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吴长昊,赵 亮
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随着国家对“立德树人”教育重视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在高校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每门课程中,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整体来看,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工作,不仅需要得到各门教师的认可,而且还要与思政课程形成协调的体系,统筹对两者的资源进行分配,如此才能够起到有效的思政教育效果。尤其是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其办学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专业化技能培养,更需要注重道德品质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样才有更大的实力应对激烈的就业形势[1]。因此,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体系成为亟须探索的问题,也是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应用型培养模式下,高校要想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体系,首先就需要对其做出准确的定位,只有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才能够使课程思政建设更为契合实际,充分起到有效的作用。在激烈竞争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不仅就业形势严峻,而且所面临的压力较大,但要想真正成为企业青睐的人才,切实提升综合素质,就必须同时对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重视度,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丢失。在具体实践中,很多高校通常较为注重专业课教育,但容易忽视思政课教育,长期以来将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单纯归集到思政教师身上,其他教师难以参与其中,导致大学生所接受到的思政教育内容十分狭窄,新时代亟待对这种思想观念进行转变。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较大的现实性意义,目的是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系统化的思政网络格局,使学生从多层面、多学科中接受系统化的思政教育,做到学以致用、学以立德[2]。
但要想真正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起来,构建一体化、系统化的机制,还需要对两者的作用、功能分别进行分析,在综合探究与思考中明确定位。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为大学生系统传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进行巩固,使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而有效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课程和主渠道,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灵魂。从教育的属性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典型的显性价值,其目标更为明确,思政教育的功能更为显著,遵循了思政教育的运行规律[3]。另一方面,高校所有的课程本质都是人们对教育“应然”状态的把握,这也决定了各门课程都会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引导,并非价值无涉领域,也正是如此,各门课程都应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到“立德树人”目标。
课程思政则是思政课程的拓展,虽然双方都具有教育属性,但侧重点不同,承担的使命与责任也不同,课程思政更具有隐性育人作用,其在学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将科目教学中蕴含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嵌入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能在接受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感受其中的德育内容,循序渐进中提升德育水平[4]。这就要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思维、学科思维,有效发挥学科课程知识体系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应用型培养模式下,高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具有复杂性、繁琐性等特征,需要做出系统规划,并从顶层做好设计。且不同的专业教学内容不同、目标不同,对思政教育也有不同的需求,在实践中应当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用型培养模式下,虽然将实践技能教学作为重点内容,但任何课程的开展都离不开理论教育。只有从理论上入手开展教育,并在循序渐进中融入实践内容,才能够使大学生更为扎实地掌握其内容,真正提升知识水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融入思政教育内容,即教学内容、教学团队和教学目标。各科目教师在开展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内容上向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强国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等方面靠拢,寻找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内容,并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效衔接起来;高校还要在教学团队上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并对教师展开思政教育,使教师多措并举、有机融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在教学目标上,要摒弃过去单纯重视理论知识培养的思维,将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关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思维。通过多方融合、系统建设等使每一堂课都有技能教学、有思政元素,构建全新的、有效的教育体系。例如,在创新创业理论教学中,要将课程大纲作为基础,根据大纲梳理思政教育的结构和框架,然后针对不同章节的内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这些元素作为课程教学的框架,形成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专业教育相契合的新体系。要围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时代特征、创新思维技法等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培养德才兼备、爱校爱国的新时代人才,并挖掘校内外实践经验丰富、创新教育能力强的师资,打造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契合的新平台,提升整体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化要求更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新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尽量在教学中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使他们从多种多样的学习中提升乐趣,深入掌握专业课知识,并了解思政教育的内涵。例如,在建筑专业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将中国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作为案例,引入雷神山、火神山建设有关的内容,使大学生从中感受中国速度,这一速度不仅是建设速度,更是救人速度,是与死神争夺生命的速度,引导大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中展开分析,梳理中国速度有关的系列故事,挖掘国家中蕴含的感人事迹。通过先进事迹的运用,使大学生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融合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将课堂打造为有深度、有精度、有温度的互动场所,在今后工作中学生也能够树立坚定的爱国情怀,始终坚守国家为上的原则。
应用型高校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尤为重要的部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也正是如此,很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较为注重实践教学,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在课程思政一体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贯彻思政教育内容,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巧妙设定内容,科学选择方式。例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可以开展企业家大讲堂活动、创新创业沙龙活动等,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各个实践活动中蕴含的思政内容,不断提升综合道德与品质。这里以企业家大讲堂活动为例进行分析,高校可以定期从企业中聘请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人员到本院校开展讲堂活动,也可以从本校历年成功创业的毕业生中挑选出一些人员到校为当前大学生开展讲堂活动,分享创新创业成功的经验、经历的挫折等,使学生从这些事件中感受创业者的艰辛和努力,自觉树立不怕吃苦、不怕付出的精神[5]。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不仅需要做好思路方法的汇总和运用,而且还要构建科学的保障措施。一方面,学校本身要做好引导和实践;另一方面,还需要家庭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配合,只有三方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真正提升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成效。
3.1.1 从制度上嵌入课程思政一体化内容
应用型人才与普通人才不同,他们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助推国家人才实力的提升。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专业化技能,还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思政教育。通过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体系,将思政教育嵌入到每一门课程中,切实提升学生思政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高校从顶层做好规划,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衔接起来,构建相互协调的体系[6]。例如,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要重视思政教育,从每一节课程的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在循序渐进中为学生讲解思政知识,使学生充分运用每一节课对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进行系统学习,起到“双提升”的效果。还要将这一要求纳入到各科目教学制度规范中,使各科目教师对思政教育有深入地认识,明白其重要性,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主动强化思政教育。
3.1.2 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优质资源互通机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必须实现双方资源的互通,打通两者教育资源的壁垒,切实使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的思政学习。这需要高校构建专门的思政教育平台,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利用平台相互沟通、分享观点、传递教学资源。例如,可以构建校园思政课程教育平台,并在其中设置教学资源模块、教师交流模块、实践案例模块等,各位教师可以将自己搜集到的思政课教育资源上传到平台中,并标记名称,也可以利用平台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源,或者开展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尤其是要注重思政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沟通,通过两者的系统化联系,对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共享,推动专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使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的思政教育。高校还可以构建鼓励措施,鼓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加强沟通,并对沟通积极、对思政教育探讨积极的教师进行奖励等,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
3.1.3 构建教师培训机制
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大力推进,但由于过去我国很多高校专业课教师对思政教学不注重,所以在思政教育方面还存在欠缺。新时代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有效学习思政知识,以更好地在课堂中为学生灌输这方面的知识,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学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7]。第一,要定期组织校内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开展座谈会。相互之间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沟通,解决思政教学的疑惑,丰富实践体验。第二,针对专业课教师分批次、系统化培训家国情怀、政治认同、道德修养等有关知识,并深入开展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的教育,使其在循序渐进中提升思政素养,以提升课程教学的时代性、人文性、引领性,帮助大学生从全方位、全过程中学习思政知识。
3.2.1 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但是依然会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父母是否能够与学校相配合对学生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所以高校应当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与家庭的沟通机制,定期向家长传输大学教育规律、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身心特点、需求等有关的知识,并通过辅导员沟通、心理咨询沟通等方式与个别学生的家长开展深入的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推动家长与孩子亲子关系的凝聚。
3.2.2 建立“奖优”活动机制
为了激发家长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高校可以有效开展“奖优”活动,定期在全校范围内选拔思想道德水平高、综合技能强的学生,并选拔参与思政学习积极、综合素质高的家长为他们颁发荣誉,请他们发言。通过这种活动,激发其他学生和家长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起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中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遵循国家思政教育方针政策、人才培养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等的基础上,构建专门的思政教育管理机构,该机构统一对高校思政教育任务进行编制,对各个部门的权力进行协调,制定统一规范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8]。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引导高校对传统观念进行更新,克服过去唯文凭、唯论文、唯学校的顽疾,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此外,还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构建分类化指导体系,并构建配套政策,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统筹安排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中,助推高校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例如,在不同地区构建课程思政建设的标准,使该地区的院校将这些标准作为依据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充分分析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到各个科目中,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成为更符合国家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当然,各高校的现实情况不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也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应当切实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思政一体化体系,构建互通机制,切忌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