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芳
(洛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生命意识是人对生命世界存在的一种自觉感知,包括生命的来源意识、生命的存在意识、生命的价值意识和生命的死亡意识。“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基。传统的孝道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尊祖敬宗是对生命本源的追问,悦亲敬养体现了对自我生命的珍视,立身行道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延嗣有后实现了生命死亡意识的超越。传统的孝德思想充溢着盎然不竭、畅然不止、蓬勃有为的生命意识,这对于缓解现代流动性、断裂化、更新性产生的焦虑不安,安顿人们的心灵,具有重要意义。
孝是从祭祀祖先的情怀中不断发展而来的,周初出现的孝多与祖先祭祀活动有关。查国昌先生在《西周“孝”义初探》中认为,西周以前孝的对象是故祖考妣,不是在世的人,孝德的主要内容是敬宗尊祖,主要是通过祭祀的方式来行孝。“享”在西周时代是祭祀神灵、敬献贡品的祭祀仪式,“享”有献物祭典之义。《诗经》中有“以孝以享”[1]765,《尚书》中有“追孝于前文人”[2]的说法,《周易·彖下传》也说“致享孝也”[3]428。周人将“孝”寄托在威严庄重的先祖祭祀仪式上,认为敬先祖是最重要的。《国语·周语》曰:“夫祀,所以昭孝也。”可见,祭祀的精神在于尊祖敬宗、慎终追远。
施孝先要尊祖祀祖,实际上是人类早期对生命本源的追问形成的。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这是人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礼记·郊特性》有言:“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4]379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祖先赋予的,所以要常怀知恩、感恩之心,不能忘祖。尊祖敬宗表达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崇敬、感激和追思之情。尊祖敬宗的孝观念作为一种生命意识和生命关怀,直面人的生命存在,追问人的生命由来,在探索人的生命本源过程中,形成了生命寻根意识,由生命的寻根意识诞生了尊祖敬宗的原始意义的孝。王祥龄先生指出,从思想观念层面来说,生命是人的最高生活目标,尤其是在上古时期,举凡一切生命都被人视作最高价值,当人的意识发展到对自我主体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时,就会通过祭祀祖先的方式对生命之源加以感念追思。由此看来,尊祖祀祖是感念生命之所生,是基于报本反始、酬恩报德的情结,是孝的重要表现形式。
尊祖祀祖一方面表达了子孙对赋予自己生命的祖先的一种“报本反始”的追思情怀,另一方面也具有教化的作用。先秦儒家曾子指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尊祖敬宗的核心是对生命来源的追思,表达了对生命给予者与养护者的感恩、知恩、报恩的情怀,培养了我们善待生命的感念行为。人要常怀感恩之心,感谢祖先、父母赋予我们的生命,对先祖常怀崇敬之情,铭记父母生育之恩、养育之情。通过报答祖先、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情,形成和睦的家庭关系。从对祖先、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的感谢拓展开来,我们还要感谢博大无私的自然给我们的肌体提供了安顿之所,善待自然,敬畏自然,善待生命,敬畏生命,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关爱、回馈自然来报答自然提供给人类的生存、生活资源,形成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和谐关系;感谢他人、社会给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形成人与人和睦共处的世界。
在新时代的城镇化建设中,越来越快速化、多变化、程式化的生活使人们产生了游离无根感、漂泊孤独感。怀有感念生命之所出的我们,要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先祖忌日等),到祖先的墓地洒扫祭拜,从心底深处萌出对先祖的尊敬感怀之情。这种朴素的自然之情能抚慰人们在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生活流动产生的心灵创伤,提醒我们从哪里来,留得住我们的生命之源。
何谓孝?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孝”的释义为:“善事父母者也,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也就是说,“孝”这个字由老的上半部和子组成,子女赡养、善待父母就是孝。古文字学家康殷在《文字源流浅说》中分析得更为形象:孝的上半部是一个戴发伛偻老人,下半部是子用头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行以示孝,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善事父母最基本的义务就是养亲。《孝经》里普通人的孝就是:“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5]30养亲是为人子女的义务,是孝最基本的内涵。子女年幼无生活能力时由父母长辈来抚养,当父母长辈年老逐渐失去生活生存能力后再由子孙来奉养,这反映出人们珍爱现世生命、家庭代际相互扶助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事父母的孝基本要做到养亲,它的核心是悦亲敬亲。儒家把仅能养而不能敬提高到人畜之别、君子与小人之别的高度来看待。可见,敬确实是孝的本质。养亲可能也,悦亲敬亲为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6]11孟子也非常强调悦亲的意义:“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也。”[7]143可见,孝不仅要养,而且要敬。孝敬父母,表现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交往讲礼仪,因为礼的本质就是敬。“凡为人子者,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4]6按照礼节照顾好父母长辈的饮食起居,言谈进退间表示恭敬之态。为人子者在日常生活中对长辈不仅要事之以礼,而且要忧年忧疾,父母患病期间要有一定的行为要求。“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知变味,饮酒不知变貌,笑不之矧,怒不知詈。”[4]26敬亲不仅要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颜悦色、在行为上以礼事之,而且从深层上说要顺从父母长辈的心愿意志。父母长辈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丰富,子女悉心接受教诲,不仅体现了子女对父母长辈的孝,还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要委婉劝谏。孔子说:“事父母几谏。”[6]33孟子提出:“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7]238
每个人都要经历从呱呱坠地到被父母长辈辛勤哺育、长大成人的过程,每个人又都必然要经历从青春壮年到年老体衰需要子孙后代“反哺”的过程。若没有父母长辈的哺育,幼小的人类不可能存活;若无子孙后代的奉养照顾,衰老的生命抵抗自然衰老的能力也是极其微弱的。对父母的敬养、孝养是将父母的养育之恩转化为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可见,传统孝道中的养亲、悦亲与敬亲实际上是中国人珍爱现世人生,家庭代际相互关爱的一种合理合情的人生态度,是把珍视自我存在的生命意识转化为对现世中人的生命关爱。在现世生活中以报答感恩之心敬亲悦亲,实际上也是善待自我、关爱自我的生命存在。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以夫妻为核心的家庭处于发展的主流。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善待自我、关爱生命,给现世断裂的生命困惑寻觅安顿场所的年轻一代,要从精神上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常回家看看,与他们聊聊天、沟通思想情感,做一个贴心的听众,了解他们所想,从而从内心唤起我们在何,留得住我们的生命记忆。
孝为诸德之首,百善之先。孝不仅要敬养父母,还要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道始于事亲,中于立业,终于立身,贯穿于人的一生。立身始于保全身体。“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4]759“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不辱其身,不羞其身,可谓孝矣。”[4]767不伤身是立身行孝的起码条件,只有不伤身,才能尽孝道。在保全身体的基础上,要积善行德,不为恶,守礼慎行,不使父母受辱。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7]149由此可见,为人子者只有守全身体才能尽孝亲之道。在守身方面,荀子反对与人争斗,认为:“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8]以存身、守身为出发点,做到仁爱、守礼、正义、诚信、自强,行道立功、耀宗明楣。凡是为国家和民族、社会建功立业的人,让父母为之骄傲自豪、给父母带来荣耀的,就是最高的孝;相反,不走人间正道,步入邪途致使身陷囹圄,让父母蒙受羞辱、给父母带来沉重精神负担的,就是最大的不孝。产生于家庭的孝,走入社会,对待上级便会移孝为忠,对待兄弟便会移孝为悌,对待师长便会移孝为敬,把爱心、孝心延及社会、延及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就实现了孝从家庭到社会的转化。孝是人们依据自己的身份地位,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实现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从而实现了精神生命的不朽。
孝道中的立身行道、显扬父母、光宗耀祖的动力源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生命不仅表现为存在,更重要的是有价值。子女行孝,要通过在养亲悦亲敬亲方面获得家庭和睦后,尽力在社会上建功立业成就事业,做个有为之人。立身行道的孝已经不是纯粹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养亲敬亲”了,而是从家庭伦理的“亲亲”出发,将属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之爱、伦常关系,推及他人父母、社会关系上;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心和责任,推及社会和整个天下;进而达到人心端正、情感纯化、关系融洽、气氛和谐的境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概莫能外。这样的孝道,是一种普遍的人性之爱和生命关怀,是人的社会责任和仁爱精神的全面体现,它大大提升了生命的价值。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逐步建立起来。人们在城乡互动的自由流动中的关系是双向、相互影响且充满活力的,城镇化因人的存在而存在,因人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又为人们的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更需要人们承担一定的责任。源于生命价值追求的立身行道的孝,放大了我们的仁爱精神,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意识,提升了我们的生命关怀,从而激发我们追问存在为何,留得住我们的生命符号。
《大雅·既醉》:“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1]534意思是君子孝心无穷尽,贤孙世代永相继。《易传·系辞下》曰:“天地大德曰生。”[3]664孟子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7]153《孝经·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也。”[5]41
面临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将延嗣有后看作最大的孝,实际上是人类一种以有限的生命对无限生命的追求。儒家通过传宗接代、延嗣有后,实现了族类香火的永恒传承和人的生命的无限延续。儒家认为,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现实与现世的生命价值和质量。生命的延续是通过家族生儿育女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只要有后,自我的生命、父母的生命和祖宗的生命就不会终止。为了实现生命的代代传承,婚姻成为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礼记·哀公问》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至嗣也。”[4]809生命的延续不仅包括自然生命的传承,还包括精神生命的传承。“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4]859由此推演,推及民族和民族精神的永恒传承与发展,人类永恒的心愿就能实现,就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可见,通过延嗣有后的不朽的孝,可以使人克服死亡的恐惧,提升生命的价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已经进入社会生活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获得自我认同、寻求人生意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笔者认为,精神家园和生活的价值意义可以从生活本身中寻找,而延嗣有后恰恰能在现实与世俗之间给人们物质化的游走的灵魂找到安放的家园。我们要学会在急剧变化的躁动时代静下心来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回答了我们要到哪里去,留得住生命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