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才, 付子文
(1.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云南 昆明 6501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1)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02).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中流砥柱,离不开政治信仰这一精神密码的引领。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不断探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历史,又是不断推进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因此,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理论内涵和实践逻辑,系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政治信仰是信仰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字面上来看,政治信仰是由“政治”和“信仰”两部分组成。因此,可以从两个视域下形成两种理解:第一,“信仰”视域下的政治信仰。以信仰作为着力点,政治便成了信仰的修饰词,这种“政治的”信仰就成了诸多信仰中的一种。第二,“政治”视域下的政治信仰。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将政治信仰理解为政治体系中的要素之一,表现为个体或群体在对某种政治体系深度认知的基础上,逐渐内化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在特定的政治环境影响下,为了理想的政治理念、目标、制度等的实现,自觉投入实践的思想进程。政治信仰的存续必然以特定的政治组织,尤其是政党为载体。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在具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共性的同时,也彰显出自己的特性,呈现出特有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根本依据。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是因为其本身所内蕴的理论品质。第一,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离不开原有的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实证科学的理论滋养,但其又并非是对具体科学的简单临摹,而是源于具体科学,又高于具体科学,拨开了“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2.的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迷雾,廓清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进程,揭示了“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明确了“人类解放”的必然路径,彰显出普遍恒久的超历史性和科学性。第二,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打破了少数统治阶级对理论的垄断,使得科学的理论第一次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探求全人类的解放事业,表现出超越民族、超越国度、超越历史的伟大情怀。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就是一条“人民解放的理论”。第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打破了以往一切理论拘泥于“解释世界”的逻辑框架,强调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地位,主张对真实的社会进程进行思考,通过实践将“是”与“应当”合乎逻辑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在理论上突破了“休谟铡刀”的桎梏,而且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第四,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是其与生俱来的理论本质,其对包括自身在内在一切理论都持有辩证否定的态度。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在横向上吸收时代的思想精华,在纵向上汲取历史的发展智慧,使其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应对时代的挑战,解决时代的问题,从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功能在指导实践时彰显出的思想伟力,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根本来源。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具有4个方面的基本功能:第一,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的现象提供了最为系统、完整、科学的工具,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做出了全面解读和阐释,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广博的历史视野和辩证的哲学智慧。第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和批判,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历史命运,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提供了科学遵循。第三,马克思主义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为前提,科学地预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擘画出宏伟的世界蓝图,为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导。第四,马克思主义不仅以宏观视角对历史的发展给予分析,而且也着眼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能够给予个人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理解生活的哲思智慧以及充实内心的人生感悟。
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优良品质,说明其具有成为信仰的可能性,而是否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同时运用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才是其成为信仰的必然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特别是在新时代的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用武之地。第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以物质世界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对其发展规律的把握。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具有用武之地。第二,唯物史观认为一切的现存都是有条件的和暂存的,社会基本矛盾必定推动包括人类社会在内在的客观实际不断向前发展,只要人类社会依然存续,唯物史观就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三,马克思主义面向资本主义制度,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运作的一般规律,揭开了“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下的“人与人的关系”的面纱,阐述了无产阶级必然战胜资产阶级的历史规律,只要资本主义制度依然存续,马克思主义就依然具有用武之地。第四,马克思主义指出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然归宿,但达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因此,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使得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用武之地。第五,在新时代的中国,面对力度空前的改革和变迁,除了社会层面的问题之外,还出现了许多个体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能够科学解释和应对。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不但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丧失生命力,反而随着实践的推进愈发彰显出科学理论的思想伟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02).我们党政治信仰的本质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这一信念接脉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蓝图,是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最高理想。“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5)习近平.在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6(002).,实现这一理想需要广大党员勠力同心,通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380.,完成一场历史“接力赛”,要在政治信仰的建设中发扬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政治优势,不断筑牢理想信念之魂。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在入党时都庄严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们要从历史中感悟共产主义信念的思想伟力,从建党百年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一次次危局和困境中浴血奋起,根本的是我们党“有共产主义信念”(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也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就会土崩瓦解。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初步设想,认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是“真正的共同体”代替“虚假共同体”的进程。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必须筑牢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打牢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源于其道路的正确性。近代以来为了寻找救国图存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历经了一个多世纪“探索——失败——再探索”的艰难历程,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以俄为师”,走社会主义道路。然而,与对待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中国共产党对待社会主义道路也经历了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照搬模仿到推陈出新的过程。面对与苏联完全不同的国情,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一度将苏联模式“教条化”,将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左”的错误,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给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历史为镜鉴、以现实为根基、以未来为指引的发展原则,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及消除贫富分化等角度重新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发展找到了切实可行的现实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开“顶风船”,敢于啃“硬骨头”,善于谋“大棋局”,乐于扩“朋友圈”,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近代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被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正确道路才能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源于其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简单的“翻版”抑或“再版”,而是始终秉承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整体逻辑和科学架构,同时“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9.的科学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11)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001).。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科学的理论只有扎根实践的沃土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诞生并发展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实践。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因循守旧、僵化不变的理论,而是始终坚持立足实践,注重客观情况,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总结发展经验、探索建设规律,着力解决不同时期的现实矛盾。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成了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源于其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13)习近平.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J].求是,2019,(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接脉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为内生性演进动力,内蕴阶级性、科学性、人民性、发展性、正义性等本质特征,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历史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得住实践的考验,能够科学应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是“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和拥护的制度。科学的指导原则、坚强的领导力量、厚重的历史底蕴、清晰的文化根脉、辉煌的实践成果不断给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注入强大的生命力,时刻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源于其文化的价值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虽然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是由资本主义最先开启,但并不是所有文明都必须遵循这一定律,也存在着通过社会主义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可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列宁率先将这一设想转化为现实。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1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逻辑、“整体性发展”的文明逻辑、“共同体构建”的文明逻辑以及“和平发展”的文明逻辑,进一步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价值,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源于党对初心使命矢志不渝的坚守。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根本价值遵循和明确目标指向。这一初心和使命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由衷追求,也是近代以来每一个中国人的热切期盼,是中国共产党心系国家前途、民族未来和人民命运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永葆初心、勇担使命,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诞生于广大劳苦人民群众之中。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沧桑苦楚和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唤起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共鸣,激发出中国共产党救民救国的伟大抱负。为了这一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寻科学理论、开辟正确道路、进行不屈斗争,先后完成了“救国”大业、“建国”大业、“兴国”大业和“富国”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四个伟大”,“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01).不断推进“强国”大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围绕这一主题,中国共产党在神州大地演绎出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寻梦大剧,谱写出一篇篇惊天动地的追梦史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凝聚起磅礴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源于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日益高涨的全球化浪潮,初创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面临努力弥补和尽力追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差距的任务。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妥善处理“变”与“稳”、“底”与“顶”、“点”与“面”、“管”与“放”、“破”与“立”等重要关系,彰显出高超的改革艺术与发展智慧,使得我们从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伟大历史华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完善“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四梁八柱”,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使得我们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经过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党和国家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赖源于对中国共产党内在品质的认可。立足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来说,中国共产党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活力,究其根本是中国共产党内在的优秀品质使然。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品质,既表现为每一个党员个体的内在品质,又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整体的内在品质。就个体而言,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必定坚守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敢为人先、勤政敬业、笃学上进、居安思危、戒骄戒躁、精诚团结、敬民爱民的精神坐标。就整体而言,一个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定坚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2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内在品质,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体与整体的内在统一,深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走向辉煌的内在机理。面对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的内有品质愈发凸显鲜明的时代价值,在“新长征”路上,必将迸发出蓬勃动力。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赖源于对中国共产党外在表现的赞许。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对历史的科学总结,更是对现实的必然选择。从历史来看,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是紧迫但艰巨的历史任务。哪种理论能够经受住实践的考验,这种理论就能获得人民的认可;哪种道路能够指引人民走出黑暗,走向光明,这种道路就能赢得人民的信赖;哪个阶级能够带领人民完成历史任务,这个阶级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历史证明,各种政治力量都无法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代表最广大劳苦工农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有力的革命实践中赢得人民的信任,从而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现实来看,面对当今世界“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难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21)新华社.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J].党建,2019,(2).,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够负担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代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对人民群众的信任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社会存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客体是由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演进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各种财富。这就表明,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种种对象化的“物”仅仅是表象,而内中具体的“人”“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社会关系”才是本质。人所进行的实践活动迥异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融合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性关系和联合。“人民群众”便是在人的多样化交往融合中所诞生的社会性群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广大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要构成群体,他们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资料生产,一方面奠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创造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对人民群众的信任源于中国的政治传统。“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是中国的政治传统。“民本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王朝兴衰更替的变迁进程,成为历代封建统治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对中国政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本”来强调“民”的重要性,认为“民”是国之根本,作为统治者必须施政为民,要做到爱民、亲民、顺民、富民等,同时,认为国之兴亡与民心向背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对维系统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人民群众的信任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2)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02).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说“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史实质也是一部人民的解放史、奋斗史和复兴史。”(23)吴海江.新时代·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丛书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7~98.“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变革性力量。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之时,国民党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等方面都远远领先中国共产党,对此蒋介石曾认为“消灭共产党的武装”无外乎“和平谈判”与“动员作战”两种方针,他认为“这两条道路,任取其一,都足以解决中共问题”(2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史:1921~1949(第1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675.。可是,历史却与此推测背道而驰。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只用了短短3年,中国共产党便根本扭转了战争局势,最终取得了完全胜利。战争胜败的缘由是复杂的,但其中重要的因素便是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策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正如胡绳指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胜利?一个当然是靠武装斗争,再一个就是靠统一战线。大批中间的力量参加,政治力量的对比就变了,这就是人心向背起了决定作用。”(26)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7.可见,国民党的失败不仅败在了军事上,更败在了政治上。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核心和基础。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点和逻辑原点,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始终致力于“人的解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在历史的发展中彰显出科学思想的伟力。建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因理论的科学化而选择了信仰,因理论的实践化而产生了信仰,因理论的中国化而稳固了信仰,因理论的时代化而完善了信仰,因理论的人民化而发展了信仰。可以说,在推进政治信仰建设的过程中,抓住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演进的内在逻辑,就把握住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关键。
传统信仰蕴含非科学性因素。随着尼采高呼“上帝死了”,原本的基督教信徒们突然感觉失去了信仰的客体基础和寄托对象,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当具有超自然力量的上帝或神灵被“理性之杖”打死以后,精神世界空虚的人们急需新的信仰客体和寄托对象。中世纪后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商品经济通过商品的自由买卖实现,商品的自由买卖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的基础之上,不论是商品交易的自由还是生产资料私有的自由都以人的自由为最重要的前提。因此,与基督教对立的人本主义思想开始流行,人们的信仰客体也由原本的“上帝”向“自身”转化,这就为处于信仰困境之中的“人的精神”找到了新的栖息地。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对于信仰的看法主要划分为两大阵营:一种非理性主义看法将信仰与理性二元对立,认为信仰是不依赖于理性认知而存在的一种心灵体验,在理性认知无法企及的“领域”和“高地”,只有信仰才具有“力量”。这一非理性主义无疑是有悖于科学的,不但没有彻底划清与宗教神学的界限,而且必定造成心灵与肉体的分离,从而促使信仰走向情感化和心理学化。另一种理性主义看法则将信仰与理性融为一体,认为可以通过理性认知的方式构建信仰体系。这种理性主义过分夸大了知识的作用,而忽视了信仰的特殊性,将理性认知推向“神化”,最终无法摆脱宗教信仰的影响。不论是非理性主义还是理性主义,都始终无法走出宗教信仰的羁绊,在对于信仰的看法上都蕴含非科学性因素,因而没有解释出信仰的科学本质。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对传统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信仰的突破和超越,彰显出独特的、科学的信仰特征:第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真理性,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真理的“化身”,或者是一切价值判断的“恒定标准”,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以不断追求科学真理为己任,并不断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从而凸显出科学真理性。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合理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代表的不是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无产阶级的价值诉求和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信仰获得了最大限度的价值合理性。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信仰的角度来看,个人的生命是可以无限的。这并不是说通过某种“祷告”或“祈求”来达到“长生不老”,而是说个人可以通过能动性的发挥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有限的生命中就蕴含着“不朽”和“永恒”的价值魅力。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有思辨逻辑的支撑,更有实践逻辑的支撑,是能够经得起思维论证和实践检验的科学的理论。正是因为理论的科学性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征程中不断夯实政治信仰的理论根基。
实践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产生和发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亟须回答,这些问题的提出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生长点。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社会发展为认识基础,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中国社会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共同的政治信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不是来源于内心的“自我需求”,而且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源于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事业的崇高责任感。因此,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虽有情感因素的参与,但如果缺乏理性的抉择,也难以达到信仰的高度和纯度。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洗礼的党员,容易在革命的意志和经验上对党的政治信仰产生认同;经历过新旧社会更迭的党员,容易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中对党的政治信仰产生认同。在今天,没有经历过动荡环境和艰难处境的党员,失去了从情感上认同政治信仰的条件,要坚定政治信仰,就必须通过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不断在实践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在实践中更具意义。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内部的主观活动,而是实在的现实社会的客观运动。是否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区分理论和实践的要点,所谓“直接现实性”,是指直接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和影响,促使事物发生变化的属性。理论活动或认识活动,只是思维内部的活动,无法直接作用于现实社会,也无法直接促使现实发生改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产生出推动现实社会发展的强大的物质力量。“不朽”的实现并不是一种观念上的“自我超越”,而是在实践中实现的超越。宗教信仰所谓的“知行合一”局限于个体和局部,因此不能解决社会发展的症候。这说明不理解实践的作用,就无法真正实现“不朽”。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如果仅仅停留在思维层面,那便会沦为“空想主义”,无法发挥出信仰本身具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民群众需要科学的理论做指导,科学的理论同样需要人民群众来实践。马克思在批判唯心主义理论的错误观点时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中国共产党只有把准实践的本质和要求,主张在追求人类解放事业的实践中追求最终价值,推动科学理论从“思维层面”迈向“实践层面”,才能获得永不干涸的“信仰之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政治路线、执政方针等只有被广大共产党员、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认可,才能使得“批判的武器”成为“武器的批判”,进而产生能够打破旧世界秩序的“强大物质力量”,催生出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强大精神力量。离开人类文明进步和解放事业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就会失去根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鲜亮的“本色”,通过实践使得信仰的主客体得以在现实世界“接触”,从而将主观精神转化为客观现实。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动能,探寻发展真谛,不断筑牢政治信仰。
理论与文化相融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域外来物”,在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理论核心以及根本指导思想的过程中,必定与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结合。近代以来,在传统儒学逐渐失去现实解释力的时候,不少“西学”曾一度活跃于中国社会,也出现过“西学东渐”的本土化尝试,如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对基督教的本土化尝试,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对进化论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本土化尝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本土化的尝试等。但经过比较、甄别,甚至“试用”,中国人民发现了种种“西学”的不足、缺陷和不适,进而促使中国人民接受了同样诞生于西方社会但更为先进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可以说,不经过先前各种思潮作为“中介”,以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式、话语体系和致思趋向等,很难直接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包括了从思维模式到话语形式的“转换”问题,经过了“语义采纳”“观念折衷”“价值完成”等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为了科学理论能够被中国人民接受、认同直至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与各种思潮斗争的同时,实现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融合发展。经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被中国人民“消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核心和基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由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现实特殊性所决定,一般来说,不可能直接“套用”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或其他国家的模式来指导本国的实践。同时,由于国情的差异和对理论的需求点、关注点的差异,不同国家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取舍”,这一“取舍”并不由主观意志所左右,而是由客观历史条件所决定。因此,理论如果要进行本土化发展,就必须与客观实际进行科学的结合。所谓“科学地结合”,一方面,表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生搬硬套,而必须在领悟理论真谛、认清实践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结合。另一方面,表明“结合”是一种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而不是单方的“支配”,即理论依赖实践,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理论的指导。总之,根植于人类历史发展现实并具有强烈历史方向感是科学理论的魅力所在,而以客观实际为依据,以现实问题为靶心,做到“有的放矢”,用马克思主义之“箭”去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的”,着力运用科学理论为指导,力求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理论与文化相融合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并在进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
理论阐释的时代化。不同的时代诞生的理论都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但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够保持恒久的解释力,具有引领时代的潜质。引领时代的理论必定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一种理论能够在不同的时代都保持生命力,必定具有以下几种特征:第一,这种理论所揭示的现实问题并未得到实践的回答,即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而是以具有时代特性的新形式表现出来。第二,这种理论对未来世界和终极目标的描绘,在某一时代内得以部分验证,并为未来的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出新的条件。第三,这种理论为人们在追求未来世界和终极目标的过程中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综合来看,马克思主义能够立足时代,予以科学的阐释和解读,是具有时代化本质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不断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内容,对其基本原理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诠释,努力克服经典文本的历史局限性,坚持基本立场、原则、观点等,回答时代提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问题。
理论创新的时代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具体国情的“结合点”为轴心,认真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进行高度凝练和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贡献时代的思想精华,实现理论创新的时代化。第一,创新的理论来源于时代,因此必须能够正确反映时代的客观存在,回答时代中的现实问题,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社会进步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诉求。第二,创新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上,通过对经验的总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奠定基础,进一步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进而明确时代的走向,指导时代的发展。理论创新的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源泉,但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要义的基础上,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那结果必定是“创造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创新马克思主义”。
理论运用的时代化。不论是进行理论的时代化阐释,还是推动理论的时代化创新,最终归宿都在于理论的时代化运用。理论运用的时代化就是要处理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发展问题,并且要运用富有时代化的内容和形式,找准时代的主要矛盾,把握时代中居于领导地位阶级的特征及其使命,分析时代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态势,从而准确研判时代的主题、脉络、任务等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运用,不仅要解决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要求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深厚的人类情怀,不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实现理论与时代的良性互动,不断推动理论的时代化阐释、时代化创新和时代化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进程中,坚持赋予马克思主义深刻的时代烙印,坚持推进理论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
从“学术形态”走向“大众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形态”与“大众形态”并不是格格不入的二元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存在相互转化的逻辑自洽性和必然性。“学术形态”为“大众形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是深度和理性的源泉;同样,“大众形态”为“学术形态”提供了丰富的创新素材和检验场域,是活力和感性的源泉。在两者的转化关系中,从“学术形态”向“大众形态”的转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尤其是从“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变更为关键。列宁指出:“最马克思主义=最通俗和朴实(转化)。”(28)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422.只有将生涩、枯燥、深刻的“学术话语”真正转化为通俗、生动、简明的“大众话语”,搭建起理论联系群众的桥梁,推动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等方面走向大众化,才能在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进而获得信仰生成的内在基础。
从“政治范畴”贴近“生活范畴”。政治不应该是“在空中飞翔”脱离实际的形而上,而应当立足现实、通达民情,“深入全面地领悟在地面上遇到的日常事务”(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52.。理论如果仅仅作用于政治范畴,离开了人民群众生活的“沃土”,那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沦为纸上谈兵的空洞学说。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奋斗背后都有某种利益的驱使,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因为在实践中始终注重个人的发展,满足人民的利益,而不断获得越来越多自愿自觉的认同、支持和信仰。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理论武装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将科学的理论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进行宣传和教育,以夯实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理解认同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全方位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注重把握人民群众的差异化需求,准确分析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化解问题。在鲜活的实践中赢得人民群众最大限度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政治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证明:政治信仰只有根植于人民,通过引领和灌输双重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政治自觉,从“政治范畴”贴近“生活范畴”,从“学术形态”走向“大众形态”,才能在人民群众心中生根、开花、结果,从思想观念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
回顾建党一百多年的历程,政治信仰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指引方向的精神向导、抵御风险的精神支柱、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团结人民的精神纽带,成为中国共产党行稳致远的精神密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性经验,对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人类思想文化精华集大成的宝库,更在于其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一定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不断发展、丰富、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对于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要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经受住历史和时代的检验,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进而不断强化自身的真理性、科学性,牢牢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首先,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有机统一。从客观情况出发,以问题意识为向导,在实践中探寻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30)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001).中获得科学认知,最终总结、升华为新的理论成果。其次,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我们现在仍处于马克思所揭示的大的历史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加以灵活、具体地运动,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新的历史特点,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和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准确把握住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有效应对了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风险挑战,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军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矢志不渝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树立新时代大党形象。百年峥嵘岁月,造就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31)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N].人民日报,2017-10-26(001).大党之“大”不单单反映在人员数量的巨大或组织机构的庞大,而是蕴含在大党之内,体现在大党之外的政治信仰的伟大、力量的强大、目光的远大、胸怀的博大等方面。中国共产党大党的“样子”和“形象”并不是“天外来物”,也不是“恩赐所得”,而是运用科学理论、进行科学实践的客观反映,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自然体现。大党的“样子”和“形象”关乎着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成败,是民心向背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在推进“四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筑牢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文化、落后思想侵蚀的心理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到对政治信仰坚毅而笃行。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精神空虚、信念动摇、信心不足、信仰缺失等问题,才能拧紧思想的“总开关”,才能真正树立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大党形象”,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真正成为每一位党员心中的“压舱石”。
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科学的理论不会在实践中自发产生,理论本身的价值指向也不是人民群众做到理论自觉的先决条件。以工人阶级为例,各国的历史经验一再说明,工人阶级自发的革命实践活动“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32)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9.。因此,科学的理论只能通过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宣传渠道、教育方式做到“入脑、入心、入行”。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教育在政治信仰建设中的重要性,新时代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同样离不开教育。第一,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必须坚持以“原文”“原著”为根本,注重内容全面、善于思考、及时跟进、知行合一。同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让党的政治信仰从理论自信升华为理论自觉,从内化于心发展为外化于行。第二,坚持内容创新与方式创新相结合。党的政治信仰必须坚持时代化发展,只有将党的政治信仰打上时代的“烙印”,才能准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满足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同时,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必须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化、对象化地开展。第三,坚持党员教育与群众教育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屹立于理论学习的潮头,走在政治信仰教育的前列。邓小平同志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3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7.广大共产党员不仅要自身坚定政治信仰,更要以身作则践行政治信仰,为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做出应有的表率,带领人民群众接受、认可党的政治信仰。第四,坚持信仰反思与信仰重塑相结合。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不断在实践中升华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政治信仰也曾发生过动摇,政治信仰建设也曾发生偏差,但中国共产党及时通过信仰反思纠正错误,走出误区,赢得支持。进入新时代,党的政治信仰建设依然要坚持反思与重塑相结合的重要经验,信仰重塑不是要抛弃原有的政治信仰,而是在党一脉相承的政治信仰基础上,结合新的条件和情况,不断丰富政治信仰的内涵,更好地适应时代和人民的需要。
坚持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践行党的政治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91.人民的满意标准源于对自身生产生活实践的客观认知、对利益实现程度和分配情况的客观评判。只有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进而升华为信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从来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主义”,而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行动指南。在伟大信仰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奋斗信条,将政治信仰书写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百年历程中。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诉求,满足了广大农民的经济需求,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初步认同。在建设时期,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下大力气发展经济,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入手,不断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认同。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围绕民生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谋划了一系列新的布局,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民生,怎样建设民生”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着力推进新时代民生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切实需求,坚定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