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化建设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各建筑企业为了赢得行业竞争优势,开始从成本方面入手,节约成本,扩大利润。通过有效控制与管理成本,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投资,也能提升施工效益,帮助企业获得预期利润。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来有序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是当前建筑类企业思考的问题。
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项目总体走向。建筑企业只有严格控制管理工程成本,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使得项目正常运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当今社会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一现状使企业利润越来越窄,想要在这一行业赢得一席之地,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建筑企业必须考虑的因素。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技术、方法与管理等手段,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做好各项支出和资源使用的计划、组织、协调以及监督工作,也就是对建筑工程成本的系统化控制与管理,进而实现项目利润的最大化。建筑工程成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材料成本,主要包括建造过程使用的水泥、混凝土、管材、钢材以及线缆等,这一类项目成本占比可能大于60%,是重点管控的部分。二是机械成本,施工环节需要用到机械设备完成,这就产生了机械设备成本,主要包括企业设备的购买、养护维修和外部设备租赁两部分。三是人工成本,基层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都需要支付薪水、提供福利等,这一部分人工成本支出也是建造工程成本的主要项目。四是其他成本,整个建筑工程建造过程还涉及到一些办公成本、安全事故成本、工程变更成本等,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也会增加成本。
通常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控制需遵循动态管理、全面管理、责权利一致性三大原则。动态管理原则是说建筑工程容易受到客观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工程计划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需要进行动态化管理,获得可调控的成本空间,进而实现工程实施和成本控制的协调性[1]。全面管理原则是要强化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确保整个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同时需要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和监督,避免成本管理部门过分独立化。责权利一致性原则是指建筑企业要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每一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再采取激励机制管理员工,促进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现阶段,我国许多的建筑企业缺乏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导致这项工作流于形式,只是按照施工过程中的某一固定环节展开。这主要是因为建筑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内涵与意义,导致成本管理的方式单一,不仅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也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而且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各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把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但大部分企业只关注人工、材料以及设备方面的成本,未把所有部门看成一个整体,忽视部门间的配合,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一套完善严谨的制度是工程项目有序开展的基础保障,也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但部分企业在成本控制与管理制度中没有落实明确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导致工程项目出现问题,很多部门推卸责任,找不到相应的负责人,也就无法落实惩罚制度。工程出现问题,责任人也没有受到惩戒,不仅会使他们产生侥幸心理,还会降低他人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这状况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就会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等得不到有效控制。
现代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系统和大数据可以为成本管理提供更便捷的管理途径,也能合理配置工程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但很多建筑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没有先进且专业的成本控制理念,导致成本数据信息不能及时反馈[3]。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建筑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可以提高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然而企业并没有深入使用,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工程实施前会展开测评,但测评结果只能体现项目的基本情况。风险政策和市场环境等不确定因素都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也具有灵活性和动态性。然而很多企业仅采用静态管理方式,工程施工相关问题无法做到全面收集、深入分析、及时解决,最终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
对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想要实现有效控制与管理,相关人员必须在思想上提高管理意识。
首先,建筑企业自身要深刻意识到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相关管理人员要强化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宣传,并进一步向基层人员渗透这一意识。再结合当今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状况,让每位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进而从实际行动中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4]。
其次,对于管理层人员而言,应当加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把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从企业整体氛围中引导员工理解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现实意义,从而促进成本控制与管理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企业要加大对成本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多多开展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深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能科学解读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科学评估市场动态,把成本管理落实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5]。
做好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相关管理制度,这就需要双管齐下,从企业内外两方面着手。
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强制监督企业的成本管理,由外部因素约束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
其次,企业内部可设立相关监督部门,专门用于自身监督,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发挥制衡作用。此外企业内部还可以健全相关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制度,让成本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后续出现形式化管理问题,进而促进成本控制与管理的规范运作。同时明确每一部门或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权利以及义务,落实责任到人、责任到岗,进而端正每一员工的工作态度,为成本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健全监管体系,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和奖惩措施,为后续的监管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标准。监管体系根据后续工作进展进一步完善,及时发现、改进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最好把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员工的晋升、绩效、薪酬相结合,实行量化考核,让每个人都树立起责任心,调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管理成效。再次,建筑企业还要综合自身多年的发展状况,切实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制度,并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6]。
最后,企业还要参考国内外优秀企业的经验,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状况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科学评价每一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再把薪酬与绩效相结合,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成本工作的有效开展。
由于建筑工程建设工期长,存在着价格波动和风险大等问题,容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再加上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建筑工程从投标到施工的全过程都包含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中,建筑企业必须做好成本全面的动态监督管理,及时合理调整和变更工程,优化资源,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有关工程成本的因素,分析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为造价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撑。预算管理人员要具备统筹全局的意识,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合理制定设计方案。
在施工材料设备方面,采购人员要根据设计图纸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配置,优选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材料,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同时,建立材料入库出库管理制度,总体把握材料使用状况。对于机械设备,相关人员要现估算工程量,综合设备型号、数量以及市场价格等因素,科学选择自购或租赁,以降低支出。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会计专员和监理人员共同定期制定人员和材料的配额清单,加大项目整体的管理力度,管理人员现场监督施工过程中的情况,避免人力与物力的浪费[7]。为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上述工作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建立信息化成本控制与管理体系,构建三维工程模型,汇总多方面的成本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成本管理成效和潜在风险,为成本控制与管理指明方向。另外,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各部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反馈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数据,精准把控项目成本。财务部门灵活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改进会计核算方式,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和预算及时有序调整成本。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不能仅关注成本,还需要综合其他方面做好协调工作。也就是说,不能一味地节约成本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或者不能因为节约成本而不合理地赶工程进度,这些都是建筑企业要避免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应当与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等方面形成协调,进而促进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例如,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材料价格,如果质量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那么降低成本也毫无意义。对于施工进度,想要控制成本,那就需要从整体角度合理安排施工。只有成本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实现有效协调,才能共同促进建筑工程的整体发展。另外,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并不是由某一部门独立完成,还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支持。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动员各部门参与到目标成本管理,明确管理宗旨,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交流,询问工程项目的看法,综合衡量项目中的得与失,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如果在成本抉择中遇到矛盾,应当与分管领导沟通,积极与同事探讨方案的优化,使得成本管理合理化、合法化[8]。
当前建筑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建筑企业只有做好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才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成本管控工作是环环相扣的,艰巨且长远,因此企业要强化管理人员成本控制与管理意识,构建相应的制度,运用现代技术做好成本动态监督管理,全面动员、紧密配合成本管理工作,共同实现目标成本,进而把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