面来说,制造企业精细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成本核算的相关数据量也越来越多,而且核算中间过程越来越复杂,从而促进企业在成本核算时对信息化高度依赖。因此,在信息化管理工具缺乏且管理创新力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成本核算,其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可想而知。

三、改善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一)提升思维,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成本核算、成本管控应是企业上下全员参与、全员管控,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部门主要是发挥财务职能,主管成本核算工作,及时提供成本核算方面的信息,宣传、强化企业上下员工成本核算方面的概念,只有做到企业全部各职能部门全员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进行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另外,企业领导层也要重视成本管控,支持成本管理,形成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的意识,倡导全员自主发挥自身优势投入到各个岗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有了企业领导层的支持,才有人力、物力去支持成本的降低,才能有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真正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

(二)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推动成本自我管理

公司应当针对成本核算与管控建立健全考核管理制度,制定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核算数据并核定考核指标,对相应岗位进行月度、季度、年度考核,将成本管控的机制在深度与宽度范畴和职工报酬关联,使其不断增强成本节约意识,同时将绩效考核拆分到与最终消费有关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以达成企业总体的预期利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依据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过程,将利润在各个环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将利润指标落实到跨职能的更小的单元,并配以严格谨慎的绩效考核与支付方案,充分激励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跨职能合作,推动成本自我管理。

(三)改进成本核算的方法,加强成本核算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采用单一的成本核算方法,所以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成本管控有可能也就无从下手。只有结合制造业本身的具体生产工艺、生产流程采用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可能几种方法一起采用,才能正确核算成本,也才能找到成本具体管控的关键环节。

1.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方案

在制造企业的内部,每个部门要做到自己的工作职能,在职能范围内对成本进行管理、控制。但仅仅做到本职责范围的任务很容易忽略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进而会影响企业总体成本体系,所以应该以财务部为核心,把成本管控作为连接枢纽,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参与程度,让每个部门协同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

2.灵活运用适当的核算方法收集实际成本数据

制造企业常用的核算方法是作业成本法,它是以工序(即作业)为基础,对每一道工序对应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辅助费用等资源耗费进行准确分配的一种核算方法。在对每项任务分解后进一步细化为工序,对其耗费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进行分析统计后,分配到每个分步工序中。作业成本法将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形式主要有追溯、动因分配和分摊,因此作业成本法相比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更为准确,可以精准核算出每一道工序的确切资源耗费。所以,企业通过对产品全周期作业的优化分解,可以为管理层在进行内部决策时,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进而避免产生错误的决策。

3.不同产品采用不同分析方法,制定实施存货方案

对成本管控的数据后续分析很重要。财务部门和管理人员应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具体的成本差异。通过对产品成本结构表的分析找出成本管控的重点,制定更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及时整理数据,使整个生产能够达到最优效果。对不同产品制定不同的标准成本,同时做好原始记录的统计工作。对于制造企业中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最低减少生产成本的方法就是制定合理有效的存货管理方案。

(四)衔接成本核算与管控体系,推动业财融合

制造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会计核算的严谨性、及时性等优点,并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运用调整财务报表的思路,建立以管理会计为主的成本管控体系,从而使核算结果与管控需要在既定的规则下可以互为验证,避免现有的意图通过更改会计核算方式实现成本管控的错误的、不可调和的管理导向,有助于业务与财务融合,降低经营风险。

1.完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

要加强成本核算与管控,必须从完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着手。首先,研发部门要有懂成本核算的人员,从设计开始就要考虑成本的问题;其次,财务部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做好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保障;最后,企业要有懂成本核算的成本管控员,可以有效衔接财务部门专业成本核算和生产现场成本管控的桥梁。

2.建立科学的部门协调机制

在实际管控成本的全过程中,为整合分工优势实现经营目标,部门间有效的沟通协调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从设计环节、生产环节到销售等环节都应当协同合作,建立科学的监督与协调管理体系。同时,企业还应当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加强绩效考核机制,将实际成本、经营目标与考核指标结合起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成本核算与成本管控的高效开展。

(五)提高成本核算信息化,持续创新

制造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公司各部门数据实现集成与共享,特别是财务与业务相关数据可以实时互通有无、有机融合,从而出具更为深入、准确、全面的成本信息,为管理层下达成本管控要求提供数据支持。另外,从深层次来说,当企业在第一阶段实现刚性成本后,则势必要从创新力方面来考虑有无第二阶段的可压缩成本,以此提高产品竞争力。所以可以推进企业持续创新,创建有自身特色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成本控制体系。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成本管控、提高管理水平是制造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行之路。因此,制造企业必须灵活借鉴、积极吸取、不断总结成功经验,通过科学的方法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其在成本利润方面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同时,制造企业还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全员、全职能部门的监督功能,采用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并不断创新,以此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成为行业佼佼者。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核算管控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浅析通过产品质量统计的改进规范质量成本核算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