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师傅就住在洞庭湖边的一座小山下。鸟师傅本不姓鸟,只因一生爱鸟、痴鸟,视鸟如命,于是村子里的人亲切地如此称呼他。时间长了,真姓倒还真被人忘了。
说起这个鸟师傅,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道:“神人!”又会不约而同地摇摇头,“痴人。”
鸟师傅近六十岁了,无儿无女,夫妻俩的时间,大都交付在鸟儿身上。他们家房前屋后像灯笼般悬挂的一排排鸟笼,鸟笼中欢蹦的一只只小鸟,是村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听说,鸟师傅有几个绝活,令人惊叹。一说,飞过他面前的鸟儿,他只要看上一眼,就能说出是雄还是雌,虽然没人能捉住鸟儿去确定,可他笃定的语气和神情,就让大家深信不疑;二说,他配制的鸟饲料,鸟吃了之后,叫声更加婉转更加精神,还很少患病;三说,最特别的绝iPb3S1KXBbRSFvzG/s3y5Q==活,是他有一个鸟哨子,竟然能模仿各种鸟的叫声,惟妙惟肖,叹为观止。
每天天不亮,山里响起第一声鸟鸣,鸟师傅就披上一件外衣,一屁股坐在屋前那块光溜溜的石凳上。他慢悠悠地点上烟丝,眯着眼睛,侧着脑袋,仔细地辨别每一声鸟鸣,一直到群鸟齐唱,一直到老伴唤他吃饭,才放下烟枪,穿上衣服起身回房。许是爱屋及乌,鸟师傅的老伴对鸟也颇有感情。每天,她总不忘给笼子里的鸟儿们添水添食,精心照料着。有一次,她打开鸟笼想给鸟添食,一只机灵的小鸟趁她不注意,飞出了鸟笼,停在旁边的一棵大树上。老伴吹口哨,又叫着自己给小鸟取的名字,小鸟却扑扇着翅膀,一去不复返了。鸟师傅回家后,不慌不忙地吹响鸟哨,哨声清脆,时高时低,像母亲在呼唤迷途的孩子。不久,那鸟儿竟闻声而来,围着鸟笼转了几圈,欢快地飞了进去。
有一段日子,乡亲们发现,鸟师傅闲余,不聊天,不下棋,也不在村里溜达了。除了伺候他的宝贝鸟儿,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有好事者来到鸟师傅家里,想一探究竟。只见鸟师傅埋头在书桌前写画着什么,那纸上,有画的各种鸟儿的图,还有抄写的有关各种鸟儿的资料。旁边桌上,厚厚的一沓稿纸上,赫然写着“鸟经”。好事者看他一副专注的样子,忍不住摇头叹道:“鸟痴啊,真是鸟痴。”
秋冬时节,天干物燥。夜里,老伴做饭后,一捆干柴倒在灶门口,慢慢地被余火点燃。干柴遇烈火,灶房不一会儿便浓烟滚滚,火光四起,噼啪作响……赶来救火的乡亲们发现,鸟师傅赤着上身,穿着条裤衩,光着脚丫,正在手忙脚乱地抢救他的鸟儿。他将鸟笼一个个打开,用力拍几下鸟笼,鸟儿晕晕乎乎地飞出了鸟笼。众人也一齐帮忙,鸟儿全部脱险了,房子却被烈火吞噬着。突然,老伴跑过来用力推鸟师傅,哭喊:“快啊,我床头有个钱箱,那是全部家当了……”鸟师傅一听,愣了一下,抓过一件棉衣,在水桶里浸湿,往头上一盖,咬牙钻进了燃烧的火屋……不一会儿,一个火人抱着一个小箱子跑出来,一头栽倒在地。老伴一看箱子不对,急忙打开,箱子里只有一本手稿。老伴狠狠瞪一眼鸟师傅,绝望地看向火海中的房子。
火灾过后,鸟师傅无房可住,无鸟可养。他将残垣断壁收拾一下,顺便搭了一个棚子住。没事时就吹响他的鸟哨,哨声引得鸟儿们四处飞来。鸟师傅在地上撒一圈鸟食,他看鸟儿抢食,看它们飞来飞去,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脸的满足。
有一天,鸟师傅在给鸟儿们投食,两个扛摄像机的人来了。他们听说了鸟师傅与鸟儿们的故事。他们与鸟师傅聊了半天,又拍了鸟师傅与鸟儿的照片,后来,鸟师傅也跟着他们钻进了车子。
不久,村里接二连三传来鸟师傅的新闻:鸟师傅上电视了;鸟师傅的《鸟经》出版了,全国发行;鸟师傅在一个研究鸟类的机构里当起了顾问……
没有鸟师傅的村子,乡亲们感觉村后的树林子都安静了许多。乡亲们聚在一起说鸟师傅,也说那些鸟儿。
慢慢地,村子的房前屋后,又挂上了一只只鸟笼。笼子里都放着鸟食,只是那笼子的笼门都是开着的。
选自《小说月刊》
2022年第8期