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发展型资助的实现路径

2022-12-30 00:13韩金彪白志华何嘉怡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涯贫困生资助

■ 韩金彪,白志华,何嘉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发展型资助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基础

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在资助育人版块明确表示“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具体来讲,也就是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学校和社会等多方主体对贫困学生进行“授人以渔”式的扶持和培养,从而促进受资助学生的个人发展。对比传统的经济型资助,发展型资助更加体现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更加贴合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的战略方向,也更具优越性。近年来,在国家的战略指导和大力提倡下,传统的经济型资助逐步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二)目前发展型资助的局限性

尽管对比传统的经济型资助,发展型资助具有其优越性,也得到较好的提倡和发展,但观察目前资助的实际状况,可以发现发展型资助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1.发展型资助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说国家倡导,各地高校也往发展型资助方向发展,但事实上贫困大学生的情况多样且复杂,从而给资助认定工作和实施资助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再加上相较于发展型资助来说,传统经济型资助简单且便于操作,目前高校依旧普遍把资金投入到对贫困学生的经济保障上,重在“扶贫”。因此,高校对于发展型资助的投入较少,没有平衡调配和利用资助资源,对贫困学生进行“授人以渔”的培养也是力量不足,难以促进受资助学生的发展,这不仅给新型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带来阻碍,也会给之后发展型资助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2.缺乏对资助工作的跟踪机制

首先,缺乏对资助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学生情况复杂多变,即使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力量,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仍然难以全面了解到贫困学生的具体信息,也就难以对贫困大学生实施精准资助。当下高校一般遵循“信任为先”原则,即相信学生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对于贫困学生的困难程度的认定和划分以及对贫困学生的资金支持,也是依据学生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核准。如果某些学生确实贫困但拿不出相应的证明材料,或者某些学生及家长对贫困情况存在隐瞒或虚假陈述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资助资金的分配和利用。那么资助资金等资源便会出现不合理的倾斜,容易出现真正需要被资助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资助和资源扶持以及发展型资助项目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等情况。

其次,缺乏对被资助学生接受资助后的自我发展历程的跟进机制。被资助学生接受资助后的自我发展历程跟进机制,主要是指对被资助学生在接受资助后,利用资金、资源不断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生活技能、促进自我发展的历程进行跟踪记录与反馈,从而为资助工作提供全面、系统的参考和借鉴,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率。资助工作跟踪机制的缺乏不仅影响受资助学生的发展,更难以体现真正的资助公平。

3.“扶贫”与“扶智”“扶志”难以有效结合

目前高校依旧是以“济困”为重。也就是说,高校依旧将资助工作的重心放在对学生的经济帮扶,不注重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业辅导、就业与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思想压力过大,甚至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心理,被资助时怀有的亏欠、负担心理以及因缺乏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认为享受资助是理所应当的、不注重回报社会……这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阻挠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理想信念,容易使学生意志消沉、发展动力不足,难以发展好自我,加上现实生活中导致贫困的复杂因素,贫困大学生难以真正摆脱贫困。这也体现出学校、社会对“扶智”“扶志”的一定程度的轻视,使得“扶贫”与“扶智”“扶志”难以得到有效的结合,而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也难以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生涯发展视角下发展型资助的概述

基于目前发展型资助工作的局限性,本文引入“生涯发展理论”,为发展型资助提供新思路,目的在于弥补目前发展型资助工作所存在的局限性,优化学生发展型资助路径,从而促进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一)生涯发展及生涯发展型资助的内涵界定

1.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内涵界定

舒伯首先提出“生涯”,是人一生中从事的职业、事业的总和。从生涯发展理论出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基础上,确定目前学业目标和将来个人发展目标,拟定并执行实现目标的相关途径,并结合社会现状和需求,周期性评估、调整个人规划。

2.生涯发展型资助的内涵界定

生涯发展型资助,是指在经济型资助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在思政教育、学业与心理、就业与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个人自我发展。生涯发展型资助以教育认同理论、“ERG”需要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于价值层面力求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均衡;于法理层面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于实践层面追求助困与育人的统一。生涯发展型资助呈现综合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树立职业目标,最终实现职业梦想,进入社会、成长为栋梁之才[1]。

(二)生涯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

1.能够改善贫困大学生职业发展水平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8至22岁,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期,面临着形成自我概念和职业概念的主要任务。但实际上,贫困大学生大多承担着学业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并不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且对自身人生规划处于较为模糊的状态。对贫困大学生而言,由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方式组成的资助体系,仅能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却不足以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与探索。

高校采用生涯发展型资助不仅能够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也能同时促使贫困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正确认识到专业学习与将来职业发展的意义,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并长期坚持,从而能够真正打破贫困大学生的求职困境。生涯发展型资助作为一种激励性资助,可通过能力型岗位任职或其他项目设置,充分挖掘贫困大学生的优势潜能,最终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2.能够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自立自强

目前高校并不注重对贫困生的资助后跟踪教育、管理,这就导致无法实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动态,少部分学生出现认知偏差,理所当然地享受各种资助,成为了经济、思想的“双困生”。

生涯发展型资助集合了经济资助、精神资助与能力资助,不仅在经济上帮助贫困生脱贫,更力求帮助贫困生克服思想上、心理上的制约。通过生涯发展型资助,能够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助其养成自强自立的品格。通过思想教育,生涯发展型资助帮助贫困大学生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而摒弃“等、靠、要”思想。日常生活中,自觉将“他助”转变为“自助”,构建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生活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型资助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看待自身,掌握应对不良心理的方法,强化自身心理素质,从精神上做到自立自强。

3.能够实现学生资助“授人以渔”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水平。首先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吃、穿、住、行等基本保障物质和经济资助,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精神和职业潜能激发方面的资助,促使其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因而生涯发展视角下的学生发展型资助不仅是党中央教育政策的应有之义,还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生涯发展型资助着眼于通过生涯发展理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内在发展诉求,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让“输血式”资助真正满足贫困大学生个性发展。生涯发展型资助提升资助育人效果,从源头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境,帮助确立自身职业发展目标,获得立足社会的综合素质和实力。

三、生涯理论视角下发展型资助的实现路径

(一)授人以渔,增加多元化技能培训资助投入

1.增加职业技能培训课程

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生活方面的问题,还是个人自信、技能等方面问题的综合表现[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就指出,在人们满足了生理、安全的需要之后,社交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需要被满足。随着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要求的提高,社会更重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与锻炼[3]。这意味着高校需要加大对学生的培养力度,增加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上的投入,从提高经济困难学生专业水平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满足社会对其职业技能的要求与期待。生涯发展理论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获得生活温饱上的满足,还要求学生能够提升其综合素质,进行职业规划与探索。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高校应立足于传统经济资助,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在设置职业培训课程上的资金投入,增设培训贫困生专业技能的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便于发展型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达到“扶智”目的,让学生在对人才能力要求较高的社会中,能够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2.开拓创新创业技能培训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生涯发展理论要求下的职业发展规划,既包括学生将来求职的选择,又包括学生“白手起家”,进行创新创业实现自我的探索。在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困难学生开发自我潜能,进行创新创业,提高自身的创业就业能力,是资助育人延展性与持久性的体现[4]。同时,我们应意识到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家庭的原因,与其他学生比较之下,接触创新创业类活动的机会匮乏,创新创业思维或许有所欠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困难学生无法通过创新创业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为了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型资助需求,高校就应增加资金投入,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门化的创新创业课程指导,并利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为经济困难学生配备专业的创业导师,激励经济困难学生勇于尝试、闯出自我,以让学生们在各类大赛的角逐、交流中得到锻炼,提高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真正实现发展型资助“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同时,高校也应对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注重过程,重在体验”,帮助经济困难生更好地在活动中收获经验,在实践中积累创新与创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在大赛中获得自信、得到激励,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锻炼自身独立人格和相关思维能力。

(二)靶向资助,生涯发展导师制与档案制并行

1.设立导师制,分类解决和疏导贫困生的职业、生活与心理问题

与其他学生相比,经济困难生走出家门,来到大学全新的环境,面对生活与学习上的巨大变化,他们会承受更大的压力、面临着更多的困境。在适应大学生活乃至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变幻,他们在职业、生活与心理方面需要更多的引导与指引,亦需要更多的支持、帮助与关爱。因此,高校应当让发展型资助更具人文关怀,着手设立“导师制”,引入生涯发展理论,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在学生遇到职业发展困惑时,为他们提供精神性的支持与帮助;在单向帮助的过程中实现关系激励,使学生在生涯发展上、职业规划上、专业学习上和日常生活中都能够获得一个倾诉的出口和及时的引导。同时,导师制是记录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发展历程的途径之一,能够解决缺乏对发展型资助监督管理机制的弊病。导师能以第一视角与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直接接触发展型资助的落地实施,能够有机会对发展型资助中仍欠缺的部分进行建议与补足,更好地推动发展型资助模式的运行。

2.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学生自我发展历程,为进一步资助提供参考

传统型资助具有单一资助和粗放资助的弊端,缺乏对被资助学生接受资助后的自我发展历程的跟进机制,而这些弊端也被部分遗留在发展型资助之中。高校对被资助的学生缺乏跟踪机制,就无法了解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发展型资助的效果到底如何,亦无法进一步开展发展型资助,易让发展型资助流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因此,高校应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将生涯规划理论引入档案的评判标准之中,通过定期评定、反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职业方向、短期规划、长期规划等方面的认识与计划,跟踪了解学生对发展型资助的受益情况。同时,还可以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引入档案库中,做到科学化、动态化[5],配合导师制度,及时更新培养方案,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为进一步开展发展型资助提供借鉴。

(三)内外联动,提供校内外职业实践机会

1.校内勤工机构增加贫困生招募比例,扩大贫困生覆盖面

在发展型资助中,被资助学生不仅仅需要技能上的提升和心理上的指导,还需要切身实地参与职业实习、实践,不得“纸上谈兵”。在实践中,实事求是地对自身生涯发展规划进行评估,在实际操作中检验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校内勤工机构是贫困生体验职业实践的校内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贫困生锻炼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勤工机构的大部分工作由学生完成,具体工作包括加工制作、财务会计、销售服务等,能够有效地增强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五大核心要素[6]。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工作发挥长处,增加自信,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培养自立自强的人格,摆脱“资助”心理,“扶智”又“扶志”,达到发展型资助的目的。因此,高校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鼓励支持校内勤工机构增加贫困生招募比例,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尽可能地发掘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潜能,塑造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

2.积极联络校外实习活动,促成贫困生参与职业体验

生涯发展规划的构建并不能空谈,而是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对于很多被资助生来说,实践中的实习机会较为稀缺,而实地考察所学专业的真实工作情况又是认清所学专业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方式。高校则可以通过发展型资助的方式,为因自身条件欠缺而无法了解所学专业工作现状的贫困生提供体验职业实习、实践的机会。高校可以通过对接自身校友、引进校企合作项目等途径,成为经济困难学生的“引路人”,促成贫困生的职业体验,使被资助生形成从生涯发展规划到职业实习、实践,再到生涯发展规划的良性闭环。在生涯发展理论指导下,贫困生不断明晰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在实践经验中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一来,不仅为贫困生提供了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机会,还给贫困生提供了认识自我、寻找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寻找职业规划方向,最终实现职业理想,成为向往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对高校而言,贫困生参与校外实习活动能够进一步完善发展型资助的实施方式,推动发展型资助实现“扶志”目标。

猜你喜欢
生涯贫困生资助
我的教书生涯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